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桩板梁式结构建材码头

就在园沙新村招标完成后,中船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材码头的设计论证也开始了。

这个建材码头也是基地要开建的第一个码头,建成以后将成为基地混凝土搅拌站专用材料码头,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原材料,都将通过船运,在这个码头靠泊,再通过汽车或者是其他输送工具转运上岸,进入混凝土搅拌站材料仓。

这项工程的总包方,仍然是中船常兴建设有限公司和中船九院,并且由中船九院负责进行设计。

论证会在五月初召开了,参加论证会的除了设计单位中船九院,还有中船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领导专家,当然作为码头使用方,亦即基地混凝土搅拌站的承包方,中海三航局和罗氏企业也获邀参加论证会。

罗飞进入论证会现场,看到沈欢的时候,不禁激动得走上前去,拍了拍沈欢的肩膀,高兴地道:“欢子,没想到咱们还能同时参加这样的论证会,难得呀!”

沈欢正在跟中船九院副院长说话,被罗飞这么一拍,他不禁转过头一看,发现是罗飞时,沈欢也是笑了:“罗飞,这一次你这个业主可得提出一些意见来才行哦,不能白来的!”

罗飞苦笑道:“我又不懂,怎么能提得出来?还是看你们的吧。”

这时候罗飞看到中海三航局的两个专家也过来了,其中一个是老熟人段永福,另一个人则是中海三航局设计院的副院长阮文波,罗飞也是笑着冲他们招手,罗飞给大家作了介绍。

这时候中船九院副院长张兴华笑道:“阮副院长,这次有你们三航局的专家参与我们的设计论证,我相信这个码头一定能够成为一项优秀的工程,为我们的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做出它的贡献!”

的确,中海三航局在码头设计和施工方面,是有着丰富经验的。

沈欢也不禁想起,在前世的时候,这个建材码头的确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说江南常兴造船基地数百万方混凝土的原材料,全部是通过这个码头转运上岸,还有基地正式的开工仪式上,所有来参加开工庆典的领导专家都是从这个码头踏上的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甚至还有大领导踏上过这个码头,所以它的确是非常的重要,不能出一点儿的问题,首先在设计上就一定要做到完美。

为此中船九院和中船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搞了这么一个各方参与的设计论证会,也绝对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阮文波笑道:“我们也就是打打酱油吧,主角还是你们中船九院,我们虽然也在这长江口设计建造过类似的码头,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很多设计标准都改了,所以在设计上肯定要跟上,也要大胆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张兴华道:“对,对,所以这一次我们才邀请了各方专家来论证,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我还记得,你们中海三航局在十多年前,在吴松口设计建造的一千五百米固定透空式防波堤,就非常的成功。那可是交通部的重点工程啊!”

阮文波点头道:“不错,当时我也参加了设计工作。这个码头既是防波堤,又是工作码头,最终我们经过充分论证,采用了高桩墩式结构,堤身为高桩板梁式结构,引桥结构型式也是采用了二十米跨度的高桩板梁式结构,在长江口施工,受到的影响也是比较大,有台风,有寒潮,有雨天的影响,一年下来有效工作日不超过二百五十天。并且桩基施工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关键所在,主要的矛盾是要控制距离远,精度低,风浪和潮汐的影响。”

张兴华点头道:“是的,桩基设计和施工确实是难点和重点。”

这时候参加论证会的人也差不多到齐了,主持论证会的中船九院副院长张兴华走到台上,沉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了到各位共聚一堂,主要目的还是对咱们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一期建材码头设计进行论证。下面我就把相关的资料进行简单介绍。”

张兴华拿起一叠资料就读了起来:“本工程位于跃进港西侧,前卫港以东,常兴岛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并且风力较强。根据近十年统计资料显示……最高朝位为四点六二米,最低潮位负零点六八米……总体设计原则为,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又要考虑到船舶安全操作和装卸作业要求,总平面布置要符合中船江南常兴造船在地总体规划。”

专家们一边听,一边也是在小声议论起来。

罗飞和沈欢坐在一起,他不禁好奇地问道:“这个码头,等咱们这个混凝土搅拌站拆迁以后,应该要是改建成舾装码头的吧?”

沈欢点了点头道:“是啊,毕竟花几千万建这么一个码头,当然不可能就用几年,然后不要了。肯定是要多多利用。”

罗飞点头道:“嗯,这个建材码头,我也了解过,最大的船也就运砂石的货船了吧,估计大的有五千吨左右,这么大的重量,靠在码头上,对码头的要求也一定很高哦!”

沈欢道:“那可不是,否则中船九院就不必这样大张旗鼓的搞论证会了。”

最后张兴华沉声道:“根据这些资料,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我们初步确实采用高桩板梁式结构,布置两个五千吨级货船泊位,两个一千吨级货船泊位,可满足基地混凝土搅拌站同时进行骨料和粉料的装卸作业。本工程的关键,为高桩结构的计算和设计,由于这种结构处于开敞区域,浪高流急,除受到系缆力,撞击力等作用外,还受到水流及波浪的作用,甚至水流和波浪作用还成为主要的外载荷。各位专家,对此可有什么建议,在论证会上可以提出来,共同探讨。”

没想到沈欢会第一个提建议,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罗飞看到沈欢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也惊讶了。

不过沈欢前世的时候,对基地的一些情况包括码头的设计施工也是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他站起来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态链商业模式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语手机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二十四章 入职培训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买房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好戏弄一下对方第三百九十九章 电子产品的换代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坞基坑发生管涌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桩板梁式结构建材码头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锤定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从前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母的爱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雷舍夫机械厂第四百九十七章 两座730就足够第一百一十一章 总师致谢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议成立研究院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游项目第一百九十七章 专家云集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态链商业模式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么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会与中船新闻发布会第一百八十五章 贵宾的待遇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标第五百六十七章 买个造船厂玩玩?第二百九十八章 睡一个屋好吗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发系统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万的汉语老师第五百章 中国船舶的心脏病第二百七十六章 满载而归第四百九十七章 两座730就足够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业要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第六百四十八章 平淡就是幸福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论文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乐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四百五十章 超长大直径PHC管桩第三百七十四章 用伊妹儿帮明月发论文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实人才可靠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径PHC管桩第五百七十八章 皆大欢喜的收购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届江南常兴造船创新论坛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进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雷舍夫机械厂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发系统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飞豹第一百二十一章 烟花易冷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奖了第三百零二章 未来岳母让买辆小车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专还是高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艺师第四百零一章 进军MP4和山寨手机第六百五十一章 万吨大驱论证会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乐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时光遇到最美的你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第一百六十八章 依依惜别第二百五十二章 国产大客机展望第一百零八章 工艺室的小聚会第二十二章 姨妈的爱情故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党李铁竟然来应聘第一百零八章 工艺室的小聚会第一百八十三章 钛合金螺栓加工第二百三十章 办理调职手续第一百七十章 间谍第二百二十三章 还没有进入主题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实人才可靠第三十章 联谊晚会第六百三十章 严向东的梦想第二百六十章 飞豹露真容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争奇斗艳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坞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导弹驱逐舰开工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门推销AIS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电磁弹射,这可能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变迁路线第五百一十九章 客滚船特种焊材出问题了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进第五百零五章 在职硕士研究生第四十四章 转移话题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业集团征文大赛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道嘉奖令第六百三十八章 准备申报教授级高工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二百七十四章 应聘者众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从前第二章 新的起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弹的事儿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镜惹的祸第六十三章 军代表孙成明第二十六章 工匠精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跃冲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规开工仪式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不明水下航行器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