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来了

冯啸辰来了,蒋宪宇也就不好再和周挺、徐致远他们讨论下去了。他向二人招呼了一声,便陪着冯啸辰离开了讨论现场,走到了外面的大空地上。与他们一道出来的,还有冷飞云、吴仕灿以及化工设计院、石化设计院的几位中层干部,这些人都是应装备公司的邀请赶到滨海来参加这场大会战的。

确定要基于钌触媒工艺搞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氨工艺这一战略之后,装备工业公司便向相关单位发出了通知,请他们调遣精兵强将前往滨海第二化肥厂工地,参加技术攻关。接到通知的有新阳二化机、北化机、国家化工设计院和石化设计院,此外还有一些科研院所里的个别专家,这就是由冯啸辰、吴仕灿等凭着个人关系去邀请的,没有走正式的组织渠道。

在发出通知的时候,装备公司并没有说出钌触媒工艺这件事,只是说打算在滨海二化项目中实施一些技术革新,因此需要请专家来会商。等到指定的那些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到位之后,冷飞云才向大家说明了实情,并且要求大家严格保密,绝对不能向外泄露消息,以免被日本人察觉到中方的计划,进而横生出新的枝节。

装备公司请来的这些人,都是在化工领域里浸淫多年的,深知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别看有些人平日里发牢骚的时候也会说些什么中国不行,人家外国如何如何之类的泄气话,但到涉及到能够自己搞出一项创新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热情百倍的。

按冷飞云向冯啸辰汇报的情况,这些天里,专家们可谓是废寝忘食,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新工艺的研发。钌触媒工艺最早是由王宏泰牵头搞出来的,因为资金是由重装办提供的,所以研究中产生的专利也都属于重装办所有。重装办撤销后,这些专利转到了装备工业公司手里,装备公司除了拥有专利申请报告上披露的那些公开知识之外,还有一些不能向外泄露的内部知识。这一回,冯啸辰下令把这些知识拿出来与参加攻关的专家们共享,在前一段时间,专家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这些知识,同时根据这些知识对现有的工艺流程提出修改意见,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工艺。

一套新工艺的提出,并不是要把原来的老工艺全部推翻,而是在老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钌触媒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最大的区别只在于使用的催化剂不同。相比传统工艺中使用的铁系催化剂,钌基催化剂的转化效率能够提高近20%,而且稳定性更好,具有较强的耐毒性,也就是对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不敏感,这对于简化反应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装备公司提出基于钌触媒开发新工艺,其实就是结合钌触媒的这些特点,把原有工艺装置中不适合的部分进行修改,增加一些必要的装置,删掉一些不必要的装置。这种改进的幅度可大可小,大的改进能够充分地发挥钌触媒的优势,如果因为时间、技术等方面的约束,只能做一些小的改进,那也无妨,充其量就是让钌触媒的效率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原来能够提高20%的效率,现在只提高了10%,这也是无伤大雅的。

最重要的是,只要改进了基础工艺,中方就可以不受池谷工艺许可证的限制,有了自主出口的权利。说到底,中国其实有很多技术都已经掌握了,只是受到专利保护的限制,你有这项技术也不能使用,否则就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但真到大家要掀桌子不讲国际规则的时候,谁还在乎你的专利保护?君不见以美帝的霸道,要打贸易战也得先编理由说别人违反了世贸规则,而不是直接掀桌子。因为它知道,如果掀了桌子,大家都不讲规则了,它的很多技术优势就不存在了,真以为中国仿不出它的芯片?

这些自然就是后话了。

“大家辛苦了。”

在空地上围着站成一圈之后,冯啸辰笑着向众人道了句问候。这是施工现场,冷飞云仓促之间也找不到足够的椅子让大家坐着聊天,索性就都站着了。能被装备公司请来的人,除了技术过硬之外,合作精神也都是挺不错的,不会矫情地要求各种待遇。冯啸辰在心里暗暗想到,如果真把王宏泰请来了,让他在太阳地里和大家站着讨论问题,不知道他会不会满脸不高兴。

“不辛苦,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冯总,你和吴部长到处跑,联络专家学者,才是最辛苦的呢。”

“呵呵,不瞒冯总说,搞一套咱们自己的合成氨工艺,是我半辈子的愿望,这下子总算是看到希望了,我浑身都是劲呢,辛苦一点算个啥?”

“没错没错,这套工艺真能搞出来,那可太解气了!”

众人乱烘烘地回应着,冯啸辰能够感觉到他们话里透出的热情与兴奋。士气可用,这就是冯啸辰最直接的感受,前十几年大家放下身段,苦哈哈,甚至是低三下四地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坚实的积累,也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了。当年国外一个年纪轻轻的小技术员就能在中国的老工程师面前颐指气使,你要说大家心里没有憋着一股气,那就太高估大家的佛性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回手打脸的机会,谁不是跃跃欲试的。

“对了,冯总,前些天你不是说去浦江请王教授的吗?怎么他没过来,只来了一个博士生?”化工设计院一位名叫鲍剑林的设计室主任问道。同在化工圈子里,鲍剑林是认识王宏泰的,也知道他是钌触媒工艺的主要研究者,尽管许多技术资料在装备公司手里都能够看到,但有些研究经验是别人学不来的,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说得明白。

冯啸辰淡淡一笑,说:“我们去得挺不巧的,王教授正好身体不适,天天要去医院做理疗,所以暂时就过不来了。”

“哦。”众人都轻轻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真的相信了冯啸辰的解释,还是悟出了其他的一些什么。学术圈子也就这么大,谁是什么德行,大家还是有所耳闻的,王宏泰也就是40岁不到的年龄,身体再不适,还能差到哪去?更有人回忆起上个月在黄山开会的时候,王宏泰也是参加嘉宾之一,上山的时候健步如飞,还与一位某单位的美女学者谈笑风生,怎么一转眼就要天天去做理疗了,腰子这么不经折腾?

“这个徐致远,水平如何?”

冯啸辰岔开了关于王宏泰的话题,对里面那片小空地努了一下嘴,对众人问道。

“水平很不错,功底很扎实。”蒋宪宇抢着应道,他连用了两个“很”字来进行描述,显然是对徐致远颇为满意,没准还存在着要撬墙角把徐致远弄到北化机去的念头。

冷飞云补充说:“最关键的是,这位徐博士工作态度很积极,这几天跟着大家一起爬管子,任劳任怨。昨天还从管子上摔下来,把脚扭了,现在走路还一拐一瘸的,可你也看到了,他还在和蒋处长他们讨论工艺的问题。”

“嗯嗯,小伙子很不错,有点我们年轻时候的那种劲头。”

“我都忍不住想邀他去我们那里做博士后了,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上我们那座小庙。”

“啧啧,王宏泰这么……呵呵,收的学生倒真不错。”

冯啸辰打断了大家的感慨,接着问道:“既然是这样,那么王教授如果过不来,大家觉得钌触媒工艺的问题会不会受到影响?”

蒋宪宇沉吟了一下,说:“其实,王教授如果不过来,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太大。大致的工艺原理我们已经掌握了,专利也在装备公司手里,有些工业方面的问题,王教授作为高校里的学者,不一定比我们这些搞设计更了解。更何况,徐致远了解的东西并不比他导师少,刚才我和周工和他讨论了一下,觉得很多问题他都能说得很明白,现场有他也就足够了。”

“那我就通知王教授,让他安心养病,啥时候身体好利索了,再过来指导。”冯啸辰说。以他的身份,把话说得如此客气,明显就是在给王宏泰拉仇恨了,谁说小冯就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呢?

鲍剑林听出了冯啸辰话里的潜台词,但倒也没有落井下石地附和,而是换了个话题,说:“冯总,现在关于合成氨的基础工艺方面,基本没什么障碍了。倒是一些周边关键设备的工艺,我们还是受制于池谷方面的,保不齐他们会在这些周边工艺上做文章。”

“没错,这也是我们现在比较担心的事情。”蒋宪宇说,“包括转化炉、脱碳系统、空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方面,都有一些专利是属于池谷以及美国、荷兰的一些外国公司的,如果到时候他们拿这些专利来卡我们,哪怕只是拖一拖时间,我们也很难受了。”

第三百九十章 关于计划经济第七百二十六章 纯粹是浪费人才第六十四章 隐形冠军第三百六十章 冯啸辰的大数据思维第三百七十二章 章先生不会犯这个错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养能当师傅的工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四套大化肥设备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六百零五章 国企改革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坏人第四十八章 关键时候能打硬仗第八百四十九章 欧洲人学乖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五百四十九章 国产化战略大讨论第一百零一章 我当然有办法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方有分歧第六十七章 东西方之间的技术转让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第六百七十章 我们楼里的清洁工都懂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们自己搞第四百六十八章 他能把罐子运到外国去?第八百五十五章 欧洲企业很机智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烦恼第三百六十四章 宁默下海第七十三章 万物复苏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大的区别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卖堆废铁给你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个理由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摆的乌龙第一百六十章 我的泰山是神级修理工第四十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铸成钢锭我都认得出来第八百零五章 需要有一个名目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条策略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计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第八百八十六章 让美国重新伟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毛脚女婿上门来第一百零九章 菲洛公司的国际主义精神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息解决方案第八百五十一章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第八百六十二章 等一等人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们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如果回来就好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除非有一笔低息贷款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八百一十七章 卖堆废铁给你第三百一十八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第三百零一章 想办法拿个文凭第五百三十九章 合股经营第一百章 他说的话你们别信第一百零四章 小冯真是一员福将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刚才那算是冲动吗第四百八十七章 为什么没有中文第三十三章 钳工比铣工干得好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第七百五十一章 毫无破绽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第五十四章 要出国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回避原则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资格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八百七十三章 霍特比的条件第二十六章 液压阀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说几句,关于更新,关于写作计划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个重要的窗口期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第一百一十二章 团队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入翻五番第七章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第七百零三章 那就算了吧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枕无忧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八百五十八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第一百一十五章 租楼第六百六十章 记住这些可爱的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毛脚女婿上门来第三百五十九章 21世纪信息最值钱第七百二十七章 经营非洲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愿意就拉倒第五百八十六章 天上掉下大馅饼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第八百八十六章 让美国重新伟大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