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超长大直径PHC管桩

沈欢朗声道:“对于码头的设计我不是太懂,但是我也了解了一些,我想提一个建议,那就是现在咱们在船舶工艺设计的时候,已经应用到了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现在有限元软件也进化得非常不错,我认为在这个码头的设计当中,也可以引入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来进行计算,从而使码头结构的受力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比如在最大载荷下,桩台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这样码头的结构安全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证。”

张兴华笑道:“沈助理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我们也在认真研究,是时候引进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了,我们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呀,过去的老方法的确是要改一改了。”

这时候段永福站直来道:“各位领导专家,我个人建议在这个码头的桩基设计布置方面,尽可能的考虑使用大直径的PHC管桩,这样的话能够减少桩基数量,降低施工风险,缩短桩基施工周期。目前的两种高桩码头型式,还有一种采用钢管桩基,但它的缺点很明显,用钢量大,水工建筑物造价高,而使用大直径PHC管桩是最好的。”

张兴华连忙道:“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会认真考虑。不过我想问一下,你们中海三航局,能够提供的最大规格PHC管桩,有多大?”

段永福笑了笑道:“我们可以提供直径为一千二百毫米,超长的PHC管桩,当然如果客户有需求,一千四百毫米都不是问题。”

张兴华笑道:“好,那我就放心了,这样我们也可以放心大胆的采用大直径管桩,毕竟桩基工程的费用占码头工程造价将近一半,如果能够采用大直径PHC管桩,节约工程造价,又能够确保码头结构安全,的确是一举两得了。下来我们会再和贵公司进行细致的讨论。”

事实上,在常兴岛这种淤泥质厚的码头工程中,确实要采用超长大直径PHC管桩来控制码头的沉降,不仅仅管桩直径要大,而且也是超长的。当然这对PHC管桩的生产质量,和沉桩的施工要求就非常高了。

并且按照码头工程的规范,桩身结构的接头不宜多于一个,所以标准的单根PHC管桩的桩身也是非常的长,对于生产工艺和吊运,以及打桩机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一次论证会上,专家们也是提出了不少的建议,这也为建材码头的设计施工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个月后,建材码头的设计工作全部完成了,最终确定了采用中海三航局临海混凝土公司提供的直径一千二百毫米超长大直径PHC管桩。

为此临海混凝土公司的生产技术系统也是在段永福总工的带领下,展开了这一次超长大直径PHC管桩的生产技术方案准备工作。

要知道一般的大直径管桩,直径也不过一千毫米,但这一次达到了一千二百毫米。虽然中海三航局混凝土公司在八七年引进脚盆国生产技术时,就已经有了直径一千二百毫米这个规格,但当时的单节长度只有十五米,而现在由于桩身的接头要求只有一个,所以就要求单桩长度达到三十米。

不过好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中海三航局临海混凝土公司就已经成功研发出三十米长度的超长大直径PHC管桩了,不过现在同样要高度重视,毕竟这可是国家重点工程,又是三航局和罗氏企业合资的混凝土搅拌站要自用的码头,这要是在PHC管桩质量上出了问题,那说出去就要丢人丢大了。

而在中船工业集团工程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由黄莉博士主持研发的快速砂型增材制造技术也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这项技术通过了相关专家的评审,获得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沈欢也开始和黄莉博士共同撰写关于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工业当中的应用和展望这篇论文,准备在九月举行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上引起更多专家的关注。

八月,中船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一期建材码头工程招标会也落下帷幕,中标的是中海三航局,这就非常有趣了,码头建成后的使用方主要就是三航局,而施工方也是三航局,PHC管桩的供应商也是三航局。

不过要论起来,在码头的施工方面,中海三航局的确是有非常雄厚的实力和相当的经验,如果它不中标那就奇怪了。

工期也是相当的紧,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二零零三年底这个码头就必须要完工,因为中船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专用的混凝土搅拌站,要在码头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开始建设了。

这个混凝土搅拌站也是中船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毕竟数百万方混凝土的使用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里面,每一年的量都要达到一百万方左右,高峰时肯定还不止。

中海三航局和罗氏企业这两个基地混凝土公司股东,都非常重视,在此时已经开始了建站的准备工作。

根据中船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船九院提出的基本要求,这个混凝土搅拌站设计了五条生产线,其中HZS180生产线三条,HZS120生产线两条,总计五条生产线,理论混凝土小时产量可以达到七百多方,不过理论产量一般都是达不到的,实际产能可以达到三百五十方到四百方每小时。这样算下来,日最高产能将近一万立方米,基本上还是可以满足高峰期的混凝土需求。

当然仅仅是有生产线还不行,配套的原材料储存也必须要够,特别是这里地处长江口,还要考虑到台风天气的影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可能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来不了原材料,那么为了不影响基地建设,所以这个混凝土搅拌站的对原材料的储存量要求就非常高了。

为此就必须要设计一个巨大的砂石堆场,以几数个巨大的胶凝材料储罐,当然外加剂储罐就更不必说了,所有的都要大。

整个混凝土搅拌站的面积,规划出来也是足有三号线挖入式港池那么大,长八百米,宽二百米,占地面积十六万平方米,合计二百四十亩。而且正好,混凝土搅拌站的位置,就在三号线港池旁边。

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月一号游艇第七十六章 老妈支持第一百零九章 总师来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还没有进入主题第三十二章 谈谈人生理想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乐的选择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态链商业模式第三百零四章 李铁家的年饭第五百五十八章 罗飞的粉丝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记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五百零一章 难以抗拒的好处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届江南常兴造船创新论坛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买?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坞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第四百六十章 超长大直径PHC管桩试桩成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艰巨”的任务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开工典礼第四百一十五章 专注的男人最可怕第一百八十一章 较真的军代表第三百零四章 李铁家的年饭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约九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强国就是沈欢的最高目标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第一百六十一章 导弹艇调研工作组到来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滚船舱室内装配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术中心的轰动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强国就是沈欢的最高目标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乐得了绝症第六百三十四章 严向东的幸福生活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设计方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飞鲨第六百三十四章 严向东的幸福生活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开布加迪跑车的感觉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业要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第五百九十四章 入住酒店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议成立研究院第一百六十二章 爆发的老设计师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强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还是与传统结合?第二百二十九章 晋升专业带头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桩板梁式结构建材码头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统第五百三十三章 游轮上的舞会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珠女船王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坞基坑发生管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飞机制造和船舶建造的共通之处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号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游项目第五百九十二章 巧遇女粉丝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四百零三章 吹响进军常兴岛、争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号角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标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制造技术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零二章 其乐融融第七十三章 金融风暴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与北船第四百一十章 技术交底会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鱼第一百四十章 女强人本色第四百九十章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席专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铁和伊万的婚礼第三百六十九章 针扎了一样的心痛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五百九十五章 开启合作新篇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常兴的重任第三百九十四章 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阴阳五行?第二百一十章 舰载机的那些事儿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坞基坑发生管涌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乐要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钛合金螺栓加工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国怎能没有蓝水海军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第十六章 新人报道第四百零四章 建设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大幕拉开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个屋檐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浇筑船坞底板混凝土第五百七十九章 罗飞当演员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达基府第五百八十四章 成为你的粉丝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五百零二章 对上了眼第二十二章 姨妈的爱情故事第十九章 切割车间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约千年灯会第七十章 老专家的质问第三百六十章 脉动式生产线启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常规开工动员会第三百一十二章 让别人羡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