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

御林军护驾主帅岳武穆王。降

岁次辛酉年十二月初二日。公元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廿七日

律诗∶

心随老母到台中。色相真如悟本空。

大道阴阳成两气。修身日夜启三蒙。

因皆夙世遗今世。果出前功证后功。

祸福无门均自召。阐扬奥义挽颓风。

圣示∶

无极老母懿驾亲临,神人恭接。

天母至尊无极老母。降

律诗∶

云车飞辇出仙关。武穆神威伴圣颜。

飘渺清风身上拂。苍青玉树手中攀。

文章满腹冲牛斗。道气明心流世寰。

无极天书开奥义。群黎有幸沐荣颁。

懿示∶

诸贤卿与诸儿女免礼。

又示∶

“天道奥义”之着,已将完结,娘虽费尽一年之苦心,但若能唤醒诸迷儿,同登觉路,一心向善而修,则娘之苦心,亦不白费也。犹其有善觉之儿女,均参加乐助印赠,其代天宣化之功德,实无可限量也。娘心甚慰。

天道奥义→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

无极老母曰∶

天道有七善道,凡修天道者,应遵循而修之,则道果可成。七善道者∶“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兹将天道之七善道,阐明如下∶

一、居善地→住在一个地区,就应将这个地区感化好。天道以化民为首,我住在甚么地方,就应将这个地区感化好。如何的感化,自然以布道为要务,凡是修道者,都当负起布道的责任。能布道,才能化民,为善有多端;寒者衣之,饥者食之,自是功德。这个功德虽大,但真正大的功德,是挽救人的生命。什么能救人的生命?惟有布道、劝人修道,道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就是道,使一个人得道,这是最上的布施。道不是很神秘的,道在生活中,生活即是道;劝一个人改善他的生活,就是修道。修道者不可以自修满足,如自己得道,更当感化别人,兼善天下,乃是修道的最高目的。

二、心善渊→心如大海,清澄照物,万流所归。渊者,海也,以海喻性。为什么以海喻心或性呢?因心性有如大海一样,不仅明可照物,亦可载物。心性是什么东西?不是虚无飘渺的,如本无其物,则不能有何作用。心是宇宙变化的枢机,这个枢机无限大,又无限长,它是一个充满宇宙,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以海喻之。言其广大深湛也。心必须如渊,才能发挥心的功能。

〈一〉沉潜∶不浮燥,则可以肆应众感,千变万化。

〈二〉灵明∶不浑浊,则可以烛照幽冥,纤尘毕现。

〈三〉下流∶不偏狭,则可以宏百川,广为收纳。

养心的功夫在诚,诚者纯一不二也。纯一即“见素抱朴”,亦即“明心见性”。诚字的意义非常深奥,孔子云∶“至诚如神”,又云∶“诚者,非自己而自己也,所以成物也。”

三、与善仁→救济当出之仁爱,发大恻隐之心。帮助别人,也当以仁爱为要,并不存其它意思。许多人帮助别人,存有不正当的企图,这是不对的。仁爱也不是随便可施的,不当用爱的,也不可爱。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谓之天德,天德则爱之。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谓之天贼,天贼则不爱之。

四、言善信→说话要有信,民无信不立。人必须有信,人类之相处,其结合之条件在信。信好似一种契约,买卖之成立在有契约。信者约也,约必兑现,不能兑现则买卖不能成立。治国者尤贵信,言而有信,则立,言而无信,则亡。一人当立信,一国更当立信,信者第二生命也。

五、正善治→正者,政也,行政必须做到最好的地步。执政者不一定能正善治,许多暴政,历史上记载也很多。昔时轩辕黄帝,一生经五十二次大战而后安定天下。黄帝且战且学道,修道者,不一定要遯入深山古刹,随时随地都可进修。为政者当善为之治,以安天下,此乃修天道救世之本旨。

六、事善能→作事要努力,再接再厉。善能者,善其所能,即自强不息也。修道的自强不息,是竭精殚虑,较之一般人更为努力。盖修道应清心寡欲,专一于一件事的。每人都应求之于己,而不求诸人。任何人都不靠,惟有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来新的事业。其所以事善能者,因其对于人生有认识,有修养,此修道之可贵也。

七、动善时→及时而动,既不可过,亦不可不及。人需要动,但不可妄动,当乘时而动。宇宙为一动体,生命者动能也。人生自然也在动中,善动者成功,不善动者失败,善动与不善动,其区别在“时间”;凡是捉住时间的,大半可成功。时间决定一切,许多问题,成成败败,自有时间来裁决。由此可知善时之重要也。

例如种田,善时而耕,适时而种,必可收获,若不乘时而动,则终无获可收也。所以修道者,众人所不愿作的,我独自去作。才能进于道。又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伟大的修道精神。

修道应苦修,苦修则可少私寡欲,藉苦修以静化,始能致良知。良能之发挥在压制及刺激。越受苦,良能才能光大。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苦不是忧患,而是神对于人的考验,凡能担当重任者,均出身贫困,此乃上帝对于人的恩惠。从艰苦中站起来的,都有大成就,并进于道矣。

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第四章:良知良能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三章:道统第九章:何谓修道第五章:天人合一第七章:道之天秩第005章:大道康庄之谓智序章前言第二章:道第九章:何谓修道第004章:大道康庄之谓礼第二章:道第三章:道心范圍,包羅萬象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线序章第七章:万法归宗第007章:大道康庄之谓孝第十九章:魔道第二十一章:生前与死后的关系前言前言第01章至第10章第66章至71章第十八章:人身难得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006章:大道康庄之谓忠第八章:解脱生死第五章:天人合一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十四章:天道之进修第十章:生命序章第007章:大道康庄之谓孝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66章至71章第009章:大道康庄之谓节第11章至第21章第三章:道心范圍,包羅萬象前言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九章:何谓修道第十八章:人身难得第五章:天人合一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004章:大道康庄之谓礼第十章:生命第55章至65章第十八章:人身难得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十章:生命第十章:生命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十八章:人身难得序章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线第五章:天人合一第十九章:魔道第十二章:心性第十四章:天道之进修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八章:解脱生死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009章:大道康庄之谓节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五章:天人合一第01章至第10章第三章:道统第十九章:魔道第十八章:人身难得第三章:道统第004章:大道康庄之谓礼第004章:大道康庄之谓礼前言第三章:道心范圍,包羅萬象第007章:大道康庄之谓孝第003章:大道康庄之谓义第二十一章:生前与死后的关系第十九章:魔道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九章:何谓修道第十九章:魔道第005章:大道康庄之谓智第008章:大道康庄之谓廉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九章:執慧歸真第009章:大道康庄之谓节第十五章:见素抱扑以却魔第002章:大道康庄之谓仁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