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军出战

于私司马颖和秦王还有天子是兄弟,于公现在司马伦篡位迹象明显,他不能坐视不理。现在整个宗室内部敌我难辨,司马颖无法在等下去了。这不是只有司马颖遇到的问题,对其他藩王同样如此,整个宗室都在互相猜忌。

尤其是有兵权的几个藩王,更是恨不得飞到函谷关亲眼看看是怎么回事。他们现在都不敢相信各种密探传回来的消息,不管消息倾向于哪一方,都可能是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

大部分藩王都在避免过早的表态,引起群起而攻之的效果,被一个二向箔弄出来一个降维打击,这是一件多么不值当的事情。

但不在京师的藩王,还分为两种,一种是秦王、范阳王、河间王、新野王那种出镇手握一方雄兵的藩王,另外一种就是手里没有多少大军的藩王,这里面有司马颖、司马乂、司马冏、司马季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手里有军队,还是能打的边军,但规模上和几个军镇相差甚远,还要征发壮丁补充军力才能作战。

司马颖和司马冏等人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更长,所以想要助秦王一臂之力,司马颖现在一点时间都不能耽搁,因为基础不如几个军镇,才更要早做准备。

犍为太守李密、汶山太守霍固、西夷校尉陈总几个人对视一眼,心中也都有所意动,真按照卢志所说,还有范阳王司马虓的加入。这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几个军镇当中,许昌是距离洛阳最近的,一旦范阳王司马虓举兵,甚至都比秦王的大军还要快。

再者重兵云集的军镇就只有这么几个,只要有第二个军镇进攻洛阳,那么其中的胜算还是相当大的,权衡之后,几个人纷纷冲着司马颖跪拜道,“愿意随殿下清君侧。”

“好,有国之睿士,我家的天下不会倒。”司马颖握住拳头,口中和当初淮南王司马允的话别无二致,他是武帝的儿子,当今天子的弟弟,反对要篡位的司马伦当然是责无旁贷。

“卢志,你给长安的杨珧写一封信,表明本王愿意匡扶社稷的心思。秦王是本王的兄长,这一点要点名,还有就是,出益州的道路被梁州刺史罗尚所占据,本王的意思是,一旦的本王出兵的时候,希望关中能派出一支军队南下,罗尚此人如果聪明的话,应该是不会顽抗到底的。”成功的劝说了一众益州的重要文武,司马颖的思维还是很清醒,明白想要成功出益州,还要让罗尚不要出来添乱。

现在司马柬大军已经东进,罗尚如果听从司马伦的指令,肯定会率领梁州军北伐,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这就说明这位凉州刺史目前正在观望,并不听从司马伦的调遣。

要是这样的话,司马颖认为自己率益州的军队北上,要是能够得到杨珧派出一支军队策应的话,南北对罗尚形成威胁,罗尚就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将几个益州文武送走,过了一会儿司马颖就拿到了卢志写好的密信,粗略一看没有问题,便点头招呼人送到长安。

随后司马颖又派人叫李特兄弟来到王府密谈,早在进入益州的时候,司马颖就见到了流民当中的豪强李特兄弟,当初被贾后一脚飞出洛阳,路过梁州时候,司马颖便有意识的收拢流民的力量,甚至借故大开杀戒,清洗掉其中威望太高的豪强。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对贾后雪耻,现在贾后已经被诛,但这步棋仍然有作用。十几万流民利用起来,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征个几万兵也是绰绰有余。

就连在幽州的司马季都无法从现在的局势当中做出准确判断,这一场八王之乱和历史上的那一场从开始就不同了,有他自己带头联络鲜卑人在先,河间王司马颙把拉拢的手段放在了并州刘渊身上,司马颖也启用了流亡益州的李特兄弟。

历史上八王之乱连同洛阳禁军和各大军镇的军队,让参与的藩王全部打光,才开始拉拢胡人补充受损的兵力,而这一次从开始就有藩王有意识的拉拢胡人。

秦王司马柬作为首先起兵的藩王,还不知道自己鏖战的同时,分居各地的藩王都在憋大招,要么不出力,要动手就要出全力,虽然人不在战场,却对着战场方向磨刀。

以李特为扬威将军,这样李特瞬间就从背井离乡的流民,变成了我大晋的一份子。李特并不知道自己以后有割据一方的命运,现在被司马颖垂青,还相当的感激涕零,决定要鞍前马后为司马颖效力,让小妹跟司马颖有好日子过。

函谷关下,多日以来的围攻让双方将士都身心疲惫,但对于防守一方的洛阳禁军来讲,他们的疲惫毕竟因为有坚城的庇佑还少了一些,而且今天他们还听到了好消息,援兵到了。

卫将军张林和征虏将军张泓两人率领援军到达了函谷关,见到了总领三军的东平王司马楙,并且告知了司马伦的意思,司马伦现在需要一场大胜以壮声威。

至于为什么这样其实两人也不知道,张林虽然和赵王世子的关系很好,赵王世子又和孙秀关系不睦,可问题是司马伦这个人,信任孙秀明显在信任自己儿子之上。这都引起了世子的不满,故意在司马季偷公主的时候坑了孙秀一次。

可孙秀在司马伦那里的信任一如既往,没有因为那件事改变一点。就连张林都不知道,孙秀现在已经把司马伦说动了,一旦击溃司马柬的大军,直接挟胜利之威篡位。在孙秀看来只要司马柬溃败,其他藩王就会拱手称臣不敢再有什么动作,司马伦……相信了。

“不知道两位将军带来多少援兵。”东平王司马楙看着风尘仆仆而来的两个将军问道。

虽然偷营失败损失了一点人马,可毕竟有函谷关作为支撑,司马楙被司马柬羞辱一番之后,安心的摆乌龟壳,要说损失还是司马柬的关中大军更严重一些。五万禁军足以防守函谷关了,对援兵倒是不迫切,当然来了更好。

“只有一万,但都是禁军精锐。”一直没说话的征虏将军张泓开口道,“而且他们并没有来函谷关,已经转道向西北去了平津关。”

“我和卫将军的意思,请东平王出战,我和卫将军引兵从平津关杀出,奔袭河东郡,猛击关中大军左翼,击溃司马柬,解此次秦王之危。”

“关中大军足有十万,又有弘农郡的杨氏帮助征集兵力,是不是匆忙了一点。”东平王司马楙本能就是摇头,自从偷营一次被司马柬教做人之后,司马楙就知错能改,现在只想要好好守住函谷关,求稳即可何必拼命呢。

“这是相国的意思,已经决定了。以禁军之精锐,只要发奇兵攻其不备,关中大军还是不成问题的。”卫将军张林眉头微皱,对司马楙的怂样就是不喜。五万禁军守一个函谷关,不觉得太不上进了么?类似的关隘还有八处,要都让司马楙防守,岂不是需要六十万大军?

再说援军都已经去了平津关,难道还能叫回来一起守函谷关么?两人好说歹说,甚至要把这件事禀报给司马伦,总算是让这位宗室大将勉强同意。

不过东平王司马楙还是坚决的把领兵统帅的权利让了出去,表示自己会在函谷关接应众位将军,不给司马柬可乘之机,推荐上军将军孙辅领兵出战。

卫将军张林点头同意,这正中下怀,他还怕这位宗室大将出全力,把禁军引向绝路呢。

“末将告辞!”征虏将军张泓一拱手,就离开了军帐带着亲兵去追已经奔向平津关的援兵去了。

卫将军张林以司马伦的名义犒赏三军,表示已经带来了三万援兵,不日就要和司马柬决战,必将一扫这几日的颓势,一战让司马柬的关中大军败亡。这一番气势十足的表态,立刻就引起了士气大振的效果,禁军士卒摩拳擦掌准备一战。

他们并不知道张林带来的援军只有一万人,而且还不在函谷关。甚至都不会有人发觉这件事,因为对于函谷关的规模,连五万禁军防守都显得臃肿,普通士卒的视角,又怎么能看出来五万大军和八万大军的区别呢,他们只能看见人很多,至于很多是多少,不知道。

至于士卒们是怎么想的,更加没有人关心,司马伦想要一场大胜打成自己的目的,他就会催促部下的将军们出战,这些将军得到了司马伦的关照就会出兵,就这么简单。

又是持续半天的攻城,这一段时间防守函谷关的禁军士卒都已经习惯了,甚至知道对面的敌人会什么时候轮换再来攻城,但是今天有所不同,就在关中大军缓缓退去的时候,禁军的身上战鼓声隆隆,这是出战的鼓声,紧接着各将军都传令,一堆堆步卒开进。将旗招展,更让人确信,这是要出战。

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脉第六十五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一百九十二章 歪门邪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班师回朝?第九十五章 闻鸡起舞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莽之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赏第四十章 林邑袭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三十八章 一吐为快怎么了第三百零八章 诈病第二百零二章 连通江淮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才是天下第一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愈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天示警第一百三十一章 宁州军第七百零二章 让罗马重新伟大第二百九十章 秦燕之好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邺城第二百三十章 论燕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刘渊这么看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脸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第五百零一章 全线崩溃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进京师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献容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女王柳叶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怀疑第六百零二章 钓鱼执法第五百七十八章 进攻许昌第六百三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三百三十七章 众矢之的第四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二十一章 东北攻略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旧业第五百零八章 奉诏讨贼第二十章 感谢三哥不杀之恩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五十二章 清算家底第二十九章 割发代首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骑冲阵第一百七十四章 拓跋氏出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龙虎山外援第四百六十一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献容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内乱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四百二十章 密信入邺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七十七章 潜回幽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军第四百八十五章 司马颖的不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试牛刀第四百零二章 兵败身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胜利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中乱起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后一道功课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第九十八章 来人,上五石散第三百七十九章 孙秀的谋划第六百七十四章 战而胜之第九章 司马炎驾崩第二百二十章 历练第四百零七章 谋划抢亲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晋有钱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谱第三百七十三章 许昌风云第四百九十六章 挡我者死第五百零三章 攻占并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罗珊初战第三十七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银温度计第一百二十一章 废除人头税第六百六十九章 波斯长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话不投机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