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费的年轻人

抛开冯啸辰的欧洲攻略不提,在京城的国家核电公司三代堆型设计室里,两眼通红的冯林涛松开手里的鼠标,望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嘿嘿地笑了起来。

“林涛,这……应当是成功了吧?”一个面庞俏丽的女孩在他身边略带着几分紧张地问道。

冯林涛转过头,看着准女友王杉杉,笑着点了点头,道:“理论计算结果和我的推测完全一样,按照这个设计,反应堆的安全性能比现在最先进的堆型高四个数量级以上。”

“太好了!”王杉杉蹦了起来,抡着小粉拳轻快地冯林涛的肩膀上捶打着,同时兴奋地说道:“林涛,我就知道你行的!梁总工、陆主任他们都支持你的方案,现在看起来你的确是不负众望。这个模型成功了,三代堆的总师肯定是你的了,你说呢?天啊,31岁的总师,这得让多少人羡慕死啊。”

“嘘!”冯林涛赶紧竖起一个手指头搁在嘴上,示意王杉杉不要乱说。由于冯林涛在三代堆设计上表现出来的天才设想以及扎实功底,公司里的一些技术大牛,诸如副总工梁岳千、设计室主任陆铭等对他都十分看重,并有风声传出来称未来的三代堆型总师有可能会着落在他这个小年轻的头上。

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许多科研部门里都有明显的“青黄不接”现象。解放初从海外归国的那一代老科学家目前已经进入老年,精力不济,难以承担一线的科研任务,只能发挥一些指导作用。50年代至60年代初国内培养的那一代人在最年轻、最有学习能力的时候却恰逢运动,学术生涯中断了十余年之久,到运动结束之后再想补课已经非常困难。这些人目前仍是各个科研单位的骨干,但因为知识结构陈旧,要想依靠他们去追赶世界前沿,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再往下就是冯林涛、王杉杉这样的新新一代,这批人接受过正规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有些还有出国留学或者做访问学者的经历,见识广,精力充沛,在老一代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并很快就替代自己的导师与领导,成为各个重点项目的真正负责人。例如大名鼎鼎的西工大在1978级的一个班中,先后出了两位总师和一位副总师,这样的传奇是难以复制的。

冯林涛也听到过有关领导要给自己压担子的传言,向他透露这个消息的同事已经40多岁,资历比冯林涛老得多,说起此事的时候,语气间也不乏羡慕。不过,冯林涛在设计室里一向低调,对老同志也颇为尊重,加之能力上的确有人之处,所以嫉妒他的人并不多。大家还知道,现在大家每月能够拿到几百元的额外收入,全是因为冯林涛通过关系给设计室介绍了创收机会,就算看在这些外快的份上,谁还会去嫉恨这个小年轻呢?

虽说此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像王杉杉这样大呼小叫地说出来,万一被别人听见,对冯林涛来说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冯林涛才会示意王杉杉噤声。还好,今天是周末,其他同事都没来上班,只有冯林涛在这里加班算模型,王杉杉则是呆在办公室里一边做“创收”的翻译工作,一边陪冯林涛加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冯林涛都已经习惯了。

整个核电公司的技术部门,没有人不知道冯林涛和王杉杉在谈恋爱,唯一对二人关系感觉不确定的,只有他们这两个当事人。冯林涛单身太久,又是一个技术宅,真不懂得女孩子的心思。他从现象上分析,认为王杉杉应当是看上自己了,否则怎么会成天与自己进进出出,连自己周末加班她都要陪在旁边。可如果从理性上想,他又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自己长相一般、才华一般、性格一般,虽然有钱却无人知道,王杉杉据说家境极好,长得又倾城倾国,怎么可能会看上自己呢?

王杉杉的不确定是来自于冯林涛的反应,她自忖已经做得很明显了,拉冯林涛一起赚外快,还暗示他要买集资房,平时对冯林涛关怀备至,时不时会从家里带一些好菜来与冯林涛分享。一个姑娘对一个小伙做到这个程度,这个小伙除非是犯傻了,否则就会看不出自己的意思?

可眼前这个小伙,分明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女友,相处一年多了,两个人连手都没有拉过,这算个啥事啊?莫非是冯林涛眼界太高,看不上自己?

想想也是,冯林涛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在德国呆了多年,即便是穿着朴素,一举一动之间也透着一股欧洲的贵族派头。他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眼界高也在情理之中。自己家境虽好,可才子往往清高,说不定反而不愿意落个攀龙附凤的恶名。别人都说自己长得漂亮,可焉知这是不是一种违心的恭维呢?自己的鼻子有点小,眼睛不算大,脖子不够长,皮肤有点黑……啊呀呀,实在是丑得不成样子了。

要不怎么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智商欠费的,明明一个是才子,一个是佳人,可因为患得患失,就各自妄自菲薄起来了。冯林涛直到现在依然觉得王杉杉只是自己的“准女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林涛,你完成了堆型的理论计算,公司是不是该重奖你了?”王杉杉看着冯林涛,低声地问道。

冯林涛笑笑,说道:“重奖不重奖,倒也无所谓了。理论计算成立了,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实际设计了。现在国外的三代堆开发进度很快,咱们如果不抓紧,就失去这个赶超国外先进水平的机会了。我堂哥经常说一个概念,叫作弯道超车。具体到核电领域,国外在二代堆方面领先我们几十年,我们再努力也只是追上他们而已,没什么超越的机会。但三代堆就不同了,国外也是刚刚起步,如果咱们跑得快一点,说不定就跑到他们前面去了。”

“谁跟你说这个!”王杉杉没好气地白了冯林涛一眼,然后说道:“我说的是,如果公司重奖你,那么咱们买房的钱就能凑够了,是不是该去交钱看房了?”

“呃……”冯林涛哑了,看来大家的关注点真的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关买房的事情,王杉杉已经在他耳边念叨过无数回了。这房子是由公司内部兴建的,用的是时下最流行的“集资建房”的名义,一套两居室需要交两万多元,相对于市面上的商品房,当然是便宜得无与伦比的。

老职工们多少都有一些家底,加上夫妻俩共同赚钱,拿出两万多的集资款不在话下。但像冯林涛、王杉杉这样的年轻人,一个个刚工作不久,靠菲薄的工资要想存下两万多元,就实在有些困难了。单位上的同龄人凑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如何赚点外快来凑集资款的事情,王杉杉也不能免俗,时不时就要在冯林涛耳边嘀咕几句。

其实,以王杉杉的家境,替她拿出两万多元并不困难。但王杉杉觉得,如果让自己家里出钱买房,作为与冯林涛结婚时候的新房,只怕冯林涛自尊心上会有一些过不去。毕竟男人买房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无奈何,王杉杉便拉着冯林涛一起做设计室找来的“创收”工作,凭着每人一个月两三百元的创收款来存这笔集资款。

说是两个人一起创收,但其实事情大多是王杉杉一个人做的,冯林涛的精力都放在三代堆型的模型设计上了,偶尔与王杉杉一起做点翻译,与其说是为了赚钱,还不如说是为了换换脑子。

到现在,两个人共同的存折里已经存下了将近两万元,如果冯林涛因为模型设计成功而能够拿到一笔一两千元的奖金,那么集资款就凑齐了。王杉杉提醒冯林涛此事,是在向他做出进一步的暗示:我都打算和你一起凑钱买房了,咱们俩是什么关系,你心里还没有一点数吗?

“杉杉,其实……”冯林涛讷了一下,他有心要说出自己的秘密了。王杉杉的暗示,他早就懂了,只是没有勇气接受而已。在此前,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那就是要先立业,再成家。现在模型设计成功了,也到了向姑娘表白的时候了。万一是自己自作多情,表白之后横遭拒绝,那也无妨,自己就削发明志,继续把研究做下去好了。

既然要表白,那么自己的事情也就不能再瞒着对方了。整个设计室创收的钱都是他自掏腰包补贴的,两万多元的集资款,对于他冯林涛来说是九牛一毛。而且,他也根本没必要去凑热闹买什么位于良乡的集资房,他自己就有一套二环边的三居室。这件事情,也到坦白的时候了吧?

“杉杉,有件事,我想……”

“不许说!”王杉杉的脸蓦然红了,她拦住了冯林涛,然后说道:“林涛,我妈一直说让我叫你到家里去吃饭。今天正好,你反正已经把模型算完了,就跟我回家吃饭去吧。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说!”

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识不能贬值第五百七十八章 实践出真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第七百二十五章 暂时回避一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刘处长有共同语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问题第三百零八章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第八百八十四章 其言也善第二十四章 貌似忠厚而已第八百八十五章 请多关照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八百三十四章 你不用再解释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五十七章 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赵辛未第七百章 压缩外汇指标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第五百七十五章 动了谁的奶酪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台36万千瓦机组第八百三十九章 茶余饭后的一个小游戏罢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第五百八十七章 单身汪也有春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点活干第三百七十七章 机器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用户的担忧第四百零九章 范英的好手艺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五百二十五章 冯林涛的职业选择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个重要的窗口期第二百二十六章 国家工业实验室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五章 登门拜访第八百六十三章 辩论第四百七十九章 考试不一定是有效的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条汉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们俩是猪吗第八百零八章 零排放第四百四十三章 韩姑娘的八卦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三百五十章 早知今日第六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四十五章 专家来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意不是这样做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二百六十三章 两节车皮的难题第二百二十一章 冯处长的背景很神秘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六十九章 友谊地久天长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意不是这样做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三百九十章 关于计划经济第一百零五章 经委有没有废石堆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不牛第五百五十八章 来个会第四百零七章 给我一个面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民间联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队有熟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问题第二百三十五章 鼓励自由竞争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解套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机第五百八十八章 这不是明抢吗第二百零三章 你还回得去吗第六十九章 友谊地久天长第三百五十一章 闹了半天是个误会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一百五十六章 张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十九章 这个人借给我好不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两袖清风第四百零七章 给我一个面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买设备与造设备第一百二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七十九章 我给你当靠山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会慢慢适应的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第五百三十八章 极限制造第三百九十八章 坦白从宽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六百九十七章 博士也是戏精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第二百三十七章 这是一出双簧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六十三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岩的事情绝非偶然第三百六十章 冯啸辰的大数据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