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在朱由检的总体计划中,后世名义上的第一岛链已经基本被突破了。

台湾现在已经彻底被大明所掌控,有“不沉的航母”做基地,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从此可以任由大明舰队驰骋纵横。

此前处于无主状态的南涯行省的土地上已经竖起了界碑,向他国昭示着大明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后续只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这个资源丰富的新大陆将会成为大明发展的助推器。

吕宋更是战略位置绝佳之地,朱由检打算以马尼拉为母港,建立大明印度洋舰队,并争取把这支舰队打造成大明最强舰队。

若是未来有一天敌从西来,首先就要面对强大的印度洋舰队拦截和打击。

倘若海战失利,舰队也可以借机脱身撤回母港。

在岸基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敌舰根本没有全歼印度洋舰队的机会,登陆更是连门都没有。

在后世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除了日耳曼人的军队之外,其他欧洲各国陆军的表现直接可以被无视。

只要保住吕宋的海军基地,那西来之敌想要攻击大明本土,就会有如芒在背的感觉。

吕宋将会成为大明御敌于国门之外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也是未来军费增长最为快速的地方。

这样的布置算是未雨绸缪吧。

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后世的历史经验已经不具备参考价值了。

朱由检现在能做的就是,趁着其他各国还没有快速崛起时抢先布局,把大明可能遭遇到的威胁尽可能保持在可控状态。

只不过,国家的强盛才是一切的基础,要是国力衰微,再有远见的布局也是枉然。

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而基础工业和大量的熟练技工就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按照朱由检的指示,军器监、将作局的所有工匠学徒要在每五日一轮休的时候,全部集中到大课堂中读书认字,学习初级数学及物理课程,任课老师由汤若望、宋应星及其他精通数理的人员担任。

工匠学徒们使用的教材也是汤若望等人联合编纂的,这其中,朱由检把阿拉伯数字借他人之口发明了出来,一经推出,便深受汤若望等人的崇拜及喜爱,这种新的数字也被充分利用到教材之中。

考虑到学员们的文化程度,新型教材内容并不高深,也就相当于后世小学到初中一年级的数学和物理课程,只要学员们认真学习钻研,在几年内彻底领会并不算太难。

当然了,对于知识的领悟也要分人。

在最初上课的时候,那些年轻工匠学徒对于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虽然也是茫然,但经过汤若望等人一年多持续不断地悉心教导,有几十名年轻工匠学徒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对能够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地兴趣,也表现出来对更多知识的渴望。

但是由于汤若望等人本身的学识有限,在应对这些拔尖学员提问的时候,已经明显表现出吃力的情形,这让朱由检对方以智等人的回归产生了浓浓地期待感。

只要方以智能把笛卡尔这位现代数学奠基人带回来,那么这些学员就能以全脱产的方式,近距离的聆听这位大能的教诲,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在结合实践的过程中,迸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性,使得大明的制造技术和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

这些学员只是笛卡尔学生中的一部分,包括方以智、汤若望、宋应星等人在内的其他老师,也要成为笛卡尔的学生。

以他们的学识和理解力,不出几年就会很好地掌握一些先进的数理知识,然后再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工匠学徒。

在征询本人的意见之后,汤若望已经成为第一个取得大明公民身份证的外国人。

在朱由检的亲自过问下,老汤也从京师西城的一座两进的小宅子,搬进了国子监中新建的四进大宅,品级也升为了正三品的礼部侍郎衔,穿上了绯红官袍,这一连串待遇和地位的提升,让老汤觉着如梦幻一般,好长时间都没缓过神来。

来到大明二十年的汤若望已经年过知天命之年,期间大部分时间供职于钦天监,在观测天象的同时,也在大明火器研发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崇祯七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

后来又受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随着徐光启的离世,汤若望在朝堂中失去了一位最重要的盟友及伙伴,在朱由检穿越过来之前的一年多当中,老汤大部分时间内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逐渐陷入萎靡。

但这样的煎熬没过多久,一切都随着崇祯八年朱由检的到来发生了改变,汤若望再次得到了重用,这让他郁闷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缓解,振作起来的老汤也是更加勤勉尽职。

在朱由检的授意下,礼部官员奉旨来到汤若望家中,探寻他是否愿意将原国籍变更成大明国籍时,汤若望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大明这二十年的时间,汤若望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大明的环境当中,他已经适应了大明的生活方式,也被这块土地上悠久灿烂的文明所迷醉,他的大明官话甚至比很多大明官员讲的还要纯正,可以说,除了高鼻深目和满脸的大胡子外,汤若望的言行举止已经与大明土著一般无二了。

不过,虽说以前的汤若望待遇也不错,但比起现在朱由检赏赐给他的,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了。

当老汤从狭**仄地二进小院子,骤然搬进亭台楼阁、花团锦簇的四进豪宅中的一刹那,老汤转身冲着皇宫的方向跪下,神情郑重地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二章 骆养性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三十章 预谋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章 心安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