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

刘伯温看了眼眉眼间压根藏不住喜意和得色的李善长。

而后又看了看,脸上看似满是笑容,可眼中的杀意和冷冽压根藏不住的朱元璋。

刘伯温默默的叹了口气!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这是个枭雄也是个明君,但唯独不是个仁君。

多疑、狠辣,但凡一个或许不是什么好词。

可放到一起时,其实就有些不一样了。

刘伯温清楚的知道,其实朱元璋一直在压制着自己的杀意和暴躁。

这个在战场上一路刀山火海走过来的开国皇帝,对于很多事情,其实更喜欢直来直去、杀伐果断的军中处事法。

但,身为皇帝,他不能这么干!

这么干的话,那他就成了一个暴君、昏君了。

必须得师出有名,还必须赏罚分明!

这是世人对皇帝的要求,也是朱元璋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他死死的压制住了自己暴躁性子。

可刘伯温知道,有些事情就像是一根刺。

那根刺只要没拔出来,还在朱元璋的心里,那么任凭朱元璋怎么隐藏,那股子杀意永远都是消磨不掉的。

而不幸的是,他刘伯温其实也是朱元璋心中的一根刺。

当年的他,在红巾军中作为军师是何等的风光,那么大明建国之后的他就有多谨慎。

因为,他被朱元璋忌惮了啊。

在朱元璋看来,他这样的谋士,是可以祸乱一个王朝的。

那么,这等人怎么可能放到外边?

那必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行啊。

也正是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刘伯温这些年才深入简出、韬光养晦。

可哪怕他做到这份上了,仍旧还是没有打消朱元璋的忌惮。

哪怕他一心想要归隐,可仍旧不被允许。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一方面是忌惮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自己这一身本事所传非人。

到时候自己某个弟子稍一动手,大明就会兄弟阋墙、反王遍地了。

可偏生,杀了自己吧又没个理由,师出无名不好下手。

到最后只能这么不尴不尬的维持着,大家都痛苦。

正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情况,让刘伯温看明白了朱元璋。

皇权以及大明传承,这才是朱元璋眼中最重要的东西。

为了这两样,朱元璋毫不介意自己臭名远扬乃至遗臭万年。

同样也是为了这两样,一众老兄弟其实都是战战兢兢。

登临过高位的,或者说绽放过光彩的,目前唯有胡惟庸,算是风生水起。

不仅没有被朱元璋搞死,反倒是稀里糊涂的就从丞相之位上脱离了。

如今更是游离在朝堂之外,如同闲云野鹤一般,跟朝堂、皇室若即若离。

可偏生,这种若即若离半点不耽误胡大老爷各种乐呵。

这种生活,简直让刘伯温不要太羡慕啊。

而整个大明官场,除了胡大老爷这样的异类以外,如今谁不是战战兢兢、瑟瑟发抖?

本来按理来说,以李善长的聪明才智,他应当是可以逃过一劫的。

毕竟李善长可是比胡惟庸更老辣的老狐狸来着。

但很可惜,权力迷人眼啊!

未曾登临丞相之位的李善长,跟当了这百官之首的李善长,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未曾登临丞相之位前的李善长,既是淮西一派官员的带头大哥,亦是一个老练、成熟的政客。他深知进退、明晰得失,在官场之中游刃有余。

可登临了丞相之位后,李善长李大丞相已经在权利的熏陶以及众人的吹捧当中迷失了。

但凡当官的,都好权。

可老辣的政客,却清楚的知道,哪些权,是能拿的,哪些权,是碰都不能碰的。

可惜,原本的李善长或许知道,但如今的李善长,哪怕想起来了,也会自己安慰自己“大可一试”吧!

所以啊,李善长的死期,不远了!

刘伯温忽而有些惆怅,又一个老对手要走了啊。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脱离这番苦海呢?!

散朝后。

朱标跟随朱元璋进了御书房,父子在沉默之中分宾主落座后,朱标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父皇,为何临到头了,反倒是收回了政令?”

“儿臣可不觉着李相稍稍反对了一下,您就会收回成命!”

“您是有什么其他考量吗?”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父,那么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

对于自己这位父皇,朱标还是挺了解的。

非常固执的一个人!

尤其是他认准了的事情,那么哪怕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

可今天有意思了啊,仅仅只是李善长站出来反对了几句,自家父皇居然打退堂鼓了。

这里面要是没点其他算计,那才是咄咄怪事。

朱元璋嘴角微微一翘,显然对于自家胖儿子能如此的了解自己非常满意。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反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标儿,你觉着李善长此人,如何?”

朱标犹豫片刻后答道:“大明功臣,擅政事,但野心极大!”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了,他毫不遮掩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李善长就是这么个人!”

“那么,你认为,这样一个人,继续当丞相,合适吗?”

朱标这次沉吟的时间更长了,良久他才沉声答道:“不合适!”

“野心大的人,若是能力太强,反倒是危害更大了!”

朱元璋这次干脆直接笑出了声。

“哈哈,看来咱们父子所思所想差不多!”

“咱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咱呢,想的比伱更深一步!”

“能当丞相的,其实必然是有能力的。”

“可若是当了丞相之后,有野心的危害极大,若是没野心的,又怕他以后滋生野心!”

“那么,为何咱不能直接把这丞相之位给废了呢?”

朱标猛然间听到这么爆炸的消息,顿时吓了一跳!

废除宰相?

自家老爹这么疯狂的吗?

要知道,自始皇帝灭六国建立大秦到现在一千多年时间里,历朝历代可都是有丞相的。

如今,自家老爹一句话就要把这个丞相位子给废了?

243.第243章 解缙你是真该死啊第19章 考生们要骂娘了!谁出的考题啊?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嘱:要低调啊!167.第167章 整个应天府乱成了一锅粥第42章 胡惟庸:朱标这心眼子是真多啊!171.第171章 解大绅青楼寂寞难耐93.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们吓傻了290.第290章 李善长意识到不对了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嘱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396.第396章 解缙的装逼之旅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257.第257章 前两名打一架,谁赢了当状元?441.第441章 让老朱破防的儿子们155.第155章 嫉妒的吕氏,太子妃的位置只有339.第339章 忽如其来的系统提示76.第76章 解缙求锤得锤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爷整破防了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435.第435章 逐渐暴露出来的家世117.第117章 突如其来的骚题愁断肠188.第188章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170.第170章 乡试来临的前的各种乱象384.第384章 对于老朱家的些许安排327.第327章 终于要开考了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第20章 考生们哭了:太难了!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122.第122章 院试张榜众生相!方孝孺落榜了65.第65章 马皇后登场277.第277章 工部救灾应急会议第8章 朱元璋:这个胡惟庸,咱看不懂了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117.第117章 突如其来的骚题愁断肠196.第196章 报纸上市的轰动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兴奋200.第200章 神奇的话本勾人心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360.第360章 胡大老爷重出江湖296.第296章 诚意伯刘伯温离世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楼?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332.第332章 胡大老爷再次摆烂252.第252章 解缙遭遇回旋镖了450.第450章 老咸鱼都不肯翻身399.第399章 胡馨月有喜了445.第445章 朱元璋:看见好东西就得搬走第14章 胡惟庸的损招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238.第238章 解缙的神奇理论第44章 终于把朱标忽悠瘸了!195.第195章 创刊号定稿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惊讶120.第120章 胡惟庸:这世道看不懂了111.第111章 好一个荡秋千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392.第392章 送上门的好东西206.第206章 这大明没了胡大老爷得散132.第132章 上醉风楼寻宝的胡大老爷322.第322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惊喜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并且大受震撼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315.第315章 没了念想的官员们230.第230章 胡大老爷的视察之旅379.第379章 吃了闭门羹的沈万三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87.第87章 道衍的来意第41章 满城风雨,再回礼部255.第255章 考题一出,众人发麻172.第172章 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238.第238章 解缙的神奇理论121.第121章 院试结果出炉242.第242章 解缙居然捡便宜了?387.第387章 热身八段锦和长跑115.第115章 不正经的考题336.第336章 礼部给朱元璋的惊喜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钓鱼,赏舞,陪美人,267.第267章 无事一身轻的胡大老爷第12章 管他冬夏与春秋447.第447章 胡惟庸:这一幕很尴尬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111.第111章 好一个荡秋千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处太多了第42章 胡惟庸:朱标这心眼子是真多啊!165.第165章 不断提高技艺的如诗404.第404章 突如其来的姻缘236.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开始了85.第85章 胡大老爷回归日常60.第60章 收获时刻!土豆成熟了!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173.第173章 礼部的官员们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