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

“殿下休要不以为然,现在太尉掌朝,而且燕国区区一个封国,一旦朝廷不满,殿下啊!你还是要该低头的时候低头。”许猛这些话完全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他虽然是杨骏举荐,却不是杨骏一党。

等杨骏倒台了,要不要替许猛说几句话?省的来一个新刺史可能还不如这个?不得不说许猛这一番热心完全是白费了,司马季完全充耳不闻。就从杨骏放跑汝南王司马亮的事情上,他就能断定杨骏并不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

“刺史言重了,本王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听着许猛说了这么半天,司马季实在不好意思装聋作哑,但妥协是不可能的,“这件事自有决断,刺史请回吧。”

“那殿下歇着吧,许猛告辞!”许猛叹了一口气作揖告辞。

“哼哼!”司马季看着许猛离去的背影笑了起来,这要是贾南风当政他肯定不敢和洛阳抖机灵,谁还不会个看菜下碟呢,“去把上谷郡的户籍土地账本拿来。”

本身想要喊颜严的,话欲出口才想起来颜严被自己撵到北平郡撤人去了。不过这样也好,燕王府这就清闲了不少,省的有人来打扰自己。

看上谷郡的户籍土地,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古代最重要的税出在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人头税,按照户籍在案的人口交税。

人头税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公平,当然这是商鞅变法以来的传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要不交税还是有的是办法,这就造成很多户籍隐蔽深山,自给自足不交税,同样也不在朝廷的掌控当中,隐蔽人口世家门阀可是行家。

为什么江南世家后来居上,在东晋时期形成了门阀政治,这很简单,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免除了吴国二十年的税赋,对老百姓当然很有利,只是对士族更加有利。洛阳不对吴国百姓征税,当地士族豪强是可以征税的。

按照对整个大晋来说,司马季也不知道人头税整体上是好还是不好,但对燕国来说人头税肯定是不好,就算是清查了一遍户籍,他都不敢保证这次清查出来的户籍是真的,他又没有对整个燕国拉网式搜山。

整个天下的税赋是不一样的,吴国疆域内还在二十年免税的时间中。就算是原来魏国的疆域当中,税赋也有差别,类似幽州这种边塞,税赋其实是中原州郡的三分之一。

经过了对上谷郡简单的计算,司马季发现这次他是真亏了,并不只是嘴上亏了。首先幽州是边塞,征税本来就比较低。再者幽州地广人稀,燕国的封地面积很大,但是人口却不是很多,这点司马季上次从交州日南郡弹丸之地一万六千户人就看出来了。

人口这么少,面积却不小,司马季觉得在收税上自己真的吃了大亏。如果同样收人头税的话,就会出现他这么大的封国,却收不过一些中原的大郡。

“先王司马机是怎么积累出来这么多钱的?”司马季不由得对着府库的方向看了一眼,难道这些堆积的钱财布帛并不算多?他对晋朝的购买力有误解?

难道是在其他税赋上想出来办法?这点就能解释了,巧立名目自古有之,没准就有高人指点,让司马机积累了不少财产出来。

人头税在农业社会,其实是人口多地方小的州郡户籍比较吃亏。这点从三国袁术的败亡身上看出来,农业社会人口和土地成正比,人头税加重土地不够,就会造成人口外流,人也要吃饭啊。袁术恰好占据了人口众多但是土地不大的淮南。于是前期秒天秒地,后期一泻千里。

“以现在我和杨骏的关系来看,如果在此时上表的话,杨骏会是什么反应?”司马季走出内殿,独自嘟嘟哝哝,见此情况所有侍女全部远避,这个时候打扰到他没有好果子吃。

把自己代入到杨骏的立场,司马季神神道道的嘟哝,“燕王不知悔改,明明就是对朝廷收回晒盐场心怀不满,其人贪财,对封国百姓横征暴敛。竟然想出来地税的办法为封国增加税赋,先帝提倡节俭,身为宗室却不知爱惜百姓,巴拉巴拉……”

“如果我的奏疏被杨骏驳回,杨骏倒台了我是不是就是被杨逆一党打击报复的受害者?朝廷怎么到时候也的给我点补偿吧?”司马季觉得这个时候刚刚好,但是可以不自己上疏,先撩拨撩拨杨英,给他找点麻烦。

君子动口不动手,几天之后燕王司马季上疏,认为杨英贪婪、来到北平郡后大兴土木,给封国百姓造成了打扰,携带家眷奴婢众多,与民争利等等……

“放屁,无耻,整个幽州谁不知道比起大兴土木,谁比的上你燕王司马季。开运河、修城墙、建新城!我不过是修建一座府邸,怎么就贪婪了,怎么就大兴土木了。”杨英得知司马季上疏指责自己后直接破口大骂,活了四十多年,竟然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父亲,怎么了?”进来一个柳叶弯眉的女子,姿态婀娜多姿,面容很是俏丽,眉宇间还有种媚意,有些冲突的是女子身上还有一种端庄之感,一看之下很是唐突。

“馨儿,父亲没事!”杨英看到自己的女儿心中略微平心静气,小女儿岁数不大却已经名声在外,知书达理而且面容俏丽,不少人都在找杨英提亲,比几个儿子更给他长脸。

几天之后,杨英的奏疏到了洛阳,指责司马季撤走佃户,故意和盐铁专营的国策抵触。

随后司马季又上疏,盐铁专营即是国策,当然要和封国切割干净。否则燕国就有插手之嫌,当然要撤走所有佃户,表明燕王两袖清风,不和朝廷争利,同时表明杨英心胸狭窄,一些佃户表示杨英和部下妻女过从甚密,应该速派廷尉查处,一旦有罪立刻压回洛阳。

一个月间,司马季和杨英连连上疏,奏疏当中全是对对方的指责,大有不把对方赶走不罢休的态势。

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强王者第六百四十三章 灭骠国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废太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说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邺城鼎沸第二百二十一章 东北攻略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王还能再喝第一百五十四章 套现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八十三章 隐藏的猪队友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港第三百三十四章 调离第三百零三章 关中大戏第二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一百二十章 外松内紧第五十九章 三王齐汇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势利导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旧业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内动静第七章 竹书纪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万援军第九十八章 来人,上五石散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乌斯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献容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节第十七章 少傅张华第一百七十四章 拓跋氏出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阵迎敌、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欺骗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情之请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赏第四百六十章 齐王同意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生军第二十八章 蓟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亚历山大图书馆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四百七十七章 强夺土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后一道功课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骑冲阵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鸡的孙秀第三百零三章 关中大戏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南国都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五百四十二章 水下有鬼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关之战第四十四章 笼络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们本就是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赵国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二百六十八章 燕王回首掏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原之夜第五百四十一章 关中局势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试牛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广州军登陆第四百八十五章 司马颖的不满第四十一章 朝堂争论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内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中乱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赏诸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痛击我方友军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韩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六十一章 齐王司马囧第一百五十章 女王登基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军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头第四十一章 朝堂争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证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五百七十二章 分兵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国第六百八十一章 单纯的波斯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国第四百六十一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洛阳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灭真腊第三百二十九章 编纂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