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

另一边。

韩国新郑,韩相韩辰正在向韩王汇报。

“大王,大梁传回的消息,前日魏王接见了我国的使者,对我国提出的借粮请求,魏王原则上已经答应借粮。但是,借粮的事情,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质疑,他们怀疑我国对伐楚一事的决心。

更有一些大臣说,因为我韩国在攻打陈城的事情上软弱无力,以致五国联军攻城大半年,却没有任何战果。

是以,魏国君臣说,魏国可以借粮,但是却需要大王去韩魏边境与魏王盟誓,让我韩军全力攻打陈城。”

“呵呵。”韩王一听魏国那边传来的消息,顿时冷笑不已。

“我韩国出兵攻打陈城,这可是应齐魏两国之请,是去帮忙的。如今韩军强攻陈城大半年,将我韩国的粮食都消耗一空,都没有半分退缩,寡人可以说对魏国也算仁至义尽了。

结果,现在魏国不仅不愿立即借粮,还抱怨我韩军消极怠战。

难道魏王就不怕寡人将韩军撤回?”

韩辰一听韩王的愤怒之言,急忙劝道:“大王还请息怒,齐魏两国势大,我们才刚刚被各国削弱,并与楚国闹翻,现在万万不可得罪魏国,以免再受兵灾。”

“哼。”韩王冷哼一声,抱怨道:“不能得罪魏国,难道让寡人帮着魏国打战还不够,还有亲自去低声下气的求魏王。”

韩辰见韩王面有不岔,立即安慰道:“大王自然不必如此,我们攻打陈城这是在帮助魏国,只要我们再派出使者向魏王进行说明,想来魏王是明白事理的。之前魏王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下来,想来一定是因为太子政之死,魏王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

韩王一听韩辰还让自己派一个使者去求魏王,心中顿时冒出一股怒火。不过听到韩辰说起魏国太子之死,倒也理解了魏王几分,于是不快的应道:“也罢,这事就交给相国你去办吧。”

“唯。”

接着,韩王又问道:“相国,秦国与两周那边可传回消息?”

“回大王,秦国咸阳离得远,我们求借粮的使者应该还没有抵达,至于两周那边,西周君倒是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请求,而且西周国送出的第一批粮食,已经出发了。

至于东周国那边,回讯的使者应该就会在今明两日间返回。”

说到这,韩辰正想告诉韩王,去西周国的使者回报,西周君因韩国接连两次索要而十分不快,但是,他一见此时韩王面色不虞,便将这事烂在自己肚子里,不敢将这事禀报韩王,免得韩王更加不快。

反正···西周国也只是韩国的附属国,根本没有反抗韩国的实力。

此时,韩王听道韩辰的话,点了点头:“好,相国先关注借粮一事,东周国一有消息,立即来报寡人。”

“唯。”

十天后,咸尹范环率先赶到韩国都城新郑。

“两周国与魏国已经答应借粮,秦国还没有消息传来。”

“虽然有一些大臣劝说魏王不要无条件借粮,但紧紧只是拖了五天时间,韩国的第二波使者一到,魏王还是答应借粮了。”

范环抵达新郑之后,一听韩国已经从三国接到粮食,内心微微一沉。他这十天赶紧赶慢的,一路疾驰赶来新郑,却还是慢了一步。

如今韩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粮食渡过缺粮危机,那他说服韩国退兵的希望就渺茫了。

不过,王命在身,即便希望渺茫,他还得一试。

韩辰府上。

“楚国使者范环求见?”韩辰先是一怔,接着冷笑道:“范环此来,肯定是听说我韩国不久前缺粮,所以才来劝说本相让韩国退兵的。

可惜···现在我韩国已经不缺粮了。”

说着,韩辰笑着吩咐道:“让范环来见本相,本相倒要看看,这范环打算如何说服我。”

不久,范环来到大厅,见韩辰面色冷淡的坐在主位上,心中一凉,立即走向前去见礼。

“环见过相国。”

“免礼。”韩辰语气疏远而冷漠的道:“如今楚韩两国正在交战,先生却千里迢迢的从郢都赶来新郑,不知有什么赐教吗?”

范环见状,心中大为不快。

虽然现在楚国遭到五国围攻,楚韩两国是敌国,但是韩辰见他到来,既不起身相迎,又不让人奉上茶酒,这实在不是待客之道。

要知道,别说之前公叔做韩相的时候,就是公仲做韩相之时,楚韩两国不对付之时,公仲面对楚国使者,也是奉为上宾的。

而韩辰,好像他以为他坐上了韩相的位置,就是一个大国之相一般,可以面对楚国使者时高人一等。

心中虽然十分不悦,但范环想起楚王的嘱托,还是笑脸相向。

“相国,寡君听说你新任韩相之位,特让在下前来祝贺。奉上四色石一块,玉璧一对,琉璃珠百颗,黄金百镒为贺,希望能与相国交个朋友。”

韩辰一听,顿时咽了咽口说。

大礼,这绝对是一份大礼。

五色石的美名,他可是听说很久了,只可惜五色石太过珍贵,连楚人都难以见到。即便是次一等的四色石,也是有价无市,从来都没有听说楚国之外的人获得过。

唯一出现在各国之外的,就只有三色石,这同样珍贵异常。就好比他自己收藏的那块,就是他花了五百金托人从楚国买来的。

一块四色石,足够成为他陪葬中最珍贵的珍宝了。

更别说还有玉璧一对,琉璃珠百颗,黄金百镒,玉璧琉璃珠倒也常见,对他而言只是寻常之物,但是黄金百镒,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笔财富。

一镒黄金为二十斤,百镒便是两千斤,他这一辈子都没赚到这么多钱。

想着,韩辰的呼吸不禁变得有些沉重而紊乱。

良久,韩辰才压制住心中的贪婪,重新变得冷漠道:“无功不受禄,在下与楚王素无交情,楚王突然送来这份厚礼,必然所求极大,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唉!”范环一听,立即劝道:“相国多虑了,区区薄礼,只是寡君送来的祝贺之礼,祝贺相国上任罢了,并无所求。”

韩辰深深的看了范环一眼,笑道:“先生不必多说,楚王的心意在下心领了,但是礼物,还是算了吧。”

说罢,韩辰直接闭上眼睛一挥手:“楚王的心意在下已经心领,先生请回。”

范环见韩辰赶人,浑身一僵,接着不快的离去。

待范环离去后,许久,韩辰才睁开眼睛,长叹道:“可惜了···”

另一边,范环离开韩辰府邸后,回头看了一眼韩辰府邸的大门,冷哼一声道:“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罢,范环立即向公仲侈的府邸走去。

不久后,韩辰接到门客禀报,不由深深的皱起眉头:“范环去了公仲府上,受到了极高的礼遇,难道楚王打算放公仲回国?”

说到这,韩辰徒然一惊,公仲可是韩王心腹重臣,在韩王心中地位远在他之上,而且当年公仲还是为了韩国而去楚国做人质的。若是公仲回国,他韩相的位置···

想到这,韩辰突然有些后悔,刚刚拒绝得太干脆了。只是,这才刚刚把范环赶走,就急巴巴地贴过去,这似乎也不太合适。

就在韩辰忐忑不安的时候,数日后,公孙衍之孙,继承他楚国临海君的长孙公孙泽赶到了魏国大梁。

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二百四十七章 议分兵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动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粮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忧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