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罗珊初战

司马季之前只是被城中的财富迷惑了双眼,一时口嗨就下达了攻城的命令,然后便发现了图斯城的位置没这么简单,首先从城池布局来说,图斯城的城墙还很是圆润,边边角角很少。和晋朝境内四四方方的布置截然不同。

这种布置不要说司马季是第一次见到,就连他的这些部下也同样是第一次见到。撒马尔罕的城墙和这有些类似,但还没有这么明显的特点。至于晋朝周边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是东亚风格的延伸,从塞北到南洋,城池的形状都是和晋朝类似。

骤然就下令攻城,肯定是用自己部下的生命去做试验,平白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哪怕这些损失可以让波斯降军来承担一部分。再者,司马季观察图斯城的时候,很快便发现图斯城是处在一处盆地的中间,而水源则依靠附近的河谷开凿的水渠供应。

至于中东的环境么,从离开乌孙开始,他这支十几万的大军就没少被酷热的天气折磨,要是再加上南洋的湿气,没准司马季的西征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目前的季节在中东气候来讲,中午时分仍然是十分酷热,但早晚已经有了凉意。很像是塞北九月之后的感觉,而这个月份,司马季记得应该是属于中东的旱季。整个中东从三月开始一直到十一月降雨稀少,这么大一座城是极其依赖外界的水源的。

当然也可以打井应急,但是能够供应多少居民呢,司马季的第二道军令就是,“切断图斯城的所有外界水源,把所有城外耕地的粮食全部收割,充作军用。”

图斯城是粟特等河中国家进入波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商贸也算是很发达的,土地也是呼罗珊地区少有的丰厚,不过在司马季的眼中,类似适合种地的土地和呼罗珊对比,中原简直可以说是到处都是。

“两万精锐留守,其他兵马分别攻击整个呼罗珊的其他城镇,由波斯军队带路。再分出一部分去找慕容翰,晋卫和龙雀留在这,和本王进行围困。”经过了一天多时间摸清楚了附近的情况,占据了所有险地的司马季,决定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先帮助慕容翰把整个呼罗珊的波斯军队清理掉。

财迷心窍的司马季终于恢复了理智,把最为精锐的两万人留在自己身边,准备和图斯城的守军来一场熬鹰,把其他兵马都派了出去,现在堂堂一个十几万大军的统帅,直接就成了一支偏师的将领,甚至留下的波斯降兵都可以对他造成威胁。

可如果这么做的话,他敢保证波斯降兵死的会很惨,之所以兵行险着,是因为他围城的时间注定不会长,只不过是适应适应中东风格的城池,感觉又把握了便会进攻。但他又不想太过于浪费时间,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率。

因为这不是灭国之战,他迟早是要班师回朝的,自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时间。他没有蒙古西征打个几年的时间,给自己离开西域在外的时间,就定下了一年之内。到时候不管战果如何西征都会结束。

“就如同镰刀割麦子一样的效率,你们都是独立领兵作战,独当一面的机会并不多,谁能在最短时间之内取得最大的战果,将会决定你们未来的位置。”司马季对着出征准备独当一面的年龄将领吩咐,这叫一个语重心长,潜台词也简单明了,多快好省,速去速回。

燕王的敦敦教导,让这些第一次有自主权的年龄将校都铭感五内,直接二话不说就消失了,加入到了慕容翰的劫掠当中。作为燕王的学生,他们都知道司马季在第一次南征的时候有句名言,“我蛮夷也……”

“原来呼罗珊的总督是你们上一个皇帝的堂兄弟,本王想想,和本王身份还稍微有些类似呢?”把兵马都分出去的司马季,还在继续在河谷大营对波斯进行深入了解。

呼罗珊的总督叫古尔德,这和后世什么穆罕穆德的名字没什么关系,根据古波斯的传统,波斯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后来那一长串的名字,是和平教之后的事情。萨珊波斯是重新继承了袄教传统的帝国,所以皇帝也和古波斯的皇帝一样,各种一二三,类似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二世、大流士三世这样的往下排。

这种身份的总督就是潜在的皇位取代者,所以知道了呼罗珊总督的身份之后,司马季反而觉得胜算颇大,胜算一直就很大,只不过更大了。对波斯帝都的贵族而言,这种皇权的威胁被削弱一下不是坏事,毕竟司马季现在还在伊朗高原打转,距离两河流域还早着呢。波斯帝都的贵族们,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打算。

不过不管对方是不是有这种打算,夜长梦多,速战速决要是没错的。

呼罗珊一直都是波斯帝国传统的兵源地,古尔德的身份又如此之高,自然是不能坐视一个只在传闻当中,却第一次见到真人的晋军,在万王之王的地盘上搞风搞雨。这种不管对方真实实力是多少,先天就认为自己很强能赢的姿态。是各种自认为文明人的通病。

不管是南亚,还是西亚的代表波斯阿拉伯,地中海文明的代表罗马帝国,哪怕是东亚的我大晋,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都阴沟翻船过,根本就没有一个文明是例外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古尔德花了几天的时间来集合自己在呼罗珊的军队,同时迅速把敌军入侵的来龙去脉都派人传往波斯首都,便开始磨刀立马打一场大胜仗。这是一支呼罗珊最精锐的军队,其中不但有呼罗珊各城的守军,以及东部边界的边军,甚至还有北方边界的守军也被一同叫回来。他们中最精锐、最令人畏惧的是由五千名披波斯重甲的阿扎坦重甲骑兵,其余的是二万名弓箭骑兵和五千名呼罗珊中小贵族组成的骑兵。这些兵马甚至和阿兰人,以及西北方的亚美尼亚人都交战过,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

波斯和罗马相爱相杀多年,处在回血完毕就开始互相捅刀子的日子当中,自然也受到了罗马帝国的一些影响,在步卒方面自然也会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萨珊波斯国内其实有一个庞大自由民武士阶层,所以在抽调人员投军是丝毫没问题的。

波斯这种长期和罗马帝国厮杀的国家,自由民武士的地位,其实远远超过一般的居民。不像是八王之乱之前的我大晋,士族、寒门、百姓和包括奴隶在内的杂户当中,竟然连军户也包括在内。结果大晋军队在军队和百姓的数量上,一方面完全可以说是穷兵黩武,另外一个方面庞大的军队当中,士卒的日子过得还不如普通百姓。

慕容翰收拢劫掠的各部兵马,就碰见了气势汹汹而来的古尔德,和他手下的呼罗珊大军,双方接触的第一战当中,慕容翰就见识到了波斯骑兵的中坚力量,呼罗珊自由民组成的阿扎坦重甲骑兵。

阿扎坦重甲骑兵讲究的是身披重甲,但要弓马娴熟。这种作风其实很像是辽东地区的慕容氏、以及后来的辽金。这就让慕容翰非常的不适应。

这位慕容氏的长子,已经身在军旅多年,但是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要面对一支战法和自己家如此相似的敌人。毕竟没有人会设想某一天会和自己家开战。

在呼罗珊腹地,两支大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呼罗珊总督古尔德和慕容翰这场厮杀打得十分激烈,被古尔德调集回来的边军加上阿扎坦重甲骑兵,自由民组成的军队,面对慕容翰手中的轻重骑兵组合丝毫不乱,长矛兵和弓箭兵一样保持严整的推进。

阿扎坦重甲骑兵在适当的时候被古尔德放出,如同被投掷出去的长矛,直扑慕容翰手中的白匈奴骑兵。并且将这些白匈奴骑兵击溃,让慕容翰处在了劣势当中。而慕容翰也当机立断,直接下令脱离了战斗,直到现在他才对波斯帝国的军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一场血战,双方都有近万兵马折损,慕容翰的鲜卑四藩兵马都有损失,其中白匈奴人的骑兵受损最大。后退的慕容翰也算开始思考应对之策,直到两天之后,两万女真八旗和慕容翰的大军汇合。

得到了女真八旗补充的慕容翰大喜过望,女真八旗比白匈奴人放风筝的打法可靠一点。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居第二百五十章 进军金刚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象冲阵第四百七十六章 并州王浚第四百零六章 孙秀逼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狗尾续貂第八十六章 齐聚洛阳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无外患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迁第五十六章 楚王入洛阳第四百五十章 诸王聚许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四百三十章 诸王百态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军压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调解争端第五十六章 楚王入洛阳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国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节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六章 蓟城夜市第五百零五章 军事同盟第三百五十六章 运河凿通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沈州第五百五十章 冤狱第一百八十五章 耗死它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第二十三章 负荆请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弈第六十六章 上奏天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情之请第二百零八章 国际毒枭第一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来第四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爱好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洛阳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甩饵钓鱼第二章 奴隶买卖第三百四十章 相谈甚欢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二百零四章 鲁公贾谧第五十四章 从长计议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罗第五百三十五章 围攻邺城第九十一章 举荐燕王挂帅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罗珊初战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五百零七章 青玄佩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大舅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刘渊的末日第九十八章 来人,上五石散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战将临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乌斯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一百零九章 号称五十万大军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出霸上第五百零二章 一战定并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神棍司马季第一百零四章 抵达广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十章 九州之首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娘家人第九十一章 举荐燕王挂帅第三百五十六章 运河凿通第一百七十五章 数学家刘徽第五十三章 就叫慕容复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五百零一章 全线崩溃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第六百四十章 贸易战容易打赢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鸡的孙秀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执政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天示警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濊王都第二百零四章 鲁公贾谧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访第二十三章 负荆请罪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三十四章 司马龙阳?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最后一道保险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轮换第四百九十五章 晋阳第三百二十章 以待时变第四百八十四章 谁是储君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钱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进抵梁山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四十三章 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