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汉北

楚宫中。

君臣相见,景翠等人见楚王一改今日之态,笑容满面,相互一望,立即恭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笑呵呵的应道:“诸卿免礼。”

待四人坐好后,熊槐笑道:“诸卿,寡人今日喜获两子,本欲打算在宫中庆贺一番,但是王后劝寡人与国中百姓同喜,寡人深以为然。

而且,这一年来,百姓为支持国战,实在付出巨大。故,寡人决定,借此机会,施惠于民,在国中赐税一年,今年秋收,以及明年麦米收获,免去全国百姓田赋,并且,今年冬天,免去国中百姓徭役。”

斗由一听,急忙劝阻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经过之前一年的大战,太府钱粮耗费无数,若是全国免税一年,一旦有事,臣恐大王无钱粮可用。”

景翠亦道:“大王,臣以为太府尹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征战不断,全国免税,臣以为不妥。若是大王一定要免税,何不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

此时,屈原看着楚王,不由露出沉重之色。

与斗由景翠为防备各国不同,屈原却想着如何防备各地贵族在国中煽动百姓,这才是未来几年里,楚国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地方。

而想要预防此时,只要百姓心中有楚王,而不是各地封君贵戚,如此,国中勋贵即便对大王不满,也掀不起大浪来。

争取民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想着,屈原便在景翠话音落下后,立即开口道:“大王,老子云: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臣以为此言甚是。

之前我楚国为了应对各国,调用近百万大军,尤其是为了防备郢都,更是将江汉丁壮征召已空,为此,许多地方都耽搁了春耕,只靠壮妇老弱在家中耕作。而在汉北诸地,更是沦为战场,百姓遭到秦韩两国掠夺,不仅春耕耽搁了,连往年的积蓄也被夺去。”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对屈原的话极为赞同。

公孙衍在击退秦韩两国时,从敌军中缉获大量钱粮,这些钱粮从哪里来的?

如果说粮食秦韩两国还会自带,那么那些钱财,无疑便是从楚国百姓身上获得的。

而这些,便足以说明汉北百姓的苦难,若是不进行免税,恐怕这个冬天,耽搁春耕后的百姓,会出现大量破产逃亡,然后依托贵族的情况。

此时屈原见楚王点头,立即接着道:“故,臣以为免税之举,势在必行,因为春耕之故,仅仅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恐怕难以让百姓缓过劲来,必须还得免去春夏之际的麦米之税。

不仅如此,臣以为汉北诸地,遭到秦韩两国蹂躏,仅仅只是免税一年,恐怕百姓依然贫困难定。故,为了让百姓满怀希望的留在汉北,臣请大王特在汉北免税两年。”

斗由一听,屈原要在土地肥沃的汉北诸地免税两年,顿时怒气冲冲的道:“左徒,你可别得寸进尺,免税一年,太府压力本来就大,若是汉北免税两年,一旦有事,粮食从哪里来?”

“大王!”景翠跟着道:“屈原阿谀大王,讨好百姓,邀名取望,臣请治屈原一个不忠之罪。”

熊槐闻言,好奇的向屈原看去,屈原在他的提议上,更进一步,要在汉北免税两年,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屈原见楚王看过来,立即坚定的拱手道:“大王,臣对大王一片赤胆忠心,请大王明鉴。”

说着,屈原长拜道:“大王,臣请在汉北之地免税两年,全是出于为国为民,请大王三思。”

熊槐一听,想了想,虽然还没有想明白屈原在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既然屈原已经两度想请,出于对屈原的信任,还是点头道:“好,准左徒所请,在汉北免税两年。”

屈原闻言,心中一热,再拜道:“大王英明。”

景翠斗由闻言,急道:“大王···”

话未说出,却被熊槐打断。

“此事寡人心意已定,令尹太府尹不必再劝。况且,之前楚国在越国所获良多,以越国千余年的积蓄,我楚国短时间内岂有钱财之虞。若是真的缺粮,到时用钱向各国买麦米便是。”

斗由见楚王打算再次动用越国的财富,顿时微微一叹。

只是一想起越国哪里的钱财还有不少,珍宝重器更多,足够楚国支用数年,想着,便不再劝了。

此时,景翠却在内心长长一叹。

遥想当年,昭阳景鲤担任令尹之时,那是何等风光。不想,等到他自己做令尹之时,却是如此憋屈。上任两日,君臣两度议事,结果,楚王就没有听他的任何建议。

“唉!”一声长叹,道出了内心的无尽无奈。

此时,熊槐没有在关注景翠斗由两人,转而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昭雎看去,问道:“柱国,不知卿意下如何。”

昭雎闻言,眼睛余光看了看屈原,虽然没有相通屈原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对于楚王收买人心的举动却不会返回。

“大王英明!”

“好。”熊槐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八月初一,祭祀完成后,就请令尹开口吧。”

“唯!”众人一起应道。

众人离去后不久,屈原再度回到大殿中。

“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看着屈原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方才在殿中议事,贤卿两度请求在汉北免税两年,这是何故?”

屈原闻言,立即应道:“大王,臣请在汉北免税两年,正是为接下的变法做准备。”

“嗯!”熊槐若有所思的看着屈原。

“大王,这次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扩大国家的税收来援,增加国家户籍上的百姓。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要与勋贵争夺人口。”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楚国从来都不缺地,缺少的只是人口。

同样,熊槐也知道,楚国人口并不少,只是国家控制的人口少。

百姓之所以少,乃是因为耕种王田的税赋太重,一旦出现意外,则难以承受,不得不托身与贵族,以逃避税赋。

只是,现在天下的情况,各国的重心全都在战事上,而战争尤其是围城战,极耗钱粮,一旦国家贫弱,就会遭到其他的国家打击,轻则兵败地削,重则亡国。

这种情况下,所有国家都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以获取钱粮,免得在征战中出现钱粮不足的情况。

免税偶尔为之尚可,若是用免税来争夺人口,这在兼并战争如此激烈的现在,根本行不通。

想到这,熊槐看着屈原问道:“请贤卿细说一二,如何与勋贵争夺人口!”

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战 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南风北吹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百七十六章 说越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