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

“外面建奴是何态势了?有无攻城的架势?叫儿郎们打起精神来仔细盯着,夜间巡守官将士卒员数要加倍,城头点亮火把,城下扔下火炬,莫被建奴钻了空子!二弟、三弟、你二人白天轮值巡守!泽溥,你们弟兄几个排好时辰,晚上轮流上城值守,一定要好生巡查!这紧要关头谁要敢懈怠误事,直接把脑袋给我砍下来!”

锦州城祖家的豪宅内,坐于主位上的祖大寿正在发布命令,祖大乐和祖大弼坐在下手两端,其余祖家的子侄们站成两排肃立听命。

“孩儿遵命!回禀父亲大人,建奴挖壕围城后并无攻城之态,四门之外只留有少量兵马,其主力未见踪影。还请父亲大人放心,孩儿们都是明白事理之人,绝不至于紧要关头耽搁军机大事!”

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溥出列躬身回禀道。

“哼!明事理?若是真的明事理,长伯那件事怎么说?祖吴两家从此变成仇敌一般!且还让朝廷趁机敲去几千马队!一帮混账行子!老子当时就该打杀了你们几个!”

一想起数月前发生在家中那场惨烈的冲突,祖大寿心里就跟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

他恨恨地看着祖泽洪等几个肇事的罪魁祸首,恨不得上去掐死这几个孽子。

祖泽洪、祖泽清几人吓得身子缩了起来,面上神色也是青白不定。

自己亲爹的厉害他们可是不止领教过一回,揍起人来直接是六亲不认,非得把你打服不可。

“好了好了,大哥莫要气恼了,事已至此,再说无益。眼下大敌当前,还是想想如何对敌才好。依大哥看,这回建奴出动大军南下,莫不是存了将松锦一口吃下之心?”

祖大乐眼见大哥又是一副要动手的架势,赶忙出来打圆场将话题扯开。

“唔,看这架势,这回洪太所图非小!探马回禀说,建州大军中八旗旗帜都已出现,加上那些鞑子和孔友德几个,兵员怕是上了十万了。洪太这回是下了血本,看来是打算一口吃下松锦及周边堡城啊!”

一说到南下清军的规模,向来一副大大咧咧模样的祖大寿也是神色凝重起来。

“那咱们该如何应对才好?这回可比不得从前了,这十万建奴鞑子可不是咱们能对付的了啊!就算松山那个洪亨九带着朝廷那些新军也白搭!早知道不教大宽他们去关内了,有他们在,万一事有不谐,咱们还能杀出城去往南跑!”

一旁的祖大弼也是一脸沉重的开口道。

“现下切莫惊慌,松山不也被围住了吗?只要洪亨九这一等大员在,朝廷肯定会遣人来救,就看援军是不是精锐了!对了,老二,你速速遣人出城再向朝廷报信,若是有援军前来,切勿分兵急进,要徐徐来援!咱们守个半年八个月没问题,若是援军急进,中了建奴的埋伏可就完了!速去速去!”

祖大寿说了几句之后突然想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于是赶紧吩咐祖大乐派人出城南下送信。

清军虽然挖壕围城,但对于锦州城封锁的并不是很严密。

双方交手多年,彼此之间太熟悉了。

济尔哈朗等人知道,就算不围城,祖大寿也绝不会派遣兵马出城野战,至于城内是不是派人求援,这正是清军最巴不得的事呢。

围城打援是建州对付明军最常用的手段,并且屡试不爽。

祖大乐应声起身而去,祖大弼接着开口道:“大哥,你说着松山城、大兴、兴平这些堡城能不能守住?去年建州两红旗可是在朝廷新军手下吃了不小的亏,这回虽说建奴来的人更多,可要想拿下这些堡城,估摸着也得死伤不少。原来我还看着那些官军不顺眼,不过现下倒是盼着他们能多抵挡些时日,能撑到朝廷援军前来才好!”

去年岳托率领的两红旗南下铩羽而归,再加上之前攻破义州的那场战斗,这让辽西将门上下都对朝廷新军的战斗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看到把自己落荒而逃的八旗精锐覆灭在自己眼前,辽西官军心里既高兴又震惊,并且在潜意识里对朝廷重新产生了畏惧之情。

正是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兵部的调兵令才会顺畅的得到了执行。

“建奴不会马上攻打这些堡城!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话,建奴也会将这些堡城围住,等到城内断粮数日之后才会攻城。去年那两仗之后,建奴也是知晓官军火器的厉害,这回说啥不会再去拿着人命填了。现下我到不是忧心这些,我怕的是朝廷手中还有无如此精锐之兵,若是仅只这些,那就大事去矣!”

祖大寿邹着眉头回道。

“父亲大人,难道除了这些新军以外,朝廷再无强军在手不成?目下关内流贼早已覆灭,兵部名下总兵大将着实不少,九边边军战力也是甚为可观,曹文昭、杨国柱、虎大威、王朴、左良玉等人也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将,若到时奉命齐齐来援,倒也未必抵不过建奴!”

一旁的祖泽溥忍不住插话道。

“哼哼!曹文昭还说得过去,杨国柱、虎大威也算老将,手下也有些能打之人,至于王朴、左良玉之辈,都是打顺风仗还成,碰上建奴这样的硬茬,若无强力之人压制,保不齐就会率先逃遁!真要如此,这大明可就要坏事喽!”

说到最后,祖大寿的心情也是复杂已极,本来挺直的身板一蹋,顺势往后靠在了椅背上,脸上的神情也变得迷茫起来。

从心底讲,祖大寿以及大部分辽西将门的将领对大明还是很有归属感的,他们并不愿看到大明被别人所取代,这也是祖大寿听从朝廷之令,派遣马队入关剿贼的重要原因。

只要大明不亡,辽西将门就会世世代代趴在大明的躯体上吸血,继续过着豪奢无比的生活。

虽然在大明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土财主,但祖大寿们却是已经相当满足了。

“父亲大人切勿过忧,孩儿觉着,朝廷此次应不会败!之前不是说朝廷又出了个厉害人物,叫孙传庭的吗?据说此人比洪亨九还要有本事,孩儿以为,此次朝廷肯定会遣他领军来援,有他做主帅,那些总兵大将还不得俯首帖耳?再加上咱们送去的警报,这孙传庭定不会上了建奴的当,到时候建奴粮草耗尽,还不是得乖乖地退回盛京?”

看到父亲一副意志消沉的样子,祖泽溥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大哥,泽溥说的甚有道理!建奴此次看似来势汹汹,可我觉着实际上没啥大不了的!论起对建州的熟知,大明还有比的过咱们的?这几年朝廷对建州的封禁下,他们还有多少东西拿出来嚯嚯?依我看,这回不过是洪太穷急了眼,这才遣了大军而来!我估摸着,建奴携带的粮草物资绝撑不过半年!大哥放心就是了,说不得到时候咱们抽摸准了还能捡着大便宜咧!”

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七章 皇庄3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十章 预谋第七十章 商路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