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4章 朱棣:这姑娘好生特别

第94章 朱棣:这姑娘好生特别

第九十四章朱棣:这姑娘好生特别

这胡府大门口自然不是说话的地方。

因此,哪怕胡惟庸一肚子疑问,终究还是把朱棣给引入了府中。

来到正堂,分宾主落座,待胡义亲自端上茶水并领着下人离开后,朱棣这才坦然相告。

“胡公,小王此次来,确实是有事相求。”

“父皇让我等一众需去就藩的兄弟先到凤阳老家种上一季土豆!”

“小王从自大哥那儿得知,此等仙粮乃是胡公献上的,因此,小王特来向胡公请教,这土豆,究竟该怎么种!”

听到朱棣终于把事情说清楚以后,胡惟庸终于松了一口气。

娘咧,好悬没吓死老子。

老子还以为这厮跑来勾搭老子,是为了图谋造反呢。

真就差点把胡惟庸给当场吓死!

毕竟这位燕王殿下可是有前科的。

在那名为“奉天靖难”实则起兵造反的过程当中,这大明上上下下顶着建文帝臣子的名义给他帮忙的人可太特娘的多了。

你要说这些人都是因为敬仰、憧憬燕王殿下,所以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燕王麾下,那就有点侮辱人的智商了。

说白了,都是提前就勾搭好的老关系,只是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而已。

胡惟庸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最怕这会儿还有些稚嫩的朱棣,兴冲冲的上门一把拉着自己的手,就要说自己的“宏图大略”!

好在,经过朱棣这么一说,胡惟庸发现自己是虚惊一场了。

这时候的朱棣远不是后来朱标薨逝、年岁渐长以后那么成熟、老练的存在。

这会儿的朱棣,还是个热血小青年呢。

这不,被他爹交代了个任务,被他大哥撺掇了几句,然后兴冲冲的就跑到他府上来了。

朱棣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一介皇子,跟一位前任丞相接触放在旁人眼中是多么的犯忌讳。

反正他一听大哥这么一说,吭哧吭哧的就跑来了。

胡惟庸这会儿看着一脸诚恳的看着自己的朱棣,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得!

这位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如今终究还是个小年轻来着。

算了,反正府上肯定有锦衣卫盯着,那该咋滴咋滴吧。

想到这儿,胡惟庸直接一挥手道。

“走吧,燕王,咱们也别这么坐在这儿喝茶干聊了,直接去地里,让你亲眼看看这东西是怎么弄的,你反而更容易理解!”

对于这种实物教学,朱棣显然更加能够接受,所以乐滋滋的就跟在了胡惟庸身后,直接朝着后院的小花园走去。

这里原本被胡惟庸团团围住的小园子,此时也没有荒废,只是胡惟庸暂时没想好种什么而已。

拿出一个自家留种的土豆,胡惟庸一步步的开始给朱棣细细地讲述,这土豆种植时的各种细节。

看着朱棣那毫不犹豫就抄起农具自己开始翻土,然后直接下地开始学着丈量间距,同时对各种细节追根问底的认真模样,胡惟庸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农户出身的朱元璋,对于子女的教育,其实是非常靠谱的。

始终把百姓记在心里,始终让自己的孩子记得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些基本道理,并且敢于放下身段、乐于走入民间,这些思想无疑让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胡惟庸格外的认同。

说实在的,呆在明初这个时代,胡惟庸之所以从头至尾只想着躺平,中间固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性格以及系统要求。 但其中未尝没有对于朱元璋这位有史以来得位最正的皇帝的认可。

他是唯一一个跟百姓站在一起,用怀疑和鄙视的眼光看待官员的皇帝;

他也是唯一一个能把自己的儿子赶回凤阳老家,真就老老实实下地干活的皇帝。

这样的皇帝,胡惟庸不愿意也不忍心去折腾。

真要有什么想法,老朱虽然不忍心折腾也不怎么敢折腾,这不是还有大朱嘛。

正好,大朱跟他关系不错,嘿嘿,到时候躲在后面暗戳戳的出出主意,蛮好!

正是这样的考量、出发点,才让胡惟庸此时教朱棣真就教得格外用心。

因为他觉着,这种善心、这种行为,值得鼓励、值得奖励。

就当是胡大老爷心善积德,让天下早日免收饥荒之苦了。

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听得认真,时间便过去的格外迅速。

就在胡惟庸感觉该教的都教得差不多了时,自家小侄女噔噔噔的小跑着冲了过来。

“大伯,大伯,月儿有事儿请教!”

看着气色明显好了不少,精神头更是旺盛了至少一倍的小侄女,胡惟庸嘴角的笑容就快藏不住了,一时间都忘了旁边站着的朱棣了,快走几步迎了过去,笑眯眯的问道。

“咋了?又有何事啊,小月儿!”

胡馨月倒是看见朱棣了,可胡惟庸没主动介绍,胡馨月自然不会主动跟一个陌生的外男打招呼,干脆看着胡惟庸问道。

“大伯,那书上说,女人需独立、自强,才不枉在这世间走上一遭!”

“可往日里爹娘却告诉月儿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孝敬父母、公婆,将来为夫家生儿育女便好!”

“这……到底哪个是对的啊!”

胡惟庸闻言嗤笑了一声,道。

“伱爹娘懂个屁!”

“什么叫无才便是德?”

“女子有才而隐才且不善妒,自称无才方是有德!”

“意思就是你其实啥本事都有,只不过平日里不显露出来,只是谦虚一二罢了。”

“真要是无才,那叫蠢货!”

“这世间自有阴阳调和、男女之分,男子固然要顶门立户,可有时候女子也是能顶半边天的!”

“月儿,好好学,将来大伯给你找户好人家,就得咱月儿能当家做主的,到时候让人看看,我家月儿多有本事!”

胡馨月最听胡惟庸的了,如今一听胡惟庸这么一说,顿时小脑袋笑眯眯的连点。

一旁的朱棣听着这叔侄俩的对话,再看着这小家碧玉却灵动不已的姑娘,心里不由得的感叹道。

“这姑娘,好生特别啊!”

(本章完)

259.第259章 这个状元武德充沛383.第383章 给朱标补补身体434.第434章 急转直下的局势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赏赐送来了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140.第140章 史上第一太子爷的含金量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228.第228章 胡大老爷要视察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权贵?172.第172章 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180.第180章 形势莫名其妙的反转第54章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119.第119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361.第361章 青楼三剑客再聚首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终于能享受官二262.第262章 胡大老爷坦诚身份192.第192章 胡大老爷给自己找长工了188.第188章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126.第126章 醉风楼上新茶了398.第398章 马皇后的醋味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328.第328章 胡大老爷的新套路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头换面的原因第3章 摆烂从钓鱼佬开始222.第222章 婚礼上的热闹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第53章 胡大老爷,您是真该死啊!292.第292章 始终在锦衣卫监视范围内的人245.第245章 解缙已有取死之道116.第116章 胡惟庸,这考题是认真的吗?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79.第79章 茶艺惊人小娘皮312.第312章 一代权相的落幕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65.第65章 马皇后登场180.第180章 形势莫名其妙的反转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较量开始了287.第287章 上元县令的试探和讨好123.第123章 系统的新奖励!红薯!382.第382章 沈万三背后的秘密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体验430.第430章 咬牙切齿的胡大老爷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嘱:要低调啊!259.第259章 这个状元武德充沛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377.第377章 应天城新来的客人136.第136章 胡大老爷的格局175.第175章 乡试终于开始了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62.第62章 朱元璋激动了!你说的是真的吗?87.第87章 道衍的来意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425.第425章 老朱要亲自出马411.第411章 亡国之策这么多?166.第166章 终成定居的亲事第11章 李善长:这丞相不好当啊!359.第359章 胡大老爷惹出的风风雨雨111.第111章 好一个荡秋千416.第416章 少女怀春的安庆公主324.第324章 胡大老爷活该天天乐呵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为胡惟庸鸣不平了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干点人事啊!第18章 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408.第408章 阶级的划分352.第352章 忽如其来的人选157.第157章 东宫宴会初见面94.第94章 朱棣:这姑娘好生特别352.第352章 忽如其来的人选252.第252章 解缙遭遇回旋镖了191.第191章 胡大老爷又要装逼了222.第222章 婚礼上的热闹238.第238章 解缙的神奇理论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并且大受震撼366.第366章 香满天的赔礼417.第417章 有些离谱的答案197.第197章 牛人写牛书第3章 摆烂从钓鱼佬开始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87.第87章 道衍的来意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355.第355章 这位老师有点猛第52章 府试将近,考生们都麻了!第34章 朱元璋都给整不会了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将入主东宫99.第99章 马皇后的关注第18章 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232.第232章 红薯成熟了428.第428章 一觉醒来公主睡在旁边怎么办?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179.第179章 摆在明面上的解题思路279.第279章 胡大老爷带来的惊喜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终于能享受官二260.第260章 对解缙的顺手安排82.第82章 卧槽!花魁被人拐跑了!442.第442章 亲自登门的老朱427.第427章 婚礼完成和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