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以后多帮助杉杉

“小冯,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王杉杉的家里,王杉杉的母亲祝敏一边给冯林涛夹着菜,一边笑眯眯地问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说的就是祝敏现在的状态。

女儿也是奔三的人了,因为一向眼界过高,家里托人给介绍了好几个小伙子,女儿都没看上。眼见就要熬成个老姑娘了,却突然露出口风,说是和单位上的一个小伙子对上了眼,这让王家老两口又惊又喜。王杉杉的父亲王启洲是军工系统里的一名高级干部,他通过内部关系让人了解了一下情况,知道与王杉杉要好的年轻人名叫冯林涛,是位留德的海归,家里是西部三线厂的,也算是可靠的人家。因为顾忌到影响,王启洲也不便对冯林涛查根问底,倒是祝敏一天到晚着急上火,不知跟女儿说了多少次,让她把男友带回家来让父母考察考察。

王杉杉倒也早有请冯林涛到家里做客的打算,她想着只要过了家里这一关,她哪怕是豁出去姑娘家的脸面,也要逼着冯林涛说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前一段时间冯林涛一直在忙着做三代堆的模型设计,成天熬夜加班,王杉杉又怎么忍心在这种时候去分他的心,只能尽力在旁边照顾着。

如今,冯林涛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王杉杉这才向冯林涛转达了母亲的邀请,并亲自监督冯林涛梳洗打扮,换上最好的一套衣服,然后才把他带回了家里。

祝敏一见冯林涛,就喜欢上了这个毛脚女婿。冯林涛原本就是一个帅小伙,在德国呆了多年,哪怕是潜移默化也形成了一些绅士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在气质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的。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中国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谈什么贵族气质还有些为时过早。

为了不让冯林涛感觉太过窘迫,王家并没有大摆宴席欢迎他,而是只准备了一些家常菜,这也是不把冯林涛当成外人的意思。晚餐开始,祝敏便没停地向冯林涛问东问西,虽然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问题,却也让冯林涛紧张得背心出了一身透汗,想当年他硕士答辩的时候也不曾这样紧张过的。

“我父母都是青东省东翔机械厂的,我父亲是工程师,我母亲是普通工人。”冯林涛规规矩矩地回答道。

“哦,青东省,那是好地方啊。你们家那个厂子是做什么东西的?”

“我们家那个厂子,是三线企业,搞军工的。”

“三线企业啊,老王,你了解吗?”祝敏把头转向了丈夫,问道。

王启洲点点头,道:“东翔机械厂,我还有点了解,是在昂西那边,条件比较艰苦。”

“首长您说得对。”冯林涛道。他知道王杉杉父亲的身份,像这种身份的人如果到国核公司去,大家都是得以首长相称的。

王启洲却是摆摆手,道:“在家里叫什么首长,你叫我一句王叔叔就可以了。”

“嗯嗯,好的,王叔叔。”冯林涛倒是改口极快,这让坐在旁边的王杉杉甚是满意。

祝敏接着问道:“那么,林涛,你父母现在还在青东吗?有没有想过等他们退休以后,把他们接到京城来生活?”

冯林涛道:“他们现在不在青东。组织上派我父亲到非洲去工作,负责销售到非洲去的装备的售后维护工作。我母亲前些年也到非洲陪他去了。至于等他们退体,我想他们可能会愿意到京城来生活的……”

“你父亲在非洲?”王启洲一愣,旋即盯着冯林涛,问道:“小冯,你父亲不会是叫冯飞吧?”

“是啊,冯飞就是我父亲。”冯林涛诧异道,“首长……啊不,王叔叔你怎么知道?”

“你居然是冯飞同志的孩子。”王启洲看向冯林涛的眼神明显就不同了,他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知道你父亲,你父亲是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总部首长都说要给他记大功呢。”

王启洲的这个说法,冯林涛倒反而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件事他也曾听冯飞说起过。冯飞在非洲呆了许多年,先是在迪埃国家客串军事顾问,后来名气越来越响,与许多个国家的军方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凭借这些关系,他为国家促成了一个非洲大型铀矿的开发合作项目。铀是制造核武器和发展核工业的关键物资,铀矿也就因此而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总部首长说要给冯飞记大功,指的就是这件事。冯林涛本人也是搞核工业的,对此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

“我替我父亲谢谢总部首长的关心。”冯林涛表态道。

“老王,你说小冯的父亲是怎么回事?总部首长说要给他记大功,他是哪个方面的英雄吗?”祝敏吃惊地向王启洲问道。同样吃惊的,还有王杉杉。王杉杉一向知道冯林涛的父母在非洲工作,但却不知道他父亲居然是连总部首长都知道的人。听父亲的意思,好像对这位她未来的公爹还颇为尊重的样子,这对于她与冯林涛的关系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王启洲却是向二人投去一束严肃的目光,说道:“小冯的父亲所做的工作,是国家机密,你们不要打听。你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可以了,小冯的父亲是国家的英雄。”

“原来是这样,林涛,你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过?还瞒我呢?”王杉杉半嗔半喜地向冯林涛抱怨道。

冯林涛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只是我父母的功劳而已,我不想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

“说得对,年轻人不能总是仗着父母的荫护生活,要自己建功立业。小冯,你的情况我也听你们领导说起过,你干得不错,没给你父母丢脸。以后你要多帮助杉杉,还有,平时没事就多到家里来走走,你父母在国外为国家做贡献,我们这些在国内的长辈,有义务多照顾你。”王启洲意味深长地说道。

“爸,你同意了?”王杉杉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不由得喜上眉梢。像她家这样的家庭,儿女的婚事不是能够随便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就以对方的家庭状况来说,即便不要求门当户对,至少也应当是没什么污点的,否则亲家出了点什么状况,也会对自家产生不利的影响。

她这次带冯林涛到家里来,就是来接受父母的审查的。她知道,母亲虽然盘问得很详细,但最终拍板的却不是母亲,而是自己这位平素不苟言笑的父亲。刚才母亲与冯林涛交谈的时候,王杉杉一直都在偷偷地观察父亲的表情,而父亲却一直没有表态。现在一听冯林涛的父亲是冯飞,她父亲居然马上就放出了“以后多帮助杉杉”这样的口风,真是让人有意外之喜。

这顿饭,冯林涛都不知道是怎么吃完了,直到王杉杉送他出门,他才算是惊魂初定。两个人走到一处阴暗的所在,王杉杉咬了咬牙,伸手攥住了冯林涛的胳膊,让他停下脚步,然后盯着冯林涛的眼睛,问道:“林涛,我问你,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冯林涛分明有些明知故问,目光闪烁不定。

“你别装傻,我爸妈今天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吗?”王杉杉逼问道。

“呃……”冯林涛哑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好一会才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一样,伸手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递到王杉杉的面前,说道:“杉杉,其实,我一直想把这个送给你的……”

“什么东西?”王杉杉夺过锦盒,迫不及待地打开,借着树丛间透过的一束灯光仔细察看。只见锦盒里面铺着一小块绒布,绒布的中间嵌着一枚戒指。戒指是白色的,也不知道是银还是别的什么金属,戒指的戒面是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好漂亮!”王杉杉惊呼一声,心里一时间便充满了阳光。时下国内已经很流行求婚送戒指的做法了,王杉杉也曾装作无意地向冯林涛提起过几回,而冯林涛也说过这是西方的惯例。如今,冯林涛向她赠送了一枚戒指,其中的表白意味还用得着说吗?这个书呆子明显是不好意思开口,所以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杉杉,我……,呃,咱俩……,我妈说……”冯林涛支支吾吾,想说什么又羞于启齿。

王杉杉心中暗笑,原谅了冯林涛的木讷。她大胆地偎到冯林涛的胸前,用手拈出那枚戒指,对着光线观看着上面的光辉,说道:“林涛,这戒指上的宝石真的挺像钻石的,是不是人造锆石啊?”

“呃……可能是吧。”冯林涛只觉得心里苦,却又说不出来。有没有搞错,这可是老娘上次回国的时候专门交给他,让他用来送给未来儿媳妇的。戒指是铂金质地,戒面更是如假包换的非洲钻石,怎么到了王杉杉嘴里就成为人造锆石了?也难怪,谁让他成天装低调,让王杉杉觉得他就是一个穷孩子。单位上那些囊中羞涩的男青年,送给女友的“钻戒”倒的确都是人造锆石的,王杉杉要这样想,可真没什么错啊。

第八百三十二章 欧委会的专员来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搅局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三章 变成了摇钱树第六百七十六章 日后肯定会后悔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还不算太晚第二百八十七章 骗子一条街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二章 提前进入四化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第二百零二章 利润的分配第二十一章 变拉动为推动第三百六十一章 挖掘机哪家强第五百六十四章 榆北是只老母鸡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第二百五十四章 树一个典型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三十三章 钳工比铣工干得好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解套第二十七章 六品的武职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八百六十一章 厉害了我的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改革时代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艺也没多难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晚辈来访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第八百二十四章 决心有多大第四百二十章 影响问题第四百七十二章 得罪谁了第三百零一章 想办法拿个文凭第二百八十九章 依靠资本的力量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八百三十七章 铁证如山第四十四章 省厅要来检查第一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要有肉有蛋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轴向推力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四十八章 关键时候能打硬仗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们并不比它差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第八百零一章 卖了吧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阵地上看看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第五百四十九章 国产化战略大讨论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举国体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刘处长有共同语言第八百六十章 高见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岩的事情绝非偶然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尽其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为什么没有中文第九百零七章 债务陷阱第一百四十四章 给我12小时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费的年轻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省事的办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出了岔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欧委会的专员来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赊账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属第六百零四章 渐进式改革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农民我怕谁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四章 必须推倒重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八百三十章 欧美国家不搞补贴第四百八十八章 盖詹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贺电厂的先例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三百二十七章 事情闹大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第一百三十九章 应力方程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七百零四章 不带你玩了第三章 这根本不是轧机部件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项换两项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个硕士学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四百八十一章 来了个什么执委第六十六章 令人惊艳的德国婶子第二十一章 变拉动为推动第六百零三章 变成了摇钱树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奖励第一百二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五百二十五章 冯林涛的职业选择第四百八十八章 盖詹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动致富不犯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给装备公司送锦旗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九十五章 返回南江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如果回来就好了第八十六章 杨秘书之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