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工农商学兵

他们俩一开了头,大家都跟着鼓噪起来:

“是啊是啊,资金的问题倒是好解决,主要是人手不够啊。”

“其实资金也紧张,不过咬咬牙,勒勒裤腰带,也能挤出钱来,关键是技术力量不够,怕耽误事啊。”

“冯总,我觉得吧,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战线收缩一下,光搞一两个项目,不要四面开花……”

“像煤制燃料这个方向,我觉得可以暂缓,现在油价这么低,煤制燃料完全没有必要嘛!”

“pta这种东西,难度太大了,是不是应当往后推一推,贪多嚼不烂嘛……”

大家鸡一嘴鸭一嘴,眼睛都瞟向冯啸辰这边,想看看自己的意见是不是能够起作用。冯啸辰只是笑而不语,让大家尽情地发挥。众人说了一阵,自己也觉得无聊,于是声音便慢慢低了下去,最后谁也不说话了。

“都说完了吧?”冯啸辰向众人扫了一眼,见大家都沉默着,便笑笑说:“大家的意见都非常好!也非常有道理。我们现在提出百万吨级pta项目,还有百万吨级煤制燃料项目,的确是有些难度。尤其是煤制燃料的技术,国外目前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比人家起步晚,而目标却比人家更高,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是……”周荣权想附和一声,刚说了一个字,就见坐在他对面的甄林向他使了个眼色,周荣权心里一凛,赶紧闭嘴了。

pta项目和煤制燃料项目,都是冯啸辰提出来的,现在他自己说的确有难度,你可千万别觉得他是听取了你的意见,这只不过是先抑后扬的说话技巧罢了。在场的都是官场老手,谁听不出这其中的味道,也就是周荣权也不知道是宿醉未醒,还是早上出门的时候被门框撞了,居然还想着给冯啸辰叫声好。

果然,冯啸辰话锋一转,便开始了众人预料之中的“但是”。

“但是,各位领导,时不我待啊。”冯啸辰严肃地说,“咱们国家正在进行入世谈判,发达国家对咱们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就包括了要我们开放装备市场,在重大装备采购中采取无歧视政策,禁止对本国产品给予各种补贴。咱们过去采用行政保护手段,要求用户必须选择国产装备,对于国产化率达到一定水平的装备给予财政补贴,这才有了大家现在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等到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开始履行入世承诺的时候,大家还能像现在这样轻轻松松地赚钱吗?”

“不会吧,冯总?”顾伟城愕然地说,“外经贸部到我们那里去调研的时候,我们可是明确说了,化工装备产业不能完全对外开放,我们起步晚,技术比西方国家落后,如果完全开放,我们可就彻底完了。”

“没错,咱们装备产业可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怎么能放手让外国人进来呢?”

“中央领导人上个月不还说了要保护装备产业吗?”

“对啊,应当给我们一些时间嘛!”

其他人也一起嚷了起来,这一回大家的声音比刚才又大了几分,脸上的焦虑之色也更为真实。装备公司要求各企业承诺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大家心里还是有几分底数的,嚷嚷几句只是为了和装备公司讨价还价。而开放市场这种事情,大家是真切地感觉到了威胁。这种威胁感并不是他们今天听了冯啸辰的话才感觉到的,早有一两年前,媒体上就有专家在危言耸听,说国门一开,中国工业将一夜回到解放前。恐洋症这种病,在中国算是带有遗传性的流行病了,在场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症状。

冯啸辰摆摆手,让大家安静,然后说:“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关于对装备产业的保护,我们装备公司也向外经贸部提出过要求,国家也尽了很大的力量,牺牲了不少其他领域的利益,为我们换到了更长的保护期。但是,大家扪心自问,咱们这么多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人才济济,装备精良,就真的想一辈子躲在国家背后,让农业、采矿业这些产业来为我们做牺牲,保护我们吗?”

“这……”

众人都无语了,冯啸辰的话,说得大义凛然,让人真的很难跳出来反驳。但要说接受他的观点,大家又觉得不合适,技不如人是客观存在的,国家都已经保护了这么多年,再多保护几年又有何妨呢?

“我觉得冯总的话有些道理。”殷祥林怯怯地开口了,他没有大肆支持冯啸辰,是怕犯了众怒,他看看众人,说:“咱们过去总说工人老大哥,工农商学兵里,咱们搞工业的也是排在最前面的。听说,国外在搞贸易的时候,都是努力保护农业,咱们如果总是让国家牺牲农业,来保护咱们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说出去确实有点不太好听。”

“唉,这不是咱们技术还不过关吗?”周荣权说。

“技术方面,其实也没这么大的差距。”这是吴仕灿在插话,见大家的目光都向他投来,他索性接着说道:“这些年,咱们各家企业都有不少技术储备,石化设计院和化工设计院那边的成果也不少,大家如果齐心协力,刚才我说的那些关键技术,也并非突破不了。百万吨级pta项目和煤制燃料项目,最主要的障碍也就是这几项关键技术,如果我们把关键技术突破了,其他一些工艺上的小问题,凭着咱们这些年的积累,也没多大问题吧?”

冷飞云也适时地发言了,他说:“另外一点,就是咱们还有成本上的优势。在同等条件下,成本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咱们上次拿下的阿根廷大化肥项目,是和日本几家老牌化工企业正面竞争得到的,并没有借助于政府的政策保护。既然咱们在国际市场上都能够打败日本人,到了国内市场就更不用怕他们了。”

“这话倒也有些道理。”甄林轻声说,“就眼下这个1500万吨炼油厂项目来说,我觉得换成美国企业或者德国企业,也不过就是这些技术,或许细节上比咱们稍微好一点,但人工成本上咱们可以甩他们三条街,按照什么世贸组织的采购招标标准,咱们也不见得就会失败。”

顾伟城看看冯啸辰,问:“冯总,装备公司方面是什么意思?是想让外经贸部在谈判的时候不保护咱们这些产业了吗?”

冯啸辰说:“这倒不是。不过,外经贸部方面希望我们能够做出一些妥协,有些比较成熟的领域可以考虑向国外开放,有些还不太成熟的领域,保护期也要适当缩短。石油化工设备这方面,如果只给我们保留五年的保护期,五年后向国外全面开放,大家觉得能够承受吗?”

“五年?”

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盘算了起来。从内心来说,大家当然是希望保护期越长越好的,没有竞争的日子是多么愉快。可冯啸辰说到这个程度,大家便知道装备公司已经承受了压力,确切地说,这是国外在向中国施压,如果中国坚持不开放这些市场,那么入世谈判就可能会受到影响,或者国家将不得不在更重要的方面做出牺牲。

大家当然也可以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迫使国家延长对本行业的保护期,用农业、矿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牺牲去为他们换取一顶保护伞。但这样做,他们一方面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这正如冯啸辰所说,大家都是人才济济、装备精良的国有大型企业,这点面子还是要的。另一方面,在关键时候能不能为国分忧,也是考察一个干部的重要条件,这些人都是国企领导,也存着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想法,这个时候不出来承担压力,上级领导会怎么看他们呢?

“如果只有五年时间的话,咱们可真得抓紧了。”甄林最先打破了沉默。

“是啊,五年时间,太紧张了!”周荣权也附和道。

他们这话,就是变相地在接受冯啸辰提出的条件了,所谓“紧张”,就意味着还是能够办到的,只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而已。其他领导听到他们的表态,也都缓缓地点着头,表示赞同。刚才这会工夫,他们已经想清楚了,有五年的保护期,如果大家抓紧一点,多投入一些人财物,让本企业的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还是有希望的。届时就算国门打开,西方同行进来竞争,他们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好!”冯啸辰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大家有这样的决心,那就太好了。外经贸部的入世谈判小组过几天还会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希望大家能够给他们一个有信心的回答。至于咱们自己,正如甄厂长所说,的确是要抓紧了,刚才吴部长说的那些关键技术,大家必须在五年之内搞出来,哪怕达不到国外同等水平,至少也应当是能用的。至于说人才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能够解决待遇问题,还愁没有人才吗?”

第六百二十六章 他们没有钱第六百九十三章 售后服务中心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术第六百四十六章 这份光荣我们当之无愧第八百二十二章 双赢的合作第一百五十七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八十章 那就测试一下水平吧第九百一十四章 中国人已经撑住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化肥债券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三百九十三章 两难的境地第六百一十章 要取得他们的谅解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万元的钻戒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库克船长项目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残杀第四百八十一章 来了个什么执委第四百零九章 范英的好手艺第二十八章 副总工的呆气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第九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求首订,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第六百六十四章 开创时代的项目第三百一十一章 勇挑重担的小冯处长第三百五十九章 21世纪信息最值钱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五百八十五章 我自己赞助第六百六十三章 百忙之中的冯总第六百六十三章 百忙之中的冯总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五百零八章 去现场看看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农民我怕谁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岩出事了第九百零六章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的并存第二百六十九章 子孙后代第五十七章 罗翔飞想一鱼两吃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五百八十七章 单身汪也有春天第三十一章 不要谈责任问题第四百零八章 把零头抹掉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岩的事情绝非偶然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九十四章 冷水铁矿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说几句,关于更新,关于写作计划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队有熟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面向21世纪前叶第六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摆的乌龙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谋生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这种鬼点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九百零六章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的并存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不食肉糜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艺也没多难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双舅合璧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想吃面条第七百章 压缩外汇指标第三百九十五章 关键在于重装办的态度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三十四章 很多东西没看明白第一百五十六章 张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改革时代第二百六十五章 竟然这么简单第三百五十一章 闹了半天是个误会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没这样的能力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们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六百章 影响复关第八百八十五章 请多关照第七百八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是他的老相识第八百九十五章 在非洲当农民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转机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四副组长第七百一十一章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八百零四章 垃圾变成了黄金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一般不焊二类容器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有折扣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是中国人造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给我12小时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个理由第五十四章 要出国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冯林涛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