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送走那尊神

44、送走那尊神

江大夫摸着杨老爹的脉搏,问杨初月说:“你有没有让老爷子喝足量的药?”

杨初月说药是她熬的,也是她端给杨老爹喝的,绝对错不了。江大夫捋着胡子说:“这就奇怪了,按理说这病在一个月前就该好了。”

江大夫新开了几副药,说吃下这些药病就该好了,并再三叮嘱杨初月,一定要让杨老爹喝药。杨初月点头,送走了大夫。煎药的时候,杨初月一直在想为什么杨老爹喝药的分量不足?

哑巴黄拦着杨初月伊伊呜呜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杨初月看他比划了半天,也不明白他要表达个什么意思。最后哑巴强领着杨初月到茅厕边,让她看杨老爹的恭桶,只见里面黑乎乎的,有股膻味的同时,还有一大股药味。

杨初月顿时明白了,原来杨老爹把药给倒了。她心里有些气,她花了那么多钱给杨老爹看病,杨老爹居然为了贪图一时享乐,就把药给倒了,想继续病着在镇上多待上几天好享清福。王大娘、连大婶和哑巴黄是邱家的多年的忠仆,在夫人面前都有几分面子,没来由的让一个外来人欺负。

杨初月熬好了药,等药没那么烫后,端到杨老爹那里,说:“爷爷,该喝药了。这药不能浪费了,因为大夫说你病重,必须得多花些银子买好药。这药两百文钱一副,你每天要喝三副,一天就是六百文钱,一个月就是十八两银子,算来你在宅子里住了三个月,就是五十四两银子。虽然夫人临走前留了一些银子,但那些银子不是我的,是王大娘、连大婶和黄大叔颐养天年的钱。我没什么钱,只得找三位长辈挪一些夫人的钱用,以后还得还给夫人。他们人虽好,但也经不起我这么个借钱的法子,我只得在江大夫那里赊你这个月喝的药。现在三位长辈手里也没什么银子,只怕以后就不能吃那么好了。”

杨老爹惊诧,想不到这药那么贵:“这是啥子药哦,两百文钱一副。”三个月五十四两银子,他这辈子半年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杨初月耐心的给他解释,说:“这药当然是治病续命救命的药了,当然贵。爷爷,夫人留下的银子几乎给你吃药都花光了。不止药钱还有吃饭花的钱。我来算一算,你每天要吃鸡鸭鱼肉,加上各种补药,一天就得花五百文钱,加上药钱,一天就得花一两银子外加一百文钱,一个月就是三十三两,三个月就是九十九两。我没什么钱给你治病,治病的钱都是夫人的,我欠了夫人快一百两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还得清。”对杨老爹这种爱贪小便宜的人,杨初月不打算告诉他实话,所以说那些钱都是夫人的。杨初月一脸苦逼状,似在担心怎样还邱夫人的银子。

杨老爹不相信地笑了两声:“你是邱家的媳妇,邱大少爷现在是探花了,他的银子就是你的银子,他啷个会找你还钱,你不要骗我。”

杨初月哭丧着脸,说:“爷爷啊,我只是邱家的丫鬟,哪是啥子媳妇呀?难道你还没吃够亏么?实话说了吧,这是我向夫人借银子打的欠条,你看看吧,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还有,你不要说我是邱家的媳妇。我要真是邱家的媳妇,夫人回京城的时候就会把我一起带到京城去,哪会留下我给他们看房子?”

杨老爹不识字,接过杨初月手上的欠条也看不懂,只是在想,若杨初月真的欠了邱家那么多银子,要啷个还哟?一百两银子啊,他活到六十多岁都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想到那些钱是给他看病花出去的,杨老爹额头上的冷汗直冒,杨初月该不会让他还吧?他都六十好几的人了,还要背着一身债,后半辈子岂不活得很累?想想就说:“我看,我还是回家养病算了,那么多银子我还不起。”说着就要下床穿鞋子离开。

杨初月拦住杨老爹说:“爷爷,你现在的病还没好,万一又弄出啥子毛病了啷个办?岂不要花更多钱?你还是在这里把病养好了再回去吧,免得大伯二伯和爹说我不孝,连病都不让爷爷养好了再送他回家。这里还有一个月的药,你还是吃完了再走吧。只不过以后都没鸡鸭鱼肉吃了,伙食比以前差了,你得多担待啊。”

杨初月把杨老爹扶到床上躺着,杨老爹惴惴不安的躺下,说:“五妹啊,欠夫人那些钱要啷个还呐?我一辈子都没有那么多钱啊,而且我都这么老了,到哪里弄钱还给夫人哟?五妹呀,你得想想办法才行啊。”

杨初月一脸沉重,低头想了半天,说道:“爷爷,其实我也不晓得要怎样还夫人的银子,我想只要我们全家一起存钱,有大伯二伯和我爹在,一定会把钱还给夫人的,你先不要担心,把病养好了再说。还有,你真的不能再对王大娘他们三个发脾气了,他们是夫人也看中的老人啊。话我就说这么多了,先去做午膳了。”

杨初月走出房门,暗骂自己缺德,连这种话都说得出口。那些药确实是最贵的药,两百文钱一副,每天的鸡鸭鱼肉和各种进补的药也得花那么多钱,只不过那些银子不是向夫人借的,而是她从钱庄里取出来的。如果每天都花出去一两多银子,她有再多钱也不经花。

杨老爹知道欠了邱夫人一大笔钱,他喝的药又那么贵,心里心疼得不行,药是不能倒了,每天只能按时按量的喝药。现在每天吃的也没先前那么多肉,杨初月也没亏待杨老爹,只是把原来每天的两个荤菜换成了一个炒菜和一个汤菜,三天吃一次荤。

杨老爹吃着鸡蛋羹,想着富贵人家过的日子果然不是他能过得上的啊。他在镇上也过了三个月大鱼大肉的日子,还有人伺候,这辈子也知足了。还是等到病好后,回乡下去吧。

月底,邱宅收到从京城寄过来的一大袋子东西。王大娘打开看,全是各种京城的物什,还有五百两银子,外加一封信。杨初月跟着邱晴然学了认字,王大娘把信递给杨初月让她念。

杨初月读完信,王大娘几人都双手合十念佛,说道:“夫人终于苦尽甘来了。难为夫人还惦记着我们这四个在乡下的下人,还给我们寄赏赐来。谢谢夫人。”说着就跪下,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

杨初月拿着信,心里有了主意。她拿着信到杨老爹养病的屋子,说了今天的事,还说夫人看她可怜,正巧京城喜事连连,就少让她还五十两银子。

“夫人啷个这么好心让你少还这么多银子?”杨老爹躺在床上看着那封他看不明白的信问道。

“爷爷,你晓得大公子高中探花,夫人又重回到了邱家。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夫人一高兴,赏赐了好多东西给下人,王大娘她们三个也得了好些东西,说让下人们也沾沾喜气。我是运气好,遇到了夫人开恩,所以就能少还一些。”杨初月正愁没借口把银子这事推脱掉,现在正好借着今天发生的事推了。

杨老三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真的呀?那太好了!”转眼一想到还有四十多两银子,杨老爹又担心起来,“还有剩下那些银子啷个还哟?夫人既然那么好心,为啥子不全部给免了?”

杨初月寻思一阵,决定说到底:“爷爷,上次的事你忘了?夫人也是想我们长个教训,她说,剩下的银子就让我在邱家做丫鬟来还,所以我以后就没月钱了。等个五六年,就还清了,到时候她就让我回家去。”杨初月借夫人赏赐这事,把银子那事推了个干净。

杨老爹听后泣涕涟涟,直说邱夫人心善,说邱夫人是菩萨心肠。杨初月知道杨老爹是个大嘴巴,一定会把这事告诉村里的人,邱夫人这次算是救了他的命,他一定会那这事到村里炫耀一阵,同时也会把自己是邱家丫鬟这事说出去,正好可以让那些想找杨家人借钱帮忙的人死心。

杨初月回桐安村通知两个伯伯和她爹把杨老爹接走。这四个月,她接了一些红绸绣坊的绣活儿做,得了一两银子。杨初月想到自己既然都假惺惺地做了一回好人了,就坚定的装到底,博一个好名声也未尝不可,于是拿着银子给杨老爹买药补品买新衣裳买肉去了。

提着手里一大包东西,杨初月交到杨老三手上,对杨老爹说:“爷爷,这是我做帕子得的钱,给你买了一些补药拿回家吃,这是过冬的新棉衣,你拿好了。”

杨老爹摸着厚实的棉衣,高兴的同时还惦记着那近四十两银子的事,双手颤抖着拉着她,说:“五妹啊,邱夫人是我们家的恩人,你要好好留在宅子里帮夫人看好房子,把地看好,要好好报答夫人的一片恩情啊。”

杨初月连忙点头,对杨老爹说:“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会安安分分的在宅子里,一定会好好报答夫人的恩情。”

杨老爹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不是他还钱,这下安心了。“五妹啊,爷爷就知道你有孝心,辛苦你了啊。”

杨初月坚定地点头,说道:“爷爷,孝敬你是应该的,报答夫人也是我该做的,你就不要担心了。这些东西是我做绣活儿得来的钱买的,你先收下啊,不要担心了,在家里好好养病。”祖孙两人依依惜别,画面感人。经过的路人见了,都停下来,直说杨初月有孝心。

杨老爹躺在竹床上,杨大三兄弟和杨永康抬着他回了桐安村。送走这尊神,王大娘连大婶和哑巴黄都松了口气。这杨家老爷子啊,脾气太大了,动不动就指使他们做这个做那个,每天要吃最新鲜的禽蛋蔬菜,每天要喝最好的茶,要是送过去晚了一些,就大吼大叫,比哭丧的还难听。送过去了还得看他的脸色,还得听他一顿说一通。

她们三个也是看在杨初月的面上才不和这个乡下没见识的老头子一般见识。就算是在邱家,邱家的主子也不会说那么难听的话,也没他这样难伺候。不过就是个老态龙钟的病人吗?每天还吹胡子瞪眼的,腿都翘到天上去了。现在他终于走了,宅子内三个长辈都送了口气。

“我这辈子啊,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王大娘指着杨老爹远去的背影说道。

杨初月低着头,向王大娘道歉:“大娘,对不起,我爷爷就那样子,你们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王大娘脸上还是不悦的神色:“他来都来了,现在走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后啊,你别在把你家里那些人弄到宅子里来了。你们家的人,我们伺候不起。”

杨初月听了讪讪的,杨老爹到镇上养病确实是她做错了,对于这四个月亏欠三位长辈的,杨初月暗暗的想,一定会还给他们。

杨老爹走后,王大娘和连大婶提了好几桶水把那间屋子上上下下都清洗干净了,还用艾草苦篙点燃了熏了几遍,最后才放心的把那间屋子给收拾好了封上。

没多久,就传出邱家老夫人是活菩萨的话来。从前都说富贵人家心地薄凉,但邱家老夫人不一样,免了借给杨老爹治病借的钱,于是邱老夫人被镇上的人狠狠地赞扬了一阵。

杨老爹在临走前,杨初月用她做绣品的钱买了好些东西送给杨老爹,杨老爹一心想炫耀,把这事也说了。后果就是村里的人都说杨初月有孝心。连带着杨老三也被说厚道,柳四娘心眼好了。

杨老爹现在不敢到杨老三家去颐指气使,更不敢做过分的事,万一杨初月生气,让他还银子啷个办?他还想一身轻松的活个十几二十年。

杨初月听了,觉得高兴的同时更尽心尽力的照顾邱宅内的三个长辈,到底是她给他们三个长辈引来了麻烦。王大娘三人也听了那些话也为邱夫人高兴,夫人在丰莱镇有了好名声,他们也不追究其中的缘由。三人看着杨初月勤快能干,气了半月便没说什么了,只警告她不要在让杨老爹到邱家来了。

第120章 父子对话84 来得太容易生了个儿子第125章 有惊无险64 杨老爹夫妻公子的愤怒偷了金镯子101 强势的老夫人第90章 上门求亲97 过年第90章 上门求亲第80章 发现秘密70 嫁还是不嫁67 陌生女人52 亲爹是坏人49 准备去京城97 过年邱宅内众生探望未来女婿日子太难过聘金花完了野猪和野羊看清现实第二 次换婚人情冷暖穷人的无奈85 大龄剩女97 过年51 照顾小公子89 秋月的境遇第118章 养儿子69 婚事有着落96 明天会更好85 大龄剩女第123章 心有灵犀第133章 夫妻吵架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71 六妹的心事第113章 宝弟的婚事第107章 穿回去了?69 婚事有着落第103章 杨家人进京第133章 夫妻吵架第109章 外放53 外室和贵妾穷人的无奈事发被爹打91 嫁得容易39 房子修好了见到大公子第114章 弟弟没本事105 穿回现代55 初恋情人50 初到侯府71 六妹的心事如鲠在喉第95章 变动日子太难过51 照顾小公子61 镇上谋出路日子太难过第106章 梦境和现实努力过日子66 四姐的婚事105 穿回现代第102章 进宫见皇后50 初到侯府捅破窗户纸实在太饿了第117章 出事了71 六妹的心事捡了个儿子64 杨老爹夫妻初到邱家事发被爹打53 外室和贵妾穷人的无奈如鲠在喉第119章 秋猎穷人的无奈77 夜袭101 强势的老夫人第130章 羞辱野猪和野羊第133章 夫妻吵架第109章 外放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第127章 偏心眼74 定亲了45 杨宝弟来了猪被狼吃了第103章 杨家人进京91 嫁得容易56 回乡下老家第109章 外放134 相敬如冰55 初恋情人89 秋月的境遇60 搬到镇上住第95章 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