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六章 居心叵测下

郑世安和杜如晦都已经落座,就等着言庆过来一起用餐。

毛旺媳妇在一旁伺候……毛旺由于腿伤的缘故,被郑世安安置在了洛阳的一家坐堂医馆里治疗。如今,这洛阳城里的人,谁能不给郑世安几分薄面?不仅仅因为他是郑家的人,更因为郑世安有个了不得的孙子。此前长安传来消息,内史侍郎,司隶台大夫,闻喜县公裴世矩裴大人曾请言庆抄录一份祭文。不成想郑言庆看罢了祭文,竟赋诗一首,以赞裴世矩夫妻伉俪情深,引得裴世矩在祭祀夫人的时候,痛哭失声……

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引得长安城无数人为之动容。

全诗仅四句,竟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而一二句更是破空而来,乍看令人不知笔意所在,但读完全诗,却又寓意颇深。

曾经沧海难为水,取自《孟子-尽心篇》中,观于海者难为水一句。

看过了苍茫大海之后,对涓涓细流再也不会生出眷恋。裴世矩有了崔夫人,这世上的凡俗女子,又如何能看进眼中?至于除却巫山不是云,却是源自于宋玉《高唐赋》中的巫山yunyu典故。以朝云仙子比作崔夫人,生平得一神女,再无遗憾。

只两句诗,却情意炽烈,蕴意深邃。

以至于裴世矩竟然在一次诗文聚会中,说出了‘知我者,半缘君’的话语。

于是言庆的绰号,也因裴世矩的一句话,而变成了半缘君。若说此前以咏鹅体而得鹅公子之名,不过是暂露头角的话,那么这一首《离思》,让他得了权贵认可。

裴世矩的‘半缘君’,可是比杨素的‘神童’赞誉更能令人关注。

杨素的‘神童’常见,而裴世矩却不会轻易赞人。加之裴世矩又是河东裴氏族长,也就使得他的称赞更不比寻常。此后又有《石灰吟》流传出来,却是言庆赞誉长葛县令房彦谦所做。一个县令,区区从五品的小官,本来也入不得人法眼。

可就因为言庆这首诗,使得房彦谦被太子知晓。

破格提拔为许州别驾,秩比从四品,连升两级。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下子成为一州别驾,其中固然是房彦谦自身过硬,但言庆的石灰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用途。

如今,谁又不想得言庆一首诗呢?

只是碍于裴世矩和郑家,没有人敢去强求罢了。

所以,郑世安的日子,过的倒也舒爽。在医馆里说明状况之后,还得了个以德报怨的美名。

“小少爷怎么还没下来?”

见毛丫一个人跑过来,郑世安忍不住开口询问。

毛丫连忙说:“奴婢唤过小少爷了,可是小少爷好像在写东西,所以奴婢先来禀报。”

杜如晦说:“小妖许是又想到了什么名句,这种时候,莫要打搅。”

“既然如此……”

郑世安站起来,“毛嫂,你把这些饭菜先收回去吧。一会儿小少爷写好了,再热一下端上。”

毛嫂是个大脚女人,做的一手好饭菜。

闻听连忙答应,招呼毛丫过来帮忙。

“小丫啊,小少爷有没有说什么?”

毛丫说:“没有,小少爷看上去挺和善的,好像个小大人一样,对我也挺客气。”

“丫啊,你可要好好伺候,听小少爷的话。

老太爷和小少爷,真是善人……幸亏遇到了他们,非但不计前嫌,还收留咱们一家。如果不是这样,咱们说不定就要饿死街头。丫,好好做,将来若是有福分,说不定还能被小少爷收到房里,咱这一家子,可就靠你了……明白不明白?”

毛丫似懂非懂,用力的点点头!

————————————————————————————————

洛水河畔,景色怡人。

正值仲夏时节,但见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

此地,是一个消夏的好所在。泛舟于河上,可见沿岸秀美的风情,别具诗情画意。

三国时,曹植曾说他在河畔遇到过一个神女,故而留下《洛神赋》,流传于千古。后世有人说,这洛神就是他的嫂子甄宓。至于是不是真的,就无从考证了……不过,也正因为曹植这一篇洛神赋,使得洛水两岸,时常美女云集,漫步河畔。

崔珉,是郑州崔氏族人。

说起来他不在郑州崔氏五房之内,但凭借着一副好相貌,好口才,却甚得崔家信任。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郑仁基妻子,崔夫人的长兄。

此前崔夫人因为郑言庆祖孙一事,在家中地位递减。若非郑仁基确实疼爱,又加之郑大士不想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到郑、崔两家的关系,所以才没有休了崔夫人。

即便如此,崔夫人也是越发的不得意。

而受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崔珉。

以前他手里若是吃紧,自然会有崔夫人接济。现如今,郑家收回了财权,崔夫人也只能按月领取百贯月例。她倒是没什么花销,走访别人家里的时候,自有郑家准备礼品。平日里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偶尔买些衣物,郑仁基也不会让她出钱。

这百贯月例,大都接济给了崔珉。

但百贯钱,也就是在洛水泛舟两次罢了,如何经得起花销?

正好这时候郑世安的剪刀生意红火,崔珉就动了心思。他想要接过这宗生意,但郑世安是独立族房,郑仁基也不好插手其中。这样一来,就使得崔珉无处下嘴,最终想出了一个降价的招数。

可生意好是好,利润却不多。

加之上品和中品两大市场,被郑世安所掌握,也就令得崔珉只能去争夺下品市场。

下品剪刀,一把也就是三四十钱,卖出去不少,可到手的钱却不多。

和崔夫人商议几次无果后,崔珉就有些急了。

于是他宴请河东名士王通泛舟洛水,心里却打定了别的主意。

王通,就是此前郑为善与言庆说过的那人。

当初言庆还没有回洛阳的时候,王通的确是觉得,郑言庆徒有虚名而已。可是在那首《清明》传开后,王通心里也泛嘀咕。若非真名士,焉能写出‘士甘焚死不公侯’的诗句?

特别是言庆得到清流的认可之后,王通更加顾忌。

若是赢了,清流会说他以大欺小,不光彩;如果这郑言庆真有才华,他输了的话,以后就别想在人前抬头。所以言庆回洛阳后,王通只是默默观察,并未行动。

他要看一看,这黄口小儿,究竟有什么本事。

坐在舟中,王通笑呵呵的问道:“崔兄,你这无缘无故的请我喝酒,又是为了那般?”

“哈,无他,只是许久没有和王兄见面,心中挂念……来来来,请酒!”

随着崔珉这一声请酒,舟上丝竹齐鸣,坐在船尾的歌女,手谈琵琶,曼声轻歌。

崔珉和王通推杯换盏,倒也喝得尽兴。

只是崔珉一时间,却找不到一个开口的由头……

一艘画舫从旁而过,船上传来一阵丝竹声,掩去了歌女的琵琶声。

歌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什么曲子?”

王通乍听那歌声,忍不住一怔。

词,对于士人而言,不过是诗之余而已,等不得大雅之堂。可却不代表,没有人接受词曲。

事实上,在烟花之地,词曲颇为盛行。

歌女们根据词牌填词,以娱乐客人,但也仅此罢了。

当下所流行的词,大多属于是俚曲,说的是风花雪月事,讲的是才子佳人情。可这一首次,听上去却是苍劲雄浑,带着一种难以言述的禅意,似英雄白头,看破红尘。

船尾歌女回答:“此为临江仙,乃半缘君所做。”

“哪个半缘君?”王通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脱口问道。

崔珉心中一喜,可算是找到了由头,“还有哪个半缘君?王兄,你不免孤陋寡闻了。”

“你是说……”

“没错,就是那个‘鹅,鹅,鹅’……”崔珉说着,还故意伸长了脖子,做出鹅颈状。

而后,他把酒杯摔在了桌上,轻声道:“这几个月,满耳朵尽是听到什么鹅公子,半缘君。好像这世上除了那黄口小儿之外,再也没有一个能入得世人之眼的人物。

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底下名士无数,有才华的人更是如过江之鲫,怎么就让一个小子抢了风头?不说别的,就以王兄你来说,也是师出名门,偏就无人知晓……”

王通的脸色,顿时阴郁。

他强自一笑,“崔兄,你也莫说这个,但以才情轮,这鹅公子的确不凡。”

“是不凡,写了两笔字,做了两首诗,这就算不凡吗?

王兄你饱学诗书,当知经史为重。这般下去,大家只想着作诗去了,谁又愿受那寒窗之苦?要我说,什么神童,什么半缘君?就是一个妖孽,要为祸苍生的妖孽。”

脸上一副不以为然之色,可心里面却是暗自赞同。

王通笑道:“崔兄,你有些言过了。”

“言过吗?”

崔珉哼了一声,“你见过有哪个真名士,会去贪恋财货?

我等读书人,乃天下人之楷模。他郑言庆一介区区小儿,仗着写了些许诗词,竟不顾廉耻。不说其他,就以那二月春风似剪刀为例,又有谁会为了自家的生意,跑去作诗呢?他可倒好,堂而皇之的写出诗篇,如今这市井中,谁又不骂他无耻?”

“这个嘛……既然如此,何不找人好生教导他,莫要让他步入歧途。”

“哈,谁敢教导他啊!”

崔珉忍不住大笑一声,旋即压低声音道:“我听说,他至今未曾拜师,岂不是说,世上无人可教之?此前我妹妹还劝我妹婿,让颜籀把那小儿收入门下。可你知道那小儿怎么说?”

“他怎么说?”

王通顿时凝重起来。

颜籀颜师古,那可是个人物啊!

崔珉冷笑一声,“他竟与颜籀立下赌约,要解注三国……你说说,一小儿,竟敢言三国?”

“猖狂,忒猖狂。”

崔珉却一声长叹:“你我皆知其猖狂,可世人仍由之。

将来,此人长大,岂不是要为祸士林……昔日曾有孔圣人言少正卯五罪,怒而斩之。

可如今,郑言庆做*之诗,心达而险;贪好财货,行僻而坚。此二者,皆列于五罪之中。圣人言,得一而可诛之。只是少正卯重生,而孔圣人却不知于何处。”

“够了!”

王通啪的把酒杯摔在了桌上,面色铁青。

“崔兄,世人非不愿,实不敢也。

我王通哪怕是被天下人所指,也要揭穿此獠嘴脸!”————————————————————————————

晚上有事,可能要出去。先提前把第三更发出,然后再俯首一拜:求推荐收藏!

第8章 杀人了(上)第12章 班底第5章 徐世绩的选择(上)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下第19章 安南都督第17章 长命锁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16章 出征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六第82章 骂死虞柔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三第5章 魏征的决断(一)第91章 蝴蝶第廿六章 河南讨捕大使第卅八章 瓦岗兴李当王完第卌六章 居心叵测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六第卌六章 尸山血海二第53章 尸山血海(完)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八第61章 雄大海出狱第卅七章 新罗二第66章 李道彦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八第10章 法主风雨上瓦岗第廿章 八百年门阀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85章 红土坡郑善愿归天第64章 李神通(三)第廿二章 杨庆鼠辈第5章 七学士(二)第6章 长安好第90章 伊人远去第93章 夜谈第78章 有子第11章 僚乱(四)第卅二章 风暴之端倪上第89章 未来的路第65章 此生不复郑姓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廿章 启程第17章 郢州之变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四第1章 且听下回分解(下)第77章 鱼与熊掌第卌八章 尸山血海四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67章 窦夫人求医第3章 海门镇(一)第卌三章 薛伯褒第一谋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50章 真邪?假邪?第18章 金堤关(四)第65章 一字并肩王第卌三章 新罗八第13章 授艺第14章 徐世绩的缺点(下)第17章 郢州之变第10章 唯别而已矣第57章 东都(五)第85章 各怀心机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卅四章 风暴之清明第53章 言庆收徒第1章 长安风云(一)第8章 李基来信第廿一章 冲突第卌二章 李王初会下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19章 金堤关(完)第卌六章 居心叵测上第13章 一匹马引发的……第72章 言虎第10章 釜底抽薪第8章 江山一盘棋第廿九章 大难临头下第56章 辛文礼新文礼?第51章 命题:释道(下)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5章 魏征的决断(一)第4章 海门镇(二)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廿章 荥阳李无敌第6章 刀笔之下断生死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57章 东都(六)第92章 龙子第62章 殇逝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下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七第62章 殇逝第卅八章 父与子下第卅八章 父与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