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

当方文迅速换好官服来到前面的二堂中时,几名百户正在向主位上的李若链回禀着事情的进展。

看到方文从后门进入堂中之后,李若链交待几句后,那几名百户施礼离开。

“下官见过钦差!有劳钦差久候,下官失礼了!敢问钦差,现下便需官府出面否?”

方文抱拳躬身向李若链行礼道。

“方知府切莫客套,现下城内虽是大致安稳下来,几名主犯俱已逮获,只有同知任某不见踪影。现下还有数处贼窝尚未找寻到,本官估计,再有一个时辰便能了结,之后便需方知府派遣人手料理后事,现下还不急!方知府且坐吧!”

李若链摆了摆手笑道。

黄志、王作海等人的家产正在被查抄,这几名商人逃不过被斩首的命运,家眷也会被流放,但一批犯事官员的惩处尚需奏报,等候皇帝的旨意。

除了焦云峰、吴志群以外,其他被方文列入名单的六房经承以及其亲信也都已被关进府衙的牢中,校尉们正在分别对这些人展开审讯,以获取更多细节和证据,等朝廷的钦差到来后用此来定罪。

“钦差关爱提携之意,下官永志不忘!若有用到下官之处,下官定会在所不辞!”

方文冲着李若链深施一礼后坐倒了下手位上。

“方知府言过矣!本官出自亲军,圣人之忧既是亲军之耻,普天之下,若有人胆敢冒犯天威者,皆为亲军之敌也!方知府身为臣子亦当有此之悟才好!既为代天牧民之官,处处当以安民抚民为重,勿使治下之民有困厄之苦方为称职!还望方知府谨记!”

“下官受教!文此生当不负圣人之托,励精图治、亲政爱民,使治下之子民永沐皇恩!”

方文拱手施礼道。

“唔,本官记得圣人曾有言曰: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方知府今日之言本官记下了,日后倘有违背之处,休怪本官无情!”

“镇抚使,下官有一事不知如何处置,还请镇抚使指点迷津!”

方文犹豫一下后开口道。

“何事?讲来听听!”

李若链闻言神情一动,随即笑着回道。

方文遂把任元山刚之事简单讲述一遍,包括了两人之间平时的矛盾和恩怨,以及任元山最后的态度等等。

“哈哈!某说怎么遍寻不见,问谁谁也说不曾看到,原来这个任元山居然躲到最安全之处!人才!此人应对之速实是了得!某说怎地府衙中之差役忽然上街捉拿闹事民众,此举定是此人所倡!哈哈哈哈!果是厉害!”

李若链闻言大笑不止。

正在城内各处将上街市民驱赶回家的的锦衣校尉们,忽然发现大批身穿公服的衙门差役也参与到行动中来,一问之下方才得知,他们是受上官指派前来缉拿闹事民众的,得悉此情的锦衣卫高官俱都惊诧不已,猜测半天也没想到是何原因,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荒唐。

当锦衣卫闯入府衙,将一干涉案人犯全部擒获之后,查点之下,唯独缺了同知任元山。校尉们将府衙里里外外重又搜寻一遍后,仍是不见其踪影,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任元山竟有如此急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如此举动。

“方知府,你既已开口相询,其实心中便已有了计较!某只有一言:用生不如用熟!偌大把柄握与你之手,此等人物方能靠得住!你只需使他答应上本弹劾徐文渊便可,从此之后苏州府衙内便无人再掣肘与你!本官言尽于此!扬州、淮安、常州三府之乱俱已先后平息,本官要动身前往这几府巡视一番!看看接任之人能否担起此份之责!方知府,好生尽心做事,后会有期!”

六天之后,李若链关于平息江南数府骚乱的加急奏报便摆在了朱由检的御案上。

奏报对几名锦衣卫高官关于此事的前期谋划部署,以及各府城中平乱的细节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着重强调了锦衣卫在这次波击数府的骚乱平息当中,没有误杀一名平民,虽然在过程中导致了不少市民受伤,但那也纯属无奈之举。

这次抄没的二十余名巨商以及刘祚等犯官的家产,由于涉及的财物种类繁多,所以具体的结果尚需一段时日才能统计好,而从各家中查抄的金银正在加紧打制木箱,完成后将会率先雇船运回。据李若链估算,仅这批金银就有八百万两左右,其他的田产、商铺、货物、宅院等等估值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发财了!哈哈!

朱由检看到这里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虽然他现在不缺钱,甚至可以说非常有钱,但钱谁会嫌多呢?

不过这笔巨款不能全部解到京师,其中山东、河南两地要各留下一百万两。安置灾民需要的各种物资数量巨大,锄头镰刀斧头铁锹等各种农具都需从京师起运送往各地,沿途的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不如留下银钱让当地官府自行采买打制,并且还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小视的促进和推动,能让很多百姓从中持续受益。

李若链在奏报中还简单的提了提苏州府之事,将知府方文与同知任元山的矛盾简略介绍一下,最后谈到了任元山的应对和输诚,并将任元山家族在苏州所涉及的生意列了出来。

和李若链当初的反应差不多,在看到这个任元山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之后,朱由检也不由大笑出声。

趋利避害是绝大多数人的本性和共性,从锦衣卫列举的数据来看,任家在苏州府也无太大的利益,这次任元山参与其中,最大可能就是因嫉生恨,虽然人品有些问题,但也不算不可饶恕之罪,留任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孙传庭举荐的这个方文,朱由检还是想用心培养一番的。不为别的,只为了给老孙在朝堂中将来能多一份力量。

朱由检相信孙传庭的眼光。

为了方文能有一番作为,那给他配备的副手必须听话配合才好,既然有如此大的把柄攥在方文手中,那这个任元山就留任好了。

李若链在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好,值得提拔重用。

至于其他几府的官员任免,朱由检打算暂时将现有未涉案官员留任,主官空缺的由佐贰暂署便可。

经过锦衣卫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这几府的官员估计也被吓得够呛,至少短期之内会对朝廷唯命是从,至于主官人选,朱由检倾向于让李邦华举荐。

李邦华赴山东处置灾民安插一事已有半年的时间,这段时日足够他对身边的官员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其中表现突出的能吏干员理应得到升赏,朱由检也相信老李的人品和眼光。

这批涉案官员中,刘祚、黄静波、李启梅、孙运转、焦云峰主犯全部处斩,家产充公,家眷流放。

徐启明、刘兴文、黄志、王作海等等商人也会与上述官员一样处置。

而对于那些级别较低的涉案官吏,除了家产充公外,朱由检并未打算将这批人全部斩杀。

这倒不是他太过仁慈,而是这批人还有他用,并且是很重要的用处,

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