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罗冶的困境

三年前,由重装办协调,国家从美国著名矿山机械制造商海丁斯菲尔德公司那里引进了40辆150吨电动轮自卸车。按照合同规定,这40辆自卸车中间的20辆在美国原厂制造,另外20辆则交由罗丘冶金机械厂制造,海菲公司需要向罗冶转让全部的制造技术,并发放制造许可证。

这种方式,便是80年代非常流行的“市场换技术”方式,海菲公司想要获得中国市场,就必须拿出技术来进行交换,否则中国就会转向海菲公司的竞争者去采购这批自卸车。如果中国是一个小国家,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是不会得到响应的,但中国却是一个让各家装备巨头都不敢轻视的大国,谁都无法想象失去中国市场的结果,因此市场换技术这种方式,便非常普遍了。

当然,国外装备企业答应向中国转让技术,还存着另外的一些想法。有些企业觉得中国技术水平低,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些高端技术,他们即便是答应转让技术,最终也不会受到什么损失。还有一些企业则所图更大,他们向中方转让七八成的技术,留下少数关键技术,用于卡中方的脖子。例如,一台设备中间少数几个部件的制造技术,外方是不转让的,中方如果要自己制造这种设备,就必须从外方采购这几个部件,而外方则可以把这几个部件卖出一台设备的价格,赚取更大的利润。

类似于这样的把戏,欧美国家的企业对东南亚、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采用过,而且屡试不爽。

罗冶接受海菲公司转让的150吨电动轮自卸车制造技术,中间也涉及到一些对方不同意转让的关键技术,这是没办法的。不过,海菲公司并没有因为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垄断而获得好处,因为罗冶并不是菜鸟,它是曾经自主研发过12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有着非常厚实的技术积累。在消化了海菲公司转让的那部分技术之后,罗冶组织技术攻关,突破了若干项海菲公司封锁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如今,罗冶独立生产的150吨自卸车,与从海菲公司原厂进口的已经相差无几,而价格却低了两成左右,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采购罗冶的自卸车不需要用到宝贵的外汇,这对于外汇极度紧张的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

罗冶的厂领导们信心满满,觉得有了150吨自卸车这样一个神器,罗冶未来20年都吃喝不愁了。可谁曾想,技术上突破了,市场却没有拿到。罗冶原本计划每年在国内市场上销售40辆以上的150吨自卸车,结果去年拿到的订单连20辆都不到,这其中还多亏当年冯啸辰替他们拿下了红河渡铜矿。由于冯啸辰折服了红河渡矿务局的老局长邹秉政,红河渡铜矿成为罗冶的铁杆用户,去年不到20辆的订单中,就包括了红河渡提供的8辆。

眼看着没米下锅,罗冶的厂领导慌了神,开始进行紧张的公关,派出人员前往各处矿山联系感情,推销自卸车。王伟龙因为曾经在经委冶金局借调过,是罗翔飞的老部下,因此被厂长指派前往京城来找重装办帮助协调。也正如罗翔飞说的那样,王伟龙到京城之后,除了找罗翔飞诉苦之外,还真的去社科院找过冯啸辰,只是因为冯啸辰外出开会,两个人才没有碰面。

“老王,我现在只是一个穷学生,你找我干嘛?”

看着被罗翔飞用电话叫来的王伟龙,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当然是找你去救场了。”王伟龙道,“上次你去红河渡,说服了邹局长,现在邹局长成了我们罗冶的坚强后盾,不但向我们采购自卸车,还拿出一笔钱和我们合办了一个红河渡矿山机械研究所,几乎是无偿地帮我们做工业试验。我们厂长说了,请小冯你辛苦辛苦,帮我们再联系十家八家像红河渡这样的矿山,我们的业务就足够了。”

“老王,你杀了我吧。就一家红河渡,我差点没让老邹把我给废了。你以为说动一个老邹这样的老领导那么容易?还十家八家的,你以为我是诸葛亮呀?”冯啸辰没好气地斥道。

王伟龙那话自然是开玩笑,红河渡的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像邹秉政这种有大局观念的单位领导并不好找。就算能够说服几个单位领导,他们也不见得能够像邹秉政这样大权独揽,一个人说了算。如果是集体决策,绝大多数的企业是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这也是时下的主流了。

“其实吧,我这次到京城来,主要还是想走重装办的门路。”王伟龙转了话头,对罗翔飞说道,“罗主任,当初引进150吨自卸车项目,是重装办牵头的,引进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重型自卸车的国产化替代。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重装办交付的技术研发任务,而且投入巨大的资金采购了设备,建立起了生产线。这个时候各家矿山不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重装办有义务出来帮我们协调啊。”

罗翔飞叹道:“小王,你说的事情,我哪里不知道?重装办这几年主持引进的装备技术,你们是消化吸收最好的一家。当然,这其中也有客观原因,毕竟自卸车的技术复杂程度,与大化肥、火电机组这些相比是差得很多的。你们率先实现了设备的全部国产化,重装办无论如何都是应当把你们这个典型给树起来的。

可现在的形势,你也是知道的,矿山的管理权也下放了,我们很难像过去那样对矿山发号施令。就算是过去,我们要说服矿山接受国产装备,也是需要费一些口舌的。现在的难度就更大了。不瞒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帮你们联系这件事,冷水矿的老潘那边答应要4台,说起来,这事也和小冯有关呢。”

说到这里,罗翔飞无奈地笑了。他给冷水矿打电话的时候,冷水矿的矿长潘才山答应得挺爽快,但随即又说了一句,说这是看在冯啸辰的面子上。这话让罗翔飞很是不爽,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像冷水矿这样的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还真没到这个程度,如果没有当年冯啸辰在冷水矿积下的善缘,潘才山估计是不会这么给面子的。

“看看,小冯,说了半天,还是得你出马,是不是?”王伟龙把头转向冯啸辰,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道。

冯啸辰没有接王伟龙的话,而是对罗翔飞问道:“罗主任,难道咱们不能让经委、计委联合发一个文,规定能够国产化的装备就必须进行国内采购,这样就不存在卖谁面子的问题了。罗冶的情况,估计也不是什么特例,总不能国家的事情总是靠私人面子来解决吧?”

“那是肯定的。”王伟龙道,说罢,他又满脸堆笑地对冯啸辰说道:“不过,小冯,老哥我现在等不及国家出政策了,我们罗冶马上就要断粮了,你就出手帮帮老哥吧。你想想看,咱们俩谁跟谁啊。”

这话就有些近似赖皮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王伟龙的确是颇为无奈,这才不得不和冯啸辰打感情牌。他其实也不知道冯啸辰能够怎么样帮他,只是冯啸辰以往的表现太过于逆天,让王伟龙有了一些近乎迷信的崇拜。他甚至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罗翔飞出面都不如冯啸辰出面有效果。罗翔飞只能从体制内去想办法,而当前的体制却是以放权为主流,罗翔飞手里没有了权力,难以有所作为。但冯啸辰就不同了,他做事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有什么力量就借用什么力量,在没有力量的时候也能够创造出力量来。王伟龙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罗翔飞道:“小冯,你看看社科院这边能不能走得开。如果能走得开,你就去帮小王他们诊断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先渡过眼前的难关。至于政策这边,我会继续努力的,你刚才说的那个想法不错,咱们的确应当有一个国内采购的要求。不过,这个文光是经委、计委两家来发,恐怕还不够,需要协调更多的单位,这就需要时间了。”

冯啸辰没有马上答应给王伟龙帮忙,其实也是顾忌了罗翔飞的面子。自己已经不是重装办的人了,人家找重装办解决不了的事情,还得自己出马,这难免会让罗翔飞觉得没面子。现在罗翔飞发了话,冯啸辰也就没有推脱的理由了,他点点头道:“罗主任,您放心吧。社科院那边,我有几门课是免修的,所以时间上还算比较充裕。王处长这边的事情,过去也是我联系过的,我还是做到善始善终吧。不过,我现在还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也说不好能够怎么帮王处长解决眼下的困境。”

“你想了解什么情况,我都可以跟你说。”王伟龙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我不是要听你说,我得到你们厂去实际看一看。另外,有些事情也不一定是你能够做主的,对不对?”

第一百零六章 德国人来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第九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第五百四十章 面试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么其他途径第七百五十九章 多好的同志啊第八百七十八章 把中国人拉下水第六百二十七章 铁矿石换设备第二章 KBS-3720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五十七章 罗翔飞想一鱼两吃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在补救来得及吗第七百七十五章 这好像是一个好主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谓的论资排辈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点活干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伙伴们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个名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息解决方案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章 压缩四千万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岩的事情绝非偶然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个四合院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大的区别第二百二十三章 这种鬼点子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个理由第八百五十章 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晏乐琴回国第三百八十四章 付点小费第五百六十一章 工人度假村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八百三十八章 宽大处理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么解决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个好员工第五百七十九章 最大的帮助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谁来了(今日四更虐狗)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八十七章 拍个工作证来吓死你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个小目标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关键时候能打硬仗第三百五十九章 21世纪信息最值钱第九百零七章 债务陷阱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发挥余热第三百五十一章 闹了半天是个误会第二百九十三章 跪求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国的工业底蕴第八十二章 拜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棒和胡萝卜都不能少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奖励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术换技术第七百四十二章 狮子大张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擅长开会发通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枕无忧第九十九章 讨价还价进行时第七百九十七章 对你们是有好处的第七百章 压缩外汇指标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就是个纨绔第五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无计可施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第三百八十章 我侄子是收破烂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这不就是国际大协作吗第六百三十五章 以后多帮助杉杉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压垮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十三章 桐川是个好地方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规矩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装办变成居委会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是中国人造的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这份光荣我们当之无愧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第四百零七章 给我一个面子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才有家的感觉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欢吃第三百九十三章 两难的境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满满的长谷佑都第六百六十六章 专业对口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