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

第145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

姬匿崩了,这位将周王室彻底从二流国家打落到洛邑城主的周天子在一个雷雨天死去。

这位周天子也算是一个周王之中的一个传奇,毕竟能亲手为六位诸侯戴上王冠的绝无仅有了。

而且还将王室的土地赔了个一干二净,幽王和厉王也不过如此,真不知道若死后真能见到武王,会不会直接被扇死。

洛国极其少见的向王畿寄去了书信,直接说姬匿有幽王之祸,要求王室给姬匿上恶谥。

周王室从中看出了洛国对姬匿的极度不满,面对着最后一个未曾称王,还认可自己的诸侯国,新的天子顺从的为姬匿上了恶谥。

时间是世上最伟大的,落叶时分,秋蝉凄切之中,早已苍老衰弱不堪的洛策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临终之前,洛策面对自己乏善可陈的一生感慨道:“没能生在邦周最鼎盛的时期,是吾终生所遗憾的。

但没有生在邦周天命坠落的时候,这才是让吾感到不安的。

吾心中有不详的预感,不知道未来你们会遇到什么样的磨难,但想必经历过风雨的洛氏子弟足以承担起任何的灾难。”

洛策的话中有浓浓的担心,邦周在一步步的崩塌,洛氏的未来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战争,积蓄力量,再次战争,这就是列国的日常。

秦墨完全成了和公输氏一样的工匠,为了秦国的大业而奔忙,要以战止战。

法家、纵横家是当世的显学,一旦得到君主信重,就能从庶民一日卿相,但即便是师兄弟之间,斗争都极为激烈,动不动就是生死之分,指望他们能搞出一个团结的学派那就是做梦。

楚墨则是一群游侠,轻生死,重然诺,但是精锐的墨者动不动就死一批,怎么可能传承的下来呢。

兵家是利器,只传授给最亲近的子弟,这就注定不会消亡,但永远不会大兴。

相比较那些动辄身居高位的法家子弟,君主们更愿意让崇尚王道的儒家子弟单纯的做个牌位,为自己塑造一层爱才爱民的形象。

直到他见到手中的这一份竹简,见到了这磅礴大气,言辞锋锐的文章,忍不住感慨道:“儒家又出一位贤人矣。

与杨朱之学同为天下显学的墨家,在入仕列国之后,渐渐地偏离了墨子的思想,不要说兼爱非攻,甚至就连节葬节用这些都不再坚持。

洛理跪坐在榻侧,握住洛策的手安抚道:“父亲不要太过担心了,素王在九天之上庇佑着洛氏,

洛理只想说一句,墨家正统在洛氏!

还有一些衰微的学派,若是没有洛氏保存他们的典籍,并且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公族之中的子弟,洛氏毫不怀疑其中某些学派,会直接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潮流之中。

这一套流程在燕国之中再次上演,乐毅这位数遍历史长河都排得上号的顶级臣子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只能无奈离开了燕国。

儒家的大儒们并不担心儒家传承的消失,甚至因为儒家中的人才太过繁盛,各个派系融合的百家学说不同,儒家自己内部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来争斗。

道家的学问是当世的显学,但显要的是杨朱之学,真正的老子之学,反而少见。

只有儒家是个意外,昔年孔子周游列国,虽然仕途上不得志,但是儒家却大大的兴盛起来。

而且洛氏之中的典籍之多是其他儒家子弟远远不能想象的,其他人还在闭门造车,洛理早就从浩如烟海的治政书中开始实践理论,在这个圣人不出的世道上,洛理认为自己已经是当世最杰出的儒生。

楚国平稳的过渡到了下一任王,秦国国中的旧贵族则开始准备对变法反攻倒算,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燕国。

齐墨夸夸其谈,已经脱离了墨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底层路线。

千金难求的重臣就这样被燕王自己排挤出了国家之中,赵国美滋滋的收纳了出奔的乐毅,还封他君。

洛国的日常则是,学宫,还是学宫。

姬匿和洛策的逝去证明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昔年称王的君主在数年之间纷纷薨逝,在人治的时代,君主薨逝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此事不知真假,但燕齐两国之间数年的战争,最终以两败俱伤收场,却是不争的事实。

洛国公室最关注的就是学宫,老祖宗这些年偶尔传来的反馈之中,学宫是重中之重。

春秋战国的经典情节——先君去世,和先君君臣相得的老臣被排挤,最终人亡政息。

燕国的强大,完全就是依靠燕昭王和一众贤臣所撑起来的。

和洛策精通道家不同,洛理算是儒墨皆通,即便儒家那么多的贤才,他依旧是最博学的大儒之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先是家族之中的传承,然后是通过收弟子蔓延到弟子的家族,还非常灵活的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这种以师徒关系为主,血缘关系为辅,还不头铁死磕的传承方式,想要断代实在是太难了。

百家相争,就像是列国之间的争斗一样,不仅仅是理论要分个高低上下,还要看人才的多寡。

燕昭王的突然薨逝导致乐毅失去了最强的支持,新的燕王刻薄寡恩,不信任乐毅这个手握大权的上将军。

但儒家却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更多的人才源源不绝的涌现出来,这就是因为儒家的教育和传承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有燕国贵族说在齐国军中见到了韩楚两国的军队,齐国之中来自洛国的商人同样极多,大批的粮草和武器由洛国运来。

现在的洛国学宫之中,儒家越来越强盛,而强盛的根基就在于两个法宝——教育和拿来主义。

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不会得到任何教训。

这些年依旧如此,儒家最优秀的那些子弟,基本上不受列国君主的重用。

血肉浇灌的土地之上才能生长出最美丽鲜艳的花朵,洛国的使命结束,才是洛氏的开端,家族之人早就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轻生死,重然诺,难道还有比这一篇文章写的更加彻底的吗?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真是振聋发聩,百家著书,多是艰深晦涩,像是这样的文章,该是何等意气雄浑之人写就的呢?

应当尊称其为子。”

失去了乐毅的燕国,就如同被拔掉利齿的老虎一般,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之下,被齐国太子申打的大败而归,齐国一波翻盘复国。

幸好洛氏早就抄底了儒家,不论这些儒家派系怎么争斗,洛明公和孔子总是在最上面,而且还有素王,这位毫无争议的各学派公认的第一圣人镇压,翻不了天。

太子弘更是爱不释手,现在的洛国公室基本上都是道儒墨三家皆学,太子弘就属于比较喜爱儒家的那一类,“父亲,这位孟子不知道是哪国士子,应当让孔器立刻将这位大贤之人请来洛国。

若是这位大贤之人还未婚配,便观其相貌,若是姿容尚可,应当以公室女子配之,想必公室女子见了这文章,都是愿意的。”

洛理颔首笑道:“孔器既然将这篇文章送来,那就说明这位孟子是愿意来到洛国的,你赶紧去做,为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大贤,读读他的文章了。”

好耶,孟子终于出来了,孟子的思想真是绝,大家从书里能看出来我的思想深受孟子影响吧,他的文章和庄子的文章更是先秦一绝

(本章完)

第92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758章 烈烈风中霸业休!第693章 终结!亦或开始!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152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301章 洛仲堪第308章 刘盈昏迷!第563章 杀皇帝与清君侧!第249章 汉军东出!兄弟们,月末单章求个票和秦朝有关的剧情写完了,一些反思和改变近期总结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238章 洛陵践法(中)第573章 太平道!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229章 拜将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314章 宫中第751章 洛燕进洛阳!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43章 劝王杀子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669章 尽入彀中!第657章 死!第759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第398章 出征,两人的第一次会面(二合一!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很重要的单章!兄弟们必读!第447章 高低端路线第878章 洛苏李渊,李世民明心见性!第83章 我吴国又没参加弭兵之盟,打楚国没问第120章 离间,纵横家互相秀操作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开帝业的回报!第714章 四神医第244章 惊变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496章 王文君第228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192章 落幕第555章 予有一个妹妹第540章 天意如刀(结婚欠更还1)(求月票!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4章 汉水之战第123章 开整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756章 洛齐与诸葛亮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519章 残酷清算第499章 制典第553章 洛琪谋皇宫第786章 杀一人而救天下!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73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于此?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75章 韩非奔洛第146章 孟子第306章 洛陵降临在西域第81章 《洛宫春秋》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544章 皆亡第221章 刘季愿为公子战一场给大家托个底第630章 过府第425章 惊变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654章 刘合的死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706章 不说天子说什么?第280章 吕雉摄政,封侯拜相第344章 洛阳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没问题吧?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429章 新皇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99章 宋陈:活不下去了,反了!第49章 定策第628章 怒斥!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703章 诸洛尽流散!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409章 建新郡第554章 帝位与我何加焉!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205章 始皇东巡第574章 洛霄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第87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209章 陈王奋起挥黄钺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371章 朝堂与阴谋第517章 我输给了洛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