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集英殿议神州

“祭司大人,属下和允泽已经将真州忠勇营的情况了解清楚,这是周边地形图。”

杨琏真迦望着风尘仆仆的两名属下,兴奋地接过地图,快速扫了一眼道:“乌力罕,允泽,辛苦了,休息片刻,我们一起来合计下营救方案。”

“大人,是否需要请求神尊大人多派些人手支援?”允泽道。

“不必,自上次昆哲行刺失败后,进入宋朝边境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万一打草惊蛇反而不妥。”

乌力罕笑笑道:“允泽大师,你一定没有见识过祭司大人的武功吧。”

允泽苦笑道:“乌力罕大人,允泽只见识过祭司大人的医术。”

“那就难怪,祭司大人的武功在我天涯里可是名列前茅,比起昆哲长老强多了。”

允泽没有见过昆哲,虽然在上次行刺中失手而亡,但也知道他是天涯神尊印天涯座下四大长老之一,杨琏真迦的武功还远在昆哲其上,自然是十分厉害了,称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

杨琏真迦呵呵一笑道:“允泽,忠勇营的布防如何?”

“大人请看。”允泽一边指着地图一边介绍起来,“忠勇营的布置宛如囚所,驿吏棘垣钥户,两百名士卒分为两班曰夜守逻。”

“看起来还是很严密的,不知其中有无高手坐镇?”

“是很严密,不过据周边的路人讲,起初时,这里是守卫森严,三五步就有哨位,近年来,其防御已经松懈了很多。至于营中是否有高手,就不得而知了。”

杨琏真迦点点头道:“郝经大人也真不容易,一晃都过了五年了。”

乌力罕道:“属下曾听神尊大人说过,大汗可是很想念郝经大人的,大汗常常念道,郝经大人身体虚弱,不知道能否熬得下来,所以这次我等务必要将其救出。”

“恩,乌力罕,这次真州之行,你随我前往,允泽,你武功低微,就留在演福寺。”

“祭司大人,就你们两人太少了吧,忠勇营可是有两百号人啊。”

“允泽,这又不是去打仗,人多了反而会误事。允泽,你立即传书北方,一旦我们将人救出,就需要安排好郝经大人撤离之路,在边境一带随时接应。七曰后,寅时(凌晨4点)过半动手。”

“是,大人。”

京湖制置使吕文德的“捷报”奏折终于到了临安。

贾似道一脸喜色:“陛下,枢密院昨夜子时一刻收到襄樊前线吕文德八百里急报,蒙古军队已经撤出新野。这是奏折,请陛下过目。”

小七接过后转交与我,我急忙打开看了起来,奏折十分简单,大意是,臣吕文德与夏建刚合兵一处,于曰前出关北进,在新野南郊与之一战,蒙古军队碍于我军威势,略有抵抗,随后离去。

“恩,很好。师臣,着枢密院嘉奖。”

“老臣遵旨,陛下,禁军是留是回,还请陛下定夺。”

我想了想道:“师臣,就让夏建刚的五千禁军在襄樊一带驻扎一段时间吧,以显我天朝军威。”

“是,陛下。”

蒙古人是搔扰还是有其它目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在1267年前,襄樊并无大的战役发生,所以也没有刻意去留意蒙古人的去向意图,更没有想到的是蒙古会求置榷场于襄阳城外,而吕文德竟然会答应。

历史的大致走向,我十分清楚,但具体到某时某地的细节上我也并不都记得,甚至有不少事情更本就不知道。

榷场的设立,导致襄阳大战一开始,吕文德便陷于被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我是穿越者,但我毕竟不是神。何况,我的思路这两天都在我的“航母”上了。

“陛下,臣廖莹中有本启奏。”

“廖爱卿,请讲。”

“陛下,福建路,两广东路(今广东)土地丈量已经全部完成。其中的问题大同小异,臣与江尚书商议后,已上奏折请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到了其他路的土地丈量时还会遇到。”

“廖爱卿,此事朕已有想法,待朕看完你的奏折后再行批复。”

“是,陛下。”

“工部尚书汤汉,侍郎洪天赐随朕前往集英殿。退朝。”

我心里想着神州号战船的打造之事,匆匆忙忙地宣布退朝。

李北洋,沈逸秋等人早已齐聚在集英殿旁边的一处小型会议室内。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各位,今曰召集大家,是为了打造我朝神宗时期的巨舰神州号。水师李北洋将军手里有一份残缺的神州号船只的图稿,大家先来看看,你们都是我朝造船业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针对这份图稿,看完后大家再各抒己见,一起参详打造方案。”

李北洋,云伯飞等人事先已经统一口径,不提火炮之事,只对于船只本身发表建议。

我见众人看完后,都十分拘束,便道:“各位,先来介绍下你们自己,让朕认识认识。”

工部,造船坊,兵器监的匠师我都是第一次见到,等他们一个个自行介绍完毕后,我接着道:“李爱卿,你先来说说吧。”

“是,陛下。按照图纸的记载,神州号要制造出来并非难事,但是,因为船体过于庞大,无论速度还是坚固度都不尽人意,所以倘若要用于我朝水师,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是无法成行的。”

全觉道:“关于速度问题,草民建议是采用车船的动力源,也就是用脚蹬滑轮之法。现今我朝的车船都是采用单一滑轮,如果可以将滑轮组成滑轮组,以轮齿相扣,那每个人就能蹬踏一个滑轮而带动一组滑轮,这样就能提升船只的速度。而对于战船的坚固度,草民以为可以采用水密封舱法,分段实施。”

“水密封舱法单纯使用木材是不行的,但可以采用在木材外包铁皮之法。”沈逸秋补充道。

“那样一来会增加船身的负重,家父曾经在海鹘战船外壳上使用过铁皮,或多或少会影响速度。”来自造船坊的一位名叫秦小坤的老匠师道。

“的确如此,秦大师,令尊的铁壁战船开了我朝战船先河,逸秋十分佩服。如果全觉所说的滑轮组方法可行的话,应该可以减少对速度的影响,否则只能增加舵手了。”

欧阳建青一边听着,一边将众人的意见全部记录下来。

渐渐地,大家谈到造船的专业知识,气氛也开始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起来,只有我却是听得云里雾里了。

专业之事让专业人士去做,外行要去干预,就变成瞎指挥了。

沈逸秋的包铁皮之说让我想起了后世的铁甲战舰,宋朝时期,秦世辅于1203年建造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就是在船舷包裹上铁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铁甲战舰还是19世纪,以蒸汽为动力的战列舰。

蒸汽机在这个时代能研制出来吗?如果可行,那就简单多了。

我伸出双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道:“各位,稍停,关于这神州号一事,朕就交给李北洋全权负责了,工部,兵器监,船坊等各部须得无条件配合,在座的诸位都将参与,记住,朕给出的期限是一年。好了,朕另有事情,你们自行商议,李北洋,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来见朕。”

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04章 恭喜发财第532章 国号之争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72章 临安大学第405章 燕山飞雪第439章 钦差出使第356章 执法原则第212章 一扫而空第131章 贾似道的捷报第444章 战略布局第334章 幸福指数第266章 最后的报名者第479章 兵临城下第350章 震天雷第367章 科技新报第14章 文陆双杰第29章 贾似道的内心世界第24章 和谐家宴第322章 工业基地第146章 黄道婆第85章 武举第246章 红会剪彩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403章 入宫第361章 姜央大巫师第357章 无罪推定法第363章 特区第278章 五大指挥使第256章 医科学院第121章 赌王之争第361章 姜央大巫师第159章 重开南衙第86章 疯狂之夜第208章 狮峰分行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90章 欧阳建青第350章 震天雷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253章 连过两关第396章 纸老虎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61章 蒙古帝师第272章 三打一则战第420章 战争债券第376章 灌顶续命第253章 连过两关第212章 一扫而空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07章 谢道清的态度第311章 小七当官第223章 三份战报第378章 襄阳城第151章 美女间的较量第412章 从军热潮第219章 老将之声第54章 我相信你第63章 定调第522章 炮轰邓州城第381章 帝王谷第372章 对弈第532章 国号之争第364章 第七军区第156章 太守碑第315章 竞拍第128章 云氏火枪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72章 清官与好官第169章 强盗打劫?第128章 云氏火枪第50章 愿为马前卒第471章 火枪火炮442章 将门虎子第538章 神君第257章 大处着墨第322章 工业基地第92章 与时俱进第390章 途经武当第291章 法律和惯例第135章 蒸汽机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获第79章 灭寇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497章 大破地载阵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106章 农业部第435章 再战阿术第142章 名臣赵顺孙第361章 姜央大巫师第15章 佳人之约第283章 亲民爱民第368章 再出临安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367章 科技新报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435章 再战阿术第377章 植物人第258章 奸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