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

郑芝凤的欧洲之行并非要马上出发,这可是一件事关大明未来的大事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才能成行。

挑选留学少年、选拔护卫的将士、准备能横渡大洋的船队和各种物资、足够的药品和随队郎中、四海商行以及有志于远涉重洋的其他商队所带的商品、副使的人选、留在欧洲照看留学少年的人员、寻找合适的通事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至于副使的人选,朱由检倾向于思想相对比较开放的方以智,留在欧洲照顾留学少年的人员就从皇庄里挑选吧,一些身体健康的孤身妇人鳏夫是最好的人选。

现在方以智正在太学中读书,其出众的才华和学识很是吸引了一批举子围绕在其身边。照此发展下去的话,未来的方以智会成为一名传统的大明士子,在朱由检的特殊关照下,甚至会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官员。

但朱由检不想让这块璞玉混同于他人,这位大才的未来必须要远高于同类方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让异国的坚石来打磨这块美玉吧。

朱由检没打算将方以智招来陛见,然后君臣之间来一次关于大明未来的探讨和交流。对于还是白身的方以智来讲,如果那样做的话,无疑是会把他放在风口浪尖之上,会给他招来无数的嫉妒和恨意,对他的成长和将来的仕途并无任何好处。

到时候朱由检会让礼部在太学的举子中宣布出使西洋之事。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就算有官职的诱惑,绝大多数惜身如命的举子也不会愿意冒此不可测之险,或许会有几名投机分子想参与其中,但其才智品行也需要查探过后才可以入选。

至于方以智对此事的态度,或许在模棱两可之间吧。

但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朱由检都会以旨意的形式强行征召他。鸿胪寺主事,从六品,就挂这样的职衔吧。

对自己中意的人才下手要狠一点,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出使西洋算是对方以智的一次大考,未来的一切就看他的造化了。

在讨论过大致的安排后,郑芝凤行礼后出宫而去,王承恩主动提出送一送他,郑芝凤自是明白这是有话要嘱咐他,也就没有推辞,两人一起出了乾清宫大殿。

“芝凤啊,今日之事你做的不坏,咱家收了你做侄儿现下看来是走对了!知道皇爷忧心之事便能为皇爷解忧,这才是做臣子应尽之责!那些明着暗着对皇爷之命阳奉阴违的,咱家早晚不会让他们好过!只不过眼下皇爷要用全副精神收拾建奴,为了大明境内之安定,咱家这才隐忍不发,这反倒是叫有些人认为东厂成了没牙的老虎,哼哼!”

王承恩负手前行,郑芝凤小心翼翼地跟在半步之后。

尽管两家的关系已经十分的密切,但郑芝凤对王承恩仍旧是发自内心的畏惧,总觉得在这个外表憨厚可掬的叔父面前,自己就像个被脱光衣服的少女一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叔父之教诲孩儿一向牢记在心,孩儿既是身为朝廷高官,心下任何时候都将圣上之忧放于首位,绝不行那违逆圣意之事!”

郑芝凤缩着脖颈回道。

“芝凤,今日你跟咱家说句实话,适才皇爷言道等你自那欧罗巴州平安回返,便会赏一个爵位与你,到时你会怎样取舍?难不成你真想郑家一门两伯?这大明除了魏国公徐家以外,可再也没出过一门两爵之事!”

王承恩停下脚步后慢慢转身看向郑芝凤。

“叔父大人,若真是圣上恩赐,孩儿倒也真不欲推拒,那可是能传与后代子孙之荣华啊!欢哥儿您老人家也见过几次,对其亦是颇为喜爱,孩儿觉着,若是能有此爵位,将来传给欢哥儿,让他一生安享富贵,那也是极好的啊!孩儿这次豁出性命出使西洋,原意亦是想为他挣下一份功劳啊!”

郑芝凤站在原地愣怔一下,犹豫一番后施礼回道。

“也罢!许是咱家过虑了,总觉着树大招风,怕你得封之后会引来无数非难。不过你说的也对,自家用性命给子孙挣来的功劳凭啥怕人嫉恨?有咱家与欢哥儿的义父在,谁要是敢明着暗着给你下绊子,咱家就对他不客气!芝凤,咱家就送你到这儿吧,本来觉着有很多话要叮嘱与你,可忽然之间不知说啥好了。咱家没见过大海,但听说海上之凶危,你好生着珍重自家,不管在外遇到何事,给咱家平安的回来就成,你之妻小有咱家照看着,定会无风无雨!芝凤,你且去!且去!”

王承恩挥了挥衣袖,慢慢的向乾清宫行去,郑芝凤反身跪下,冲着王承恩的背影磕了个响头后起身出宫而去。

对于朱由检许诺给郑芝凤封爵一事,王承恩是极度不赞成的。成了勋贵的郑芝凤不如做官的郑芝凤好拿捏,只有能掌控的住的人才不会对皇爷一家构成威胁,这就是王承恩的想法。

他本来是想暗示郑芝凤放弃爵位来着,可人家态度坚决的很,无奈之下,王承恩只得好人做到底,顺势安抚了一番郑芝凤,好让他彻底安下心来。

八月下旬的京城早晚已是渐有凉意,一些树木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掉落,而千里之外的江南却依旧是繁花似锦的模样,气温仍然是居高不下。

扬州城锦衣卫千户所署衙二堂内,一身便装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北镇抚司镇抚使李若链腰板挺直踞坐于交椅上,左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目光如电般扫视着堂内诸人。

扬州千户梁琦、杭州千户吴俊升分别站在其下首两侧,两个千户所的百户们身子笔挺的分列于本所上官的下首。

“本官此次奉旨南下,专为江南不法之徒妄图搅乱江南之事前来!本官以为,此次事件名为抗税,实为某些文臣借此藐视我皇之举!吾等世代皆为天子亲军,荣辱兴衰具系于我皇一身,所谓主忧臣辱,凡与我皇相抗者,皆为我亲军之敌!自永乐爷迁都以来,江南文臣远离京师,自恃天高地远,故其骄横日甚!我亲军乃天子爪牙耳目,代天子惩治不法、使皇威永照大明之土是为我亲军之本分!但有敢以身犯天者,皆杀无赦!梁琦!将你部所掌控之相关情治报来!”

李若链一开口便为此次事件定了性:藐视皇权,有抱团对抗朝廷之嫌,为首者杀无赦。

自从接到秘密南下的圣喻以后,李若链下令三百缇骑分为十队,或乘船或骑马走陆路南下,沿途皆着便装,勿要引人瞩目。

他自己则带着一队缇骑最先出发,亲自去往南京、苏州等地查探消息,并与昨日带着几名护卫秘密抵达了扬州府。

其余的缇骑按照预先的安排分别驻扎于各城外隐秘之处等候命令。

承平日久的江南别说突然出现数百骑的马队,就是十余骑也会让人惊诧不已,若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也许就会对此次行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禀镇抚使!据卑职手下校尉查探所知,南京吏部尚书徐文渊、扬州知府刘祚、淮安知府李启梅、同知孙运转、常州知府黄静波、苏州府推官焦云峰等人是为此次罢市之幕后元凶,另尚有若干各署衙大小官吏参与,其中不乏南京六部郎中、主事等职官!谋划罢市之各行巨商有二十六名之多,分布于淮安、苏州、常州等府。在其胁迫下,淮安、苏州、常州、扬州各府亦有许多中小商户欲参与罢市!卑职还探得,此次罢市在两日后进行!以上即为卑职所侦知之情治,如何处置还请镇抚使决断!”

“甚好!大鱼既已入网,那便到了收网之时!目下先容其逍遥几日,待其罢市三日、既成事实之时,便以试图煽动内乱、聚众对抗朝廷之罪名动手抓人抄家!敢有顽抗者可当场斩之!若有不法之徒趁机浑水摸鱼者格杀勿论!淮安、扬州两府缉乱由扬州千户所负责处置,杭州千户所将校随本官赴苏州、常州府拿人!京师前来之缇骑具已等在各府城外,到时一并知会其入城戒严!”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