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章 窦文蔚

一个年过五旬,体态清癯瘦削的男子,在几十个人的簇拥下,迈步走上了中堂。

这个人,只穿着一袭淡雅博领青衫,发髻盘髻,头扎黑色幞头,映衬着略显灰白的头发。足蹬一双黑色皮靴,穿着并不华丽。但整个人站在那里,却有一种高贵儒雅的气质,目光炯炯,令人不敢正视。

郑仁基看见这个人,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只见他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迎了过去,同时拱手道:“文蔚先生,这么晚您怎么来了?”

不止是郑仁基,连颜师古也上前见礼。

崔夫人不认识来人,但是看郑仁基和颜师古的模样,心知来人定然是大有来头。

来人微微拱手,算是还了礼。

目光在中堂上扫视一圈,看到郑世安跪在地上,而郑言庆满脸是血的样子,眉头不由得一蹙。他轻轻咳嗽了一声,看了一眼郑言庆,又看了看郑仁基和颜师古。

“少兄,老朽来得匆忙,刚才还闯了郑府大门,实在是迫于无奈,还请少兄勿怪。”

说着话,他压低声音:“不瞒少兄,老夫这时候过来,是受人所托,来向少兄解释一件事情。”

“啊,先生解释何事?”

“这个嘛……”

来人走到郑言庆身边,示意郑为善松开言庆。而后蹲下身子,揉着郑言庆的脑袋瓜子,呵呵一笑道:“娃儿,莫要害怕,我是受你老师托付,来还你一个清白。”

他站起身,“少兄,请问你为何要抓这娃儿?”

郑仁基见来人对郑言庆友善,心里不由得一咯噔,看了一眼颜师古,那意思是说:这奴才怎会认识他呢?

颜师古摇摇头: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郑仁基连忙回答:“先生,这小贼本是我家奴的孙子,偷走了我祖传唐猊玉带,故而……

他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则是说:这小子是个贱奴,是我的家事,和您无关。

来人却笑了起来,轻声道:“本来和我无关,可这孩子,却是我一个子侄的学生。我受人所托,不得不来问一下。郑大人,你说这孩子偷了你的唐猊玉带,敢问那玉带可曾找到?”

“啊,就在案上,乃我家奴在他房间里找到。”

郑仁基有些紧张了!

来人身无官职,只是个白身,说实话,他本不必害怕。可问题是,来人的背后,却有一个即便是合郑家举族之力,也不敢轻易碰触的庞然大物,那就是整个关陇集团。

站在郑仁基面前的老人,姓窦名威,字文蔚。

这窦威当过官,但官位并不高,而且现在已经辞官在家;在文坛上也薄有名声,但也不算特别响亮。没有著过书,也没有什么名篇流传,只是小有名气,比之颜师古要差百倍。

可偏偏他是窦家的人,纥豆陵的窦家。

窦威的父亲,就是窦家三祖之一的窦炽,也就是窦奉节的叔祖。

而纥豆陵家族,一方面是老牌的关中门阀世族,另一方面和关陇军事贵族,有着盘根错节的关联。窦抗那一支就不用说了,属于皇亲国戚;窦毅的女儿,正是北周八大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媳妇,也就是当今唐国公李渊的老婆。而李渊的妻兄窦贤,又娶了北周八大柱国之一于谨的孙女,也就是太子率卫于仲文的女儿。

于仲文,如今甚得太子杨广信赖,甚于尚书仆射杨素。

至于窦家的其他分支,比如窦威的本宗侄儿,窦奉节的叔叔窦琮的老婆,是河东四姓之一薛氏所出,舞阳郡公,右亲卫车骑将军薛世雄的侄女……诸如此类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说,这窦家的身后盘踞了关中世族,河东世族等力量。

如此庞大的家族,绝非已经没落的郑家可以比拟。

而窦威,更是窦家辈分最长的人,同时也是他这一辈儿,硕果仅存的一位。

所以,郑仁基虽然心里憋着火,可表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不满。

窦威的子侄?

莫非是那个世家大族所出,怎么和郑言庆这小奴才搭上了关系?

郑仁基正在疑惑,就听窦威说:“能否把那玉带,让老夫看一看呢?”

“啊,自然可以!”

郑仁基立刻让崔道林把书案上的玉带,递到了窦威的手中。窦威仔细观瞧,同时轻轻摩挲,好半天长叹一声,“果然是好宝贝,好宝贝啊……郑大人,你可检查过,这玉带真的是你的吗?”

“老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当年魏武帝命人打造唐猊玉带,共十二条。

虽说如今世上已留存不多,但我却知道三条玉带的下落。郑大人祖上所传一条,外面还有两条。”

说完,他把唐猊玉带,递给了郑仁基,“郑大人,何不仔细观看一下。”

崔道林把唐猊玉带呈上来之后,郑仁基只是大眼看了一下,并没有仔细的观看。

他眉头紧蹙,从窦威手中接过了玉带,仔细看了一眼之后,脸色顿时大变。

“这不是我的那一条!”

崔夫人心里一惊,连忙问道:“夫君,你可看清楚了?”

“我当然看清楚了……我祖传那条玉带的辔扣后面,是一只山羊图案;可这一条的辔扣背后,却是黑老虎头。”

“呵呵,我那子侄家族,曾以虎头为印记。”

郑仁基心里一咯噔,“莫非是……”

“正是!”

窦威笑了笑,“说起来,他与郑家也将有姻亲关系。我那子侄虽非嫡出,但这唐猊玉带,却是他父亲传给他的宝物。前些时候,这娃儿在偶然机会下,拜他做了先生,他也是一时兴起,就把这唐猊玉带送给了娃儿,没想到却给娃儿带来祸事。

刚才他听说这件事,就请我过来说明情况。

郑大人,这娃儿的清白,想来可以说清楚了吧……”

郑仁基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半晌之后,“即便如此,这小奴才刚才口出不逊之言,我岂能容他?”

“若如此,郑大人可以把他送回荥阳,请郑大将军发落就是。

我听说,这娃儿的爷爷,似乎还救过郑大将军。郑大人处置他祖孙,只怕会让郑大将军心里不快。干脆把他祖孙送回去,把情况说明白了,郑大将军自会处置。”

“这个嘛……”

郑仁基心里有些犹豫了。

窦威说的不错,他处置郑世安祖孙,恐怕会令郑大士不满。

本来,郑大士派郑世安祖孙来,就是为了帮他。结果他不想用,还把郑世安赶去了田庄。如今又在不通知郑大士的情况下,要处置这祖孙,郑大士心里岂能舒服?

“既然老大人这么说,那我就饶他们一次。”

崔道林忍不住了,蹦出来说:“老爷,这小贼还偷了您的宣州紫毫呢。”

说着,他示意下人把那笔拿过去了。

不成想窦威看见后,却笑了。

“郑大人,贵管家拿到的宣州紫毫,当有七支。这来历嘛,我倒是知道。呵呵,这本是我送于我那侄孙的生日礼物。前些时候,我那侄孙告诉我,他送给了他的同窗。

娃儿,原来你就是奉节所说的那人吗?”

郑言庆这时候也听出来了,这个老人,是窦奉节的叔祖。

他连忙点头,“原来是老大人。”

“好了,事情我已经说明白了,依我看,郑大人还是再好好找一下,你那条玉带吧。”

说完,他又揉了揉郑言庆的脑袋,带着人走了。

郑仁基和颜师古,把窦威送出了郑府大门。

见窦威走了,颜师古轻声道:“大兄,这件事依我看,还是查一查家里的人,说不定能找出线索。”

“贤弟的意思是……”

颜师古笑了笑,没有接上去。

有些事,他实在不好说的太明白。但心里面,倒也有几分赞同郑言庆的话:这郑仁兄,确是需要好好整肃一下内宅了。

“这是什么?”

颜师古不想再掺和其中,准备回自己的房间。

两个奴仆,捧着一个小筐子,里面放着许多纸张,上面似乎还有字迹。

“颜先生,这是在田庄书房里带回来的东西,是那小贼……哦,郑言庆写的东西。”

不知为何,颜师古对郑言庆的兴趣,越发浓厚了。

这小娃儿胆略不差,还敢和他打赌。加上刚才窦威的出现,让颜师古更觉有趣。

“把这些送到我房间里吧。”

颜师古心中一笑:我倒要看看,这小娃儿胡写些什么?

至于郑言庆祖孙的安全,他倒是不在意。窦威既然发话了,郑仁基也要有些顾虑吧。

第5章 安远堂二爷(上)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廿六章 房玄龄的选择二第81章 邺城之战(二)第81章 邺城之战(二)第68章 愿来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卌章 新罗五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六第廿四章 长孙召见第67章 窦夫人求医第卌四章 不肯吃亏第廿八章 安远堂告急第卅六章 新罗一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10章 僚乱(三)第59章 擒王第1章 长安风云(一)第廿六章 房玄龄的选择三第52章 麦子的野望第17章 金堤关(三)第卌章 新罗五第12章 班底第57章 东都(二)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57章 汉家儿郎第廿二章 做个小说家上第3章 外交杀人事件(下)第16章 处江湖之远下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卌四章 绝境第61章 风满楼第10章 唯别而已矣第廿六章 昔日袍泽周末第94章 麒麟馆第12章 麻烦来了(下)第59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五)第3章 外交杀人事件(中)第54章 天下大势第57章 东都(一)第82章 骂死虞柔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下第60章 大业十四年第3章 外交杀人事件(下)第廿二章 杨庆鼠辈第82章 骂死虞柔第卌七章 尸山血海三第廿九章 黄雀第卅八章 新罗三第57章 东都(八)第17章 郢州之变第卅四章 王室追杀令下第11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82章 河南王(上)第5章 七学士(二)第55章 孝文之殇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81章 邺城之战(二)第卅四章 风暴之清明第廿二章 言庆出招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59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六)第59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四)第68章 愿来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卌六章 居心叵测下第67章 远行第3章 门阀之郑氏(上)第廿八章 荥阳攻略第一弹上第12章 没有想象的好第81章 邺城之战第卌二章 李王初会中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三第15章 弥勒弟子第卅七章 又闻弥勒声第2章 礼物第3章 外交杀人事件(上)第14章 不简单的柴孝和第17章 长命锁第卌五章 尸山血海一第廿三章 汝非蒲山公第73章 身世大白第6章 魏征的决断(二)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81章 邺城之战(五)第11章 武德年间的官二代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卅四章 瓦岗兴李当王三第廿五章 拜师中第7章 魏征的决断(三)第85章 红土坡郑善愿归天第19章 言庆就学第10章 法主风雨上瓦岗第卌五章 若有缘时自相逢第18章 金堤关(四)第卌三章 薛伯褒第一谋第廿九章 大难临头上第65章 此生不复郑姓第廿四章 傀儡第12章 长安一夜(二)第11章 武德年间的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