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

越王等公师方的哭泣停下,然后才缓缓地开口问道:“你为何说公子玉反了,公子玉在吴城做了什么?”

公师方愣了愣,他在章义率兵杀入王宫之时,见情况不对,就立即跑了。

根本就不知道是章义自己反了,还是公子玉反了。

此时,越王一问,只得坚持道:“大王,不久前,公子玉让将军章义趁群臣入宫议事之际,率军攻打王宫,结果群臣全都没有从宫中逃出来,公子玉肯定反了。”

越王看来公师方一眼,心中闪过一丝迟疑,问道:“群臣为何入宫议事,为何议事之时独独少了章义。还有,汝父公师隅为何不等章义入宫,便提前进入宫中,以致给了章义有机可乘?”

闻言,公师方急忙将公子玉重病的事情一说,然后再次泣涕着俯首拜道:“大王,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公子玉真的反了!”

越王见此,心中将信将疑。

就在此时,将军王行快步走进来,面上充满忧色的禀报道:“大王,上卿之孙越兴从吴城前来求见。”

“什么”越王一惊,这越蒙可是他最信任的人,连他的孙子都来了?

于是,立即应道:“快,快让他进来。”

“唯。”

不多时,与公师方一样狼狈的越兴,一路小跑着进入王帐,见到越王之后,大声的哭泣道:“大王,求大王为家祖做主,公子玉谋反,杀入王宫,将家祖以及将军公师在内的十余位大臣,全都处死。并且,接着占据吴城自立了。”

越王闻言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大怒道:“越兴,为何你也说子玉谋反?”

话音未落,帐外,王行禀报道:“大王,公孙海求见。”

越王顿时一僵。

这公孙海是越王已故之弟的孙子,一直都在吴城中,此时,他也来了。

越王顿时心中空空落落,一股不详的预感从心中升起,思绪顿时僵住,只是本能的应道:“让他进来。”

不久,公孙海一见越王,顿时急道:“大王,公子玉反了···”

越王闻言脑袋一片空白,身体无力跌坐在地上席上,依旧难以置信喃喃道:“子玉为何会谋反自立······”

公子蹄见状,立即开口道:“父王,现在不是问这个时候,当务之急就是立即回国平叛。否则,等那逆贼控制国中各地,那就迟了。”

听到公子蹄的提醒,越王这才反应过来,然后缓缓地抬起头。

过了好一会儿,越王这才语气冰冷的道:“传令,明日三更造饭,五更用食,然后立即启程回国。”

公子蹄精神一振,立即大声应道:“唯。”

应毕,公子蹄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迟疑的问道:“父王,我们就这么撤军,是否需要通知齐国那边?”

越王看了公子蹄一眼,良久,才摇了摇头,耐心的解释道:“不能通知齐国。如今三晋结盟在即,那时,楚国的合纵联盟必然溃散,以三晋加齐国的力量,已经足以打败楚国,再加上秦国,楚国必败无疑。

故,现在这种情况下,我越国对齐国来说不过是可有可无,若是齐国知道我们越国内部大乱,极有可能会趁机攻打我们,顺带将我们一并收拾了。况且,鄣地,纪地,琅琊,这三个地方,才被我越国控制不久,并没有归附,到时,齐军来袭,必然反复。”

公子蹄又问道:“可是父王,若是我们通知齐国,那么齐国一定会以为我们戏耍他们,到时,齐王同样也会出兵,那是,这三个地方,不同样也会失去吗?”

越王摇头道:“不一样,若是齐国不知寡人虚实,就会心有顾忌,担心寡人有埋伏,必然不会快速进兵。若是齐国毫无顾忌之下,寡人担心咱们在齐军的追击下,可能大军还未回到淮北,就崩溃了。”

公子蹄闻言脸色一变,随后拱手道:“父王英明。”

“英明?”越王闻言,自嘲的一笑。

······

平城中。

陈轸大喜的禀报道:“大王,方才从越王军中传回两个消息。”

熊槐一看陈轸脸上所流露出的情不自禁的笑容,立即笑道:“贤卿,莫非越王已经得知公子玉谋反自立,已经率军南返回国了。”

陈轸笑着应道:“大王英明,正是如此。两天前,越王正式接到公子玉谋反的消息,接着,昨日清晨,便率军南返了。”

“好,好,好。”熊槐一连说出三个好字,然后大喜道:“寡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了。”

顿了顿,熊槐想起陈轸得到了两个消息,迟疑了一下,又问道:“那么第二个消息呢?”

陈轸冷笑道:“大王,两天前,越王秘密离开越营,然后前去会盟齐王,接着,与齐王盟誓之后,这才返回越营。若不是臣这段时间一直紧盯着越王,差点就让越王瞒过去了。”

熊槐一怔,不想,越王等了两个月,终究还是与齐国暗通了。

接着,立即问道:“那么现在齐国那边现在如何?”

陈轸拱手道:“大王,齐王现在还在调集军队,似乎打算增援郯城的匡章。”

熊槐一呆,然后感慨道:“寡人早就知道越王靠不住,结果,越王真的与齐王媾和了。幸好寡人没有率军前去郯城,否则,就陷入齐越两军的包围之中。”

说着,熊槐大笑道:“更加幸运的是,越王前脚刚与齐国结盟,后脚就得到公子玉谋反的消息,这齐越两国最后还是没有真的搅和到一起去。”

顿了顿,熊槐感叹不已道:“看来天命在寡人啊!”

陈轸笑道:“大王,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越王走到今日,臣以为皆是大王之谋。况且,就算齐越两国真的合并一处,哪又如何。只要越王公子玉在吴城自立的消息,难道越王还能安心与齐国一同攻打我楚军,用不了一日,越王同样也会抛下齐军,独自返回国中。

故,臣以为,大王准备如此之久,越王的结局在离开吴城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就算过程有所曲折,但结局还是不会变的。”

感谢书友千鳥飝雪的五百赏!

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于死地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税安民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八十二章 秦齐之重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联姻燕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剑指江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