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

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

从洛霄的意志确定,整片以荥阳为中心的土地就开始全力运转。

先前作为疑兵前往洛阳的青壮就地开始驻扎,洛霄首先要构建的就是一条从洛阳通往荥阳的稳固的后勤通道。

上一次与袁绍军会战是因为打埋伏,要隐秘行踪,要出其不意,所以使用精兵战略,一波冲阵彻底将袁绍军冲垮。

但是这一次想要这么做就很难了,要硬桥硬马的打一场会战。

数以十万计的太平军士卒被洛霄一批批发往荥阳以东,分别驻扎。

其中最精锐的是洛霄率领的两万中军,一万披着铁甲、冲阵无敌的甲骑,一万轻骑兵,一人二马。

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自然吸引了洛阳方面的注意,洛霄的举动总是让他们想不到。

上一次以为是要进攻洛阳,结果奇袭了袁绍军。

这一次以为一定会进攻关东诸侯的军队,却大军压境进攻洛阳。

但是随着袁绍等诸侯奔逃到洛空以及皇甫嵩军中,将那一场大败的第一手资料讲述出后,所有勤王诸侯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自然是有人不信的,但是洛空相信。

贾文和能知人心,算无遗策,他说这几人没有说谎,这几人就一定没有说谎。

无双侯大军之中,洛空有些懵逼的揉了揉头,“文和,之前从皇甫嵩那里得到的消息。

这张角是韩武穆那样的谋战型统帅,而且统帅之能,不在他之下。

现在怎么突然就变成项王那种冲阵无敌的兵主了。

竟然带着两千骑兵正面冲锋三千白马义从加两千精锐骑兵,一人独战十员猛将还战而胜之,这简直就像是神话一样。”

洛空是相当有见识的,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精锐中的精锐。

相同数量之下能稳赢白马义从的恐怕只有敢战士和神庙军,其余的也就在伯仲之间。

但这么强的白马却在正面冲锋中被打残。

这只能证明张角太猛了,导致太平军的骑兵强出了一个档次。

贾诩沉声道:“主公,这一次真的要小心了。

臣刚才在与袁本初与曹孟德几人交谈时,询问了最后一场的战术等布置,发现并没有什么差错。

没有差错却在表面上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输了,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

对张角的预估出现了问题,这个人比想象中还要强得多!

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在兵权谋以及兵形势两道上都走到了极致的超级强者,是不逊色于兵仙韩武穆和兵主项王的神仙级人物。”

洛空可是在昭城之中学习的,韩信和项羽这两个人有多强,他虽然不曾亲眼所见,但从那一段段文字中能够看出,至少自己是远远不如的,因为这两个人打出来的战绩他都做不到。

洛空的脑海忍不住闪过一张脸上时刻挂着淡漠之色、清丽至极的面容,家族公认最为天才的子弟,文韬武略盖亚洛氏全族。

如果是兄长,那一定可以吧,只可惜不知道兄长在哪里。

……

袁绍这些从关东兵败的诸侯,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什么歧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凡打仗就没有兵败的。

这些诸侯基本上人脉都相当广,一部分与平素交好的诸侯交流,还有一些人直接离开军中,往洛阳而去。

汉廷这一方在不断商议着,太平军这一方却是另外一副场景。

所有渠帅只是等待着洛霄的命令,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洛霄则为太平军众渠帅盘点着朝廷中的对手,主要就是太尉皇甫嵩、无双侯洛空这两人。

这是朝廷大军的主要领袖,但是这两人,尤其是自己的弟弟洛空。

洛霄对他的天赋和能力很了解,是一员猛将,统率数万大军也不成问题,这已经足以纵横天下了。

在任何时代都足以作为开国元勋级别的战将。

但是在这个黄金大世中,他和自己之间的差距之大,毫不夸张的说,仅仅用冲阵的打法,洛霄就能他打个十战十败。

现在洛霄要同时指挥大兵团和冲阵的打法,毫不夸张的说,能同时打十个洛空。

而且以自己那个愚蠢的欧豆豆的军略能力,洛霄能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就是洛霄最发愁的地方,他是势必要攻破汉廷天命以及将汉廷的神圣威严一踩到底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英侯以及无双侯。

这是他的亲人,虽然他知道随着汉廷天命的崩溃,英侯以及无双侯的结局是注定的。

但他不可能让自己的剑锋之上沾染上亲人的血,即便是以张角的身份。

现在英侯洛川回到了关东,在洛霄死之前,和洛川恐怕是不会再见到了。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战场之上留洛空那小子一条命,最好是让他返回西域。

……

随着太平军以及朝廷兵马的大幅调动,天下诸州的目光仿佛都放到了这里,甚至就连战火都减弱了几分。

但凡是脑子正常的人都看的出来,这一场洛阳之战,将会决定天下的走势。

若是太平军获胜皇室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往雍州长安逃,还要保证不会被太平军抓到。

若是太平军战败,那也不是乱世的结束。

天下的太平军以及冒充太平军的贼人实在是太多了,朝廷是没有能力平定这么多太平军的。

皇帝还是要依靠这些参与大战的诸侯,到那时天下就是群雄割据的局面。

除非有人能在洛阳将所有诸侯都震住。

这种明晃晃的局面摆在所有人面前,天下诸州郡的士族都开始物色适宜合作的军阀。

挑选主公说是终生大事也不为过,万一挑选的主公不够出色,之后不满想要跳槽可就难了。

一般来说最多只有一次跳槽机会,基本上跳槽两次名声就臭了,在这个时代背上不忠的名声,就不要想着混了。

天下人心浮动,远在洛阳的皇帝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他是个昏君,但却不是个傻子,正相反,他聪明极了。

只不过他将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个人的享受以及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上,为此甚至不惜做出损害天下的事。

洛阳宫中,高阔宏伟的宫殿,重重繁华至极的宫室,处处可见珍珠、美玉、金银的装饰,五彩的帷幕从一处处廊间垂落。

这里就是天子的寝宫皇帝的居所,一列列宫娥静候在外殿之中,烛火灯光不住的摇曳着,在轻微的噼里啪啦声中,忽明忽暗。

本该是一个静谧的夜晚,突然寝宫之中传来的愤怒的大吼道:“奸臣!都是奸臣!”

皇帝从噩梦之中惊醒,侍候夜间的宦官和宫娥连忙走进,跪伏在地上听候旨意,皇帝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回想着梦中的景象,他的脸上充满了戾气,大声吼道:“速速将常侍唤来,召集亲近大臣进宫,朕有旨意。”

宦官得旨之后急忙走出,他是一刻也不想在暴怒的皇帝面前待,虽然是晚上,但是宫中来了旨意,一个个平素里的大人物都从睡梦之中被唤醒,然后匆匆往宫中而来。

没人知道皇帝这是怎么了,大晚上的将人唤进宫中,等进了皇帝的寝宫之后,才见到皇帝竟然坐在床榻上没有下来,士大夫出身的王允是那种最注重礼节的士大夫,当即就想要上前指出皇帝失礼。

身为皇帝,怎么能这样面对朝廷的公卿大臣呢?

这难道不是对公卿大臣的不敬吗?

王允的脾气他的亲友可实在是太清楚了,直接就被拉住,低声道:“这不是正式的会议,陛下情绪不对,现在局势紧张,还是不要纠结这些小事了。”

王允回想起这些时日的紧张局势,现在纠结这些小事却是不对,这才将不满压在心中,愤愤然坐下,面上却不如何表露出来。

等到众人都到齐之后,公卿见到宫中的常侍竟然也在,立刻就有几人高声问道:“陛下,您召集我等大臣前来,可是商议国朝大事的吗?”

皇帝这才算是从那噩梦之中彻底摆脱出来,声音嘶哑暗沉说道:“朕刚才睡梦之中有感,于是召集众卿前来。”

闻听此言,刚才那数人当即道:“那还请诸位常侍避开臣位吧,素有清名的三位常侍都不在,这几个阉宦竖子又有什么资格,与我等清正公卿同立于宫殿之中呢?”

这话一出常侍立刻就跳脚了,指着说话的士人愤怒道:“你骂谁?陛下面前竟然出言伤人,真是狂妄至极。”

殿中的气氛顿时就凝重起来。

士人和宦官的冲突简直就是后汉一朝永恒的冲突之一,尤其是经过了党锢之事后,双方之间的血海深仇,再也化解不开。

皇帝没想到士人会在这种场合直接开骂,完全不顾及他这个皇帝的面子,心中一股邪火嗖嗖嗖的往上窜,一直从心头冲上了大脑!

皇帝恶狠狠的望着两人,殿中弥漫着淡淡的杀意,“再有出言伤人者,直接拖出去杀。

天下危急到了这样的地步,竟然还在这里斗,你们心中还有朕这个君父吗?”

见到殿中终于沉默下来,皇帝这才说道:“朕召集诸位公卿前来,是因为忧虑太平军。

朕刚才做梦梦见太平军杀进了洛阳城中,朕以及诸侯公卿都倒在血泊之中,整座洛阳城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众公卿没想到皇帝竟然是担心这个,但是前线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知道。

只能含糊其辞的安慰道:“陛下勿忧。

太尉精通兵事,无双侯是西域宿将,其余诸侯,皆是豪杰之士。

定能击败太平军,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皇帝将众人的神情一扫而过,实际上他心中最担忧的并不是这个。

他梦中所见到的也不是太平军攻破洛阳的一幕,他相信为了剿灭太平军,天下所有人都会全力出手。

他真正担心的是现在正全力抵御围剿太平军的诸侯。

他之前还是信任皇甫嵩的,但是这些时日常侍们不断的吹耳边风,他也开始怀疑。

尤其是就连五姓家,宁愿去关东讨贼,都不拱卫洛阳,这让皇帝的怀疑大炽。

之前皇甫嵩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最终却兵败,导致党锢大开,群雄并起。

皇甫嵩是不是真的故意为了解开党锢而设局?

现在还没有撤掉皇甫嵩,是因为朝廷除了皇甫嵩没有可用的大将。

而且皇帝认为就算皇甫嵩是士族那边的人,也不至于将洛阳拱手让给太平军。

又有几人为皇帝分析朝廷必胜的原因,皇帝表面认真的听着然后等到众人说完,突然说道:“看来太平军的战败是迟早的事情了。

朕有了一个新的忧虑之事啊,就算是击败了洛阳附近的太平军,但恐怕朝廷也要损失惨重。

那诸州郡之间的太平军要怎么办呢?

朕前些时日得到了一些消息,若是有某些臣子表面上忠诚于朕,但是暗地里却心怀不轨,朕又该如何去做呢?”

皇帝这淡淡之中却带着一丝阴寒的话一出,殿中瞬间就陷入了寂静之中,聪明人的心中都掀起了无尽的波澜。

皇帝竟然在这个时候,怀疑那些手握重兵的诸侯心怀不轨!

一个不好,这勤王之事,恐怕就要出大事,先要问清楚皇帝在怀疑谁!

————

任何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复杂的,但究其根本,崩溃的财政、腐败的吏治、层出的天灾,以及一个不合格的君王,总是主要的原因。

理所应当的,在汉王朝走向灭亡的路上,一个非典型的昏君出现了,中国古代贵族称呼他为“灵”皇帝,即“灵活、聪明的皇帝”,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讽刺。

因为他看起来的确是聪颖的,在一生的执政过程中未曾大权旁落。

但仅仅如此。

他践踏了几乎所有约定俗成的政治规则,在面对逐渐败坏腐朽的选官制度以及财税制度时,他选择了最错误的方式,通过买卖官职和贵族爵位来收敛金钱。

中国人将它称为“喝下一杯有毒的酒来解渴”,真是美妙的比喻,汉王朝就在这位“灵”皇帝的治下走向了衰亡。——《全球通史·秦汉卷十五》

(本章完)

第70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92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423章 大朝会惊变第172章 秦王政第320章 在这个世界线中改变的贾谊第29章 褒姒第79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492章 太子刘贺第575章 请大汉赴死!第572章 党锢之祸终结第359章 突破!造纸术!第752章 曹操死儿子了!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可恶啊,真的燃尽了第586章 李儒大话论天下,董卓欲结凉州士第796章 凤旗漫卷,大势已变第410章 准备迁徙列侯第25章 新君第676章 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第628章 怒斥!第616章 我于人间全无敌!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869章 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第501章 这是我此生最后所能做的!第47章 回齐第797章 吾为洛神犬马也!第821章 慕容恪!第387章 大战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里?第537章 洛与刘,本就共天下!第824章 人心已乱1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721章 大雪满弓刀,公孙夜遁逃!第574章 洛霄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41章 诸夏破徐淮第249章 汉军东出!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让我失望!(卷末)第473章 天下群起,争道为先!第575章 请大汉赴死!第706章 不说天子说什么?第436章 刘旦的功绩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传传播王化第767章 洛氏现代番外:瓦莲京娜的洛国留学第440章 西域神庙军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431章 查商税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869章 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第187章 秦洛之战:宁鸣而死!第39章 洛宴使楚第855章 洛苏向北第73章 孙武与庆忌第55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496章 王文君第414章 进击的霍去病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698章 昭城中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1第878章 洛苏李渊,李世民明心见性!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669章 尽入彀中!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第234章 嗟尔秦朝,气数已尽!第224章 洛陵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605章 胜白马太平扬威,战关张洛霄无敌第829章 世上辉煌终落幕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574章 洛霄第751章 洛燕进洛阳!第130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341章 弊端第793章 正义的司马懿!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第289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633章 结算 神器(二合一)(卷终)第414章 进击的霍去病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发第115章 墨翟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447章 高低端路线第378章 上长安,禀素王!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886章 李靖 李绩进京!第357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第113章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第336章 哀荣第544章 皆亡第832章 神通不敌天数大变故!第869章 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第483章 请你喝茶你不喝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