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

厂卫系统与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敌对属性和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文官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傲气,自认为饱读诗书的他们,从心里便看不起这些没甚文化的将官校尉,自己的升迁也指望不上对方,而且这些家伙还是来监视自己的,所以绝大多数文官根本不屑与厂卫打交道。

厂卫系统的想法和文官们差不多。

在他们眼中,这些大头巾仗着自己读过几本破书,就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的,说话的语气里就带着让人不舒服的蔑视,这不就是标准的欠收拾吗?

这天下是皇爷家的,可不是你们这帮酸腐文人的,老子虽说没读过几本书,可老子们却是皇爷自家人,晓得只要天家安稳,我等就能世世代代跟着穿衣吃饭,老子们的俸禄,一家人的吃穿嚼用都是皇爷赏下的,你们这帮玩意算老几?老子吃你家还是喝你家的了?

爷爷们只要把皇爷一家伺候好了,只要立了功,到时皇爷一句话,老子青云直上,小旗到千户也不是没有可能,崇祯八年至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多少原本籍籍无名的校尉,要么因为踏实肯干立下功勋,要么豁出性命挣了功劳,最后还不都是从最底层拔擢到副千户、千户这样的高位?

咋地?这事你能给爷爷办成不?办不成你还给爷甩脸子呢?信不信爷爷大耳刮子抽你!

找刺挠不是?

正是在双方这种互相敌视的心态下,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以来,吏治最清明的时代到来了。

这一切都有赖于厂卫对文官的全面监督,而这种监督也在无意间,推动着两个系统不断的完成自我升级和改造,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结果却是他喜闻乐见的。

按照新朝规,在地方主官以及提刑按察使司审理案件时,驻地御史和锦衣卫必须派员旁听并记录,以防徇私枉法事件的发生。

在这种新机制下,审案者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不得不打起精神熟读各种刑律,以免将来出现冤案时遭到清算和追责,这就使得大明地方主官以及提刑按察使司相关官员对律法的运用变得精确无比。

与此同时,随着参与旁听次数的增加,御史和很多将官校尉耳濡目染之下,被动的吸收了诸多律法知识,潜移默化之下,不自觉的成为了半个行家。

在旁听时,一旦有判案者用错某条律法,这些旁听监督者便会当场指出其错误,久而久之,大明冤假错案率有了极大的下降,大理寺发回地方重审案件一年也没有几件,从前发生在司法上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消弭于无形之中。

获悉情况后,朱由检也是欣慰不已。

权利只有在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才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到促进的作用,要不然就是反作用。

这种极为有效的监督机制必须要保持下去,皇家不能失去对天下的控制力。

与士大夫共天下,这个也没问题,但是,你们文官拍拍自己的良心,这之前,你们是与皇帝共天下吗?

你们那是独掌天下才对!

你们凭借庞大的人数和力量,把历朝历代的帝王蒙蔽在皇宫里,然后你们为所欲为,你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一步步压缩皇权,最后把皇帝变成傀儡,或者是耳聋眼瞎的小丑。

朱由检的一系列策略,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利,厂卫就是最强有力的工具。

温体仁担任首辅时,对皇帝重启厂卫的做法从来未发一言,这也就是朝官攻击他媚上的原因。

作为内阁首辅,你不是劝着皇帝不要再用厂卫,反而对这种大事一言不发,听任皇帝放出一群疯狗,这个首辅之位你配吗?

皇帝不是对官员不放心吗?那可以重用督察院御史言官啊,那些可都是国之干城啊!

温体仁心里清楚,自己早就被文臣同僚孤立,堂堂大明首辅,与之交往的不过是寥寥数人,并且都非位高权重之辈,就算他放下身段想与他人交好,人家也不会与他同心同德,既然如此,那我干嘛还要去反对皇帝?

媚上就媚上吧,你们想媚上还没机会呢!

在孙传庭接任首辅之后,由于他并没有如前世般被厂卫逮治下狱过,所以总体上对厂卫并无太多直观的了解,也就是说,几无好感,也无恶感,再加上现在厂卫势头已成,所以在这件事上,他和卢象升并没有明确表态,其他阁臣也基本上如此。

只有吃过锦衣卫大亏的陈奇瑜曾经数次上本,劝谏皇帝削减厂卫权利,勿使其将来失去控制,从而出现成祖时纪纲之类的恶贼,引发不可测之祸端。

朱由检对这位能臣的上奏也是一笑置之,只是得空的时候温言安抚了几句,并暗示陈奇瑜,到了阁老这个层次,除非犯下十恶不赦之罪,否则不会动用厂卫来进行惩治,那样做的话,会让内阁权威尽丧,皇帝自会给朝廷保留体面的。

随着俸禄、分红以及各种福利的大幅增长,官员们的贪墨徇私之事也是大为减少,这几年已经很少有听闻厂卫又把某某臣子逮入诏狱的消息了,所以关于厂卫的相关话题也渐渐无人提起。

这并不代表厂卫的威慑力和权利在慢慢萎缩,这是因为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锦衣卫下县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基层官吏的监督和处置,以及对社会治安的维护上,所以这才让文臣们觉着压力越来越小。

在锦衣校尉的眼里,不管你是尚书堂官,还是巡抚知府,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那你就跟街面上的贼子是一个身份,说拿就拿,说打就打,更别提底下那群不入流的小芝麻官了。

分驻各地的锦衣卫本来就是鼻孔朝天走路的心态,从京师下到地方后,甭管你是豪门大户还是士绅豪强,在锦衣卫眼中真就是土鸡瓦狗一般,你没犯事他们还想着找个机会敲一下子呢,更别提你犯了事了。

于是,进过锦衣卫数年无差别的打击和杀伤,地方豪强以及衙门里的恶吏不是被抄家就是被发配,大明吏治终于逐渐恢复了清明之态。

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十五章 哗变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十五章 哗变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