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

面对皇太极面带不豫之色的追问,宁完我略微沉吟一下,还是毅然开口道:“皇上,奴才觉着,增派援兵之事属于两可之间;若增兵南下,则其目的绝不应当抱有与明国决一死战之念,要是做如此之想的话,怕是还如现下大军之处境一样,最终一无所获,反而徒耗钱粮!”

宁完我的话让一旁的代善不由得暗自点头:这种话也就这个二愣子敢当着老八的面说,而且说了之后老八还不会怪他,因为人家根本没有私心,所言纯属为大清考虑,这种忠心感言的奴才确实值得重用。

“宪斗,公甫之论你觉如何?当面之局与我大清有些不利,朕苦思之下,唯有增兵南下寻机建功,以挽回已丧之军心士气,除此之外恐无良方!”

皇太极将视线转向一旁若有所思的范文程后开口问道。

“回禀皇上,奴才以为公甫兄之言确有其理,但增兵之策也是势在必行之举,且援军南下后,须当汇合前方主力,寻机重创明国新军,遏控其崛起之势,之后再言其余!”

范文程言简意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皇太极以及代善和宁完我相继点头表示了赞同之意。

自从阿济格兵败昌平城下起至今,数支横空出世的明国新军在与清军对阵时屡屡获胜,呈现出了越打越强的态势,这次更是又有一支仅存在于传说中的车营突然间冒了出来,让从未见识过这种新型打法的清军损失惨重。

但是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具体做的时候却与原先的想法天差地别。

前线的多尔衮、岳托等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英杰,满八旗更是在无数次搏杀中成长起来的强军,他们在面对明军层出不穷的新式战法时,也能根据场上的态势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但最后却都是无功而返,反而丢下了无数条人命。

该如何击破明军的这种新式军阵,成了摆在八旗上下面前的一道好像是无解的难题。

“正如宪斗所言,增兵已是必行之举!自太祖起兵反明至今,我大清对阵明军何时有如此惨重之败!若是就此罢兵回撤,而明国续行对我大清封锁之策,则我大清危矣!尽管现下明国已稍占上风,但我大清须得以强硬之姿示之,令明国上下看到我大清绝无瓦全苟存之心,然后再想法子缓和局势,以图日后再起!”

沉吟半晌,皇太极语气坚定的缓缓开口下了结论。

目前的形势逼得的他不得不下此决断。

刚才代善虽然没有明言,但话中之意已经十分明显,粮草物资筹措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现在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离夏收还要两个月的时间,若不赶紧想办法从大明得到补给,整个建州的近两百万人口就面临着断粮的险境。

代善为了筹得足够的军粮,采取了强行从汉人包衣家中征粮的举动,只给每户包衣按人头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其余的全部征走。

此举给整个大清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整个大清现有的近两百万人人口中,汉人包衣占据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正是这些包衣们的辛勤劳作,才使得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如果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建州在出现大面积灾情后,是靠着清军数次入关掳掠得到了有效的人口和物资的补充,但现在的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偏差,清军再想从大明身上吸血已经变得难如登天,如果南下清军再无所获,后果将难以想象。

“皇上,既是定策增兵南下,那胜又如何?败又当如何?未虑胜先虑败方为上上之策。再者,此番南下以谁为主帅?留多少兵马拱卫盛京?此般事宜还请皇上示下为好!”

宁完我本心并不赞同皇太极增兵南下的策略,他其实打算劝皇太极下旨令南下大军回撤,败了就是败了,非得要那份面子和自尊有何用?

但现在既是皇太极定了调子,他也就放弃了再劝阻的想法,但这后续的诸多事情必须要决定好才行。

“此次增兵,朕意率两黄旗亲征!盛京由礼亲王留守坐镇,军卒便以三千人为为准吧!朕定要亲眼看看,明国新锐之军到底如何强横!这个世上有矛便会有盾,从未有过无法克制之兵器,也未曾有不可战胜之军队!此番公甫随朕身边参谋军事,宪斗留下佐助礼亲王处理好内政事物,切记勿使我军后方生乱才好!”

皇太极神情庄重,语气中带着不容反驳的意味,显然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皇上贵体欠安,怎能久处战阵之上?还是臣代皇上远征即可,皇上只需坐镇盛京静待佳音便可!”

代善闻言慌忙起身拱手施礼劝阻道,宁完我和范文程也是连连相劝,不让皇太极带兵亲征。

作为了解内情的人,三人心里都清楚,皇太极病的相当严重,这个时候安心静养才是正道,如果跋涉数百里亲至松锦,车马劳顿之下,在军营中尚且要操心杂事,那对他的身体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此事朕意已决,你等不必多言!”

皇太极摆了摆手,示意三人不必再劝,然后接着道:“此次无论胜败,我军已是伤了元气,无数八旗健儿战殁与沙场之上,且有许多百战之精英殒命,此等重挫之下,我大清需五到十年方能恢复过来!”

皇太极的语气里透露着不甘与一丝悲凉之意,更多的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可奈何,代善等人闻言都是沉默不语。

“适才公甫之言提醒了朕,能屈能伸方为豪杰之士!朕此去意欲以张促和,放下身段以续我大清之命!学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举,与明国暂且交好,借其物力以养我大清,养精蓄锐以待再起之时!”

皇太极坐正身子,苍白的脸上浮现了一层红晕,双眼也是亮的吓人。

“皇上,这。。。。。!”

皇太极突然之间做出的决断让代善大吃一惊,但一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只能目瞪口呆的看向皇太极。

范文程和宁完我二人乍闻之下也是吃惊不小,但二人反应迅快,立刻明白了皇太极的一番苦心。

这回就算皇太极亲征,就算能击败明军挽回士气,但这种恶战过后,八旗精锐同样会有不小的损失,加上前番的折损人数,可谓是精锐尽丧,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物资供应才能复原。

但明廷肯定会继续采取封锁的策略,以此来遏制建州的后续发展,长此以往,几乎全赖外界供给的建州在持续性的失血下,结局已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到的。

可是求和也并非那么容易。

占据明显优势的大明会答应大清的求和之举吗?

从近几年大明突如其来的变化来看,大明的皇帝显然不是没有眼光之人,现在针对建州的种种举措说不定就是这位皇帝一手促成的,想让对方放弃唾手可得的成果可谓是难如登天。

“为了大清国之利益,皇上宁可委曲求全,此等心胸谋略实是明君之为!奴才以为其间细微之处谋划得当,此策大是可行!”

“奴才赞同公甫兄之言!皇上有此胸襟魄力,何愁大事不成!”

虽说知道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总得试过以后才知道,这也是当下最能难得出手的策略了。

宁完我与范文程皆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对皇太极谋求议和的方略表示了赞同之意。

“现下征召之旗丁尚未完全到位,这几日公甫与宪斗好生合计一番,拟好议和之表后既遣使送往松锦,转交与明国主帅之手。上表所述务求言辞恳切,哪怕将朕之皇位降格也在所不惜!以汉人皇帝向来爱惜羽毛之性来看,此事大有可为!”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十章 预谋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四百章 布防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九章 皇庄5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