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清帝国的昙花一现(中)

崇祯六年九月十八日傍晚,刚插上大清旗帜不足一年的北京城,再一次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打着“援救辽东”的旗号,声称要赶往山海关布防的三万关宁军,在路过京畿之时突然发动兵变,对北京城发起突袭。而京中预先安排的内应也打开了城门,让关宁军一路杀进了北京城的各条胡同里。随即城内驻扎的汉军,也相继溃散或倒戈,跟随关宁军对盘踞内城的满洲八旗发动猛攻!

一时间,北京城内仿佛乱成了一锅沸水,街巷间燃起了成千上万的火把,将整个城市照得一片通明,各种口音的士兵发出杀气腾腾的呐喊,城内数十万百姓的哭喊声震天,而北京城头原本对外瞄准的大炮,此刻居然全部掉转了方向,一发一发地朝着内城猛烈轰击,将那些精美奢华的宅邸,全都砸得砖石迸飞。

在这一片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之中,大清帝国对北京城不足一年的短暂统治,终于宣告结束。

虽然自从入主北京以来,清廷一直都在提防汉人势力坐大。无奈女真八旗的人口有限,政治头脑和文化水平则更是悲剧,如果不依赖明朝留下来的官僚系统,就根本无法统治这片广袤的江山。尤其是在皇太极御驾南征之后,就连北京城的一部分日常防务、治安巡逻,也不得不交给投诚的汉军来负责。

如果是在大清帝国节节胜利、凯歌高奏的情况下,这些汉奸部队的忠心,应该还是很有保证的。但是,当辽东全境瞬间失陷,血淋淋地撕掉了女真八旗那层光鲜的外衣之后,除了少数铁杆汉奸之外,恐怕任谁也都会觉得这些成了丧家之犬的辽东蛮族,在中原的下场多半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于是,随着关宁军的再一次倒戈叛乱,整个北京城内的文武汉官全都不肯为大清王朝陪葬,不是躲在家里袖手旁观,就是一块儿加入进去反攻倒算,准备趁着大清帝国的覆灭再捞上一笔好处。

大约三千名奉命留守北京的八旗兵,倒是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由于事发仓促,只能各自为战,而且各处城门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守,满洲八旗一向引以为傲的骑射之术,在极度混乱的夜间巷战之中也发挥不出任何优势。所以,无论他们再怎么舍生忘死帝拼命搏斗,也还是被蜂拥而来的关宁军杀得步步后退。

于是,在一番绝望的抵抗之后,北京的内城也宣告失陷,城内的六万多名八旗眷属,只得仓皇退入紫禁城皇宫。尽管这些人多为老弱妇孺,但在如今等绝境之下,依然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气,哪怕是小孩和老人,也拿起了棍棒刀枪,哲哲皇后和大玉儿皇妃更是亲自披上了铠甲,号召众人厮杀到最后一刻!

不过,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变色龙和墙头草,吴襄和祖大寿纵然已经把大刀朝鞑子砍去,却没有把事情做绝的意思,反而很懂得“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因此,正当困守在紫禁城内的“女真余孽”,满心悲凉地准备集体赴死之时,却没有迎来关宁军的大举猛攻,而是等到了祖大寿派来的劝降使者。

按照这位劝降使者的说法,虽然眼下双方已是兵戎相见,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凭着过去的交情,关宁军并不打算将八旗眷属斩尽杀绝,而是准备让开一条路,将北京城内的满蒙旗人一律“礼送出境”,其随身财物也可以保留。在出城之后,无论他们是打算返回老家,还是去山东找他们的皇帝,都悉听尊便。

只有皇太极的嫔妃和子女,还有满洲八旗各位旗主的妻妾,得要被暂时扣留下来。因为吴襄和祖大寿需要用她们作为筹码,跟清廷交换目前正随驾在皇太极身边的关宁将门子弟。为了让她们能够安心,吴襄和祖大寿愿意当众指天发誓,一定对她们以礼相待。当然,如果紫禁城里的八旗家眷硬是不肯接受关宁军的“好意”,那他们也没办法,只好让八旗就此灭族了。

此番通告一出,退守到紫禁城内的六万八旗家眷,立刻就开始人心动摇。

之前大家以为这回是死路一条了,这才满心悲壮地准备垂死挣扎,即使去见阎王也要拖几个垫背的。可是既然眼看着似乎还有活路,又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跟举族全灭相比,就是再坏又还能坏到哪里去?

再说,眼下几万人都困守在紫禁城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连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而外面的关宁军已经把红夷大炮都架了起来,就算大家拼死抵抗,又能支撑上几时?还不是白白送死?

最终,在求生的渴望之下,紫禁城内的八旗家眷还是同意了关宁军的招抚,心惊胆战地打开了宫门,期盼着对方的守信履约。而关宁军居然也真的履行了诺言,在软禁了皇太极的后宫嫔妃和一部分八旗显贵的妻儿之后,便下令打开城门、让出通道,甚至还搜集了一些船只,让这些旗人可以从运河上撤离。

至此,这场短促的“北京之变”,彻底尘埃落定。次日清晨,随着满街张贴的《讨虏檄文》,在喊杀声和爆炸声中躲进床板下颤抖了一夜的北京市民,终于得知这座城市又一次更换了主人。

“……昔年明廷无道,苛待良臣,盘剥万民,天下民不聊生。吾辈奋而起兵,不得已与鞑虏歃血订盟,暂借夷兵数万,欲挥师入京,肃清奸贼,匡正朝纲。孰料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华夏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吾辈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只得姑且饮泣忍隐,未敢轻举。

而今,伪清鞑虏宠奸臣,贪敛赋,重刑罚。不能救民于水火,反倒日罄师旅掳人钱财,吸髓剥肤,奸人妻女,与禽兽何异?故而前有黄将军犁庭扫穴,尽除关外妖氛,还辽东一个朗朗乾坤,足见鞑虏气数已尽。后有我军急兴仁义之师,拯民涂炭。今已定京师,故遣牌知会:士民勿得惊惶,各安生理。尔民有弃暗投明,检举满洲蛮夷藏匿民间者,立得重赏。其余毋得戎服,玉石难分,悔之不及。此檄!”

紧接着,在关宁军四出弹压,捕杀了少许趁乱抢劫的青皮流氓之后,北京城的秩序便再次安定了下来。

另一边,虽然北京城里的数万八旗妇孺老弱,最终都平安地出了城,而关宁军也没有毁约追杀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家伙就真的逃出了生天。因为在得知了北京之变的消息后,北直隶各府县的缙绅地主们也是弹冠相庆,随即群起而响应,纷纷组织乡勇扯旗反清,争先恐后地打起了落水狗。

当穿越者在各处占领区杀缙绅搞土改的时候,八旗大爷们同样也在京畿周边一带大肆跑马圈地,同时把那些土地上的缙绅佃农统统贬为包衣奴才。虽然皇太极身为一代豪杰,不会看不出这种破坏性掠夺政策的危害,但不管怎么说,他也首先是满人的君王,必须首先满足自己人的利益。毕竟得到利益的都是作为大清朝廷统治根本的八旗贵族,哪怕是皇太极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表示默认。

于是,那些在“八旗跑马圈地运动”之中深受其害的缙绅乡民,很快就变成了最坚定的潜在反清分子。

结果,仓皇逃亡的八旗妇孺,刚刚离开北京不过二十里,就遭到了京郊乡民的袭击和抢劫,一度损伤惨重。幸好,同样是由于跑马圈地的缘故,如今的北直隶乡间也散落着不少小股的八旗兵马,此时闻讯纷纷赶来汇合,经过一番厮杀,总算是打退了乡民和土匪的进攻,护送着八旗妇孺逃进了天津城。

更要命的是,随着北京陷落,关宁军叛清自立的消息传开,整个北直隶的残余清占区,也都出现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连锁反应。那些被满清朝廷委任的地方官吏,不是被人武力驱逐,就是主动扯旗反清,整个偌大的华北平原上,到处都是一片树倒猢狲散的闹腾景象。

尤其是直接面临着未知强敌的山海关守军,在得知背后也变成敌境之后,更是立刻爆发了哗变由于满洲八旗基本都在中原腹地南征,此时的山海关守军主要由汉军旗和蒙军旗组成,在愕然得知盛京和北京相继易手之后,其对清廷的忠诚心立刻爆发了极大的动摇。最终,绝大多数蒙古人选择了打开营门,策马北上逃亡草原,而汉军旗和投降明军则集体剪了脑后的辫子,同时派人去跟关宁军联络投诚事宜。

九月二十八日,关宁军在和平接收了山海关之后,又掉头向着天津逼近。虽然无论是祖大寿还是吴襄,都无心跟八旗兵死磕到底。但天津乃是北京的门户,直扼京师之咽喉,沿着运河乘船旦夕可至北京、通州,一日未下天津,关宁军就一日不敢离开京畿,所以无论如何也得把这颗钉子拔下来才行。

幸好,之前北京的陷落,就已经意味着清庭在直隶统治的彻底瓦解。虽然天津卫城十分坚固,存粮也算丰足,但城内的人心却早就已经乱了。那些惊魂未定的八旗眷属,眼看着返回辽东无路,只得立刻又沿着运河继续向南方逃亡。而天津城内的守军也是暗流涌动,与逼近的关宁军之间使者往来不断。

接下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祖大寿亲自率领一支关宁军,对天津发动了突然袭击。不过从军事上讲,这场夜袭其实并无任何必要,因为当时天津城内的大部分兵马,都在事前得到了消息,不是抓紧时间逃跑,就是预先做好了投降准备,所以城破之后的天津居然显得非常安详,民居街道俱是寂静无声。

总之,随着天津城头的悄然易帜,整个北直隶都永远地脱离了大清帝国的版图。

至此,在突然失去了整个辽东,又遭到登州镇的进攻和关宁军的背叛之后,短短两三个月之内,整个大清帝国已经从盘踞几乎整个北中国的庞大版图,一口气萎缩得只剩了北到德州,南到扬州,沿着大运河分布的一条狭长地盘,变成了一个极度奇葩的“运河帝国”。

虽然这条京杭大运河,乃是中国十七世纪的黄金水道,沿河皆是繁华城邑,如果用心治理的话,赋税收入足可以支撑十几万大军。然而女真八旗占领这块地盘不过短短半年,完全没来得及扎下根基。在如今这般局势剧变、人心叵测之下,谁也不知道这个史无前例的“运河帝国”还能维持几日。

或许,这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大清帝国,很快就会如昙花般迅速绽开,也如昙花般骤然凋零。

所以,虎落平阳被犬欺的皇太极陛下,在济南御营不幸得知上述噩耗之后,饶是他心志再怎么坚韧,也是当即又呕血三升,同时破口大骂祖大寿和吴襄脑后生反骨,将来必然不得好死。而八旗将士则是抱着各自的家眷亲人,齐声垂泪嚎哭,对失去的家乡和未知的前途命运感到无限悲伤。

只是在哭完了之后,皇太极还是不得不擦干眼泪,捏着鼻子跟关宁军的使者达成了协议,用之前随驾在身边兼作人质的关宁将门子弟,换回了自己的后宫嫔妃,以及诸位八旗权贵留在北京的家眷。再接下来,没等皇太极想好是否要立刻挥师北上,狠狠报复祖大寿和吴襄这两个反骨仔,新的灾难又已经接踵而至!

初步平定了青州府的缙绅叛乱,并且完成了民兵动员的登州镇,再一次对济南发起了大举进攻!

第27章 毁灭前夕的平静(上)第15章 这个是爬行者吗?第13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第12章 论如何在异界装逼第126章 平髡之策(下)第14章 公元前的茧居族少年第6章 贫穷姐妹物语(中)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四)第166章 于江南重建大清!第33章 骑士、女王与教皇(下)第18章 关于开设分基地的建议第142章 三帝对峙(上)第167章 风中的女王(中)第83章 女神真难为(上)第7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七)第35章 对未来的思考(下)第31章 请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111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二)第86章 崇祯皇帝的绝望(中)第564章 前赴后继的作死者(中)第117章 三战时期的血色情人节(中)第534章 异世界的魔法太落后了(下)第112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三)第103章 京师大乱斗(下)第28章 来自异世界的窥视(下)第121章 王秋的选择(中)第97章 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中)第31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33章 时隔七十年的约会第142章 三帝对峙(上)第175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一)第4章 钢铁雄心:旭日帝国(上)第144章 盛京的最后一日(上)第89章 王秋的麻烦还未结束(下)第38章 联合舰队归来(上)第26章 裸女斗丧尸第46章 厚脸皮的契丹人第61章 大统领の愤怒(中)第3章 凉宫春日与《死神来了》(上)第77章 福建暗流(上)第147章 辽东战区善后方略(上)第11章 从一个炼狱到另一个炼狱(上)第41章 无可抵御的征服者(中)第5章 钢铁雄心:旭日帝国(中)第42章 孕妇也要开蛋糕店第32章 城管大队长王秋(下)第31章 骑士、女王与教皇(上)第二十七 这个是三光政策吗第130章 来去匆匆的“义士”们第85章 女神真难为(下)第7章 冲突世界:咖喱洋的王者第118章 凤凰山上的带路党(下)第106章 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中)第16章 合理性什么的都是浮云...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门技术活(上)第142章 三帝对峙(上)第20章 节操过多的烦恼(中)第53章 阿尔努斯市的未来发展规划第99章 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第57章 到来与离去(上)第25章 这年头连猪都能上宇宙了?番外六那些曾经被穿越者造访过的世界三第93章 时代的融合第25章 噩梦中的帝国(下)第17章 真正的暴走(中)四坑爹的古埃及医疗和商业第6章 阿虚同学的回忆第128章 “义士”入城(上)第162章 三战终结之时(上)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击战(中)第34章 死亡的国度第91章 万里大移民(中)第133章 岭南无战事(上)第5章 这位同学本来还可以抢救...第14章 拜见野比大雄第10章 疯狂的农场第2章 穿越者未必总有好运第13章 攻占广播室第69章 兔子的复仇(下)第127章 树倒猢狲散的先兆第95章 帝国女皇的憧憬(中)第70章 南半球的战火第181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七)第142章 三帝对峙(上)四坑爹的古埃及医疗和商业第7章 只有五百円该怎么吃火锅?第73章 噩耗!老妈驾到!第40章 无人岛上的野生裸女第24章 昔兰尼加殖民地(下)第28章 毁灭前夕的平静(下)第9章 宋钦宗的惊愕第15章 活死人黎明(中)第37章 帝国崩溃的大乱之世(下)第122章 坚韧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104章 郭政委的钢铁雄心(完)第22章 昔兰尼加殖民地(上)第15章 三个校长的故事第40章 无可抵御的征服者(上)第116章 钱塘江上的征帆第13章 “红制服”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