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

相对义州之战最后的结果来说,朱由检更注重战斗的过程。勇卫营夺取义州属于意料之中,但此战的过程却让朱由检不甚满意,对照着茅元仪送达的战斗详略,朱由检也在反思和总结其中的得失。

这次义州之战总体战略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战术上却有失误之处。因为勇卫营将官对火力输出太过自信,从而忽视了对铳手方阵的保护,导致被建奴步卒突入铳手阵中,造成铳手的重大伤亡。

茅元仪虽然颇具才略,但还是临阵经验太少,于临场指挥应对上稍显稚嫩。

朱由检本想将勇卫营打造成以火器为主的军伍,故而给勇卫营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并以长枪手和刀盾手为铳手提供遮蔽和掩护,转而放弃了弓弩手,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错误的。

经过毕懋康以及军器监能工巧匠的改进,勇卫营装备的火铳不论射程还是威力上较之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火铳的缺点在这次战斗中暴露无遗:二次发射间隔时间过长、无法像弓箭那样进行抛射、一旦被敌近身便无还手之力。看来给火铳加上枪刺已经势在必行,有了枪刺,在极端情况下铳手被敌人突进时也可以有自卫之本。铳管加上枪刺从技术上讲难度并不大,军器监里的能工巧匠众多,只要自己提出这个概念,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拿出成果。

实践证明弓箭手暂时还不能废弃。若义州之战时有大量的弓手存在的话,在敌方近身冲杀、双方步卒对阵时,从铳手后方向前抛射,那样就会对敌方造成有效的杀伤,使胜利的天平能迅速倒向自己这边。建奴正是先利用擅长的长弓重箭射乱了铳手阵型,然后才突进到了铳手近前。

勇卫营铳手在此战中伤亡高达七百多人,其中阵亡三百余,伤者四百多,其中被建奴弓箭杀伤者占多数,一个铳手营基本被打残。

重甲步卒和刀牌手伤亡两百余人,这个还可以接受,长枪手伤亡不到百人,但他们被汉人包衣所阻,延误了救援铳手的时间,带队营官没有当机立断分兵救援,而是在将包衣击溃后才赶过去,这也说明将领的临阵决断和判断有很大的问题,这些教训都需要参战将士战后好好反思和总结,以应对将来与建奴之间更大规模的战事。

火炮的确是战争利器,既能防御又能进攻,只要善加利用,肯定能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胜负手。下一步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利用火炮配合步卒作战,更好的发挥远程火力输出的优势。

勇卫营阵亡将士遗骨将会暂时保存,将来会被葬于英烈祠后面的墓地,受伤将士也安排在救护营中,等待接受更好的医治和照料。虽然现在军中已经配备了军医和救护人员,但那只是战场上的临时救治,比不上各种条件更好的京师。在这里受伤将士将会由医术更高明的郎中医治,也会受到更加贴心的照料,甚至说不定会有好事发生。

因为救护营的成员是由朱由检下令从各地收留来的单身成年妇人组成,这些在战乱饥荒疫病中失去亲人的妇人也需要找到一个依靠,而伤残军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伤残将士大部分已经无法回到战场参战,但基本上是光棍的他们从此将离不开亲人的照料,这些妇人就是最好的人选。在并未产生爱情这个名词的时代,相互依靠和照料、孝敬长辈、繁衍子孙后代、不让自家断了香火就是最好的爱情。

从物质基础上讲,每位伤残将士不光有丰厚的赏赐,退役后每月还有固定的收入和免赋税田地,单凭这些就让这个家庭有了足够的生活来源和保障。

这些事情只要吩咐下去自会有人操办,相信也会受到将士们的普遍欢迎,同样也会鼓舞军心士气,自己顺便也能博取更好的名声。

虽然过程有些瑕疵,但总归是取得了一场胜利,还收回了义州,这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首次收复失土,这次参战人员都应得到不同的赏赐,具体的升赏交给兵部操办,到时只要自己过目便可。

看过茅元仪的战斗详略后,朱由检又拿起了洪承畴的奏本。

洪承畴的奏本无非是官样文章,这也是官场的常态,但在奏本里他也提出了几个问题:一是希望朝廷尽快向义州运送粮草军械,尽量多储备物资,以备建奴极有可能发动的大规模报复。

义州城内的十余座仓房城破后被建奴放火烧掉大半,粮草物资也大部分被毁,只余下一小部分,这让本来打算捡个大萝卜的洪承畴有些失望。

现在驻扎义州的勇卫营加辎重营近两万五千人,每天需要的粮食达到两百余石。洪承畴虽然能从辽西征粮,但这种战略物资还是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才好,以免受制于人。

建奴这次吃了大亏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洪承畴推测,建州很快就会派兵前来,一是寻机夺回义州,二是争取击败和大量杀伤明军,把明军将将恢复的士气打下去。

种种迹象表明,明军攻城前,义州守将便向外派出了信使。盛京的奴酋闻讯后应当会推测到义州已经易手,所以派兵前来是肯定的,具体多少兵马不得而知,但人数绝对不会少,应该不下两万人。

洪承畴分析道:建州守将虽然派人回盛京报信,但因为战前建奴的哨探并未探知这次是哪路官军前来辽西,奴酋应该会以为攻城的还是宁锦官军,并且以为宁锦军是为了抢夺城内的物资才发动的攻势。以双方多年来的战绩来看,奴酋应会派遣大军前来报复,除了将义州重新夺回外,锦州怕是建奴的主要攻击目标。洪承畴认为,依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来年的大战说不定会提前进行了,并且是以建奴主动攻击锦州为开始,而不是原先计划中的明军越过辽中平原直推盛京。

第二个问题则是根据第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洪承畴建议将准备明年攻打建州的兵力提前向辽西输送,争取用优势兵力再次于义州附近击败建奴。

鉴于建奴主力西征未归,且建奴极度轻视宁锦官军的实力,所以会调集盛京、辽阳、甚至赫图阿拉的剩余兵马前来攻伐义州和锦州。这三地人马应该不超过三万人,并且会以耿仲明等叛将的汉军旗为主力,因为汉军旗有大量的火器和火炮,建奴向夺城,就必须依仗这几名叛将和他们的手下,若是官军这边事先调集大军前往辽西,说不定能打骄狂的建奴一个措手不及。

朱由检沉思半晌,觉得洪承畴的推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皇太极等奴酋并不知道这次是关内的明军来到辽西并夺取义州,占据巨大心理优势的建奴哪里咽的下这口恶气,被手下败将斩将夺城是奴酋们绝对不能忍受的。也许不出一个月,建奴的兵马应该就能抵达锦州一线,若此时自己再遣兵马前往辽西,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皇太极绝想不到再次派兵会成为添油战术。假如再次大胜一场,大量杀伤建奴兵员,那整个辽西的局势将会彻底改观。

想到这里,朱由检放下洪承畴的奏本吩咐道:“传本兵及两名侍郎、阳武侯、宣城伯、孙应元乾清宫议事!”

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章 洪承畴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