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论天下诸洛异同

第608章 论天下诸洛异同

营帐之中坐满了人,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焦急的表情,帐中明明没人说话,却显得极其的嘈杂。

洛川端正跪坐着,双手顺势放在膝上,面上很是平静。

除了他之外,帐中唯一还算平静的,就是安阳侯韩立。

因为韩立是唯一一个还比较安全的。

他望着众人焦急的脸庞,知道现在只有自己最适合说这些话,他微微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子川公,请率军回关东吧。”

随着这一句话,营中气温都仿佛在蹭蹭的上涨,咚咚咚的心跳之声剧烈的跳动着,能够看出来所有人都很紧张。

洛川脸上闪过一丝叹息然后望向众人道:“我知道诸位心中都焦急。

但大军行动之难,诸位是非常清楚的。

诸家散在诸州之中,势必要分军,张角攻破了袁绍联军,实力之强,可想而知。

现在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和朝廷军队以及无双侯的西域军,还有弘农等诸郡勤王军待在一起。

如果我们返回关东,势必力弱,给太平道可乘之机。

前路荆棘满丛,诸位要好好思虑。”

淮阴侯韩章慨然道:“子川公,我等又如何不知呢?

我们几家相交三百年,既然随着您踏上了战场,难道还会畏惧死亡吗?

刘氏的诸位皇帝给了这三百年的荣华,我等奉天靖难扶持刘氏,就算是汉室天命衰微,不过是把这一身的血肉都还给他刘氏罢了。

又有什么害怕的!”

淮阴侯韩章此言,帐中众人都颇为认同的点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就是汉代风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主尽忠,为忠效死,就算是那些互相为了利益斗的不可开交的臣子,该为主公尽忠而死的时候也毫不犹豫。

尤其是五姓家的列侯之位,可不是那么容易背负的。

提起淮阴两个字,会想起谁?

大汉三百年有无数的淮阴侯,但是提起这两个字永远都会想起韩信韩武穆!

老祖宗太出名,就像是洛氏一样,这就是所需要背负的枷锁,身为家主,随时都要准备为皇室尽忠。

韩章这慨然之语说罢,语气便低落起来,声音低沉道:“既然继承了侯位,那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但阖族亲戚,妻子儿女尽在关东县中。

家中妻女貌美,无论是官还是匪,淫色之事犹如附骨之疽,谁能不觊觎,若是城破,唯有一死而已。

军中士卒都是百战的勇士,早已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但现在家人凌于刀剑之下,纵然留在此处,又哪里还有什么战意呢?

还不如直接率领诸军返回关东,归乡心切之下,若是太平军真的阻拦,那便拼死一搏罢了。”

韩章此话一出,帐中便响起了道道叹息之声,这就是众人最为担忧的。

从承接侯位的时候开始,生死就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了。

但是家族的传承,家族的声誉,族人的安定,家人的平安,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更不要说士卒的心态问题,就算是百战老卒,如果家人落在敌人手中,那除了投降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

所以对士卒家人的保护,是所有诸侯最为重要的事之一。

若是前面士卒浴血奋战,后面传来消息家没了,军心散了都是轻的,更大的可能是军队哗变。

韩章所说的都是众人的心里话,洛川当然是清楚的,而且很是理解,但在洛川看来,这么回去,实在是过于危险了。

但人就是这样不理智的动物,会犯下许多错误,会做下现在认为正确,但是未来却证明是错误的事情。

洛川没有什么多余的言语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顾虑,五姓家如此庞大的组织,十万计的军队洛氏是护不住的。

连绵的战乱,主要是道路的隔绝,让天下的商业都陷入了停滞以及飞速的衰退之中,这对洛氏的打击是极大的。

不过昭城一直以来都有存储各项物资的习惯,短时间之内不会受到影响,现在昭城分批训练族人,以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变。

万一出现不怕死的军阀准备来洛氏打秋风,总不能直接动用越来越稀少珍贵的气运点以及神器,还是要依靠洛氏族人自己的力量来对抗。

洛川听罢,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于是一言不发,径直从席上站起身来,然后走出了营帐,一眼望去,军营之中到处都是窃窃私语的声音。

在太平道的刻意传播之下,袁绍联军全军覆没,太平军兵指关东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军心的浮躁是显而易见。

帐中众人纷纷走出,洛川在望着军中,众人则望着他,不知道过了多久,洛川悠悠道:“本侯会去见无双侯,收拾行囊吧。”

洛川此言一出,众人脸上先是欣喜,然后就是浓浓的不安,纷纷应喏,然后下去安抚自己的士卒。

……

洛川也不耽搁,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要雷厉风行,卫士通报之后,他径直走进无双侯洛空营中。

见到洛川一脸凝重,洛空和贾诩对视一眼,洛空挥手请洛川坐下,贾诩将手中羽扇一挥,缓缓退后两步,将自己藏在一片阴影之中。

“姐夫来此可是因为关东诸家都想要率军回家?”

以贾诩对人心的把握推算出这一点实在是轻而易举,洛川面色有些沉重的点头道:“子明,本欲和你并肩作战,但是诸军归心似箭,恐怕是不行了。”

突然一道阴恻恻的声音传来,是藏在阴影之中的贾诩,“子川公率军留在军中是最好的,回关东山高路远,定然会遭遇太平道。”

洛川对贾诩的印象还是很深的,这是一个平日不说话,但一说话就切中要点的谋士,从不无的放矢。

但洛川闻言笑了笑说道:“文和你说的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这些人是我从关东带出来的,这些人是因为我的名声而投奔的,现在如果不将这些人安全带回去,我又怎么能够放心呢?”

贾诩不说话了。

这就是洛氏的作风,这正是贾诩愿意追随洛氏的根本原因所在,只要他持身正,洛氏就永远不会抛下他,对他这种寻求安稳的人来说,是上上之选。

洛空也不劝说,抱拳说道:“洛阳那边我们一起上书,就说往关东去对抗太平军,勤王军本就有自主权。”

洛川点点头,回关东自然不能和皇帝直接说,我们不勤王了,那实在是太难看了。

望着洛川转身离开的身影,洛空突然感觉眼前出现了漫天遍地的血色,他仿佛见到了洛川每走一步脚下都沾着无数的血。

洛空恍惚了一下,突然说道:“中原之地,人杰地灵,西域汉人许多都想要回到中原之中,就算是无双侯国中的许多汉人也是这般想的。

中原的贵族更是不将西域贵族放在眼中,心中甚至被鄙夷为蛮夷之辈。

我这西域无双侯,若不是眉心的圣痕,恐怕来到这中原之地,会被排挤到死。

但是现在看着匆匆离开的五姓列侯,突然觉得西域真是一片宝地,至少比中原之地更能保存家族。”

贾诩知道洛空有感而发在和自己说话,他向前两步,从阴影之中走出,这就是权贵士族的矛盾点。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政治有一条铁律就是越靠近权力核心,手中权力就越大,这就是宦官以及外戚这种人能够兴起的原因。

西域、岭南这些地方的贵族在乱世的确是很安全,但是在非乱世时,可能洛阳一道旨意,就阖族全灭。

所以为了权力必须要靠近京城,甚至为了方便要举家迁往京城,这就是袁氏这样的洛阳豪门。

但这样的坏处就是危险性大大增强,容易被人一锅端。

现在被困在洛阳城中的诸多豪门,所能够使用的资源以及权力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士族军阀。

实际上最适合停驻这些边荒之地的就是昭城,诩一直认为,昭城在冀州实在是不合适。”

洛空有些没想到平日里少言寡语的贾诩今日竟然一下说出这么多话,看来贾诩已经渐渐融入洛氏之中。

但一国之都城尚且不能轻动,更何况是洛氏,搬去哪里呢?

贾诩说罢就抬起手中羽扇不再说话,这也就是面对洛氏子,若是拜了其他主公,他绝对不会说这么多。

……

洛霄看着刚刚获取来的情报,脸上满是认真,见到五姓家以及诸郡豪杰果然按照他所预想的返回关东。

太平军诸将都在堂中坐着,这份情报同样在他们手中,都颇为振奋道:“道主,汉廷又分兵了,我们要攻击他们吗?”

这些将领都知道洛霄一直在试图让汉廷方面分兵,以减轻之后进攻的压力,现在看来计划执行的非常成功。

五姓家突然的返回,造成了战线拉得很长,而且各种物资都有些跟不上,就算是诸家甲兵精锐,但对洛霄来说,战胜这么一支军队自然是手到擒来的。

但对洛霄来说,阻拦一支归心似箭的军队没有半分好处,况且这支军队就算是回到了关东,还要面对汹涌的太平道以及除了太平道之外的各路义军。

太平道一带头起义,立刻就有无数早就不想忍受的义军蜂起,这才是诸州郡不能制止起义的主要原因。

否则太平道不过数十万道众,又在洛霄的束缚之下,不搞破城裹挟那一套,怎么可能突然就这么壮大。

在现在的关东有上百万打着太平道旗号的义军,但实际上许多都是冒认的,其中有无恶不作的盗匪,有揭竿而起的义士,有不愿意受到压迫的农夫,但洛霄就当作都没看见。

他始终都很清醒,不要试图去做每一个人的救世主,不要试图去拯救每一个人的命运。

那是神的领域,不是人的。

自从那一日,星光洒落,他就明白自己的目标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做这个天下的医者。

汉室本该有四百年,但是洛氏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按照现实不该有四百年,于是天下就是在腐朽、堕落以及不断的摆烂之中延续下去。

再有能力的人也改变不了汉室逐渐的糜烂这一点,想要开创新世界的人会被天命毫不留情的镇压,这就是未来一百年的黑暗世界。

这就像是一个人身体上有一个致命的疮,但是却始终有一根千年人参在吊着命一样。

洛霄所做的就是直接把千年人参毁掉,赶紧把这个人搞死,至于未来新出现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那就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因为他就要死了,他只是个凡人而已,完成了第一步,已经足够了。

这天下有无数的英才,洛霄相信这些人能为天下选出一条最好的道路。

洛霄的脑海之中闪过了无数的思绪,最终缓缓说道:“英侯洛川率领着一群归心似箭之人,不宜阻挡将笔墨取来,我要给英侯写一封信。

然后我们直接率领军队前往洛阳,与汉廷最后护卫洛阳的大军决战。”

堂中众渠帅闻言脸上满满的都是凝重之色,纷纷挺直了身子,齐齐抱拳道:“谨遵道主之命!”

————

张角是少有的能得到统治阶级比较正面评价的起义者,古代统治者通常将起义者污蔑为野心家以及贼寇,但张角却得到了“官逼民反”、“皇帝昏聩,不能重用贤人,以致亡国”、“张王”的评价。

这在提倡忠义的古代专制是难以想象的成就,笔者深究过其中原因,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张角纵横天下的时期,那些后来卓有盛名的人物,都曾经与张角交战,对张角的遭遇报以同情,对张角的能力报以钦佩。

第二,张角的文治武功被史书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下来,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黑点的人。

第三,与张角同时代的汉天子,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昏君,这给予了张角极大的活动空间。

这就是张角,天下第一的“反贼”,让敌人都不得不赞叹的天纵之才。——《张角传》

(本章完)

第715章 支线剧情医圣,结束!第789章 冉闵?石闵?第584章 大汉诸豪门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来了,9000多字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95章 妖氛第458章 奉天靖难第378章 上长安,禀素王!第258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251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免费番外:贴吧1第627章 进宫第12章 熊顿问鼎第424章 求见洛无疾第387章 大战第423章 大朝会惊变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长安第286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606章 霄于人间全无敌!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383章 战前准备,战前惊变!第308章 刘盈昏迷!第336章 哀荣第261章 兵仙,楚汉!第466章 吾剑未尝不利!第722章 一触即发!第833章 挥剑刺心,为我所控!第155章 白起第102章 大战第一剑,先斩狗队友第360章 朝贡好多读者问单更的事,说一下第138章 还是得抢王室的土地第289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334章 还政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31章 天命在谁?第765章 洛氏现代番外:一个天才孤儿在洛国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530章 麒麟阁上(卷终)第250章 带着刘邦老婆孩子逃命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141章 秦国背刺,齐魏终结第844章 见一见杨广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839章 洛苏降世第127章 世间活着的圣贤第405章 战终(补欠更一)第17章 定乱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长安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1第69章 公室求书第325章 激将第857章 洛氏南归!第319章 众建诸侯与封亲为王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106章 毁灭之前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631章 谥号第333章 典范第836章 尔朱荣,蓟城之变!第637章 又行了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24章 洛苏薨第876章 玄奘讲法,世民多哀!第687章 红袍玄甲!敢战士!第458章 奉天靖难第525章 子嗣大计,长安盛典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643章 互斥!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138章 还是得抢王室的土地第744章 赵国存亡,系于我身!第227章 备战第148章 天命难道在秦国?第26章 有些话想要说一下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0章 申戎入寇第348章 结束第206章 帝星飘摇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35章 镐京大战第14章 汉水之战第812章 手掌江左权!第457章 朕不允!第562章 小民从来不可欺!第655章 杀!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384章 为盟主与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11章 刘贺的反击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