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粮价

几个男子都是四十左右,毫无例外的都有大片的白头发,头发都是用布带束了起来,没有帽子也没有头巾,身形倒是都还壮实,看眼神中是绝望中有希翼,那是看到自己之后才有的反应,此前的哀求恐怕只是绝望之下无力的反弹,他们也没想到史从斌会突然出现吧。

这几个人都是京师里的土著,史从斌知道有两个小买卖人,一个捏糖人的,还有一个是卖水的苦力。

这年头的京师可不是到处都有水龙头,地下水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好打井,有的地方就打不上水来,很多人家得到很远的地方担水,要是家里没有壮劳力,或是男子脱不开身,妇人们挑着百来斤重的两桶水实在太难,卖水人就是当时的一种职业,就是替那些离水源远的人家担水,一挑水一个大钱,一天累弯了腰也不一定能赚够一家的吃食。

担水的就叫担水李,他的腰也是最弯的一人,他先向史从斌躬身行礼,说道:“史老爷回来就太好了,原本也不该来劳烦老爷,只是咱们这胡同最乐善好施的就是史老爷了,我们这些穷苦人不来告帮,家里妇人孩子都饿着,咱自己忍几天饿也没啥,就是见不得孩子苦,人都说等天气好些,湖广的粮食就运上来,粮价就会跌,到时候咱慢慢攒钱,总会把这亏空给补上来还老爷的钱。”

史从斌张罗各人坐下,又叫管家上茶,几个邻居都是屁股下着了火一样,听着这话赶紧站起来。

史从斌也不过份客气,太客气了就太反常,当下就问道:“老李,粮价到多少了?”

担水李一脸愁苦的道:“九月时粮价从四钱五涨到六钱,每年入秋都会涨一次,等秋粮上来就回落,大家也没怎么当回事。九月底粮价又涨了两次,从六钱涨到了一两一钱。这就涨的太邪乎了,从未见粮价这么涨法的。从十月到如今,已经是一两三钱一石了。”

捏糖人的糖人张插话道:“老李,你那是前天的粮价,今天到一两四钱了。”

担水李一听,好似晴天响了个霹雳,张嘴惊道:“这两天涨一钱,还叫不叫人活了?”

史从斌沉吟道:“粮价涨成这样,我记得去年这时候才四钱二分一石,还有更低的。这样涨法,朝廷官府不管?按说湖广的粮也该有不少大粮商运过来了。”

京师的粮价一直相对平稳,主要是京师天子脚下得维持一定的平衡,稳定才是最要紧的事。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几百年后也没有改变过,几百年后不管是地方灾害如何,首先是保北京的粮价和副食品供给,在医疗,教育,民生等各方面,北京为首都也是优先保障,说起来此时的大明和后世也没太大区别。

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朝廷和地方官府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要说厉害,陕北的饥民闹起来岂不厉害?有识之士都知道不能弄到官、逼、民、反的地步,但朝廷给陕北的赈济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一亩地减免的赋税也相当有限,地方上的胥吏一样逼迫农民,交纳不了的百姓还是得到县衙门立站笼,打板子。地方豪绅还是逼迫交不起田赋的农民破产离家,有些事,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甚至是想都想不到才是常态。

提起朝廷官府,几个人纷纷摇头,担水李道:“我前天倒是看到,官府贴告示令东城并各城的大粮商不得储粮居奇,抬高粮价,也不准闭门不售。这可到好,按高价买粮就有的买,想买低价粮,就是没有。”

另几人也道:“官府也不能太较真,大粮商岂是一般人,都是各太监和公侯府邸的出身,顺天府拿他们有什么法子?再者说也是湖广的粮没上来,听说天津到临清一路粮食都涨了,连江南的粮价也在涨。”

“江南不提了。”史从斌随口道:“天津粮价倒真的是在涨,一石一两四钱,和京师价格一样。”

各人都是愁眉苦脸,担水李只摇头,说道:“这样下去,百姓要没有活路了。”

“你们莫慌。”史从斌笑道:“通州大仓最少还有过千万石,真的粮价涨上来,朝廷会想办法的。”

京师是重中之重,朝廷在通州有大仓,每年四百万石漕粮是稳定粮价的定海神针,有这些老经验在,史从斌一番话倒是将这几个京城人安抚住了,各人从史从斌处借了些银子,都是不敢回家,趁着时辰还早,赶紧去外头大街上的粮店里买粮去。

“三叔,”史可诚道:“怎么京师粮价涨上来这么多,要是这么着,朝廷理应开仓放粮了。”

“这事很难说。”屋子里只有自家两个侄儿在,史从斌说话就随意许多,他道:“通州大仓的粮,主要是用来保障皇家,太监,勋贵,百官,还有京营驻军的吃食,这加起来就好几十万人,一个月一人一石粮总是要的,一月几十万石,还得包括蓟辽驻军和宣大驻军的军粮,大仓的一千多万石粮,也就够一年的折腾,今秋漕粮已经运上来了。要等新粮得到明春,你说,皇上敢随意把大仓的粮拿出来平抑粮价?”

史可法终于写完了书信,抬手揉着手腕子,听了叔父的话,他有些不以为然的道:“三叔又危言耸听了。大雪封道,漕船难行,粮价有些波动也是常见的事情,怎就把事情说的这么险恶,好似京畿一带就要缺粮一样。”

史从斌呵呵一笑,转过话头,说道:“你刚写信给谁?”

“黄宗羲,字太冲。”史可法道:“其上京来上奏疏,乞给东林诸君子平反,嗯,就是为其父而来。”

“这人是个孝子啊。”史从斌赞道:“听说他手刃崔呈秀,皇上都知道了。”

“也没有。”史可法道:“黄太冲是在大堂上斥责崔某人,使其又惊又惧,后来没多久崔某就被处死,并非被太冲所杀。”

“原来如此,看来是传言不实。”

史可法不愿多谈这事,大家虽知是谣言,但自黄尊素被魏阉所害之后,黄家在浙江老家过的很艰难,黄宗羲是长子,这几年带着弟弟们奉母在老家过活,兄弟们每天读书,收的租子不多,勉强够吃食而已,一大家子读书人,黄家那点地也就供个温饱吧。

黄宗羲在上个月至京师,正赶上提审崔呈秀,一群东林大佬的后代冲到刑部大堂,把崔呈秀揍了一通,打的这个阉党重要人物灰头土脸,胆战心惊,后来传出谣言,说是黄宗羲大义凛然斥责崔某,崔某哑口无语之际,黄宗羲上前扑扑几刀把崔某扎了个透心凉。

这事连皇帝也知道了,后来才知道是完全的瞎说八道,这事正好是在铲除阉党的紧要关头,朝廷出需要黄宗羲这样的忠臣孝子来助阵,于是黄宗羲旬月间名声超过了同辈,传颂于大江南北。

不过史从斌对这事并不是很在意,他问侄儿道:“你写信于他,是何事?”

“明年必开恩科,我与几位好友要一起应考,打算搬住以一起砥砺文章,互有些进益。黄太冲住在绍兴会馆,我打算叫他来一起读书,他虽然尚未进学,然其家风朴实,又在绍兴读书多年,学问是足够的了。”

“其余诸人为谁?”史从斌道:“莫不是有王正志,李梦辰几个吧?”

史可法可能是出于某种逆反心理,越是叔父与和记打的火热,并且一再告诫史可法不要介入与和记的争端,史可法就越刻意的与和记为敌。几个举人曾经到和记门前闹事,史可法就引为知已,常相往来,现在俨然成了知已。

而史家在这事上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既不从和记反明,也不助大明剿灭和记,在这事上,不少地方豪强都是一样的看法。

如果和记是李闯那样的农民军,最少在崇祯十五年以前,各地的士绅都是反农民军的,到孙传庭被打败之后,天下人皆知大明已经不是李闯的对手,这才有士绅阶层尝试着和李闯合作,但一旦李闯暴露出残留的农民军习气之后,大量的官员和士绅又再次抛弃了李闯,选择南明或是投降清朝。

和记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张瀚原本就是名臣之后,士绅阶层出身,又成了大豪商,其商行,军队,都是一步一步走到高位上来,现在其在草原的统治已经稳固,对大明军事上有优势,财力上更有明显的优势,一旦张瀚挥师南下,胜负谁能预料?

对士绅阶层来说,大明与和记,随便挑一个来说肯定还是大明,因为现在大家的日子过的都还不错,为甚要换个主上?但如果大战起来,谁也不会出头替大明与和记拼命,因为和记也能成就一番伟业,开创一个相当不错的王朝。

张瀚的为人处事,还有本事,看看各地的和记商行,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叔父一向与和记相厚,以前利润很大,也回馈家族颇多,侄儿也不便说什么。”史可法忍不住道:“可是现在张瀚已经成逆贼,窜回草原,诚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这般乱臣贼子,不知道叔父和他们牵扯什么,我史家也是世代书香世家,没得坏了名声。再者,叔父与他们做了好几年的买卖,除了给族中的,多半都存在他们的帐局吧,这一下和记商行帐局全躲了起来,却不知道叔父哪里去寻他们?”

----------------

昨天吆喝了一声,今天得到诸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十分感念,无以为报,今晚就更三章,争取咱们又快又好的把书结好。

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布局第八百三十三章 传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败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细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贡土第八百二十一 会合第八百四十三章 开销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三十九 大写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九百八十三章 变化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六百三十三章 动摇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九十六章 封门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阵第四百四十一章 袭击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团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战术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赠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绝望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阵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烂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十三章 犒赏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纯儒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流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门第一百零四章 狱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四百四十九章 坚壁第十六章 掷还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对决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岛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力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八十九章 辽东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四十五章 围店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货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九百三十五章 简报第九十八章 醉里挑灯看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灯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八百二十章 剃须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纯儒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细作第四百七十七章 欢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七百零三章 迟暮第四百四十九章 坚壁第二百八十四章 诸生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结束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边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价第一千九十八章 献俘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九百八十二章 归路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传授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军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银箱第六百零八章 开销第八十九章 辽东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台吉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气第三百零五章 军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应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轻率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紧张第六十七章 责打第三百六十章 挑拨第五百九十一章 传承第一千一十六章 台吉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华夷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帅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杀第七十五章 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