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

崇祯十四年九月初六,在朝鲜使团离开不久之后,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沉寂多年的后宫终于添了新人,并且一添就是三名,向来安静的后宫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这三名新入宫的佳丽其中之一就是陈圆圆。

在田家养了三年多的陈圆圆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原本的小美人出落的亭亭玉立,虽是出身于小户人家,但身上却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犹如清澈的湖水中一朵冰清玉洁的玉莲一般,望之便令人顿生爱慕之意。

三年多来,从初到北境陌生环境时的忐忑不安、谨小慎微,一直到如今真相大白后的释然和欣喜,陈圆圆的心路历程可谓是曲折异常,期间的酸甜苦辣已不足为外人道。

因为早就得了田家父子的暗中嘱咐,所以陈圆圆在府中的待遇堪比王公贵族家的大小姐一般。

平日里除了不让出府之外,吃穿用度都是照着市面上最顶尖的采购,身边的两个婢女也是眉眼伶俐的那种,只要陈圆圆有某方面的意向,田家父子都会想方设法给予满足。

陈圆圆有时心里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金丝雀,而偌大的田府就是一个鸟笼,看似享尽荣华,实际上却是无有半点之忧可言。

最初时,陈圆圆以为是把自己从江南带到京师的田畹看上了自己,想要将自己纳入房中做个妾室,其实这样的结局他早就想到过,并且觉着这就是她这样的女子比较好的结局了。

但是自从来到田府之后,陈圆圆却再也没看到过田家公子的影子,这让她的心里有了些许莫名的失落感。

难道田公子并没有看上自己?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心智逐渐成熟的陈圆圆终于明白了,田府这是准备把自己送入不知道哪家豪门之中,所以这才不让府中的任何男子与自己有所接触,以免有损自己的清誉。

嫁入豪门做妾室,这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好事,陈圆圆对此也是满怀憧憬盼望着,并且很多次旁敲侧击的打听着,自己到底要进入谁的府中,但最后却是一无所获。

日子就这样在期盼和煎熬中一天天过去,田府花园中的花草枯萎后又新发,直到崇祯十四年的六月,很少到后宅的田弘遇突然到来,在嘘寒问暖一番之后,终于把谜底揭开:入宫。

闻听此信后,陈圆圆顿时陷入幸福与恐惧这两种相反情绪的包围中。

能成为天下最尊贵之人的女人,这可是她做梦也没想到的,如果她的父母亲人尚在,知道消息后,那该是一件多么荣耀之事啊。

可是,从小对于君权的畏惧感也让她处在惶恐之中,生怕入宫之后,行错说错就会被打入冷宫,最后在凄凉悲惨的境地中离开人世。

人老成精地田弘遇自然猜得出陈圆圆的心思,于是便用早就备妥的说辞安慰宽解与她,并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宫中趣事当做笑谈讲给她听。

田弘遇直言皇帝是一名宽厚仁慈的君主,并不会因细节而憎恶他人,只要陈圆圆谨守本心,在宫里与田贵妃互相依靠和帮助,尽快诞下天家血脉固宠,那她此生的荣华富贵是没得跑了,若是机缘巧合之下,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

在田府这三年多来,有感于府中上下对自己的尊重,陈圆圆心里将田弘遇父子的善待也是感激不尽。从小便缺失了长辈关怀的她,潜意识中已将田家父子视若父兄,对田弘遇的一番教导自是牢记于心,知道田贵妃将会是除了皇帝之外,自己在宫里最大的依仗。

在田弘遇与陈圆圆交谈之后没过多久,宫里派了两名女官来到田府,对陈圆圆进行入宫礼仪教导。

在周后以及紫鹃宽严相济的管束下,现在整个后宫的氛围已是相当祥和,从前种种龌龊之事也基本消失。

因为待遇丰厚的缘故,从女官到普通宫女心态都变得极好,再加上田弘遇奉上了不菲的钱财,所以教导陈圆圆的女官都是非常耐心细致,态度也是平易近人,将宫中贵人的忌讳以及诸多细节详解一番,此间种种细节让陈圆圆既感安心又觉轻松。

懿安皇后和周后联袂给自己选妃之事,朱由检早就知道,而陈圆圆的入宫也是水到渠成,而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朝鲜使团入京朝拜,国主李倧为了表示对大明皇帝的一片忠心,竟然送来了一名叫做金顺姬的角色美人。

尽管朱由检事先并没见过金顺姬的容颜,但是出于两国历史渊源,还是下旨答应了朝鲜使节的请求,将金顺姬收入宫中。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金顺姬的特殊身份。

这名芳龄二八的朝鲜美人出自于朝鲜宗室,其父为奉御君金筑成,在本国向来以亲近大明闻名,金顺姬的入宫可以更好地在朝鲜国内培植心向天朝的势力,为以后双方的各种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基。

其实大明几代皇帝一直有纳朝鲜美女为妃的爱好,这其中尤以太宗、宣宗为甚。

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共从朝鲜国选妃嫔十七人,另外充作侍女、女史的女子六十四人,其中永乐朝二十二人、宣德朝十六人。

这些嫔妃里面,以宣德时入宫的韩妃最为著名,曾被正史称做“小韩”。

韩妃生于永乐十年(一四一二年),小名桂兰,在明宫经历了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四朝,因抚育英宗之子成化帝朱见深,为成化帝所感戴和尊敬,成化帝的妃嫔们尊她为“女师”,称她为“老老”。

既是人家主动送上门,那朱由检岂有推拒之理,再说留下金顺姬也是为了更好地加强中朝两国关系不是?

于是乎,懿安皇后与周后四处打探、千挑万选的一名叫做冯霜寒的美人,与陈圆圆、金顺姬一道,在经受了所需礼仪培训之后,于崇祯十四年深秋到来之际,一并被送入宫中,朱由检也终于见到了那位后世人尽皆知的绝世美人。

也幸亏是最近几年来习练五禽戏与吐纳术后身体日益强健,要不然的话,不说前面周后等三人,就是单单这新人就够朱由检受的,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旦旦而伐啊。

自此之后,正值壮年的朱由检过上了都不知道晚上该歇在那座宫殿的美好生活。

而就在朱由检沉湎于刮骨钢刀的消磨中时,远在极西的印度洋上,一支有十余艘大小不等船只组成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向东而来。

船上乘载的正是去往欧洲长达近五年的大明使团。

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三十章 预谋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五章 皇庄1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