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

说起劳动密集型产品,人们心里能够想到的,都是服装、鞋帽、电视机、录音机等等,但其实很多机械产品也具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特征。像辰宇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泵车、挖掘机之类,就是同时兼具了技术、资金和劳动力三方面的因素。技术和资金的需要,自不必细说,劳动力因素就是指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人工作业,这是暂时还无法由机器完全替代的。

欧洲的工程机械价格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工人工资水平高,摊到每一台设备上就非常可观了。比如普迈生产的混凝土泵车,每台车的劳动力成本分摊就有3万多美元,再加上材料、加工机时、管理费用等,想卖5.8万美元也办不到。

海因茨尔对于工程机械的造价构成是非常清楚的,杨海帆说中国的人工成本低,这一点他无法反驳,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卡佩拉见海因茨尔也没反对意见,便跟着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吧,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杨海帆似乎是不经意地瞟了海因茨尔一眼,然后笑着说道:“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不太方便说了。”

“为什么?”卡佩拉有些不太明白。

杨海帆道:“我们和欧洲的工程机械企业是同行,在背地里评价同行,是不道德的行为。”

“你是说……欧洲公司有问题?”卡佩拉毕竟也是个商人,岂能听不懂杨海帆的暗示。

杨海帆点点头,并不吭声。

卡佩拉转头看向海因茨尔:“海因茨尔先生,你明白杨先生的意思吗?”

“我不明白。”海因茨尔耸了耸肩,没好气地说道。

卡佩拉却是回头向杨海帆说道:“杨先生,我请求你说得更明白一点。我知道你们东方人是非常含蓄的,但这里是欧洲,我希望你能够以欧洲人的坦率说出你的看法。”

杨海帆笑笑,道:“卡佩拉先生,我们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如果我们的一台设备成本是5万美元,那我们就会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报5.8万的销售价格。我们不会像某些企业一样,把5万成本的设备报出一个25万的高价。”

尼玛!

好吧,其实海因茨尔在心里说的是“法克”,毕竟他是不懂汉语的。杨海帆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简直就是诛心之论。他的意思是说普迈等一干欧洲公司向客户报了一个不合理的高价,明明只有5万的成本,却要按25万报价。可天地良心,普迈造一台泵车的成本远远不止5万好不好!

按照纯粹的制造成本来算,一台泵车5万美元倒的确是够的。但企业卖产品怎么可能只算纯粹的制造成本呢?

比如说,普迈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研发部门,专门从事新产品的开发,这个部门简直就是一头吸金兽,每年的成本支出高达数亿美元,这些钱都是要分摊到设备中去的。欧洲市场的竞争是如此残酷,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在研发上落了下风,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说真的,很多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设备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别家搞了,你如果不搞,客户就会觉得你的产品不行,所以普迈不得不每年都把大量的利润投到研发中去,为此就不得不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价格。

再比如说,工程机械产品是很容易出故障的,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就会影响到一系列的施工工序,所以客户总是要求厂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排队困难。为此,公司就需要在各国设立服务中心,常年派驻维修工程师。一个外派的维修工程师一年的工资、津贴、差旅费,随随便便就是上百万美元,这些钱不需要摊到设备报价里去吗?

还有,在国际市场上做生意,你能不投放广告吗?别以为你是世界知名品牌就可以不投广告了,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可口可乐的人能有多少?但可口可乐的广告投放堪称世界之最。用户都是一帮懒得动脑子的人,他们永远只选择记忆中最清晰的产品。后世某保健品为什么卖得好,就是因为它对消费者采取了脑残式的广告轰炸。普迈一年在全球投放的广告花费也是好几个亿,这些钱难道不也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这样东支出一点、西支出一点,普迈公司一年的利润可真没剩下多少了。一台混凝土泵车卖25万,也只能让普迈公司年底略有盈余而已。如果按制造成本销售,普迈明天就得关门大吉。

“杨先生,你计算的5万美元成本,其中包含了技术研发成本的摊销吗?”海因茨尔不得不开口了,再让杨海帆说下去,他在卡佩拉面前就没话可说了。

海因茨尔所以会假扮泰利公司的工程师前来交涉,也是被卡佩拉给逼的。卡佩拉此前在杨海帆里询过价之后,转身便去了普迈公司的展台。他直言不讳地指责普迈公司的产品价格太高,利润不合理,要求普迈公司把价格下降一半以上,否则他就要去采购中国人的设备了。普迈公司的销售人员向他解释了半天,也没能说服他,最后,普迈公司只能派出海因茨尔陪他到中国展台再来看看,照普迈公司的说法,中国人报出这么低的价钱,要么是在低价倾销,要么就是偷工减料,对于后一项,就得有专业人员去进行鉴定了。

海因茨尔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向中国人发难,中国人却先向普迈开火了。中国人不承认自己的产品价格太低,反而指出普迈是在谋取超额利润,海因茨尔如果不反驳,岂不就坐实了这个指控?

“我们当然包含了研发成本的摊销。”杨海帆郑重地回答道。

“你们一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海因茨尔又问道。

杨海帆笑道:“海因茨尔先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合适吧?我不能透露我们的研发成本,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点,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早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目前在公司里年薪是6000美元,不知道贵公司的总工程师年薪是多少。”

“你说的是月薪吧?”卡佩拉好意地提醒道。双方是用英语在进行交流的,而英语对于他们双方来说都不是母语,说错或者听错的可能性都很大。杨海帆说公司里的总工年薪才6000美元,这让卡佩拉觉得很不可思议,在欧洲,技术过硬的总工程师周薪6000美元都不稀罕,怎么可能是年薪呢?

“我是中国罗丘冶金工程机械公司的总工程师,我的年薪还不到6000美元呢。”旁边的陈邦鹏笑呵呵地插了一句。老爷子是马上要退休的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3000多,全年4万出点头,按汇率算的确不到6000美元,可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中国国内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

“我明白了。”卡佩拉点了点头。刚才杨海帆已经说到了人工成本低的问题,而陈邦鹏的话证实了杨海帆的论断。研发成本也是设备成本的一部分,如果中国的工程师工资只有欧洲的几十分之一,那么设备低成本就有道理了。

“那还是不对!”海因茨尔道,“我怀疑你们的设备和欧洲同类产品相比,性能上有严重的不足,否则价格上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杨海帆瞟了海因茨尔一眼,说道:“海因茨尔先生认为,我们的泵车在哪方面不及欧洲同行呢?”

“你们的泵送压力是多少?”海因茨尔问道。

“80兆帕。”杨海帆道。

“哈哈,我们……啊不,我是说,普迈公司的最新型62米泵车,泵送压力已经达到了285兆帕。”海因茨尔得意地说道,结果差点说漏嘴了。

“那又如何?”杨海帆耸耸肩膀,“你说的只是普迈公司最高端的泵车,而它们的普通型32米泵车,泵送压力只有110兆帕,与我们的产品相差并不大。”

“那好吧,我就说32米泵车……”海因茨尔也知道自己是偷换概念了,拿最高端的产品去和人家的普通款对比,实在有些不合适,他指着辰宇公司的产品说明说道:“你们的32米泵车,排量是每小时80立方米,而普迈公司的同类泵车能达到每小时120立方米。”

杨海帆道:“你别忘了,普迈公司的泵车价格是我们的4倍。同样花25万美元,买1台普迈公司的泵车,一小时能泵送120立方米混凝土,而买4台我们的泵车,可以泵送320立方米,你觉得谁的性价比更高呢?”

“这……”海因茨尔一下子就被噎住了,他也是大意了,没有去算细账。普迈公司的产品的确先进,但价格也更高,用性价比来衡量,普迈公司肯定是吃亏的。

“是的,按照性价比来算,购买中国公司的泵车,的确是更划算的。”卡佩拉在旁边说话了,他是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杨海帆能够把海因茨尔的气焰打下去,卡佩拉就有了与海因茨尔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普迈坚持咬住25万美元的价格不松口,卡佩拉还真有点想买中国产品的心思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判高手第二百章 扯一块虎皮第五百四十五章 上报纸了第二十二章 工艺是重心第四百零七章 给我一个面子第二百零九章 与虎谋皮第八十二章 拜年第六百九十七章 博士也是戏精第四百二十五章 遭到冷落第八十一章 雇工不能超过八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四套大化肥设备第九百零七章 债务陷阱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实是售后服务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大装备办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八十四章 标准件集散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七十七章 传说中的条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七百零四章 不带你玩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赊账第三百七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六十三章 辩论第四百二十三章 蓝调咖啡学术沙龙第五百八十章 难度大了第九百零九章 订单的烦恼第五百八十六章 天上掉下大馅饼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们的任务是什么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间是个大问题第九百一十二章 产业集群第六百五十二章 万朵桃花开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第三百九十五章 关键在于重装办的态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尔多懂焊接吗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砸锅第二十四章 貌似忠厚而已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条策略第七章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强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来是这样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方有分歧第四百六十章 我们是带着友谊前来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三百零三章 叫我冯叔叔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三百零四章 盖詹爱占小便宜第二百五十四章 树一个典型第三百二十章 小人得志便猖狂第九百一十二章 产业集群第七百九十四章 技术要造福于全世界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嚣张了第七十八章 不能让奉献者比惨第七百五十二章 不得不降价了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赚钱真的很容易第八百六十二章 等一等人民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第二百二十九章 地方上的态度第三百零三章 叫我冯叔叔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个巨大的坑第四百零八章 把零头抹掉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来都是菜鸟第五百六十五章 冯啸辰的疯狂建议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楼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六百六十二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五百四十四章 适当干预一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六百零三章 变成了摇钱树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所谓业务费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么解决第三百七十章 需要什么样的承诺第七百零五章 故人来访第三百三十六章 推荐一个亲戚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们给她出点难题第一百零一章 我当然有办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什么不能要钱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弹来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宁默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