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国际大协作

“形势不太乐观。”

冯啸辰直言不讳地说道。

“从去年以来,关于放权的呼声非常大。地方政府希望把国家直属的企业下放到地方,由他们管理。一些大企业也有这样的要求,觉得由国家直管不如交给地方管理,因为这样他们就不需要承担国家分派的任务,能够做一些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学术界的情况就更是一边倒了,支持放权的学者大约能占到七八成的样子,有些学者甚至直接喊出了应当把所有企业都私有化的观点。”

“乱弹琴!企业都私有化了,我们还能叫社会主义国家吗?”罗翔飞怒道,“怎么,这样反动的观点也能公开在会上提出来?会议主办方难道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吗?”

冯啸辰摇摇头道:“罗主任,这个倒不必苛责了,学术研究应当是自由的,不能压制不同的观点,否则就变成一言堂了。”

“这怎么能叫一言堂,最基本的原则总是要坚持的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变的,不存在什么自由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就必须是公有制的……嗯,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是公有制,国家还是提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但像咱们重装办联系的这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必须国有,这是不容置疑的。”罗翔飞说道。

冯啸辰皱着眉头道:“这就是我觉得形势不乐观的地方啊。我最近代替沈老师去参加了不少学术研讨会,有一些会议的级别还是挺高的,参会的有一些部委机关里的干部。持您这种观点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但并不占上风。从实践部门到理论界,占主流的观点都是经济自由化。我很担心这样一种思潮会影响到国家的决策。”

听冯啸辰这样说,罗翔飞的口气一下子就软了,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何尝又不担心呢?其实,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这一年多时间,咱们重装办的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受到的掣肘非常严重,而我们能够使用的手段也是越来越少了。国家这边,对于重大装备研制的决心似乎也有所松动。对了,你听说了吗,有一位学者最近提出了一个理论,叫作国际大协作理论,影响很大呢。”

“我当然听说了。”冯啸辰冷笑道,“在这几次学术研讨会上,国际大协作理论火得很呢,不但学术界支持,很多部委里的干部也给它站台,说这个理论对于指导部委的工作很有启发。”

所谓国际大协作理论,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整个世界当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秉赋条件,在这个体系中承担一个环节的工作。比如说,欧美国家的技术水平高,就负责技术前沿的突破、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劳动力丰富,就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发达国家生产点袜子、裤子之类的轻工业产品;至于中东、非洲等国家,则作为原材料的提供国,卖卖石油、矿石啥的,也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按照这个理论,中国根本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搞什么重大装备研制,人家欧美和日本都已经把设备造好了,你拿钱买来用就行了,为什么要自己搞一套呢?说穿了,不就是自力更生的旧思想在作祟吗?总是担心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害怕参与国际大协作会吃亏。而这样的思想,就是明显的冷战思维,是落后的、陈腐的……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美国迫切需要联合中国来遏制苏联的扩张,中美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洲和日本也同样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许多中国官员都相信世界大同即将来临,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的说法已经不合时宜。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大协作这种观点颇有市场。

其实又何止是中国,当时的苏联国内也有相当一批人信奉这种天下大同的观点,以至于酝酿出了戈氏的新思维,这就是题外话了。

冯啸辰是具有超前眼光的人,自然知道这种国际大协作的想法是何其幼稚。国家间怎么可能会有永恒的友谊?主导这个世界的规则只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就相当于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只能是被人鱼肉的结果。在此前,他对国际大协作理论只是抱以鄙夷的态度,现在听到罗翔飞也提起这种观点,他心念一动,试探着问道:“怎么,领导同志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吗?”

罗翔飞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有些苦涩。冯啸辰知道罗翔飞这个摇头的动作里包含着好几层意思,一是领导人尚未接受这样的观点,二是罗翔飞不敢保证领导人会不会接受这样的观点,第三则是表示出一种忧虑,甚至可能是失望。

“怎么会这样呢?”

冯啸辰有些懵了。

他虽然是一名穿越者,但前世一直是做技术管理的工作,对于经济学和经济史了解不深。他知道80年代中期国内出现的这种国际大协作理论,但不记得国家决策层面是否受到了这种理论的影响,以至于作出了相应的战略选择。在他印象中,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的确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有一些企业倒闭了,有一些企业转产轻工业产品去了,还有一些企业则落入了外资的囊中。难道,这就是国际大协作理论的结果?

装备制造业的徘徊不前,不能说没有客观的原因,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段弯路了。走弯路的结果就是浪费了时间,损失了机会,要弥补这段弯路带来的影响,必然要付出血汗的代价。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空,是不是可以避免重走这段弯路呢?

“罗主任,您的观点是什么?”冯啸辰问道。

罗翔飞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是坚决反对这种理论的。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装备制造方面绝对不能仰人鼻息,必须发展起自己的装备制造业,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说什么国际大协作,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50年代的时候,苏联老大哥就曾经提出来,说他们有原子弹,可以保护我们,我们不需要自己搞原子弹,但老一辈领导人坚决要搞。实践表明,没有属于自己的国之利器,一个国家就不可能有地位,就只能永远被别人欺负。这样的道理,我们在50年代就已经懂了,现在难道反而不懂了吗?”

“可是,如果国家撤销了重装办,怎么办?”冯啸辰问道。

罗翔飞脸上露出一些决然之色,道:“只要我们这些老同志还在,就绝对不会让重装办被撤销掉。别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妥协,但在重大装备自主研发这个问题上,我们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关键时候,还是需要你们这些老同志当定海神针啊。”冯啸辰感慨地说道。这个世界需要年轻人的闯劲,也需要老同志的稳重。前世的俄罗斯就是因为让一位年仅35岁的“大男孩”盖达尔主持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结果被一帮美国经济学家忽悠着来了一场“休克疗法”,差点断送了整个俄罗斯。

听到冯啸辰对自己的褒奖,罗翔飞并没有得意的感觉。他说道:“现在的情况有点乱,国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各个部门都不知道该如何做。商品经济的提法,我是赞成的,放权才能够搞活经济,管得过多就没有活力了。但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重大装备该怎么搞,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去探索。对了,小冯,你现在可是社科院的研究生了,在这方面,你要多做一些贡献啊。”

说到最后那句话的时候,罗翔飞的脸上有了一些笑意。

冯啸辰道:“这也正是我要向您汇报的事情。我这次出去开会,接触了几家企业的领导,他们反映,现在重大装备研发方面的全国协作中断了,原来各企业之间会有一些技术上的交流,而现在大家都敝帚自珍,把自己的技术藏着掖着,不肯拿出来和其他企业分享。还有产品订货方面,很多企业宁可从国外引进设备,而不愿意用国内企业的设备,结果咱们辛辛苦苦引进的技术,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罗翔飞道:“说来真巧,我也正准备找你谈一下这件事呢。你知道吗,罗冶的王伟龙已经来京城好几天了,没准还去社科院找过你,不过你去外地开会了,他肯定找不到你。”

“怎么,罗冶那边出问题了?”冯啸辰敏感地问道。

罗翔飞点点头,道:“没错,而且就是你说的那种情况。前两年咱们辛辛苦苦从海丁斯菲尔德引进了电动轮自卸车技术,你还专门去红河渡帮他们推销过。可现在国内的订货数量非常少,无法支撑起罗冶的生产,因为批量小,罗冶生产一辆就亏一辆。再这样下去,罗冶只能放弃这个产品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机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点活干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三百九十三章 两难的境地第七百三十六章 区区1000个亿第四百章 焊大梁的牛人又出现了第二百零二章 利润的分配第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一百四十五章 专家来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大装备办第六百四十章 汇报工作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七百七十四章 库克船长的祖宗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烘烘的平河电厂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研究中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没有否定高老师的观点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满满的长谷佑都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第三章 这根本不是轧机部件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来当说客的吧第三百九十五章 关键在于重装办的态度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转机第三百五十四章 总得有人去做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十六计拖为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么其他途径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发挥余热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动致富不犯法第三百一十章 一明一暗两个原因第四百四十三章 韩姑娘的八卦第一百章 他说的话你们别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和冯处长合作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来都是菜鸟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坏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间是个大问题第一百四十三章 钳夹车第三百零八章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息解决方案第四百三十章 与地方企业合作第三百六十三章 遇上一个胖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个四合院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在补救来得及吗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个硕士学位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就像一把锥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八百零一章 卖了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要有肉有蛋第四百二十六章 请不请我吃饭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得敲打敲打第九百零九章 订单的烦恼第一百七十章 开张大吉第一百七十章 开张大吉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十三章 两个借调干部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们需要一个重装办(大结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四副组长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谋生路第三百零四章 盖詹爱占小便宜第三十三章 钳工比铣工干得好第十二章 田秘书有点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刚才那算是冲动吗第一百六十八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六十七章 东西方之间的技术转让第五百六十五章 冯啸辰的疯狂建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二百五十四章 树一个典型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第五百七十六章 输血还是抽血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第三百七十二章 章先生不会犯这个错第八百四十八章 做一个交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后发优势第二百八十七章 骗子一条街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会影响仙户的声誉第八百三十七章 铁证如山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给他们一些希望第三十九章 欢迎小冯第五百一十七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们应当算是朋友吧第九章 冯家的家庭会议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个承诺第八百六十章 高见第六百二十六章 他们没有钱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找他们试试第九百零六章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的并存第六百章 影响复关第三百一十二章 无法拒绝的好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七百一十章 欲擒故纵第六百七十章 我们楼里的清洁工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