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班氏离世

虽然看到冒姑的样子就知道有坏消息来,然而卓昭节千想万想也没想到这坏消息竟然是班氏去了……

双生子还是头一次看到母亲不顾仪态的号啕大哭,冒姑抱着宁夷泰往她怀里一个劲得递也不管用,子女和下人都吓得面面相觑。还是匆匆赶来的宁摇碧命下人把子女都先送回府,自己陪妻子去卓家问个清楚。

这时候卓家四房里游氏也哭得悲痛万分,游焕等人中榜后大抵都外放了,如今只有媳妇子孙陪在跟前,这些晚辈有的根本没见过班氏,也谈不上多少难过,但见游氏哭得摧心裂肝,都紧张得很。

卓芳礼是男子,虽然不曾落泪,然而神色也黯然得很。游若珩只会死读书,仕宦长安那些年,全靠班氏里里外外的打点主持,应酬来往。班氏尤其因为女儿的缘故待卓芳礼上心,梁氏早逝,卓芳礼与继母沈氏的关系非常恶劣,有几年是很把班氏当成母亲看待的。何况这岳母一心一意的帮忙,还替他抚养了嫡幼女,为人处事向来大方爽朗,从来不贪图侯府的便宜,实在值得晚辈们尊重。

如今一朝离世……

卓芳礼追想过往,只觉得无限惆怅。

待卓昭节回到娘家,先和游氏等众人一起大哭了一场,到晌午后才能够止住,问起来经过——游氏流着泪道:“说是五日的早上,你外祖父起来时发觉不对,才知道是夜间……去了……”

班氏今年六十有七,这个年岁在这会算是长寿了。去得又平静,膝下子孙众多,而且好几个有了功名——说起来这辈子也算有福之人了。

赫氏、古盼儿都这么劝说着,只是作为女儿和外孙女,班氏就是活到八十岁过世也觉得太短的。

同样接到消息匆匆赶回来的卓昭琼没有见过外祖母,虽然出于骨肉亲情也难过,但到底不比母亲和妹妹,哭了一场之后就帮着嫂子劝了起来。倒是晚一步到的唐慎之悲痛之意丝毫不比卓昭节差,游氏被他引得眼泪又止不住,心里倒是觉得班氏总算没有白疼这几个晚辈。

哭过说过,就议起了奔丧之事——因为游焕、宋维仪、白子静这些孙儿孙婿天南海北的为官作宦,长安还有侯府这样的贵亲,班氏一手养大的卓昭节如今亦是贵为雍国公府主母,这些人都不在秣陵,班氏去后若不等他们就把丧事办掉,那就太冷清了,也显得对这些人不重视。

游家当然不会这么做,虽然现在是六月里,但还是用冰冰住尸身,等着子孙们到了再行礼。现在信送了来,就是问长安这边谁回去吊唁。

卓昭节自然是头一个嚷着要去。游氏虽然被晚辈劝说天气太热,她年岁也长了,但斟酌之下,还是坚持要亲自去送母亲一程。这种大事当然不可能就两个女子出面,卓芳礼本就是荫封的散官,横竖没有正式差使,念着岳母的恩情,索性提出陪妻女走上一遭。

而卓芳礼和游氏都去了,子孙也都动了心思,但长安这边也不可能不留人——因为小孩子们到底还是不想带去的,免得他们年纪太小,路上出事儿。

议下来留了卓昭质夫妇守家,其实卓昭质和卓昭粹留哪个下来都无所谓,然而游氏走后四房总归要有个当家主母主持的,赫氏是早就能独当一面了,在当家上古盼儿究竟年轻,比不得赫氏老练。

至于卓昭琼,居阳伯府离不得她——或者说她不放心自己不在时两个妯娌,所以决定她就不要去了。

卓无忧和卓无忌现在都是十一岁,正是淘气顽皮的时候,虽然没见过班氏,然而早就仰慕江南的风情,也嚷着要去送一送曾外祖母。但卓芳礼和游氏顾忌着如今天热,到底没肯答应——他们这一辈是一个人也不带,这样也方便立刻就动身。

卓家这儿商议得差不多了才想起来还没问一个人,唐慎之之前一直在旁默默垂泪,此刻怅然道:“我若不去送一送外祖母,岂能称人?”

于是人就这么定了下来。

——虽然宁摇碧挂心膝下三个子女,而且这次卓昭节也有父母兄嫂陪伴,所以犹豫之下决定就不陪卓昭节奔丧,而是留下来照顾子女。但唐慎之侯爵的身份并不比宁摇碧国公世子的身份差多少,年迈得善终,有这样出息的晚辈吊唁哀哭,秣陵游氏的声名却也远远传了开去。

尤其唐慎之的身世,坐足了班氏的贤名。

可这样的哀荣再盛大,终究换不回端颐苑里和蔼微笑、语重心长的慈祥老人了。

游若珩在老妻去后亦是深受打击,他本来就有点木讷,这一次见了面分外的迟钝起来。看得人心里暗惊,总觉得仿佛他日子也不长一样。

好几十年没和父母见面,游氏看到这景象真是悲从中来。

游家本是秣陵名门,江南出名的书香之家,老夫人去世,自是吊客如云。告老的时斓和华容大长公主也着人扶着亲自上门来安慰游若珩——卓昭节倒是趁这机会和慕空蝉见了一面。

一见面当然是慕空蝉先安慰她,说了些丧事,慕空蝉问起长安,得知姑母慕皇后惦记着自己,还提到鸿奴,也有些感慨:“都说江南好,来了之后才发现终究家乡更叫人思念,往后我想我还是要回长安住的。”

卓昭节勉强一笑:“鸿奴大了也要上京赶考,横竖你们宅子也没卖,都在那儿。”

“据说这次你们会把照郎和皎娘带走?”见她兴致不高,慕空蝉也打消了长谈的念头,开门见山的问。

卓昭节一怔,道:“是的,之前我大表哥才去世,我就有了这个打算,所以和母亲提了。只是当时有着身孕,外祖母也还在,就想着过些时候再说,哪里知道……”她忍不住又落下泪来。

慕空蝉忙拿帕子替她擦了擦,皱眉道:“原来是养在你膝下?怪道如今游家二夫人、三夫人都在想方设法的……”说到这儿她似乎觉得当着卓昭节的面说游家人到底不大好,赶忙住了嘴。

“二舅母和三舅母?”卓昭节一呆,道,“怎的了?”

“还能怎么了?”慕空蝉扬了扬下颔叫使女出去看着,小声道,“游家在秣陵算高门大户了,可和长安的贵胄到底不能比!本来你这侄子侄女就是长房的人,名下自有双份产业,你那大舅母已经去了,大表嫂又改嫁——其他房里若抚养了这两个,还怕不能算计点儿好处去?不但如此,说起来还是他们养大了侄子侄女!结果如今倒好了……”

卓昭节眉头一皱,她在游家长大,自己这些舅母是什么人,最清楚不过,尤其是三舅母连氏,向来小气短见,当年游烁才去,游氏和卓昭节就担心过游照、游皎娘,尤其是游皎娘的抚养问题,便是不放心这些舅母表嫂。

那时候只想到她们不会对游皎娘上心或者教不好游皎娘,却不想虽然如此,这几房倒是透过了这兄妹两个觊觎起了大房的产业了……

“这话可是秣陵现在暗暗传的,可不是我胡说八道挑唆你们亲戚之情。”慕空蝉见她皱眉不语,倒是会错了意,忙提醒道,“你要是不爱听,就当我没说过,我就是想着你们现在光顾着伤心怕还不知道这些事情,别到时候没个防备得罪了亲戚却不知道怎么回事。”

“怎么会?”卓昭节心想当年大舅母江氏才过世呢,二舅母和三舅母就明争暗斗的抢起了管家之权,若非大舅母早有防备,留了帐本副册免得媳妇巫曼娘吃了亏……想到当年之事,便又想到班氏,她心中难受,顿了片刻才道,“大舅母和大表哥都去世的早,照郎和皎娘都可怜的很,他们的东西若还有人想打主意,我必要告诉外祖父和大舅舅的。”

慕空蝉见她没怨自己多嘴,这才松了口气,正色道:“现在事情还不止这些,本来传言里都说只是把他们带到卓家去养,虽然卓家也是侯门,但袭爵的不是你父亲,何况你父母子孙不少,到底会先顾自己的子女……倒还不会很嫉妒他们。可若是给你抚养……连我这个到江南才不久的外人都听说过当年班老夫人对你多么宠爱,你在宁家能当家,宁家如今何等的富贵、人丁又少,往后这兄妹两个前程还要说吗?这些……唉,你最好和父母商议商议罢。”

被慕空蝉提醒,卓昭节送走她后就去寻了游氏,才说了一句,游氏就冷笑起来:“方才你二舅母才走,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雪娘也跟着咱们走!”

游雪娘是二房的嫡孙女,卓昭节的二表哥游炬的嫡女——卓昭节听了这话不禁半晌作不得声,游氏又道:“三房也是差不多的意思!都觉得既然大房的孙儿可以养到长安去,他们的子孙不去就吃了亏,也不想想若不是……烁郎命苦,这两个孩子可怜,咱们何必插这个手?你二舅母还好,你那三舅母……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差说咱们是图谋你大舅舅的那份产业了!真是可笑之极!”

“三舅母……就是那么个人。”卓昭节叹了口气,意兴阑珊,秣陵游家是她记忆之中温馨而依恋的地方,可没想到再次归来时不但是为了奔丧,班氏一去,几位舅母的面目竟是如此陌生……外祖母不在了,亲戚们又是这样……与少年时候的那个游家,终究不一样了。

到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心心念念某个地方,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因为人罢了。

如今人没有了,这地方和其他地方,虽然还有差别,可差别也没有想的那么大了。

她定了定神,道:“三舅母的话不必理睬,咱们这样的门第怎么会去贪图大舅舅的东西?只是……大舅舅年岁也长了,照郎和皎娘的产业,旁的不说,大房要继承的祭田之类总归是带不走的,这些大舅舅又不怎么管……”

“我想让二房、三房、四房一起帮着管,彼此监督,每年的利润分他们一部分。”游氏叹了口气,强打精神为游照和游皎娘盘算着,“你大舅舅虽然做过父母官,但这些庶务……他倒是能管,就是不上心,到底不是什么精细的人。二房和三房现在就打这样的主意,照郎和皎娘是绝对不能留下来了,本来我还想着照郎是郎君,如今也有九岁了,留在秣陵陪一陪你大舅舅也是……可你大舅舅那人未必护得住他,别叫二房和三房对他动起歪心思。”

卓昭节道:“大舅舅这儿还有四表弟,虽然沉默,但仿佛也还算孝顺。”

“不管你舅舅了。”在亲生女儿跟前,游氏流露出些许对游霰的怨意,“当年他若肯收敛些,你大舅母不至于操心太过,若能活到现在,二房、三房哪里敢把主意打到大房头上去?”

人带走容易,产业上头吃亏总归是难免的,游氏又说,“三郎、八郎、五娘他们不说,你是受了你外祖母抚养之恩的,如今日子也过的好。照郎和皎娘吃亏的产业,往后你若是肯,就由你给他们补上吧。横竖对你来说也没多少银钱……也不要从宁家出,这事儿和宁家没关系,就从你嫁妆里出。”

卓昭节点头:“这是应该的。”她犹豫了下,又道,“其实,当年外祖母是给过我一笔银钱的……”

之前班氏给的数万银票,遵循班氏的意思,卓昭节自己那份始终没和旁人说,游氏却也不知道,此刻听她说了,不禁泪流满面,道:“可怜的母亲,她这是怕你父亲斗不过沈氏,一旦你那五叔承了爵,咱们房里两手空空的被赶出去啊!”

第九十二章 祖父召见第一百零六章 催妆诗?第一百十九章 拒绝第二百十二章:花氏私奔第二百三十五章 体恤还是不体恤第十一章 重见不须惊第七十六章 可怜的长公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昌乐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为子孙计(上)第七章 障车诗赋第一百六十章 皇家第一百六十章 琵琶恨第二百零五章 幕后真凶(下)第八十八章 卓绛娘第六十五章 夕阳箫鼓第一百四十四章 时家出事(上)第十五章 打情骂俏第二百十二章:花氏私奔第三章 上阵有母女第七十七章 倘若第二百三十章 云谲波诡(上)第三十四章 太子妃的告诉第六十三章 观人第七十二章 阴谋!第九十五章 双生子第二十九章 吕老夫人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进千仞第九十三章 鸾奴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盘第七章 障车诗赋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达第一百九十八章:失败的苦肉计第七十七章 倘若第一百零三章 谁下的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领受的心意第一百零六章 上门大闹(下)第一百九十五章:束手无策第八十章 烈心岂独丈夫哉(上)第九十六章 儿女亲事第九十二章 铃铛第八十六章 太子妃的手段(上)第九十四章 时五郎第二十六章 晋王小郡主第九十二章 手下很愚笨第一百七十五章 生辰宴第三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笔墨相伤第一百十三章 偷听第一百九十二章 旧案疑云(上)第九十章 寻滋缘故第二百三十一章 云谲波诡(中)第二百十三章 迎客第六十一章 阮致第一百二十六章 咸平帝第一百七十七章 绿姬之疑第七十三章 黄昏第九十章 五房第一百四十二章 为子孙计(下)第六十五章 夕阳箫鼓第十七章 凤凰花树第二百四十八章 绛娘出阁第八十四章 惊魂第一百八十章 幌子第二十一章 白子静第二十七章 晚宴第十二章 流花居第二百十六章 易氏第九章 任慎之第二十九章 吕老夫人第三十章 宁瑞婉的小心思第五十八章 游灼第一百三十四章 做个好女婿第一百四十五章 时家出事(下)第一百十四章 传话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经恩怨难是非第七十六章 留宿第三十八章 相思门中客第一百八十七章 宴终第六十七章 同船第九十一章 世子的心胸(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噩耗第六十三章 琵琶旧事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五十六章 南下真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旧案疑云(下)第二十五章 宁瑞婉第二百十二章 妯娌第三十九章 被误解的世子第七十五章 真正的真相第九章 赴宴途中第十四章 林鹤望第二十七章 金药仙采灵芝耳坠子第一百零九章 进府(下)第六十一章 唐若缥第一百二十八章 画像旧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三十一章 贪心惹的祸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领受的心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还家去第二百三十一章 云谲波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