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

在当下白糖奇缺的欧洲,还缺一样与白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商品:铁锅。

铁锅可是熬煮糖汁的必备品,广东佛山出产的口径四尺的大铁锅,一锅可熬煮七百斤的糖汁,从根本上提升了蔗糖的产量,也使得海外大量白银被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境内。

而这种巨型铁锅的背后,就是强力核心技术的支撑------烘模法。

烘模法是有明一代佛山独有的制锅技术,它以佛山当地特有的红山泥制成内外双层的泥模,然后将其用高温烘烤,再将铁水注入其中制成。

这种技法造出来的铁锅尺寸巨大,并且结实耐用,方法也较为简单高效,日产量也是极高,成品铁锅深受制糖业主的喜爱,成为了制糖业不可或缺的产品。

而在现今同时期的世界各地,铁锅同样是稀缺产品,大型铁锅更是一锅难求,也正因如此,佛山出产的各类型铁锅才成为了各国争抢的抢手货,不仅是大明的这些近邻们,就是远涉重洋而来的欧洲船队,也将铁锅列为了必购商品之一。

大明平民家中一口铁锅也就几钱银子,卖到不远处的日本就高大四五两银子之多,要是贩运到欧洲各国,价格还要翻上一倍或两倍,如此暴利足以使铁锅卖断货了。

这种从全世界抢钱的行为,也是到了大清才被终结。

这项烘模技术同样被传教士们窃取后带回了欧洲,也使之成为成为了近代工业所需大型钢铁件的必备技术,并且一直沿用到了朱由检穿越过来之时。

由此可见,核心专利技术的保密是何等重要,一旦技术泄露,造成的损失将会是难以估量的。

佛山镇现在已经被划为了重点保密地区,也同样禁止所有大明之外的外国人进入这片区域,四海钢铁厂也已建成并投产,各种型号的铁锅生产出来后,将会被四海商行自己的船队销往日本和朝鲜、琉球这些儒家文化圈的国家。

至于欧洲人吗,你们不是喜欢吃五成熟的牛排和蔬菜沙拉吗?

wωw⊙ T Tκan⊙ C〇

那就先吃着吧,铁锅暂时不卖给你们了,啥时候卖要看大明皇帝的心情。

当然了,朱由检并不是不打算卖,也不是距离太过遥远的缘故,而是他想着借机狠狠地宰这些后世讹诈中国的欧洲人一把。

朱由检已经下旨,白糖、白纸、铁锅这三种商品暂停对西夷商船售卖,一经发现有商人把上述物品卖给尼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商队,那等待他的将会是锦衣校尉的登门拜访。

现在这些物品,欧洲人还有点存货,还能用上一阵子,如果不多了,那就先委屈一下欧洲朋友们,我们正在加紧组织生产,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等到一年之后,估摸着这些稀缺物资在欧洲已经断货的时候,朱由检会下令以四海商行为主,组建一支大型的远洋船队,满载着欧洲人民翘首以盼的此类商品倾销过去,以高于往常一倍的价格卖给欧洲这些尊贵的朋友们,以此来表达大明人民对他们的深情厚谊。

四海商行的船队现在只有三艘的规模,主要是以大明到墨西哥的航线为主,由于距离遥远的缘故,三艘商船只跑过一次,将随船装载的大量丝绸、瓷器经销到了墨西哥。

四海商行的这种跨越万里重洋的举动其实已经是相当震撼人心的了,此时的大明商船航线基本是以东南亚各国为主,很少有海商敢组织船队横跨东西大洋,进行超长距离的贩运。

就连擅长驰骋于大洋上的尼德兰人,每年也只有三四艘商船来往于大明和欧洲之间,浩瀚无边的大洋上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何时便会降临的极端恶劣天气,还有一不小心便会遇到的各国海盗,成为了阻碍东西方交流最主要的障碍。

朱由检在查看过相关奏报后才知道,后世人人皆知的主要出口商品的茶叶,其实现在主要销售对象便是欧洲,尼德兰的商船到达大明后,会采购相当数量的产业带回欧洲。

东南亚一带虽然跟着大明学会了喝茶,并且逐渐在各国内盛行,但茶叶的种植和炒制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南亚各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制作茶叶,对大明的茶叶并没有太大的需求,而欧洲对茶叶的巨大需求量还要再过百年才会到来。

看来还是要迅速提高白糖的产能,然后将白糖作为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强占整个世界市场。

四海糖业的诞生将加速这项产业的发展势头。

原先兴化县虽然蔗糖产量不低,但由于蔗农的收入不算太高,所以制约了他们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的积极性,而四海糖业的成立,使得这一局面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四海糖业成立前,兴化县的甘蔗种植面积只有一千余亩,按约为八千余斤的亩产量来计算的话,全县每年只能产甘蔗一亿斤左右,在抛去各种损耗后,实际用到制糖的甘蔗约剩下八成左右。

若充分利用的话,能出糖四十余万石,而按照乌糖和白糖的出产比例来算,每年大约只能生产白糖不到四万石,约合六十万斤左右,这与后世中国每年一千万吨的白糖产量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而在四海糖业大幅度提高甘蔗收购价格后,尝到甜头的兴化县农户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截止到今年甘蔗收获为止,兴化县的蔗田面积已达一千八百亩左右,并且这种扩种的势头正在延续当中。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当地官府已经雇请了种植甘蔗多年的老农,将当地种植面积大的蔗农组织起来,传授和交流甘蔗增产的各种经验,争取使甘蔗亩产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朱由检知道,后世东南地区的甘蔗产量动辄每亩十几万斤,现在这不到一万斤的产量也太多寒酸了,所以必须在种植面积不扩大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增产,那也意味着甘蔗的出糖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出产的白糖甜度也会更高。

爱吃甜食是人类的天性,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大幅上升,糖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食物之一,所以种植和生产是前景极为广阔的朝阳产业,也是能够赚取外国银钱的重要手段。

说到赚钱,朱由检不禁对出访欧洲使团的归来充满了期待。

他已经叮嘱郑芝凤,除了争取多带回来一些科学家之外,还要多带各种工匠回来,其中就包括铸币机以及相关人员。

大明流通的金属货币必须要做出改变,那才是最省力的赚钱方式。

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