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

稍后,令尹昭雎也看完了新法,且在看完后,惊异的看了屈原一眼。他早就知道屈原在起草律法上有过人天赋,从三十年开始,弱冠之龄的屈原入朝后不久,朝中的法律就基本上都是屈原起草的。

现在他看完新法,发现屈原果然名不虚传,这部新法他看了一遍,竟没有找到任何疏漏之处。

或许,新法也就只有在日后的实施过程中,才会碰到问题吧。

想着,昭雎同样也闭目养神起来。

不久,熊槐见群臣全都放下竹简,便开口问道:“诸卿,如何,新法可有问题,卿等可有补充?”

群臣闻言沉默了一下,然后昭雎率先开口道:“大王,新法已经完备,臣以为可行。”

昭雎话音一落,工尹已齿立即附和道:“大王,臣以为可行!”

接着,新法派立即跟进。

而后,其他心中不愿的人,只能默默不语。

顿了顿,熊槐见群臣全都没有反对后,便开口道:“既然诸卿无异议,那么三日后就正是向国中各县公布新法吧。”

说罢,熊槐立即看向昭雎道:“令尹,新法事关重大,卿稍后传令给各地县尹,让县尹调用全县的力量宣传新法,要各县做到每乡每村都张贴布告,宣读新法。

还有,各县要做好稳定工作,不可出现动乱。若是地方出现动乱,轻则训斥,重则免职。”

昭雎应道:“唯,请大王放心。”

接着,熊槐又看向陈轸道:“刺史令,让各地刺史立即深入地方宣传新法。”

“唯。”

而后,熊槐又对屈原道:“左徒,新法传抄事宜立即展开,三日后,寡人下诏之后,寡人要给每县以及所有有封地的封君诸侯都送去一份新法。”

“请大王放心,臣必不敢懈怠。”

最后,熊槐吩咐道:“至于其他人,接下来的工作全都要以新法为中心,为新法服务。若是寡人发现有人暗中阻挠,休怪寡人不讲情面,一定发现一个处置一个。”

群臣听到这,视线立即若有若无的向陈轸飘去,若是有人告密,那一定是他了。

此时,熊槐摆了摆手:“就这样吧,诸卿退下吧。”

“臣等告退。”

群臣离去后不久,陈轸又折返回来。

熊槐见陈轸来,并没有意外之色,而是问道:“情况如何?”

陈轸应着:“回大王,探子来报,今日退朝后,群臣议论纷纷,虽对大王决议变法多有微词,但是却没有发生聚众商讨反对。

至于封君那边,江汉的封君大都独自待在宾馆中,而江淮封君那边,却是聚集在曲阳君那里,打着聚会的旗号,行商讨反抗变法一事。”

熊槐好奇的问道:“那他们商讨出办法了吗?”

陈轸摇了摇头:“不曾,据内应来报,虽然封君有心反抗,但是面对大王的大势,所有人都束手无策。”

熊槐笑着摇头道:“这就言过其实,各地封君中也不乏能人,要说有人没有办法,这话寡人信,若是说所有的封君都毫无办法,那寡人却是万万不信的。

或许他们也知道,寡人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跟他们抢夺人口,在动他们的利益。但是,他们同样也知道,他们之中也未必没有赞同新法的人,也未必没有心向寡人的人,连屈氏这个楚国最大的贵族,也都倒向新法了,地方上封君贵族中出现几个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所以,寡人猜他们一定是担心消息走漏,会让寡人提前有了准备,所以才秘而不宣,悄悄在自己封地准备应对寡人的抢夺。”

陈轸闻言立即拱手赞道:“大王英明!”

顿了顿,陈轸有笑着禀报道:“大王,齐国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齐将匡章在半月前病逝,齐将声子正式接替匡章成为齐国主将。”

熊槐闻言精神一振,大喜道:“匡章这个家伙终于死了,匡章一死,寡人在淮南的压力顿时就少了一半啊!”

说着,熊槐连连对上天拱手行礼道:“真是上天庇护寡人啊,在寡人变法的前夕,国内国外的好消息全都集中涌现,这是上天向寡人昭示,寡人变法必成,楚国必兴啊。”

陈轸闻言,眼中立即浮现莫名神采,同时也在心中暗暗惊讶。

短短数月间,楚国的形式就从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关头,彻底扭转过来,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莫非真的是上天庇护大王!

想着,陈轸低头看见自己腰间的四色石,瞬间全身一热,接着便感到身体充满了活力。

此时,熊槐压下心中的喜悦后,又问道:“陈卿,齐将田甲如何,匡章死后他是否又高升了一步。”

陈轸一听,立即便知道楚王的意思。

田甲此人虽然已经被楚军俘虏了两次,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田氏青黄不接的后,此时的田甲依然还是田氏之中首屈一指的将领。

而齐国那边的军权,一般都是由田氏掌握,所以,匡章死后田甲在齐国的地位更进一步,这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

陈轸摇头道:“大王,田甲被我们放回齐国后,遭到齐王的训斥,说他连续两次被我们楚国俘虏,让田氏甚至齐国蒙羞了。

所以,这次匡章去世后,田甲并没有成为齐国军方的第二人,而是与原本的声子副将触子同列。

甚至,在掌握的军队上,守卫临淄的田甲,跟手握重兵坐镇历下的触子想比,在声势上也不如触子远矣。”

“哦!”熊槐听到田甲的不幸遭遇后,心中的喜意更盛了。

若是齐王将国中军队交给能力平平的田甲,那他会很高兴。可是,现在能力不足的田甲遭到齐王的贬斥,换上更有能力的声子触子,这样他心中更高兴。

原本他就看出了胸怀大志的齐王,正与尾大不掉的田氏相疏离。只是之前有田文和匡章在,这种趋势还不明显。

但现在匡章一死,一直掌握齐国军权的田氏,在军方的最高将领,竟然勉强与他人并列第二,这是何等的窝囊!

显然,齐王与田氏宗亲的疏离就更明显。

或许,只要搞掉田文这个齐相,那齐王与田氏就会出现正常人都会看到的隔离。

只是如何搞掉田文呢,熊槐陷入了沉思。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秦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将近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