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

郢都。

熊槐看着昭雎送回来的战报,轻声囔囔道:“五国改变攻城策略,齐魏宋三国主攻东北两面,而秦韩两国主攻西面。”

说着,熊槐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陈轸问道:“陈卿,这五国既然改变了攻城方式,难道他们就没想过改变策略,不再强攻陈城,转而避实击虚,突袭我空虚之地吗?”

陈轸摇头道:“大王,不是他们没想过,而是没有采用。据内应传来的消息,秦韩两国本有意沿着颖水汝水南下伐我楚国,但是,这一提议却被齐魏宋三国否决了。”

熊槐一听,不由遗憾的叹了口气。

楚国在五国来势汹汹的情况下,不仅在陈城北部施行了坚壁清野,而且将颖南很多地区的士卒都抽调一空,并全部集中在陈城。

如此做为就是为了给韩国,不,应该是给秦韩两国以可乘之机。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裂五国联盟。

一般来说,要想瓦解敌方的联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重礼收买其中一个或两个,只要收买成功,那联盟就很容易破裂。

同样,联盟自我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分赃不均。历数以往的所有联盟,其中大部分分裂反目的原因,不是因为目标不一,就是因为分赃不均。而且,其中大部分反目成仇的,都是因为分赃不均的缘故。

当年三晋刚刚从晋国独立,三国依旧好的跟一个国家一样,但仅仅只是一代人,短短二三十年间,到了三晋的第二代,三晋就开始反目了。

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赵国分的好处太少。

所以,这次楚国分化五国联盟,就是同时从这两处着手。

收买联盟的国家,这是楚国早就开始干了,甚至五国还没有调兵的时候,楚国就开始收买五国中的大臣了。

战争开始后,楚国刻意留下颖南,并让昭雎率重兵拦住齐魏宋三国,这就是为五国联盟制造矛盾,促使他们更快的分化。

只要秦韩两国一去颖南,并获得大片颖南土地,以韩国的实力,根本就没办法拿出自己的土地来答谢其他四国。如此,只要联军长时间无法攻破陈城,必然心怀怨气,眼红韩国。

这就是楚国破坏联盟的机会。

至于颖南的土地,就凭韩国的实力,不是楚国看不起韩国,只要楚国不是遭到天下各国针对,即便韩国有秦国或者魏国的援军,那楚国要想从韩国手上夺回颖南,还是很容易的。

这就是楚国快速瓦解联盟的办法。

可惜的是,计划没成功。

想着,熊槐甩了甩脑袋,好像一瞬间就将遗憾甩了出去。接着,熊槐又开口问道:“陈卿,收买五国大臣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陈轸点了点头道:“收买五国大臣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无论是齐相田文季子,还是秦相甘茂,亦或者是韩相张开地,他们对我楚国送上的礼物全都笑纳了。”

“只是···”陈轸遗憾的摇头道:“只是他们虽然收了礼物,但是却没有为我楚国说话。”

熊槐笑了笑道:“不急,如今五国伐楚才没多长时间,各国之君全都在期待伐楚的战果,此时还不到时候。”

说着,熊槐笑着看向北方:“不过,寡人想来用不了多久,游说各国的事情,就会迎来一个有利的时机。”

陈轸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大王英明。”

五国伐楚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六月,韩相张开地病死,亲秦派大臣韩辰接替韩相。

七月初,魏太子政病死,魏国亲齐派公子,公子遫继任太子。

七月中旬,韩国因旧粮即将耗尽新粮还未收获,而陷入青黄不接。

于是,韩国一面派人向秦魏两国借粮,一面派人向两周征粮。

数日后,楚国收到韩国内应传来的韩国缺粮的消息。

“机会来了。”

熊槐一听到韩国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接着立即将在朝的重臣招了过来。

楚宫。

熊槐将韩国缺粮的事情公布后,喜道:“诸卿,之前我们一直都在收买以及游说五国,但是却收效甚微,其原因所在想来大家都清楚。现在,韩国出现缺粮,这正是我楚国离间五国的绝好机会。”

“已经等这个消息等了很久了。”

群臣一听这个消息,全都露出兴奋之色。

早在各国伐楚之前,楚国就已经开始针对韩国进行布局,如今韩国遭逢危机,这就是他们苦等良久的机会。

此时,熊槐顿了顿之后,看向屈原道:“左徒,寡人要你立即发动我楚国所有的齐魏两国力量,务必要借这次韩国缺粮的机会,让齐魏两国同时向韩国施加压力,逼迫韩国全力伐楚,以离间齐魏两国同秦韩两国的关系。”

“唯。”屈原立即应道。

而后,熊槐看向昭常吩咐道:“左尹,之前游说秦国的事情一直都是卿在负责,这次瓦解五国联盟最重要的事情,让秦国退兵的事情,还是交给卿来处理。”

说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面色沉重的道:“此次游说秦国,若是秦国同意以汉中十座的代价,从陈地退兵,这是最好不过了。若是秦国不愿,那寡人的底线就是汉中之半,汉中的长城一定要控制在我楚国手中。”

昭常用力的点了点头,应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负大王所托。”

接着,熊槐的目光从剩下的群臣中扫了一眼,然后将目光放在咸尹范环身上:“咸尹。”

“臣在。”

“不久前韩相张开地病死,新任韩相韩辰接替不久,其在韩国的地位并未稳固。寡人要贤卿去一趟韩国,携重礼恭贺韩辰任相。这次恭贺的目的,乃是趁其立足未稳,要他进一步分裂韩国与齐魏两国的关系。”

范环闻言,迟疑的道:“大王,韩辰一向与我楚国不太对付,臣担心韩辰未必会听我们的。”

熊槐笑了笑道:“无妨,寡人也知道韩辰不会听的,所以,这次贤卿去韩国的时候,顺便给公仲带一封家书回去。

公仲在我楚国做了多年的人质,想必也想家了。”

范环一怔,接着露出一丝笑意,拱手道:“大王英明。”

不久,群臣离去后,熊槐又将公孙衍之孙,继承了公孙衍临海君爵位的公孙泽召来。

“临海君,这次寡人找你来,是有一件重任托付于你···”

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