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

云朴子从长信宫出来,走过院墙与高耸宫城城墙间的夹道,星夜被两侧高墙挤成一条长窄的暗河,似倒映着天庭的灯火。

今日乃是册立皇后大典,情形比较特殊,宫城门到这时候还没有关闭,走出崇阳门是一道石铺长街,

崇福观位于长街的西头,再过去就出皇城的崇礼门。

这里属于皇城的范围。

皇城也分南北片,南片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寺、代表朝堂的衙署。

而除了大多数的侍宦、宫女,生活之所主要集中在宫城与皇城之间的北片街巷里外,统领侍卫亲军负责皇城守卫的武德司、负责宫城妃嫔生活起居内侍省、太庙以及新设的缙云司等也主要在北片。

因此,这才是大楚“南衙”、“北衙”称谓的来源。

此时皇宫之内已经不再有丝竹之声传来,说明册立大典已经进入尾声。

云朴子与一队巡街的宿卫将卒错身而过,距离崇福宫还有百余步,突然从街旁树下的暗影走出一个人,吓了他一跳。

借着远处的气死风灯,看清楚来人的面孔,云朴子捂着吓得砰砰乱跳的心脏,说道:“姚姑娘来无影去无踪,要是再这么下去,云老道迟早有一天会被你生生吓死。”

“长信宫那位可是答应将《天工匠书》增补篇,递给陛下?”姚惜水露了一下身形,但随后又将身子缩回到暗影里说话。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云朴子神神叨叨的说道,“婚约之事已经叫郡主对老道有所怀疑,我这次又岂能直接建议郡主将书递到陛下跟前?我只是将书交给郡主,是否要将书递到陛下跟前,我也有提及,但也只能轻描淡写的提一句。不过,此时的陛下今非昔比,也不是那么好欺的,姚姑娘切莫以为一本书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真想陛下任李将军为统帅率军渡江北上,与杜崇韬夹攻寿州,就不能操之过急啊,也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郡主身上,要各个方面都做些水磨工夫才成。”

“这个我们自然清楚,也有不遗余力在做,请云道长放心。”姚惜水微微敛身,算是对云朴子行了一礼,继而便往巷道的另一头走去,似乎从未与云朴子见过面一般。

从巷道出来,往西拐两条巷子乃是姚惜水在皇城内的住处,途中会经过新设缙云司的衙署。

姚惜水喜欢藏身在阴影里,即便从缙云司前路过,也是尽可能走树荫遮出的阴影里,暗中打量有十数绯衣甲卒守卫的缙云司大门。

缙云司除了要用陈如意、安吉祥二人为左右都指挥,用姜获、袁国维这几年培养出来的人手外,还从侍卫亲军里调了一批当年在襄州城时被挑选到杨元溥身边任亲卫的青年武官担任掌案、司吏。

杨元溥以王琳“自尽留书”调沈漾回中枢以及新设缙云司以掌侦办逆案之权,这两件事还真是叫姚惜水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细思过后更是倍感头痛,难以想象当年那个脸色苍白、身体孱弱的少年,竟然也有如此“狰狞”的一面。

又或许近两年他们过于将注意力放到其他人的身上,忘却那个自幼挣扎在安宁宫阴影之下的少年,也在默默成长着。

姚惜水想起当年在襄州城,韩谦拉拢大哥助杨元溥撤换亲卫之后,曾给杨元溥讲解《唐睢不辱使命》一文时所说过的话,说什么天子之位在五步之外、千里之内。

不知道杨元溥当时是不是就已经真正领会韩谦的这番话,又或者是天佑帝死于安宁宫之手叫他的感受更加深入骨髓,但从他近期诸多动作来看,他此时应是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会想着用缙云司这样的密谍机构去掌握五步内之事。

当然,姚惜水也能猜到缙云司的组建之法极可能便是韩谦传授。

毕竟缙云司跟缙云楼还是不同。

缙云楼主要还是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缙云司却要在国朝律制的框架之下,与大理寺、御史台、刑部进行如此严格而精准的分权,必须与朝堂体系是契合的,不起冲突的。

只有这样,除了能叫诸王公大臣无话可说外,更重要的才能使大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运转下去,而不是成为妨碍。

但杨元溥又同时要确保缙云司能成为受他直接掌控及确切管用的耳目与爪牙。

这里面的曲折复杂,不是随随便便谁就能考虑周详的。

所以韩谦才会在金陵城攻陷之前,就迫不及待的躲到千里之外叙州去的吧?

“五步之内、千里之外?”

姚惜水暗暗琢磨着她曾听韩谦提及的这两个词,忍不住心想韩谦传授杨元溥这些的时候,难不成就想着借杨元溥之手来限制、对付他们?

毕竟她们最擅长的也是五步内之事啊。

如此看来,这次必须要叫大哥争取到率部渡江进剿寿州的机会。

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大哥目前是受杨元溥的信任不假,但正因为受信任,杨元溥反倒更有可能叫大哥率左龙雀军协同侍卫亲军留守金陵,而另外从金陵调派其他兵马一起交由杜崇韬节制,由杜崇韬总统率负责对安宁宫残部最后的进剿。

这样的话,杨元溥并不用担心杜崇韬会霸占住兵权不放,也体现出他对杜崇韬的信任。

在剿灭安宁宫残部之后,他再将杜崇韬调入中枢,委以枢密副使或兵部尚书的重任,相信杜崇韬也不会拒绝。

倘若是这样的话,他们眼前的道路就会变得黯然无光。

毕竟大哥留守金陵,没有办法对左龙雀军进行全面的控制跟渗透。

左龙雀军大部分将领、武官以及绝大部分的兵卒,都还是忠于大楚的;何况杨元溥设立缙云司,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禁军、侍卫亲军以及朝堂百官的直接控制。

而等到哪一天,杨元溥觉得大哥在左龙雀军都指挥使的位子坐了太久,一纸调命将大哥安排到其他的职务上,他们甚至都没有拒绝的余地。

只是清阳郡主这条线并不能寄以太多的希望,此外还有什么办法悄无声息的影响到杨元溥,叫他决定委任大哥率部渡江进剿安宁宫残部?

走到起居的院子里,看到夫人在春十三娘的陪同下,坐在院子里叫两名宫女轻捶腰背,似今日陪着太后参加大典坚持到这时才歇下,真是累着了。

姚惜水叫宫女退下去,她亲自帮夫人捶背,将一路上她所思虑的前因后果说出来:“即便通过清阳郡主,叫杨元溥相信大哥有彻底脱离信昌侯府的决心,也未必是大哥率军渡江进剿寿州……”

“倘若在杨元溥的心里,杜崇韬不适合作为进剿安宁宫的总统帅,知诰的机会便就能大许多。”吕轻侠轻描淡写的说道。

“……”姚惜水纠结的心思豁然开朗起来。

杜崇韬正率部移驻舒州,而舒州就在池州的江对岸,距离金陵也就三四百里。

在朝堂很多大臣的眼里,倘若对杜崇韬真不放心,那就直接将杜崇韬调入金陵任兵部尚书,而不主张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在金陵都能直接干涉、协调战事的范围内,再用一人去制衡杜崇韬。

甚至很多人都不建议两路出兵,而是主张直接将援兵增派到舒州,从西面进攻巢州,只要占据巢州,巢州以东、与金陵隔江相望的滁州,也就将不战而下。

想要叫大哥获得统兵的机会,她们确实应该转变思路,在杜崇韬身上做文章。

或者可能先梳理攻陷金陵里所收俘叛将降吏的名单,看里面有没有人跟杜崇韬有较深的牵涉,又或者可以在杜崇韬遣派到金陵觐见杨元溥的儿子杜涛身上做文章,或者查一查杜崇韬与楚州没有牵扯、与叙州有无牵扯。

姚惜水思路一下子打开来,觉得在杜崇韬身上有太多的文章及手脚可做,何况杨元溥对杜崇韬本来就没有多少信任,她们甚至可以放出些消息,去惊吓惊吓杜崇韬……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五十九章 叙州刺史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选之迷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议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宫隐情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六百二十四章 华柱峰栈道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议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五百一十五章 来意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辩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五十章 互为一体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见(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九十章 破寨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见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十八章 误导第四十七章 王族杨恩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国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气势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