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仓皇

赖同心在二十三日午后见到了从阳和来的信使,并且接到了卢象升的严厉军令。

关闭堡门,严禁任何人进出,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和记中人。

并且卢象升下令,赖同心要“监视”和记商行,如发觉有不轨之人,可以先行捕拿,甚至可以就地正法。

赖同心捧着军令时就象是捧着热炭团,烫的他手在颤抖,脸上和身上的肌肉也在颤抖,额头的汗水如小溪般的潺潺流淌着,很快都要把衣袍的前襟给打湿了。

几个心腹幕僚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赖同心也没想到是这种军令,和几个幕僚一起看的,也可能是赖同心感觉自己识字不多,只能由幕僚帮着一起看。

众人都有些傻眼,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此时谁也不敢出声,谁都知道这事可大可小,一不小心,不是获罪于朝廷,将来被逮捕下狱,要么就是得罪和记,很可能不小心“失足”落在堡外的白洋河里,好好的就淹死了。

厅堂里各人的呼吸声极为沉重,半响都没有人敢出半个字。

“东翁?”一个幕僚试探着道:“卢道的命令可是接令后即刻封闭堡门,咱们接了令也有一刻钟了,要是东翁不做,可能会有麻烦。”

这幕僚不说话还好,说了话,赖同心象是被针扎了屁股一样,迅速从坐椅上弹了起来。

“你们不要妄说妄动。”赖同心面色狰狞的道:“我叫人将这花厅看起来,任何人不得出入。诸位先生,不是本将信不过你们,实在是兹事要紧,我不能不多加小心。”

众幕僚苦笑着点头,赖同心这样做反而是救了他们,这当口谁还敢有什么异样心思,还敢去火中取粟不成?不如被关押起来,事后一推了之,此事不沾身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赖同心出了房,果然下令调一队亲兵过来,将议事的花厅牢牢把守住了。

他自己牵了一匹马,也不带从人,一身便袍,不披甲,也不曾换官袍,就这么直接冲向大门而去。

到门口时,正好遇着两个带马步兵驻守堡内的守备,一个是兵备王点派过来的,领一百步兵,一百马兵,另一个李守备是从阳和过来,领一百步兵,一百五十马兵。

这些兵马,说是来帮着赖同心的帮手,其实彼此心里都清楚,这两个守备和带着的几百马步兵,无非是来干的监军的活,说是合作,其实是监视。

两个守备平素也是趾高气扬的模样,不怎么将赖同心看在眼里,此时见圆球般的赖同心一脸慌张的骑在马上,一身便服,不成模样。两个守备彼此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嘲讽的微笑来。

李守备笑着道:“赖大人,怎么这模样就出门去,可有什么要紧事情,如果不好办的,交给下官去办,包管办的妥当……”

“帮你娘亲去!”赖同心十分粗鲁的骂了一句,马鞭子就手抽过去,一鞭子把个守备打的满脸血痕,血珠子飞溅。

也还好李守备身手了得,下意识的一躲闪,否则的话,这一鞭怕是能将他整张脸破相不说,还能把眼珠子抽瞎。

“赖同心,你发什么疯!”李守备回过神来,当然是咽不下这口气,两个守备一起在门前跳脚大骂,但毫无效果,赖同心已经一溜烟的走远了。

“事不对。”另一个姓王的守备脸色一变,说道:“赖同心平常对咱们客客气气的,不摆上官的架子,这事儿不对。”

李守备歪着脸四处打量,说道:“也没发觉有什么异常啊?”

赖同心是打内院出来,几个幕僚都被看守的严实,内外隔绝,在外当然是看不出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来。

“咱们回营去。”王守备道:“令将士们都回营戒备,就算出什么事,有兵马在身侧,那就什么也不怕。”

“说的就是。”李守备狞笑一声,脸上的鞭痕象长虫一样蜿蜒曲折,他盯着赖府,一字一顿的道:“咱俩的五百马步都是精兵,强悍之处不在内丁之下,这才被选来新平堡。赖同心麾下说有千人,其实我看也就八百人左右,多半老弱营兵,真打起来,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咱们的对手……这一鞭之仇,迟早我要找机会给报了。”

“放心。”王守备道:“赖同心只要稍有不妥,咱们就把他收拾了。新平堡里没兵,就咱俩最大!”

赖同心抽出那一鞭,其实也隐隐有想着报信的打算和想法,打完之后自己也是后悔,深怕两个守备看出不妥,立刻有所反应,待奔出一段距离,回头看时,却见两个守备已经策马回营,他冷冷一笑,知道自己最初的选择还是对的。

街道上行人甚多,不过赖同心在新平堡可谓人人都认识,见他策马赶路,不少人都主动让开道路,由得赖参将飞驰向前,直奔张瀚的府邸而去。

路上的人们就看到一个穿着燕居的长袍,其胖如球的赖同心一脸仓惶的策马飞奔向前,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很多人神色凝重,感觉风雨欲来,但他们心中又有一些期盼,希望能维持眼下的这种局面。

哪怕是心里站在和记一边,相当多的人还是希望和记能和朝廷维持住眼下的局面,毕竟兵凶战危,如果真的打了起来,对大人物来说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则可能是亡国破家的结果。

对亡国,相当多的人根本无所谓,如果破家,不管是住宅被烧,田亩被毁,生意禁停,或是家族中有人被兵祸害了性命,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不愿承受的结果。

辽东大乱之后,辽民的遭遇也是令人同情之余,份外警醒。

所以不少人对张瀚回新平堡居住感觉高兴,他们认为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新平堡一带的安全,直到朝廷派驻了大量兵马之后,才叫堡中居民更加的不安起来。

当人们看到赖同心真的一脸仓惶打马狂奔,直趋张瀚府邸的时候,不少人脸上变色,真正感觉到了威胁的到来。

除了感觉害怕之外,也有一些壮实汉子面露激愤之色,他们还不知道确切的消息,只能按着脾气,一脸阴沉的聚集在一起,低声的讨论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不得要领,消息闭塞,他们的讨论多半触及不到实际的情形,但讨论的结果有一点是确切无疑,并且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就是朝廷对张瀚猜忌日甚,赖同心的举措,很可能是一次大规模变故的发端和开始。

很多人倚在街市上的大酒缸旁,这是平民的享受,几个一人多高的大缸子,里头装满了烈酒,这种番薯酒是和记的出产,价格相对来说很便宜,不仅便宜,还很过瘾。

一般扛活卖力气的汉子,很容易就能接受这种烈酒,自面世以来,烧酒已经彻底驱离了软绵绵的黄酒和各种果酒,米酒,直接占据了下层人的市场。

入口就是辛辣,入喉之后更是一道火线直冲而下,到了胸腹之中已经如火一般燃烧起来,入胃之后,哪怕是寒冬腊月的时候,身上也是感觉到一阵阵的热流自胃中直冲出来,令人感觉全身舒适。

夏天时,人们还愿意喝一点冰凉的果酒,到了秋季之后,秋冬春三季,都已经是烧酒的天下。

一碗烧酒只要六文大钱,相当廉价,当然对和记来说,番薯烧酒的利润已经足够高,每缸烧酒,其本钱也是十分的有限。

几碗烧酒下肚,不少人眼都红了,聚集起来的人群也越来越密集,看到赖同心进府之后,不少人张嘴叫骂,当然是骂的巡抚和兵备道等人,赖同心也不在话下。

说来有趣,卢象升为官之后操守品性能力无一不是拔尖的,在哪儿官声都是一等一的好,洪承畴也并不差,还有傅宗龙等人,都是大明官场中罕见的英才,官声都相当的好。

但在大同和宣府一带,他们可能挨了这辈子最多的骂,甚至有一些大同籍的御史有空就会弹劾他们,弹章之上当然不会说别的理由,只是随意挑些错来弹劾,因为大同籍的御史也是受了家乡父老的影响,对前来针对和记,一心要谋害张瀚的这几个地方大吏,心中也并无丝毫的好感。

在众人担心的目光之下,赖同心早就进入府中,而其一入张府之后就再无声息,在外等候的人群一个个急的抓耳挠腮,恨不得跟进去,把赖同心捉出来,好好的盘问一下才好。

大约过了两刻钟功夫,众人忽见张府的大门猛然大开,赖同心十分狼狈的半退着出来,嘴里嗫嚅着不知道说着些什么。

一群和记的人跟着赖同心出来,一个神色阴沉的汉子突然长揖到地,大声道:“赖参将一定要拿捕我家东主,不能打个商量么?”

“就是,东主自回新平堡,安份守法,怎么朝廷就这么不依不饶的?”

“入皇帝他娘的,老子反了!”

“反了,反了!”

“要拿我东主,先得从老子的身上踏过去!”

无数汉子从大门里涌出来,开始时作揖的那个汉子早就不知道被挤到哪儿去了。赖同心苦着脸,隔着老远都能看到这厮似乎都要哭出来了,但这场戏是张瀚吩咐他要演的,这个角色就必须得演,还必须得演好。

赖同心张开双臂,一脸诚挚的道:“诸位,下令拿捕张东主的是皇上,奉命行事的是大同巡抚洪军门,阳和兵备道卢大人,还有咱们新平堡里的两个守备,也都是为着这事过来的。咱也不愿干这样的事,可是没有办法啊,是皇上的圣旨,谁敢违旨啊?”

因为刚刚说话时闹出来的动静,在四周围观的人很多,众人听到赖同心的话,心中的怒火如岩浆喷发一般的燃烧起来。

“皇帝算个鸟,十几岁的毛孩子,知道个屁。”

“皇帝要敢害张大人,老子就砍了他。”

“老朱家也坐了三百年龙庭,也该换换人了。”

“张大人未必就不比大明太祖差了,气运轮转,也该换人了。”

刚刚赖同心说话时,已经有人要“入皇帝他娘”,待坐实了皇帝要拿张瀚之后,群情汹涌,更是有人直接要去京城砍了皇帝的脑袋。

换了十年前,打死这些粗豪汉子他们也不敢说这样的话,皇帝是天子,是龙种,是星空之下大地之上最为尊贵的存在。

贵族有坏人,太监有坏人,官儿有坏人,士绅也有坏人。

但从来没有人说皇帝是坏人,皇帝是人们心里最后的指望和依靠。

象眼前这样,直接辱骂皇帝,甚至要去砍皇帝脑袋的,估计也就是新平堡里独一家了。

新平堡这里,得益于和记独特的重商,重契约,轻天命,轻权力的一系列的潜移默化。

在和记这里,契约之下,人人平等,就算是张瀚和人立契,如果违约也仍然是张瀚错,这一点来说,哪怕是最尊敬张瀚的人也不会说不赞同的话。

近十年的时间,张瀚最少是在大同到草原上,按自己的心意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没有什么神仙皇帝,除了张瀚自己之外,所有人都相对的平等。

也就是在和记这里,百姓们早就习惯了藐视任何的权威,文宣司的功劳也是不可抹杀。皇帝的年龄,成长的经历,包括行事的习惯等等,虽然当今皇帝继位时间很短,但在文宣部门的宣扬之下,皇帝是一个不谙世事,行事操切急燥的中二少年形象已经牢牢的竖立了起来。

赖同心几乎要跪下了,可惜和记的人却不会放过他,众人将赖同心围在当中,七嘴八舌的痛骂着,赖同心不便也不能还嘴,只是不停的把事情往皇帝身上推,心里的憋屈就甭提了。

他入府之后,根本没有见到张瀚,一说来由,立刻就是由杨秋接见,同时赖同心已经明白和记早就收到消息,赖同心也是感觉庆幸,如果不是自己果断前来,恐怕和记的人杀到参将府时就没有眼下的这般客气了。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群英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两将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诚意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六十四章 击毙第一千二十六 过去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储粮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铳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舰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缩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贺喜第五十三章 指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头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韬晦第八百零二章 欢腾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六百五十六章 圆阵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门第六百六十章 围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见官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第二百三十四章 缩头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流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营(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边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报第六百三十二章 学校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五百五十七章 铁骑第七百零六章 兼并(今天是四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发第七百二十八章 布置第八章 纳妾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了断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脏活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帐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八十一章 常宁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边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惩罚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韬晦第五十五章 计较第二百八十章 锁甲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灯火第九十七章 合则两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旧居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复行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游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图第四百七十八 变化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余波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厅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溃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赏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阵第四百一十八章 扩招第五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难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六百一十七章 宝钱第九百三十七章 对峙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备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