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把中国人拉下水

听到冯啸辰这样说,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那张照片,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注意到这张照片上的玄机。只见在照片的左边,穿着中国核电公司工作服的,清一色都是年轻人,岁数最大的就是邓景明和冯林涛,也仅仅是40岁出头而已。而照片右边,也就是三立制钢所的那一干人,除了一名女翻译比较年轻之外,余下的都是老头,一半的人已经严重谢顶,另一半虽然还有头发,却都是白发苍苍。

冯啸辰的话可谓是诛心了,以三立制钢所这样一帮平均年龄奔六的老头,有几个还能撑到20年后的?就算日本是长寿之国,这些老头能够活到80岁、90岁,你能指望他们抱着氧气瓶不远万里到英国来维护核电站吗?

反之,中国的团队是如此年轻,年龄最小的那几位,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六七,冯啸辰说他们能够再干50年,或许有些浮夸,但至少再干40年是完全可能的。

一张照片上的人当然是有限的,但从这张照片能够反映出两家公司乃至两个国家各自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后起国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刚开始全面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除了少数中老年工程师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九十年代之后培养起来的年轻人。而日本的情况恰恰相反,它的高速增长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经济总体脱实向虚,年轻人都转向了金融行业,学技术的偏少,导致企业中挑大梁的依然是“昭和男儿”,年轻人只能得到一个“平成废宅”的称号。

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里工程师的年龄结构,能够反映出这家公司或者这个国家的后劲。中国的工程师年龄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也有上进的愿望。把工程交给中国企业,这些年轻人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程,在未来也能够提供持久的服务。

反之,如果把工程交给日本企业,这帮平均60岁的老工程师还会有动力和激情去把工程做好吗?也许不等工程结束,他们就已经退休了,有什么必要在工程上花费心思呢?至于日后的维护,就更是天晓得的事情了,没准等这帮老头离开工作岗位,整个日本都找不出人来负责维护,届时英国人就等着哭吧。

“拉尔曼先生,我认为冯先生指出的,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鲁伊斯首先回过味来了,他认真地向拉尔曼说道。

“我想,这只是凑巧罢了。”拉尔曼面有尴尬之色,却还是强撑着辩解道。他就算没有专门研究过中日两国的人口结构,从一些日常经验上也能知道冯啸辰所言不虚。他在过去参加学术活动的时候,与中国和日本的学者都有过接触,他的确能够感觉到,中国学者的平均年龄更低,而日本却是一个很典型的老龄社会。

拉尔曼话归这样说,当他与三立制钢所的团队见面的时候,看着对面那一群老头,他还是微微地皱起了眉头。有些事情,如果没人提醒,大家或许根本不会注意,但一经人提醒,再看到这个场面,就由不得人们不浮想联翩了。

“内田先生,贵公司难道没有一些更年轻的工程师吗?”

在三立的工程师介绍完自己的方案之后,拉尔曼没有就技术问题提出疑问,却向内田悠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更年轻的工程师?”内田悠一愣,他扭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人,脸色顿时也变得难看了。

如果不是拉尔曼提出来,内田悠也是不会注意到自己团队的平均年龄的。在挑选工程师组队前往英国的时候,三立方面的考虑就是要选出各方面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以便尽可能在技术折服英方。公司里最有经验的工程师,全都是这种老头,大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事实上,在日本的很多工程项目现场,或者一些技术研讨会上,经常可见的也都是一群老家伙,工程技术人员的年龄断层现象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了。

可这样的问题经拉尔曼说出来,内田悠便意识到不妙了。联想到此前与中国团队见面的情况,对方是何等朝气蓬勃,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拉尔曼的内心所想。

“我们公司拥有大批的年轻工程师。”内田悠硬着头皮说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这个项目,你将会在建设工地上见到我们的年轻工程师。至于他们各位……”

他用手指了指自己那些老头,解释道:“我们只是觉得他们有更多的经验,或许你们对他们的经验会更感兴趣的。”

“原来如此。”拉尔曼知道内田悠的话虚多实少,但他没有去揭穿,而是换了个话题,问道:“那么,内田先生,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和中国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是质量。”内田悠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日本民族一向崇尚工匠精神,对质量精益求精,所以由我们建设的工程,质量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而至于中国制造,虽然我不便于对同行的情况进行指责,但我想拉尔曼先生应当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据我了解,中国企业近年来也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他们过去的确制造过一些劣质的产品,但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鲁伊斯回答道。

内田悠温和地笑着,说:“是的,中国企业从日本引进了全面技术管理技术,目前中国产品的质量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这也仅仅是改善而已。核电站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一点质量上的缺陷都可能会酿成巨大的灾难,所以,我认为英国政府应当对质量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明白了。”拉尔曼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再往后,双方又扯了一些没营养的废话,这才结束了会谈。拉尔曼在最后的总结致词中没有给出任何具有倾向性的意见,这与内田悠事先了解到的拉尔曼的态度略有一些不同。在此前,据说拉尔曼是比较倾向于选择三立的。

“形势不妙啊。”

回到宾馆,内田悠找到自己的副手植田三夫,神色凝重地对他说道。

“我也有这个感觉。”植田三夫说,“看来拉尔曼对我们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鲁伊斯是明显倾向于中国人的,如果拉尔曼没有站在咱们一边,辛克角核电站就有可能要落到中国人手里去了。”

“拉尔曼今天提出来的问题是关键。”内田悠说,“我们失策了。我们光考虑到挑选最有经验的工程师参加谈判,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工程师的年龄太大了。尤其是中国派来的工程师都非常年轻,这就与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是说,拉尔曼发现了这个差异?”植田三夫问。

内田悠幽幽地说:“拉尔曼没有这样的敏感,是有人提醒了他。而这个人,我也猜出来了,那就是冯啸辰。”

“冯啸辰?这是一个什么人?”植田三夫奇怪地问。

“一个狡猾的中国人。”内田悠说。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很不舒服的想法,自己的年龄与冯啸辰相比,也是差出了近20岁。在冯啸辰的面前,他就是一个老头。以这样的年龄,还要四处奔波,实在是一种悲哀。

植田三夫没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不过也懒得去追问,而是问道:“那么,内田君,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要让国内马上派几个年轻工程师过来吗?”

内田悠反问道:“植田君,你觉得咱们公司能够找出又年轻同时技术也过硬的工程师吗?”

植田三夫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的确,咱们的年轻工程师实在是太稀缺了,仅有的几个在技术上也乏善可陈。我想,这或许是日本社会的问题吧,我们太讲究论资排辈了,很多老人占据了重要位置,年轻人没有出头之日,就纷纷离开了,所以才造成现在这种人才断层的现象。”

内田悠说:“现在反省这个问题也没意义了。拉尔曼已经关注到了年龄的问题,我们就算找来几个年轻工程师,也无法打消他的疑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人也拉下水,让拉尔曼发现中国人也有问题,这样我们和他们就又回到平等的起跑线上了。”

“你打算怎么做呢?”植田三夫饶有兴趣地问道。

内田悠摇摇头,说:“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法回答你。我在欧洲还有一些熟人,他们和我的关系不错,我打算去拜访一下他们。不过,这件事还请植田君替我保密,不要在团队里泄漏。咱们的一些工程师过于幼稚,如果什么事情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守不住秘密的。”

“我明白了。”植田三夫点头应道。

“我需要动用一些经费。”内田悠继续说道,“这件事,请你和我一起向总部打报告吧,你放心吧,我申请下来的经费,全部都会用在正确的地方。”

第二十八章 副总工的呆气第四百八十六章 被人讹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得敲打敲打第九十七章 万一是真的呢第八百零九章 极毒基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着石头过河第四百二十三章 蓝调咖啡学术沙龙第三百二十九章 善后事宜第三十八章 不知道图个啥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属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六十五章 拒腐蚀而不沾第七百九十八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个四合院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个要求第六百五十二章 万朵桃花开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第十章 知青点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思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冯总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属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六百零五章 国企改革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第八百二十三章 用户的担忧第六百一十五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尽其才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开发第八百八十七章 做最坏的准备第二百六十三章 两节车皮的难题第九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协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抒涵的个人问题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儿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六百三十七章 我们肯定要全力以赴第七百五十一章 毫无破绽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第四十六章 徐新坤是昏了头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八百章 战略迷惑第十五章 这就是个领导项目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第八十二章 拜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八百零一章 卖了吧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这个行家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四百六十章 我们是带着友谊前来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起来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杜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尔多懂焊接吗第二百二十三章 这种鬼点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东来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才是最大障碍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判重启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术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声载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做最坏的准备第五百二十六章 历史上最屈辱的时期第二百五十一章 鲇鱼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摆的乌龙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九百一十二章 产业集群第二十六章 液压阀第五百五十一章 我啥也没说啊第四十六章 徐新坤是昏了头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过几年我就要回去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担心是多余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百毒不侵冯助理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第七百零一章 他不会早就料到了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卖堆废铁给你第五百五十四章 市场经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一百七十章 开张大吉第四百三十一章 很好的合作机会第八百三十三章 例外条款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声载道第九章 冯家的家庭会议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机第五百零二章 变一个企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