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学习

京城首都话剧院,人艺,《关汉卿》。

看话剧是宋阿姨的主意,至于沈光林,李蓉和老李都是被抓的壮丁。

跟李蓉坐立不安不同,沈光林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小沈看过话剧?”宋阿姨是例行询问,只要不撒谎,长辈是不会介意看过或者没看过的。

“看过一些,像《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之类,国外也有好多舞台剧。”沈光林还真的看过不少话剧,大约是2010年之后,话剧又重新焕发了活力,看话剧也成了一种潮流。

“国内的剧集看过吗?”

“暂时还没,我听说过一些,像《骆驼祥子》,《雷雨》都是不错的话剧。”

宋阿姨果然非常满意,跟昏昏欲睡的父女俩不同,小沈还是有成为票友的潜质。

“就该这样,不能光搞科研,还是要换换脑子。看你李叔,天天就知道钻研,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对自家男人的抱怨似乎是所有女性的通病。

“阿姨,您不能这么说,李叔最大的成就是娶了您,生了两个乖巧伶俐的女儿。”

“哈哈哈哈,小沈你说的对!我也是瞎了眼,才被这个榆木疙瘩给骗到手了,相当年,我可是比李蓉和李莉姐妹俩加起来还俊,那长相,那身条...”

“阿姨,您现在也不差。”沈光林只能违心的说一些话,毕竟女人老起来是真的快,送阿姨看面容还不错,但是身材管理真的不行。

两个人说的开心,老李却听不下去了:“你们瞎嘀咕啥呢?小沈,我们委托你研发的材料有进展了吗,还有空出来看话剧。”反正老李是不喜欢这个的,他最喜欢的就是喝酒,要么就是加班。

看话剧不是你们叫我来的么?沈光林突然觉得老李这话题转移的有点刻板生硬哈:“李所长同志,耐高温材料已经试验成功了,您可以组织人员进行验收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现在可以先去我实验室看看效果,然后再通过学校组织正式验收嘛。”

沈光林也想低调,搞一些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在别人眼里的难题,在他这里非常野蛮粗暴的就解决掉了。

配方也简单,就跟胡乱配置的一样,但是效果就是好。

沈光林甚至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直接断了化学系和材料系两个院系的大笔经费来源。

不过,学校真想捂盖子也没有办法捂了,因为沈光林已经把这件事告诉给老李了,对方不日就会组织人员过来正式验收。

成果是拿出来了,配方也有了。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沈光林解释不了。

至少依照当前的理论解释不来。

没有理论,那就创造理论呗。

沈光林现在所欠缺的,就是把整套纳米理论拿出来。

因为,即使纳米分子看不见,但是纳米颗粒总是存在的,纳米效应也是时候提出来了。

所谓纳米效应,就是指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为了展现的更直观,沈光林又用球磨机研磨了一些二氧化硅纳米粉出来。

这玩意最不稀罕,好多原料都会用到它,制玻璃、陶器、搪瓷等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这个实验想验证纳米二氧化硅的物理特性果然很简单,当二氧化硅的粉末达到纳米级别之后,它竟然开始导电了。

下面就是沈光林开始如何编写自己发现纳米效应的故事了。

故事讲的好,传播性就比较广。

这次他想投稿《自然》。

《自然》和《科学》是期刊界的两大旗帜,其实《自然》更国际一些,能够在《科学》上发表的,更多的是花旗国的人或者他们的研究机构,国际研究者,投稿更多的还是《自然》。

要投稿《自然》,就得编写一个好故事。

比如,他初始的目的是研发耐高温材料,他想着既然陶瓷耐高温,那把陶瓷研磨碎了,掺在油漆中能不能也耐高温呢。

结果证明可以。

然后又想研究一下这种粉末的理化性能。

不过陶瓷成份太复杂,不好分析,他便选择了玻璃的前身,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这种原料简单易得,而且性质稳定。

结果,当二氧化硅被研磨到一定程度,它的理化性质竟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然而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很多材料都具有这一特性,被沈光林归纳为“纳米特性。”

因此,经过“研究”,沈光林认为: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

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的原子比较少,所以它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从而造成了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

当然,沈光林提前知道答案,根据答案找现象就再简单不过了。

沈光林提了几个方向,让4名助手做实验进行验证就可以了。

这些都是体力活,沈老师做这个不符合研究者的身份。

现在,这个研究者终于空闲了下来。

手性分子在交给吴老师在做;小林诚留在扶桑一直还没回来,沈光林的四个学生就开始了磨粉实验生涯。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测量某物质的理化特性,然后研磨成细粉末之后,再重新测试。

反正球磨机也用不了太多钱,大胆的磨就是了。

直到某天,当学生们实验到煤炭以及它的衍生物的时候,被沈光林叫停了。

煤炭和石墨都不是现在能够研究的产品,它里面的附加值太多了,开启它要慎重。

除了搞研究,沈光林剩下的事就是去人大行走了。

穿上可爱的军大衣,带上深绿色的棉帽子,顶着凛凛寒风,行走在夕阳晨雾里。

还是跟李蓉小姐姐想处更简单一些,不用担心那些苍蝇,不然心累。

任何一个想接近李蓉的人,都不那么容易的。

这姑娘是出门都会带着高压电棍的,这玩意杀伤力非常强,沈光林试过,有种激烈的麻木疼痛感。

那种感觉,就像拆出的打火机电池,用它来电击皮肤会有一种酥麻的感觉。

而体验电棍,就是全身一瞬间都在遭受这样的感觉。

人会瞬间失去反抗能力,甚至休克。

就是拳王来了,给他一棍,照样撂倒。

沈光林也不像无故开罪人,上次高家父子,他也是被迫迎战的。

这个年代在京城,京城大学还好,这里玩学术的多,但是在人大,这里有背景的人太多了。

谁还没有一个叫做“李刚”的长辈了。

沈光林行走在人大校园里,从来不嘚瑟。

还好,这所学校里也没什么认识他的人,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和爱好。

沈光林也没有了别的事,去人大的频率也更加频繁了。

班级里的同学们也都知道了李蓉有个在京大读书的朋友,长相还算可以,出手也阔气。

至少,来一趟就会带一包牡丹,每人发上一支,敞亮!~

这个年代,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叫做:高级干部抽牡丹,中级干部抽香山,工农兵两毛三,农村大炮卷得欢。

中华是沪上卷烟厂生产的香烟,京城人抽的并不多。

到人大的次数多了,沈光林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那就是可以在这里放肆的学数学。

没错,京城大学的教授,跑到人大来补习数学。

哪怕跟着张成学也好啊。

他偏不,他就是跟着李蓉上课,从最基础的学起。

沈光林并不是真的不会数学,但这确实也是他的软肋。

大家都以为他是懒得计算,其实他是真的不会。

第二五七章 美人鱼第一七五章 谈话第七一一章 考试(1)第六十五章 自助第九十三章 做客第一七五章 欲擒故纵第四四六章 回乡第七九九章 丢人(2)第二七六章 让子弹飞第三二二章 流氓第八五六章 战略调整(2)第四五三章 夜宴第十六章 新工作(求收藏求推荐)第915章 合作(4)第一九三章 辞职第七三八章 阶段性成果(1)第六四一章 购物(1)第969章 饭局第五〇八章 进展(今天出差,只有一更)第961章 会见第七零六章 找路子(2)第十一章 购物(求收藏推荐票)第三零六章 风起第904章 收购第八三五章 遗传(1)第三九二章 联谊第五一九章 开讲啦第五〇八章 进展(今天出差,只有一更)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一三六章 避难第七七六章 竞争与合作(2)第四九五章 宗亲第897章 意外收获第六八二 双标(2)第二五二章 会议第一二四章 讲座第958章 做客第七四四章 我同意(今天一更)第三十二章 新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四一四章 孕第二七零章 效率第五六四章 缘分(1)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二十九章 科研(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第八八四章 参观(1)第八三三章 家底(1)第四六二章 石龙对石虎第二四一章 饺子第三零六章 无心插柳第七十九章 安置第六九七章 一面墙(1)第二八六章 团建第四四九章 牛第十九章 看金鱼学外语(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第八九三章 回家(1)第三零五章 流放第五一零章 论文和房子第六九三章 整顿(1)第三十九章 入港第三九八章 会议第四二五章 专利第四三二章 新单位第三十三章 羽毛第六四七章 科学的力量(1)第九章 美如天仙(求收藏,推荐票)第六二三章 采访(1)第六六九章 解密(1)第一九九章 置产第八六二章 熟人(1)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六七九章 再次评审(2)第六一二章 又一个(2)第一六一章 入席第一零二章 显摆(3/8)第931章 好东西第三一八章 替补第一一零章 李莉出国 (3/4)第八六九章 反击(2)第二九三章 结算第887章 问责第三十七章 去香江(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四二三章 新课题第二四四章 电火箭与光伏板第913章 背刺(2)第二0四章 做客第八八八章 证明(1)第二十七章 赚钱(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一七八章 专利第八三一章 商圈第三零三章 喝牛奶第六三八章 寻亲之旅(2)第四四五章 舞会第三四二章 老师第四零九章 雷峰塔第二七九 生活方式第七五七章 验资(今天一章,出差中)第六零八章 起点(2)第十二章 拜年(求收藏,求推荐票)第六八五章 我不同意(1)第八三七章 上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