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长富

李庄工场没有搬迁走的时候,可以沿着河水看到大量的被水力牵引的织机,在河水的冲涮下,机器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织机不停的转动,比用人力和畜力要节省大量的开销,并且节省了制成纺织品的时间,这也相当的重要。

另外就是水力压机和锻机,还有大量的镗床和车床,整个河畔都是各种各样的工场,数万工人在各种类型的工场里忙碌着,每到吃饭时候,饭堂内外都是过往的人群,由于人群太密集了,隔着很远观看的话,更就是一窝窝的蚁群。

庄户人见识短浅,在这个信息匮乏的时代,很多人根本不曾出过家门,李庄繁华起来之后,很多附近的庄户人跑过来看热闹。

一群群的人蹲在河对岸看着工人们到集体食堂吃饭,然后蹲着蹲着,这些闲汉就渐渐成了对面工人群体中的一员,数年时间下来,整个大同几乎已经找不到与和记无关的家庭了。

除了工厂区就是仓储区,还有大片的住宅区,相当气派广阔的军营区,还有精英人员居住和工作的研究所区域,相当神秘,令人有些敬畏的军情司区域。

整个李庄,曾经是和记的核心所在,也是每个和记人脸上的光彩,很多人不惜一切都想到李庄这里来替张瀚效力,这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

现在李庄已经空了,住宅区只有少数的妇孺留着洒扫看家,就算是官兵来了也不会为难这些妇道人家,她们都是附近庄户人家的媳妇,和记给了工钱,叫她们隔几日到张瀚等人的府邸里打扫一回,以免无人的时间太久,使得府邸过于破败肮脏。

这不一定是张瀚本人的意思,对男人来说,可能会缅怀一些过往的事和人,但男子不会对一幢宅邸过于看重,这可能是常宁等妇人的主张,对妇人们来说,宅邸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和情感划上等号,代表曾经的经历和过往的感情,她们不会忍心见到李庄的住宅变得破败不堪,在这里生活的几年,相对要安稳很多,不象在草原之后,张瀚踏上争霸之路以后,妇人们虽然有无上荣光和更富贵的将来,可是也失去了曾经安稳幸福的时光。

在王长富等人的眼前,到处都是空荡荡的房舍,仓储区的粮食和铁器布匹,还有各种杂货早就搬到草原上去了。

工场里的机器也全部搬走了,现在纺织厂就在小黑河的河畔,那里修了多道水坝用来控水,水流湍急,更适合带动机器,可能在这里的工人已经早就把李庄白洋河畔的厂房旧址给忘掉了吧。

王长富如钢针般的胡须抖动了几下,他冷然一笑,说道:“烧掉?咱们当初费了多大心力,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把李庄一带建成这样。大人常说,将来如果可以回来,李庄照样能成为一个工商业的中心,和新平堡张家口等贸易马市地方很近,内外兼顾,道路畅通,有灵丘铁矿也在附近,铁器和布匹生产基地,转运中心,李庄是咱们一手一脚踢腾出来的家业,将来得比现在还要好,只要咱们在一天,李庄就繁富一天,咱们不在了,还有儿子,孙子,他娘的,谁敢烧李庄,老子烧他的家!”

教官被这么狠狠排揎了一通,却是满心欢喜,竟是忍不住笑将起来。

四周的人也是笑,只有一些二十左右的青年们没有笑,脸上也有些迷惑。他们要么是在新平堡的学堂出身,要么就是这几年在草原上的学校里毕业,又在草原的驻军里实习两年,然后再考入中等武备军官学校深造,他们的人生经历多半和李庄没有太多交集,反而是对青城,小黑河堡,集宁堡更加熟悉,他们在草原成长,也参加过一些战斗,对李庄的这一切,包括和记白手起家的过往,很多人都会讲给这些后生听,但听到的故事和真正经历过一切的人,感觉上就很难共通了。

王长富也明白这一点,他心中也不知道是何滋味。和记现在家大业大了,军队的战兵和辅兵加起来,还有各处的工人,商行的人,各军司的官吏,屯堡里的农兵和屯兵,各个城堡内外的商人,集镇里的小商人和手工业者。

还有河套和土默川区域的新移民……

还有科尔沁地界的那些投效的小部落,漠北三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还有巴尔虎部,还有林中百姓,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里的野人们,那些生蕃和鞑子们。

和记张瀚御下之民已经有过百万人之多,加上台湾和宽甸一带,怕还远不止此数,应该是有二百万人以上了。

如果说与和记相关与和记影响过的人,那就是已经过千万人了。

现在整个北方的大明已经摆脱不了和记的影响,包括朝廷,士绅阶层,普通的百姓和贫民。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眼前的李庄和北方的新平堡开始的,王长富略微回想一下,似乎自己是万历四十七年或是四十八年投效,一转眼已经是七八年的时间过来了,当时自己三十来岁,还是年富力强的壮汉,一晃眼一下,已经四十多岁,鬓角白发从生,已经俨然是中年人,甚至开始往老年迈去了。

然而张大人的事业才真正刚刚开始,和大明开打了,底下就是义正言辞向大明动兵了,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还有北方的二十万大军。

灭掉大明,建立新朝,张大人为新朝开国之主,而他王长富等人,或是公,或是侯,或是伯,没听说大人有什么新的主意,可能就是按老规矩来。

一个破落户出身的贫家子弟,当过边兵,当过喇唬,干过脚夫,居然也能有望国公?

王长富不会笑出来,甚至他的表情一直凝重而严肃,这才能使身边的人重视眼下的差事。但他十分清楚和明白的知道,高层有一个接一个的后手,根本不需要太担心张瀚的安全,当然,也得将差事做好,在这等大事上,绝不能被人挑出一星半点的毛病。

但事实上,王长富此时此刻很开心,终于走上这条路了,除了他之外,梁兴和李来宾,王一魁等人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

军方的高层,早就想打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张瀚的威望足够镇压一切,孙敬亭在军中的人脉也能镇的住这些军头,恐怕早就有军头想在边境制造一些“摩擦”,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引发了意外,导致了和记商团军和大明边军全部开战……早就有人想这么做,只是一直没有人敢而已。

王长富和梁兴曾经争夺过军中的主导权,结果就是梁兴被不停的调来调去,始终不能扎根于军中,而王长富直接被调离了一线,只能在官校当祭酒。

作风强硬,性格坚强刚毅的周耀则被调离一线部队,任军训司的主官。

张瀚用人的手法相当巧妙,周耀将来肯定还有机会回一线带兵,但肯定是张瀚重新梳理和整顿过的军队,条例规章更完全合理,并且不会是去带枪骑兵第一团,那个团,周耀的威望太高,不太适合再去带了。

王长富也是近两年来闲暇时有空多思考,多听多见,再加上多想,对张瀚的心术算是有了一点儿了解。

至此他也是相当后悔,如果自己能早点醒悟,不在军中布局和梁兴争斗,恐怕现在还是能在一线带兵,虽然不管怎样他觉得自己一个公爵的位子是跑不掉的,可是如果能在史书中多留下一些精采的战史记录,岂不是更好?

现在后悔也是晚了,这一次的北上新平堡的行动,王长富估计是自己最后出采的机会,万万不能放过了。

可惜天光大亮,晴空万里,又只是初秋时节,如果是冬季,来个雪夜奔赴新平堡,星夜驰援救主,这样的事,史书上留下一笔,够和小儿辈吹上几十年,一直吹到死了。

“走吧。”王长富知道各人的心思,也知道这些教官巴不得将来第一波带兵打回来,他没有多说,只是用严厉的眼神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李庄这里距离新平堡不到百里,现在是申时,预计明天天亮之前可以抵达堡墙之下。

洪承畴的兵还得三天后到,阳和那边估计也是明天才能赶到,消息传递的很快,估计桦门堡的马步兵会提前往新平堡一带部署,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没准还会叫赖同心先抢先一步封闭堡门,如果可以的话抢先一步把张瀚擒下来……赖同心如果没有疯了或傻掉的话,肯定不会把这种命令当回事,洪承畴或是卢象升头脚送军令到新平堡,后脚赖同心就能把军令拿去上茅房使……新平堡里的明军能自保就算不错了,就不要想东想西,妄想着一些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了。

王长富的任务是抢先一步,在马步兵围堡之前进入堡中,当然更要防备的是卢象升,张瀚对卢象升相当重视,如果说眼下的事会出现什么不该有的变化,卢象升绝对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提防的变数。

二百多官校生,全部有两年的实战经验,就算没有参加过大战,也是有实际的带兵的经历,远非那些刚毕业的官校生可比。

在中等学校毕业之后,这些学员的未来前途会是营团级军官,随着商团军规模的扩大,未来的军级和师级军官全是高级军官,营团级算是中等军职,连级和中队级,还有队官级,都是低职军职了。

在哨骑先出发之后,大队人马紧随其后,从李庄到新平堡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天镇卫城就在道左,众人路过的时候,不自禁的向左边看过去。

这座卫城已经是相当的空虚了,张瀚辞官之后朝廷也准了,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任命新的掌印卫指挥,天成卫和镇虏卫两个卫都有卫指挥同知和佥事,卫所事务其实相当有限,只有一些卫仓和日常的操练,早就荒废了,大同各卫都没有班操兵的任务,各卫都闲着没事,天成卫和镇虏卫又出了张瀚这么一个曾经的掌印指挥,成了朝廷眼里的异类,如果不是怕没病找病,估计这两卫已经被朝廷借着五军都督府的名义给裁撤了。

大股人马涌过,只有少量的卫所军人在天镇卫城的城头向这边眺望,他们当然还不知道什么具体的消息,但眼看着和记的商团军人策马冲过去,还是隐隐看出来不对,众人彼此用眼神交流,却没有人说什么话,不管怎样,所有人都看的出来是要风波大起,大同这里要出大事,也就是大明要出大事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组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七十四章 韩通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击第九十四章 发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强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装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惊觉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长富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粮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圆阵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争水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帮手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一十章 高兴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轰第七百零八章 反应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离京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骑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储粮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六十二章 遇袭第九百四十一章 战备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旧友第七十一章 换帖子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三百一十一章 亲亲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萧墙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护送第五百九十一章 传承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窥探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动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荡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气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猪羊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章 小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农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五百零七章 行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传世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复行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三十八章 铁场第六百二十章 押运第十九章 一路艰辛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动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一十二章 决断第二百六十九章 群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试探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战役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对峙第六百八十七章 访客第六百二十章 押运第五百八十章 计较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灯火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顺逆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四百九十章 再冲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二十间 蒲州张氏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忧虑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鸣第三十五章 人质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