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节 琉球灭亡

太平军到最后还能保持三十万人并不算什么奇迹,因为除了十来万是真正的老兵之外,剩余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从满头白发的老爷子,到面色稚嫩的童子军都有,这些人也并不全都是抓来的,很多都是为了一口吃的,主动愿意把命卖给太平军的老百姓。

三十万軍队背后,则有五十多万活着的和死了的太平军士兵的家眷,江南遭受这么多年战乱,女多男少,许多太平军的普通士兵,在过去太平时节,都能娶两个甚至三四个老婆,这些家属都是在太平军向天京收拢的过程中,随军来到天京的。

除了这些士兵和士兵的家属之外,老百姓并不算多,但也有三十万,因此天京城中,竟然有百万之众。

要将上百万人运走,这不是一个小工程,要不是救灾期间,大明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还真的不会那么顺利的将这些人送走。

规定交出軍队的士兵,必须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只要跟家人在一起,大家就会心安,心安就不会失控,这是血的教训。

因此虽然看似忙碌,可工作是有条不紊。

跟李秀成的协议是,他们都会被送到海外,但有一部分可以留下来,那就是手艺人,大明很重视各种手工艺的工匠,会给他们贷款,支持他们继续生产,因为大明的手工艺品是仅次于生丝和茶叶的出口商品,年出口额高达一千多万。

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仅仅只会打仗的士兵,则必须送走,第一是担心他们的精神信仰很难融入现在的大明,二来也需要他们在海外为中国民族开拓生存空间,他们通过杀自己同胞练就的杀人技艺是一种昂贵又稀缺的技艺。

因此很大一部分太平军士兵,都会被当作劳工转移到加州去,去斯坦福卖给劳务公司的那块满是印第安人的山谷土地。他们去哪里不但要靠双手开辟出供养他们的田地,还要靠双手保护他们的土地。

不过对外宣称这些人将被发配到阿拉斯加,因为直接将久经战阵的軍队,成批送往其他国家,怎么都不会让人放心。他们确实会先去阿拉斯加,至于会不会从阿拉斯加转移到其他地方去,那就没人知道了。

在完成这么庞大的人口转移之前,曾国藩的湘军必须老老实实的待在城外,而明军也在附近防备湘军。

大明则再三保证,一定会在人口转移完之后,将軍队撤出江南地区,同时不会破坏天京的财富,会一起移交给湘军。

当然摩擦绝不会少,湘军士兵的军纪始终是一个问题,他们没仗打的时候,如果不劫掠附近居民,那就是怪事了,一般情况下曾国藩是默许这种情况的,但是现在却在极力弹压,显然他不打算得到江南,而失去民心。

除了劫掠之外,还跟明军偶有冲突,这些打惯了仗的湘军兵油子,看谁都不服气,历史上清军在越南跟法国人打的不错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批湘军老兵还没有全都死掉。

但曾国藩的弹压十分辛苦,因为大多数湘军士兵,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攻占天京劫掠的目的,才维持军纪的,现在天京拱手让明军占了,他们能没有怨言吗,所以劫掠百姓,跟明军冲突。

可明军不是好惹的,敢于挑衅的湘军大都没什么好下场,甚至出现成建制的湘军,被明军歼灭的情况,因此江南此时不但没有恢复平静,反而变得更加的混乱。

曾国藩的压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而是让大量的湘军逃亡落草为寇。历史上,曾国藩在攻入天京后,就地解散湘军,就出现了大批士兵不回乡,而是落草为寇的情况,荼毒了江南之后十多年。

此时列强的态度则很不一致,法国因为跟大明的关系变好,对此没有任何表示,英国人对此表达关切,可显然已经不愿意插手了,他们惟愿江南秩序尽快恢复,也让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尽快恢复。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大明租用了在救灾时期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民间船队,用上万艘大小不一的各种船舶,先将太平军转移到了福健沿海岛屿金门岛上安置,然后在这里进行登基,分类之后,在送到不同的地方去。

能够生产民用手工艺品的工匠,送到大明的城市里就地安置,只有瓦工等普通技艺的,则送去太平洋的垦殖地去安置,那里各种手工匠人,否则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无法自足,全靠国内供给的话运输成本太大,这也是为什么这块殖民地持续亏损的原因。

那些完全没有一技之长的,才会送到阿拉斯加去。

但所有这些都不包括各个级别的王爷,但这些王爷有自己的选择,汪海洋选择留在福建,杨辅清则选择回家,至于李秀成,出人意料的决定跟他的部下一起去海外。

江南问题拖延了大半年,当天京城所有太平军和家属以及百姓都转移走之后,大明跟清廷进行了领土交换,开始逐步从江南撤走明军,并且从广西向云南开进軍队。

江南问题基本上就这样结束了,尽管有波折,但结果还算圆满,主要是满清,上下都送了一口气,横亘在他们喉咙中的那根刺终于拔除,许多从头到尾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清廷官员,甚至有一种不敢相信就这样结束了的感觉,八旗子弟们也觉得脸上有光,酒楼、茶馆里成天吹牛,大言蔑视太平天国不过跳梁小丑这天下说到底是大清的,而他们完全将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成立的大明国当作空气忽略不谈,同样不谈的,还有镇压太平军的第一功臣,曾国藩。

曾国藩此时也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湘军的问题,湘军在编制上始终不是正规军,而是乡勇,军制上是应该随着军事行动的结束而裁撤的,可是裁撤了湘军,留那只軍队保卫大清呢。

所以曾国藩两难,不裁撤湘军,层出不穷的军民冲突,已经让他难以忍受了,裁撤湘军,那么近在咫尺的大明,谁来防备。

此时的大明,却已经将目光暂时从江南转移走了,他们的目光看向了东方,就在今年,日本人将琉球王室掳到了东京,将琉球国彻底灭亡了。

大明对此的态度是,绝对不能接受。。

第一百五十节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三十节 炮轰美舰第七百五十三节 佩科斯战役第一百六十二节 回报友谊的方式第五百七十六节 决定未来的那些大事第五百六十六节 规范乡村自治 1第二十八节 意外第六百一十八节 太平洋铁路第六十三节 跟法国人做朋友第一百六十节 北京陷落的震动第六百六十八节 唐郝合作第二百九十七节 控制广东 2第三百节 归程第三百四十六节 告捷第七百九十五节 璀璨的手工艺品第八百节 扩大公局法案第七百四十三节 华人爆发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七节 明越兄弟同盟条约第四百一十八节 给日本人贷款第一百二十七节 迷惑英国人第八十七节 咸丰阅信第六百七十六节 新明英商约第五百六十三节 军事改革 3第三百七十二节 美国要调停第六百三十一节 深化改革 2第九十四节 全靠演技 1第五百六十四节 教育改革 1第三百五十节 一群传教士第一百六十二节 回报友谊的方式第二十七节 侯进第一百一十一节 更大的利益第三百五十二节 洪天王复生第六百九十一节 抗法保皇运动第一百九十五节 横扫千军第五百七十四节 美国人在背后第五百八十三节 改革的实质第十五节 行动(3)第七百一十九节 十年保护期第一百七十节 误判第八百一十六节 向贫富分化说不 2第三百五十九节 危机第三百三十节 发行债券第六百三十一节 深化改革 2第一百二十九节 瞒天过海第四百零四节 迎娶第七百一十二节 不急着当打手第三百九十九节 贸易谈判 1第六百四十二节 琉球国还是冲绳县第三百一十一节 教育体系第三百零四节 闹市挂印第一百六十八节 昭常一样的忠臣第七百四十九节 新生派力量第二十七节 侯进第五百六十六节 规范乡村自治 1第41节 大计划(一)第一百七十九节 推销自由贸易第六百一十九节 新的土地第三百零七节 西方使团第七十九节 短兵相接第七百一十五节 屠杀蓝衣军事件第七百一十二节 不急着当打手第一百零三节 千年宗族第一百三十三节 借美国说事第二节 意识上传第六百六十八节 唐郝合作第三百六十一节 军事竞赛第十节 门第四百一十一节 大明的铁甲舰第二百九十四节 收服八旗将军第二十五节 大红包第七百二十八节 赫德的财政政策第八百一十七节 让城里人回农村第五百八十七节 反攻第九十七节 围魏救赵第五百七十四节 美国人在背后第六百四十九节 日本的态度第五百五十六节 两个新国家第六百零六节 付出的代价第三十三节 擒王(2)第一百五十八节 神经病一样第四百二十节 收获来了第三百八十三节 工业革命种子 1第六百八十一节 整顿上海经济第五百八十四节 大不列颠之桥第三百零三节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四节 赫德要权第一百二十一节 美国人的野望第二次新加坡和谈第三百三十七节 肇庆会战 1第一百九十三节 大兵压境第七百六十三节 大会战序幕第三百九十八节 场外游说 2第三百一十三节 改革进行时第六百二十三节 太平天国有奸商第三百八十七节 婚姻介绍所第十二节 机会第一百九十二节 拉拢穆克德讷第九十五节 全靠演技 2第一百三十三节 借美国说事第二百九十九节 珠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