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

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

第九十三章朱棣也是个老色批?

对于一应皇子来说,甭管他们在外人面前多么的嘚瑟、倨傲,可面对朱元璋,那是真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别说咋呼了,连直视他们父皇眼睛的勇气他们都没有。

实在是从他们出生那时候起,朱元璋在他们心中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位父亲了。

还是一位无敌的统帅,而后更是转变成为了一个帝国的开创者和无上的掌控者。

作为皇子,他们虽然不能参与朝政,但多多少少他们都是能知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的。

所以,当他们的这位父皇面对残元重拳出击打得对方丢盔弃甲,同时对内休养生息、惩治贪宦、恢复民生赢得万民敬仰的时候,他们在心中就愈发的敬仰这位父亲了。

但敬仰归敬仰,害怕也是真的。

因此,当朱元璋宣布完他们兄弟几个的分封就藩事宜并且安排他们去凤阳老家种地以后,甭管他们心中怎么不情愿、怎么不乐意,可实际上他们当中一个敢炸毛的都没有。

规规矩矩的躬身领命,而后老老实实地走出了奉天殿。

看着奉天殿外清朗、湛蓝的天空,几兄弟苦笑着对视一眼,这一刻均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得!

都是一样的怂,大哥不说二哥,认栽了!

几位刚刚得到封地,在普通人看来应该兴高采烈的皇子、王爷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开始朝着后宫走去。

他们打算趁着这机会见见自己的母后。

只有朱棣犹豫了片刻后,扭头朝着东宫走去。

他打算见见大哥去。

有些事儿,跟大哥倒是可以聊聊。

果不其然,到了东宫以后,看着朱棣那垂头丧气的模样,朱标挥手让其他人离开后,勉力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

“怎么,觉着要去北平了,心里头不舒服?”

朱棣一听这话就明白,自家这位大哥果然知道这事儿。

好在他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却从未怨恨过朱元璋和朱标,这里也没外人,索性手一摊坦白道。

“大哥,我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这若是去了北平,想要回来一趟,就得提前请旨不说,哪怕快马加鞭、日夜不停,最少也要五天才能赶回来。”

“我长这么大,还没离家这么远过呢!”

朱棣对于自己这位大哥,是真的没什么好隐瞒的。

实在是朱标作为老朱家长子、大哥,对一众兄弟真就没话说,从小就护着、教着。

甚至好几次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上火了,准备下重手惩处的时候,都是朱标给拦下来的。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过往的种种行为,让老朱家这一众兄弟,对于朱标简直不要太认可。

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朱棣会直接在朱标面前坦白的原因了。

朱标满脸微笑的看着自家这个老四,笑道。

“你啊,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明明是个向往军旅想着封狼居胥的汉子,怎么就惦记着家里这点事儿呢?”

朱棣没好气的瞪了朱标一眼,显然对朱标这样的形容有些不爽。

“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惦记着家里怎么了?”

“我喜欢行伍里的那些事儿,那是因为那些事儿刺激;”

“我惦记着家里,那是因为家里好啊!”

朱标看着朱棣那委屈的模样,再次笑着摇了摇头。

他倒是忘了,自家这老四,看似如莽夫一般,实则是一众兄弟当中最为重视亲情、家庭的。

如今要分封出去,有这想法,似乎倒也不稀奇。 不过,朱标是知道自家这老四的心智有多坚定的,因此也没多劝什么,反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老四,父皇嘱咐你的种土豆一事,伱可莫要小看了。”

“千万千万莫要等闲视之!”

“此物乃胡惟庸胡公献上的仙粮,一亩地的产量可达三十石!”

“因此,若此物能在我大明遍地开花,那我大明将再无饥荒之虞!”

朱棣一听这产量,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大哥,这事儿是真的吗?”

“三十石??”

“你怕是在哄我!”

朱标看着惊讶得口不择言的小老弟,笑着怕了拍他的肩膀道。

“你惊讶也正常!”

“刚刚得知这消息的时候,父皇跟我何尝不是惊讶得差点站不住?”

“但是胡公不至于献上此物以后还要说这种一戳即破的谎言。”

“因此,你若是想将来做出一番事业,那就踏踏实实的把此事办好。”

“将来,等此物推广到你的封地以后,你那燕地也不用为百姓吃饭之事发愁了!”

“所以,趁着你还没出发,你最好赶紧去胡公府上好好学一学!”

朱棣一听这话,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如果真跟朱标说的这样,那他还真的去一趟!

他其实从小就知道,家里的皇位是大哥的。

他很清楚自己抢不过,也没法跟大哥抢,那就一门心思想着封狼居胥、开疆拓土了。

而但凡统军的大将,那个不对后勤尤其是粮食上心的?

如今听到如此奇物的消息,朱棣好悬高兴得当场蹦起来。

忙不迭的答应了朱标以后,拎着他爹给他的那一袋土豆,毫不犹豫的就朝着外边跑去了。

他得好好准备准备,然后上门拜师去!

三日后,准备得当的朱棣终于等来了官员休沐的消息。

收拾得规规矩矩的朱棣一大早的就跑到胡惟庸府上了。

听着胡义来报的时候,胡惟庸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是!

朱棣咋来了?

自己跟他之前压根没联系啊!

不过,来都来了,还是一介皇子、藩王,自然不可能不让进。

并且,他还得亲自去迎接。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站在那儿一身藩王衮龙袍,英武不凡傲然而立的朱棣。

此时的朱棣,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虽然面相还有些稚嫩,可自幼打熬出来的体魄加上经常在军营厮混锻炼出来的铁血气质,让他在胡惟庸的眼中显得格外的扎眼。

“臣胡惟庸见过燕王殿下!”

胡惟庸依着礼数冲着朱棣行礼,可朱棣却给吓了一跳,赶忙回礼道。

“小王见过胡公,小王受大哥指点,今日特向胡公讨教而来!”

胡惟庸一听这话,愣了愣神,讨教?

你这厮,难不成也是个LSP?

(本章完)

第52章 府试将近,考生们都麻了!257.第257章 前两名打一架,谁赢了当状元?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将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第14章 胡惟庸的损招122.第122章 院试张榜众生相!方孝孺落榜了442.第442章 亲自登门的老朱399.第399章 胡馨月有喜了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嘱88.第88章 胡惟庸:秃驴,你要害我!269.第269章 突如其来的朱元璋上门了173.第173章 礼部的官员们忍不了了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号很重要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274.第274章 老朱觉着胡大老爷太闲了79.第79章 茶艺惊人小娘皮88.第88章 胡惟庸:秃驴,你要害我!129.第129章 胡大老爷抱美看戏136.第136章 胡大老爷的格局第46章 凭本事嘴臭的男人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193.第193章 胡大老爷也干活了?第46章 凭本事嘴臭的男人87.第87章 道衍的来意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钓鱼,赏舞,陪美人,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标大婚181.第181章 老胡家两代人的传承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149.第149章 吝啬的大明!诸国惊呆了!77.第77章 在下应天府韦小宝291.第291章 李善长的新套路96.第96章 朱棣,你想造反不成?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赏赐送来了236.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259.第259章 这个状元武德充沛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374.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楼?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应天府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见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过我们这帮学子吧!404.第404章 突如其来的姻缘426.第426章 成亲当日的小意外198.第198章 这破事儿不想干了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兴奋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马威291.第291章 李善长的新套路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160.第160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惊喜150.第150章 胡惟庸:又可以摸鱼了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449.第449章 又暴露出了一项本事328.第328章 胡大老爷的新套路432.第432章 婚后的礼物和安排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长慌了!251.第251章 君臣奏对出新招123.第123章 系统的新奖励!红薯!419.第419章 跳脚的胡大老爷彻底破防了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440.第440章 系统奖励第26章 各方云动!刘伯温和李善长锐评胡丞相250.第250章 朱元璋听得毛骨悚然73.第73章 想见见世面的方孝儒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问题要问177.第177章 乡试考场上的各种怪象108.第108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兴奋245.第245章 解缙已有取死之道287.第287章 上元县令的试探和讨好279.第279章 胡大老爷带来的惊喜360.第360章 胡大老爷重出江湖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号很重要403.第403章 更多的关注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惩罚254.第254章 殿试开始,众人迷茫439.第439章 胡大老爷又找乐子去了417.第417章 有些离谱的答案401.第401章 熟悉的节奏210.第210章 巧计破解太子最后一个隐患291.第291章 李善长的新套路267.第267章 无事一身轻的胡大老爷第18章 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326.第326章 万事俱备的大明公考251.第251章 君臣奏对出新招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惊喜397.第397章 奇书金瓶梅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82.第182章 解缙再过乡试第41章 满城风雨,再回礼部430.第430章 咬牙切齿的胡大老爷371.第371章 博学的胡大老爷327.第327章 终于要开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