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寿和

杨琏真迦想了想道:“太师大人,针对秋疾,相术上说,只有一个应对办法。”

“是何,快说。”

“那就是不要让强势强到足以吞噬弱势的地步。”

贾似道冲口而出:“和上位对抗。”

杨琏真迦微微一笑:“贫僧以为,也不能说是对抗,而是应当争取一定的权益,以阻止强势的蔓延吧,比如,比如是否可以和太后多些接洽,以获得后权的支持,呵呵,太师大人,贫僧不通政务,仅仅是从相术的角度來诠释秋疾的含义,其它的都是胡乱而言,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啊,以太师之大智,想必早已胸有成竹,太师,贫僧再敬您一杯,这中华御液还真是不错,虽说劲力大点,可够味啊。”

“太后。”贾似道心里一亮,举着酒杯暗自想道,太后对自己可是一向不薄,

咸淳三年二月一曰,大朝会,

这一天的大朝会和以往的朝会大不相同,在我的龙椅旁边,多了两张椅子,两个女人,太后谢道清和皇后全玖分别坐在我的左右,

大庆殿中的大臣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是皇帝的家事,尊皇太后称号和册封皇后,为了方便起见,我将两件事情放在了一起进行,

“参见太后,参见陛下,参见全妃娘娘。”

“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各位爱卿,在朝会开始之前,朕有两件喜事宣布,你们都看到了,太后与全妃都在此,朕所说的这两件喜事就是有关太后和全妃的,小七,宣旨。”

“是,陛下。”小七向前一步,高声道,“奉皇太后宝,上尊号曰‘寿和’。”

殿内群臣在贾似道的带领下,齐声恭贺道:“恭喜寿和太后。”

谢道清微笑道:“众位爱卿,免礼。”

“谢寿和太后。”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尊号始于秦代,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者,而生前加尊号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加于在位之时,二是皇帝逊位之后,为太上皇,由继位皇帝为之加尊号,帝后的尊号均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尊号与谥号、庙号不同,谥号是帝王死后所上,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宗庙中的称号,到了后世,帝后的这三种称呼大都混在一起了,

小七继续道:“寿和太后册、宝礼成,另加封谢堂、谢弈修等二十七人各进一秩,高平郡夫人谢氏等二十二人各进封、特封有差,加封名单由礼部附录。”

“谢寿和太后,谢陛下。”谢弈修代表谢家之人大礼跪谢道,

谢堂,谢道清内侄,时任平江廉政分署署长,在历史上,这谢堂也算是留名之人,1275年十二月,赐进士出身,除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正月除知枢密院,衔命与元军议和,被胁迫北迁,后死于北方,

“免礼。”我笑笑道,“朕也恭贺寿和太后,寿,久也,和,和谐、平稳也,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说明我朝运数长久,国家和谐平安,好兆头也。”

群臣再次齐声道:“恭祝我朝运数长久,国泰民安。”

“恩,小七,继续。”

小七接着宣旨道:“全妃娘娘端庄贤淑,德才兼备,举止谈吐温文尔雅,处事待人得体大方,入宫数年,恪尽职守,实为后宫之主的不二人选,今册封妃子全玖为大宋皇后,钦此。”

全玖起立,微一躬身道:“臣妾谢过寿和太后,谢过陛下。”

“皇后,免礼。”

大殿中的所有大臣又一次齐声道:“参见皇后,恭喜皇后。”

全玖转过身來,面对大臣,微笑道:“免礼,本宫谢过各位大人。”

“谢皇后。”

册封仪式结束后,谢道清、全玖随即离去,我道:“各位爱卿,下面继续朝会。”

户部尚书马光祖首先奏道:“陛下,咸淳二年的税收及支出统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最终数字显示,全年总税收超出原计划的五成,去年的支出超过预算的三成,详细报告今曰下午会送到宫中,请陛下指示。”

“好,马爱卿,今年各部的预算朕已经全部看完,因战争可能在今年爆发,所以,朕决定,将今年军务院的预算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开支,包含普通军需物资,这部分开支维持原有的流程,二是特殊开支,这部分支出朕会令军务院提交专门的申请,朕审批后由户部拨款,对于这部分特殊款项,户部只需记录即可,其审核事项朕会亲自來处理。”

“是,臣遵旨。”

有关军备的特殊支出,主要是指火器制作所需的费用,按照我的计划,到今年年底之前,打算产出至少两百门火炮,两万支火枪,尽可能多的投掷弹,

虽然我在年前就已经通知军务院,令各军区分别派出一千人的部队前來临安接受火器的培训,但因为火绳枪的弱点,反不如投掷弹方便,如果投掷弹的数量足够多,在近距离的作战中,其效果还要大于火枪,而且,投掷弹的使用沒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在敌人尚远时,首先用火炮轰击,稍近一些,改用火枪射击,火枪火炮的弱势所在,是无法像后世般在远处歼灭敌人的,当敌军攻到眼前时,投掷弹便可大量杀伤对手,尽管威力远不如后世,但可以用密集的数量來弥补威力的不足,

只是,太耗钱了,不过,这个我也无法再去计较了,只要能将敌人消灭,钱财嘛,慢慢再赚就是,制作火器其实就是在烧钱,但这种费用是不能省的,

制作火器的费用,占到了整个军费开支的六成以上,对于朝廷來说,也是一笔最大的开支,为了不影响生产,我还打算从今年起,将狮峰商行和蒲氏商行的利润也填充到军费的特殊开支中來,无论如何,不能因为缺乏弹药而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吃完中饭,我在袁棘小七的陪同下前往狮峰,打算向萧天、蒲寿庚仔细了解下狮峰和蒲氏商行的资金状况,我知道,如果要靠火器击败蒙古,所耗费的钱财一定是个无底洞,同时,我通知了田修颜和公孙小宸,让他们晚上到狮峰,我准备和他们谈谈,告诉两人前往高丽所要做的事情,顺便饯行,

在我离开皇宫后不久,贾似道來到了宁坤宫,祝贺刚刚被尊称为“寿和太后”的谢道清,

“老臣参见太后,恭祝太后尊号‘寿和’。”

“贾爱卿,免礼,今曰怎么有空來见本宫。”

“太后,老臣专门前來宁坤宫给太后贺喜。”

“爱卿有心了,坐吧,正好陪本宫说说话,喝喝茶。”

“是,太后。”贾似道坐下后道,“太后,这寿和二字倒是十分喜庆,给我朝增加运数啊。”

谢道清笑笑:“这个称号还是官家所选定的,初时,有三个备选名称,官家认为,‘寿和’二字涵义深远,遂定之。”

“太后,这两年來,官家是大不一样了,老臣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是吗,太师,你这句看不懂是指官家好还是不好呢。”

贾似道喝了口茶道:“回太后,自然是好的,这两年來,我朝之国力逐渐恢复,百姓之生活稳定向上,如果沒有蒙古在外觊觎,我朝的形势之好,实不亚于先帝年间的端平中兴。”

“恩,爱卿所言极是,本宫当年并不喜欢官家,甚至认为官家根本就不可能做个中兴大宋之明君,还好先帝眼光敏锐,这点令本宫不得不佩服,还有就是太师你,在大多数朝臣反对之时,你力排众议,坚持将官家扶上了皇位,对此,本宫也很是佩服太师的眼光,同时也十分感激,本宫以为,待我朝中兴之际,这中兴之臣,当首推太师也。”

贾似道也不知道当年之事是对是错,只是谦虚道:“太后过奖,最近一年來,老臣并沒有做出多大业绩,远不如朝中的年轻人了。”

“爱卿,你也不必自谦,倘若沒有你的坚持,官家能否上位,还说不定呢,所以说,这中兴之第一大臣非你莫属,这点官家也曾向本宫讲过。”

贾似道不露声色道:“是吗,太后,官家如何说的。”

谢道清看了看贾似道,轻描淡写道:“太师,官家言及,当年你有拥立之功,官家自是不会忘记的,如果沒有当年之事,官家很有可能就无法上位,也就沒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了,官家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人,太师,你自然知道有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时至今曰,太师还不是百官之首吗,这就足以看出官家对你的厚爱之情了,太师,官家以师臣待你,与公与私,太师都是官家心中的重臣,至于外界所说的什么三权相争,本宫不去过问,太师你也一样,根本不用去理会。”

第554章 木马计第371章 巧遇第147章 方灵的武器第440章 皇上万岁第232章 杨辉三角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第93章 杰瑞。波罗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58章 艰难的抉择第301章 新年大朝会第433章 兵围襄阳城第547章 沂州战役(二)第162章 郝经十议第382章 公孙堂主第158章 艰难的抉择第435章 再战阿术第316章 张三丰第387章 劫持第390章 途经武当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第253章 连过两关第106章 农业部第391章 回家第229章 显文阁第263章 显文阁学士第505章 双龙会第361章 姜央大巫师第330章 万万不可第403章 入宫第244章 逼宫成算第144章 南下温州第64章 你若来了 ,便是春天第80章 是他杀非猝死第545章 光复河南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85章 狙击手第439章 钦差出使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第5章 太祖长拳第59章 鲜味第69章 贡院训示第6章 初会贾似道第26章 招兵买马第39章 天下商业第305章 美好愿望第552章 洺州巷战第462章 烈焰枪法第233章 同乐楼之乱第86章 疯狂之夜第100章 赠字第188章 红十字会第482章 炮击鹿门山第412章 从军热潮第50章 愿为马前卒第48章 实验室第398章 改组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30章 行省制第386章 失忆第477章 行云流水第309章 心有灵犀第373章 崩溃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获第367章 科技新报第31章 四象之说第470章 晴天霹雳第479章 兵临城下第505章 双龙会第495章 风扬阵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第306章 科学国士第24章 和谐家宴第34章 适用的,最好第424章 点将第76章 初出茅庐第208章 狮峰分行第466章 战前动员第377章 植物人第340 大小乌河寨第136章 出发前的指示第21章 伯飞仲飞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14章 打草惊蛇第254章 新任统制第326章 刑狱侦缉第186章 豪赌第331章 又将南下第307章 视察第487章 云南军区第414章 饯行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504章 战书第481章 喜事第16章 雪中情第389章 老大的决定第368章 再出临安第78章 点火为号第297章 琏真北回第19章 老臣江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