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

第144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

六国合纵以燕国为首,倒不是因为燕国实力最强,而是另外五国之间各有龃龉,互相不服。

于是乐毅奉燕王之命,得以统帅六国百万之兵攻齐,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时刻,注定要记载于青史之上。

天下之间的士子,大多数皆是轻生死,重名利,为了青史留名的机会,奔走于各国,哪怕是那些求得富贵的,或许转眼之间就是身死,但依旧无法阻止后来人的追求。

乐毅站在高台之上,望着台下听令的六国将领,感受着四方吹来的湿润的风,林立的铁甲,森寒的气势,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巅峰或许就是这一刻。

乐毅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利剑想道:攻灭齐国,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这是我所能做的。

乐毅是真正的天才,不论是治国还是统兵都是上上之选,燕国底蕴太差,乐毅治国二十余载,还是不能让燕国真正的化为天下强国,但是现在六国之兵齐聚,乐毅的军事才能终于有了发挥的余地。

面对汹汹而来的六国合纵之军,齐国自然知道不能死守,这些驻扎城池的都是贵族,需要临淄城的调配才能相互配合,若是据城死守,定然会被各个击破。

齐国之中没有那种高山险阻,于是齐军临水防御,希望能在六国之军渡河之时攻击,从而打败合纵之军。

乐毅见到此景,朗声笑道:“齐国居然尽起大军与六国而战,这是取死之道啊,莫非齐将是将自己当作素王了吗?

众军听吾军令,渡河!”

齐国先祖是太公望,在周王朝之中武王、素王、太公望三人就是军神。

乐毅心知齐国乃是大国,绝不能让齐国缓过劲来,于是慨然道:“齐国失去了最精锐的军队,国中定然大乱。

但是现在箭在弦上,根本不需要齐国连横,这五国就已经想好,打完这一仗,重重打击齐国之后,就立刻撤军,绝不能让齐国陷入灭国的危机之中。

齐国出战的贵族之中,大多数都直接身死,只有公子申等少数人得以身免。

况且这一战大胜之后,乐毅本就认为五国联军的存在已经没有必要了,燕国足以对付齐国,于是故意叹息道:“既然是诸位大王有令,吾不过是燕国上将军而已,难道能够驳斥大王的命令吗?

诸位就还请回吧,莫要忘我等今日合纵之情,若是燕国不敌齐国,还请诸位伸出援手。”

这是相当了不得的,燕国一向积贫积弱,而齐国最弱的时候都是二流强国,现在燕国竟然在不声不响之间,发育到了现在的地步,这各国都不得不感到心惊。

单以军队来说,燕国起码有齐国一半的实力!

否则有何面目前往蓟城面见王上!”

乐毅神采飞扬之时,五国主帅联袂而至,向乐毅辞行,“上将军,齐国大败,损失惨重,王上有令而来,使我等回国,另有他用,今日向您辞行。

一场战役还没有打完,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齐国似乎有些弱,或者说燕国强的有些出乎意料。

齐人四散而逃,燕人五人一组,按照乐毅的命令,对齐国军队展开歼灭之战,全力杀伤齐国之中的青壮,以削弱齐国的反抗力量,如此三次,乐毅终于稍稍放心。

远在蓟城的燕王听到五国退兵之时,气得直接将最爱的美玉直接摔倒了地上,然后就传来了乐毅率领着燕军奔袭攻占临淄城的消息,而且还带了大批的战利品返回燕国。

乐毅担任燕国国相二十年,积威极重,再无人敢言语。

六国的军队在节节胜利,但是除了燕国之外,另外五国的脸色则非常奇怪。

君臣两人执手相顾,回想起二十余年变法图强的艰辛,不禁相视一笑,心中畅快无比。

素王通天彻地,有神鬼莫测之能,是人间之神。

战场之上呼声震天,齐军在尽力顽抗着,无数的箭矢互相一波波的射来,着甲的盾兵顶在最前面,随着鼓点的声音前进,即便是身边的战友已经倒下依旧没有一刻停下。

在乐毅的指挥下,六国之军向前,齐国猛攻韩国之军,但是另外五国之军却不乱,依旧向前攻齐国。先前有些混乱的韩国军队在燕国军队扛住齐军的过程中重新整齐,这让齐国贵族心中升起浓浓的不妙之感。

他们之所以答应燕国攻齐,是想要打击齐国,而不是让燕国这个新的强国崛起。

半渡而击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奏效的,这就是乐毅嘲笑的原因,这又不是大江大河那样的天堑,燕齐之地的河流根本阻止不了大军的行进。

合纵与连横最大的问题就是参盟各国的心不齐,互相拖后腿,基本上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最终才会被以少胜多。

楚国主帅更是毫不掩饰地说道:“上将军,楚国愿意与您南北两向夹击齐国,您击齐国旧地,吾击吴越之地,这样做,想必齐国是无法抵挡的。”

公子申一见合纵军的布阵和短暂的交手就立刻说道:“合纵六国的统帅不是寻常之人,这是齐国的灾祸啊。”

毕竟齐国的实力并不弱,是有一批足以改变战争形势的精锐存在的。

太子申带着不多的军队逃回临淄,得知战败的消息,整座临淄城都惶惶不可终日,然后就见到燕国军队竟然放过那些坚城不占,而是直接扑向临淄,更是惊骇莫名。

如果要问比面对兵精粮足的敌人更可怕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敌人还有一个极其优秀的统帅。

因为汹涌的人潮就在身后,只能不断地向前,血液在纷飞,突兀死去的士卒宛如倒伏的麦子一般纷纷栽倒。

等到五国之军一撤,乐毅立刻下令燕国军队追击齐国的残军,有谋士当即就说道:“上将军,燕国一国之力难道能击败齐国吗?

现在五国之军已撤,难道燕国不应该同样撤军,我们已经得到了齐国十几座城池,还消灭了齐国那么多的军队。

虽然大量的人力一定会内耗掉,但六国加起来的实力本就超过齐国,所以问题不大。

但是燕国必须要和齐国死磕,这样就能同时削弱齐国和燕国。

现在率兵直扑临淄,就能切断整个齐国之中贵族之间的联系,之后慢慢攻占剩下的城池即可,这是燕国一战而霸天下的机会,吾绝不能错过。

齐国之中城池皆是贵族的私产,定然会死守,我军想要攻下极难,现在这样的战果已经足够辉煌了。”

燕王大喜过望,当即从王宫之中选出金银珠玉,又准备了大量的美酒肉食来犒劳士卒。

即便经过此番大败,依旧有五十余座是非常难以攻破的,乐毅若是一座座攻打,定然伤亡巨大。

乐毅率兵攻城,十三日而城下,齐国军队掩护着齐王等人向南出奔,乐毅率兵入城,“不要伤害临淄城之中的齐人,燕国想要长长久久的占据齐国之地,就一定要柔和的对待这些齐人。

前往齐国王宫,将金银珠宝,粮食布帛,齐国祭祀先祖的礼器,全部拿走,吾要以此献给王上。”

但是乐毅是天才统帅,他并不让各国协调作战,而是为各国制定自己的作战目标,这样既能用六国之力,又能避免六国之力互相扯后腿的事情发生。

望着眼前的众人,乐毅早就料到了这一幕,合纵连横就是以利合,以利散。

这就是要燕国和齐国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齐国遭遇了失败,但即便是不算吴国的土地,依旧是千五百里的大国,有城池七十余座。

于是燕国军队在乐毅的指挥下再次奋勇向前,刚刚想要集结的齐国军队没想到燕国的军队竟然会来的这么快,刚刚聚合了一点就再次被一冲即溃。

最终在五国摸鱼牵制的状态之中,乐毅率领着燕国鹰扬锐士,一击克敌,齐国士兵战死无数,大纛旗帜倾倒,战车被直接丢弃,凌乱的尸首到处都是,战车之中不时便可以见到满身重甲的贵族伏尸在上。

便以两百里的土地赠予您作为封土,封您为靖安君,意为安定燕国之功。”

太公望则是人间将帅的极致,他所著的兵书是齐国公室最大的财富。

燕国军势威盛,想必足以打败齐国了。”

这就是要让燕国把齐国最强大的军队拦在北方,楚国要去南方捡便宜了。

当乐毅风尘仆仆,满脸风霜却威风凛凛出现在他面前时,燕王眼中甚至有泪光闪现,“乐卿,您是足以辅佐圣王的贤才之人,为寡人的社稷奔忙,寡人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您。

齐国之所以敢于和六国之军一战,就是笃定六国不可能配合默契,只要攻击薄弱的地方,或许有机会直接将六国之军席卷,此战未必不能胜。

乐毅同样泪目道:“自古以来贤人如同过江之鲫,臣能立下功劳,皆是您的信任,这就是先有圣明之君,后有社稷之臣的道理啊。”

武王承天受命,战无不胜,尤其是冲锋陷阵,勇不可挡。

————

燕昭王二年,齐国短暂复兴的霸权轰然倒塌,彻底退出了争霸天下的行列,这就是战国时期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宿命,从六国连横攻楚开始,魏国,韩国,齐国,每一个国家兴盛,就会引来其余国家的联合攻击。

所有的国家都败下阵来,进而一蹶不振,只有秦国面对六国合纵才战而胜之,这或许是上天的考验,只有战胜诸夏所有的国家,才能登顶最高的天子宝座。——《大秦的崛起》

感谢兄弟们的打赏,小小自夸两句,我感觉我写的越来越丝滑了,比前面写的好。

(本章完)

第49章 定策第213章 风来!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第252章 洛新给刘邦送来了老婆在秦始皇出来之前先说一下他的人设第510章 两难之地还是发个单章吧第690章 奉皇帝以讨不臣!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178章 再离间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票!)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875章 李氏的血脉天赋!第854章 李家诸子女!第160章 洛载不服第461章 繁星千万,鉴照吾心!第673章 大汉不会亡!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无谋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344章 洛阳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276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869章 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第234章 嗟尔秦朝,气数已尽!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第66章 三国弭兵之盟第337章 结算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剑终第447章 高低端路线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85章 丧钟为谁而鸣?第226章 双方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443章 洛氏来了,天就晴了第537章 洛与刘,本就共天下!第146章 孟子第630章 过府第450章 神庙军!第514章 惊天之变!第62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344章 洛阳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第486章 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第631章 谥号第329章 凋零第875章 李氏的血脉天赋!第610章 州牧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136章 韩国:毁灭吧,我累了第226章 双方第620章 一往无前洛阳行!第676章 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第573章 太平道!第356章 洛陵的忧虑第735章 愿为王而死!第342章 我言第538章 巫蛊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137章 燕国惊变第721章 大雪满弓刀,公孙夜遁逃!第642章 回家喽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40章 诸夏破徐淮第134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213章 风来!第728章 兄弟再相见!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11章 祁岩之盟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669章 尽入彀中!第38章 洛国敢战士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255章 我刘邦要争一争天下共主的位置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332章 阴云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355章 百家争鸣,一花独放第293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611章 洛空指点刘玄德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808章 洛氏在江东是什么?第145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第371章 朝堂与阴谋第178章 再离间第144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第585章 大汉忠良董仲颖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第840章 洛苏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