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杨宝弟来了

45、杨宝弟来了

刚送走杨老爹不到一个月,杨老三和柳四娘就带着杨宝弟到邱家来了。杨初月打开门,看到背着背篓提着大包小包的爹娘,和一脸兴奋的弟弟,狐疑着把他们迎进了屋子。

王大娘看了这情形,脸色非常难看,才送走了一个,这次来了三个,这杨家人啊,还真是非一般的难缠,邱家怎么就招惹上这样一户人家了哦。

杨初月端茶倒水,送上了一碟新作的桂花糕,杨宝弟见了就拿起来狼吞虎咽地吃。杨初月坐下问杨老三和柳四娘,“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现在邱家正主不在,他们夫妻两人也没那么拘谨,杨老三看了吃得正酣的杨宝弟一眼,忧心地说:“都是我的错,太惯着宝弟了。你这弟弟啊,简直不像话,在家里尽调皮捣蛋。整天就知道和村里的娃儿下河洗澡摸龙虾钓青蛙,一点儿都不学好,前几天还差点儿烧了前面院子李大叔家的房子。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养废了,我这是被他弄得没法了,才来找你的。”

杨初月心想,杨宝弟这性子不都还是杨老三给惯出来的,他从小不让打不让骂,教训几句杨宝弟还得被骂上一阵。杨初月还记得,她七岁的时候,杨宝弟因为调皮,把家里的几只鸡扔到井里去,她骂了杨宝弟几句,拍了几下杨宝弟的手,结果杨老三就提着棍子追着她打。半个月后,她身上还是一片淤青。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管教杨宝弟。

“爹,你都管不住小弟,我啷个管得住啊?你晓得,宝弟做错事我就会打他说他,下手也没个轻重的,万一打伤他了怎么办?我看还是你们管着他吧。”她不喜欢带孩子,尤其是杨宝弟这样顽皮捣蛋的金疙瘩。

柳四娘这十多年教育女儿方面比较成功,但对儿子,她确实没教育好:“我们要能管住,就不会来找你了。你在邱家学了几年规矩,晓得怎样管人。以后,杨家还得靠宝弟撑起来,为了将来,你也得管一管宝弟呀。我在想,镇上有个学堂,宝弟又到了读书的年纪,你就把他送到学堂里,让他读书。都说读书知礼义,万一你宝弟读了书后就开窍不调皮了呀。如果他有读书的命,将来走仕途也好,若是他不喜欢学,识几个字总比当睁眼瞎好些。”

杨初月总算想明白柳四娘和杨老三的打算了,他们想趁杨宝弟还没彻底废掉之前,让她来管着。她现在有些钱了,可以供宝弟读书,也许杨宝弟去了学堂,真收了顽劣的性子也不一定。

为了杨家的将来,杨初月点头说道:“爹娘,你们既然安心让我管宝弟,那我要怎么管他,你们不得插手。若是打疼了,你们不得护短。送宝弟上学的银子,我会想办法,你们就放心吧。”

柳四娘拿过背篓,取出里面的一篮子鸡蛋,三只活鸡,还有五大块腊肉来,“我们晓得你在镇上过得也不容易,这些都是送宝弟到私塾的束脩。宝弟在邱家吃的粮食,我们每月都会送来。”

说着,柳四娘又打开了拿过另外一个背篓,指着里面的东西说:“这是一些鲜菜,最下面是一些糙米。我现在每月领一些绣活儿回家做,能赚一些钱。”

上次杨老爹到邱宅来已让王大娘三人非常难堪了,若这次再不经过她们的同意就让自家的人住进来,她再见三位长辈面上也说不过:“娘,为了宝弟我同意让他住进来,不过这事还得王大娘她们三位点头同意了才行。”

王大娘三人原以为杨老三的一家子都会在邱家住下来,听到柳四娘说只有杨宝弟留下,还想让杨宝弟到私塾里念书。走仕途是大胤朝男子最有前途的一条路,若杨家能自立不再麻烦邱家,于邱家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老三一再保证,只要杨宝弟不听话,三位可以代他和柳四娘管教孩子。杨宝弟无论再调皮也只是个孩子,总比杨老爹那种没脸皮的人强。她们三个都是孤寡老人,喜欢孩子得紧,杨宝弟虽然皮肤黝黑,但总的来说还是个长得不错的娃儿。看到杨老三和柳四娘又带了粮食来,杨宝弟在邱宅内也不是吃邱家的东西,遂点头答应。

临走前,杨老三夫妻反复对杨初月说了几句同样的话,无非就是只要杨宝弟不听话,就使劲打。随即又叮嘱了杨宝弟几句,无非就是在邱家要听五姐的话,不能调皮捣蛋。杨宝弟知道在邱家有肉吃,不管爹娘说什么都一个劲儿地应下。

杨老三和柳四娘既期待又惴惴不安地离开邱宅,杨初月征得王大娘三人的同意,收拾了文澹的屋子给杨宝弟住,里面的床和家具都一应俱全,杨宝弟看到这间屋子后颇为兴奋。

杨初月把杨宝弟的行礼衣物放进衣柜,叮嘱他不要乱跑,邱宅不是自己家,在这里要懂规矩不能调皮,明天领着他去镇上的私塾拜见夫子。杨宝弟初到邱宅,好奇心中这座房子有多好,是以杨初月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转了出去,把邱家上下看了个遍,这里除了房子比自家的好,比自家的多外没什么好玩儿的。看到高高的围墙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晚上杨初月做了晚饭,叫杨宝弟出来吃。杨宝弟端起饭碗,看到只有一个荤菜,问杨初月说:“大姐,啷个只有一个白菜炒肉咧,我上次来都有那么多肉吃。”

杨初月端出最后一道木耳菜蛋汤,说道:“上次夫人在家,夫人给了银子所以有大鱼大肉吃,现在夫人不在了,哪有那么银子买肉?今天还是看到你来,王大娘才到郑屠户那里买了两斤肉,平常哪有钱每天买肉吃。”

杨宝弟听了嘟着嘴,不满的端起饭碗,一个劲儿的往自己碗里夹肉。杨初月一记爆栗敲到杨宝弟头上,“吃饭规矩些,这不是自己家。你一个人吃光了,王大婶她们吃啥子?”杨宝弟哼哼了两声,不满地夹了木耳菜汤里的鸡蛋吃。

雄鸡刚打鸣,杨初月起床到地里摘了一些新鲜的茄子和白菜回来,洗干净了放进背篓里。把柳四娘送来的腊肉禽蛋以及活鸡放进一个背篓了,收拾好束脩叫杨宝弟等人起床吃饭。

早饭是白稀饭和馒头,外加一碟咸菜。杨宝弟啃了几个粗面馒头,喝了两碗稀饭。杨初月收拾好碗筷,和王大婶三个说了一声,便背了一背篓新鲜蔬菜,拿了一两银子到镇上阮夫子开的私塾去。

正巧今天是私塾休息日,杨初月敲开了阮夫子家的大门,问道:“阮夫子在吗?我找他有事。”

童子领着杨初月和杨宝弟到书房见阮夫子,杨初月放下背篓,对阮夫子行了个礼,说明了来意。

阮夫子四十多岁,是镇上唯一的秀才,当年在科举考试时屡试不第,便弃了当官的念头,在丰莱镇上开了一家私塾,以教学生为生。丰莱镇本来是个穷镇,能读书的人家不多。除了镇上的富户外,就是邻里几个家里还算富裕的富农家子弟。

多一个学生,也能多一份收入,杨初月带的东西多,阮夫子见到她,自然欢迎。他虽爱财,但也有真才实学,教学生不成问题。

杨初月指着杨宝弟说:“这是我家小弟,今年七岁,他人虽小但脑子机灵着呢,就是人太顽皮了。阮夫子是镇上出了名的秀才良师,你定能教好我家七弟。以后要多劳烦夫子帮忙管教,若他没读书的天赋,让他识几个字也好。”

阮夫子头发里有几根白头发,黑胡子修理得颇为考究,算起来还是个美髯公。他瞧了杨宝弟一眼,眼睛确实够灵气,但整人看起来过于鬼机灵,不是个好管教的。在镇上生活不易,他要养家糊口,为了多挣一分钱,于是承诺道:“杨姑娘放心,老夫既然收了你的束脩,定会好好帮你管教你家小弟。”

阮夫子口头上应下了,杨初月把自己一早背来的新鲜时蔬拿了过来,说:“这是我家种的一些小菜,小小敬意还望夫子笑纳。另外,还有一两银子,请夫子收下。”杨初月恭敬的递上银子,阮夫子笑着接过,一两银子也不少,在镇上能买好些东西。

随后杨宝弟的学籍以及入学一事,杨初月在一天内做完,只等着明天杨宝弟到学堂上学。杨宝弟没去过学堂,第一次去觉得非常新鲜。

杨初月扯了几尺灰蓝布,给他做了一个双肩背包,他的书本和笔墨之类的都放了进去。这样的背包比学堂里那些富家公子的挎包更好看新鲜,三天后,杨宝弟背着新背包在学堂里转了几圈,让那些富家公子羡慕不已,也吵着要一个杨宝弟那样好看的背包。

杨初月做的新背包在这一世还是第一次出现,好几户富贵人家都在打听杨宝弟那书包是怎么做的。杨初月得了消息,做了几个一模一样的双肩背包,送到学堂里发给杨宝弟的同学。杨初月做这事并非是因为好心,杨宝弟人顽皮,在镇上没什么根基,她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帮杨宝弟在学堂里搞好人际关系。

杨宝弟很不理解,看到同学们都背了和他一样的书包很不高兴。杨宝弟在私塾里,也是个坐不住的。

阮夫子有真才实学,但对上杨宝弟,难免有些对牛谈琴。杨宝弟一开始还能听阮夫子讲课,越到后来,听着听着就在课堂上打瞌睡。

杨初月识字,经常监督杨宝弟做功课,除了要负责把杨宝弟的性子扭回来之外,还得让杨宝弟在学问上有进步,但杨宝弟写的字就像鬼画符一样。杨初月说东,他偏往西,让他好好写字,他偏在纸上乱画。杨宝弟为了给五姐一个下马威,没少和杨初月对着干。杨初月气得不行,但教小孩子这事急不得,她只得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慢慢教杨宝弟。

杨宝弟性子顽劣,在杨家已经被杨老三夫妇惯坏了,从来都是他要什么,就得有什么。到了五姐这里,要什么没什么,大部分还得看五姐的脸色,而且五姐比他爹娘凶多了,经常呵斥他,这样不许,那样不能做。偶尔犯了大错,五姐更是拿起棍子就打人。

杨宝弟一开始还反抗了数次,杨初月仗着自己年长他几岁,拿出活了两辈子的长着威势,应把杨宝弟驯服了一些。杨宝弟学乖了些,在杨初月面前从不做坏事,还学着特意讨好她。

杨初月为了了解杨宝弟在私塾内的学习情况,隔三差五的就往阮夫子家送一些新鲜时蔬,顺带了解杨宝弟在学堂内的情况。

阮夫子对杨宝弟这个学生也颇为头疼,他说杨宝弟确实聪明,但他的聪明从来不放在读书上,经常做一些鬼把戏捉弄同学,甚至还捉弄他。上次杨宝弟不知在哪里捉了一条半大的花蛇放到他的抽屉里,险些把他吓死。还有,杨宝弟自己不好好学习,还在课堂上拉着同学讲话起哄,弄得整个课堂乌烟瘴气。

阮夫子是个极有能耐的人,为了钱他所有的事都能忍。杨初月问起杨宝弟的事,阮夫子一股脑地把杨宝弟说有的“光荣”事迹都说了。他在半个时辰内细数了杨宝弟的诸多不是,是真被杨宝弟逼急了。

杨初月赔礼道歉,对着阮夫子说尽了好话,回到家里就把正在院子里玩陀螺的杨宝弟叫过来训话:“你是不是捉了一条蛇放到阮夫子的抽屉里吓他?长者为尊,况且阮夫子还是你的师傅,你怎么就不懂得尊重人,还弄出这些鬼把戏来下人?阮夫子一把年纪了,哪经得起你这般恐吓?”

杨宝弟站在那里,杨初月的棍子还没落到他身上,他就开始放声大哭,哀嚎着说:“我又不是故意的,都是阮夫子的错,私塾里面有那么多人,他不让别人起来背文章回答问题偏叫我,还罚我站墙角。那么多同学看着,多丢人啊。你们都晓得我不是读书的料,还让我去上学……”

杨初月恨铁不成钢,拿着棍子把桌子拍得哗哗响,吓得杨宝弟大气不敢出一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75 一个屋檐下第127章 偏心眼42 回到丰莱镇第109章 外放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第80章 发现秘密聘金花完了46 京城来信了71 六妹的心事第127章 偏心眼第119章 秋猎68 镇上闹鬼了第102章 进宫见皇后第87章 压寨夫人41 继续挑大粪第111章 到了辽州第90章 上门求亲如鲠在喉47 杨兴年上学41 继续挑大粪第二 次换婚第130章 羞辱进山去打猎91 嫁得容易捡了个儿子78 生了个女儿偷了金镯子85 大龄剩女54 钱财的诱惑第124章 杨家又出事了第二 次换婚55 初恋情人家穷被人欺57 家里那些事134 相敬如冰第124章 杨家又出事了第124章 杨家又出事了92 为人妇的日子女儿换侄媳第88章 推到汉子62 红绸绣坊到镇上探亲101 强势的老夫人第102章 进宫见皇后探望未来女婿65 杨兴年回家救济的银子48 杨十九出事第112章 后娘难当聘金花完了72 知道真相64 杨老爹夫妻第126章 回京第115章 情势逆转第79章 搬到新家97 过年第120章 父子对话76 秉烛夜谈天灾求生存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46 京城来信了第87章 压寨夫人第106章 梦境和现实聘金花完了第109章 外放野猪和野羊富贵从天降第124章 杨家又出事了穷人的无奈富贵从天降74 定亲了第86章 千里寻夫97 过年49 准备去京城偷煮鸡蛋吃第133章 夫妻吵架第118章 养儿子67 陌生女人41 继续挑大粪72 知道真相第80章 发现秘密第90章 上门求亲第86章 千里寻夫相似的经历偷煮鸡蛋吃91 嫁得容易日子太难过偷了金镯子64 杨老爹夫妻相似的经历62 红绸绣坊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77 夜袭76 秉烛夜谈42 回到丰莱镇97 过年134 相敬如冰65 杨兴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