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8章 218:勋贵和大儒,都能被老九轻

信念崩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自诩为读书人,更是儒学魁首的方孝孺,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坚持!

他以为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才是最好的,也是当世之人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可当方孝孺看到西北之地的繁华,看到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之后,方孝孺内心的坚持也开始动摇了!

只不过他还不愿意正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以哪怕是见到了汉王朱栎,他都固执的认为改革是一件不可取的事情,是违背了祖宗规定,违背了民心的举措!

但朱栎刚刚的那番话,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让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坚持的,也未必就是对的!

“方先生,让你来给世子当老师,并非是陛下的意思,而是本王向陛下提出的要求!”

“本王一直觉得,方先生应该是一个心怀天下,一心为民的大儒!”

“这也是本王为何今天要对你说这么多的原因!”

朱栎看着方孝孺低头沉吟的样子,缓缓地开口说道。

“多谢殿下,下官受教了!”

方孝孺心头一震,顿时露出了羞愧之色,对着朱栎拱手说道。

“你别在心里骂本王就行!”

“原本伱这济宁知府当得好好的,结果却被本王调来汉王府当个教谕,你若是觉得本王阻碍了你的仕途,也大可直接开口,想要回济宁继续当你的知府,也不是不可以!”

朱栎摆了摆手,干脆把选择权直接交给了方孝孺,若是这老顽固真的冥顽不灵,那他宁可再把方孝孺送回济宁当知府去!

毕竟他从老爷子那里把方孝孺要过来,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的!

“下官不敢,殿下既然看得起下官,那也是下官的福分!”

“让下官当世子的老师,下官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方孝孺赶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是否真的没有意见,也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虽然朱栎这么说,但他也很清楚,即便他不留在汉王府,陛下也不可能再让他回去当济宁知府了!

而且方孝孺已经对自己所坚持的信念产生了一丝动摇,之前一路过来,他也没顾得上仔细瞧瞧西北之地如今的老百姓究竟过得如何,他打算先留在汉中,深入了解一下西北,也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汉王制定的那些改革政策!

到时候是对是错,是非曲直,他心里自然也会有一个判断!

“罢了,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乐意,既然你不走,那就先在王府住下吧!”

“从现在开始,世子朱匣秋的课业就交给你了!”

朱栎淡淡地吩咐了一句,实话说,要不是看在方孝孺还有那么点能耐的份上,他是真懒得高兴跟这个顽固的老古板说话!

方孝孺应该是属驴的,脾气死倔死倔的,关键还不怕死!

你要是能跟这货沾上点亲戚关系,都能感觉背脊发凉!

当然,如果碰到一个仁君,像朱标这样的,那么方孝孺还相对安全一点!

可当今的皇帝可是朱元璋,那完全就是两个概念了!

更何况自从经历过穿越之旅之后,就连一惯仁善、宽和的朱标,似乎都有了一种要向老爷子靠拢的趋势,如今怕是连朱标这个储君都要指望不上了!

“多谢殿下!”

方孝孺也没有再矫情,道了声谢之后,就直接退了下去!

就这样,一代大儒方孝孺,就在汉王府直接住了下来,成为了汉王世子朱匣秋的老师!

不过朱栎请他来,也就是让他教朱匣秋一些儒家经典,还有最基础的识文断字!

语文课这方面,交给方孝孺应该没问题,但是其他方面,他可不会指望方孝孺能够教朱匣秋的!

至于朱匣烽,那小子还是别让他出现在方孝孺面前了!

否则估摸着古板的方孝孺能被朱匣烽那小子给直接气死!

朱匣烽那货可不知道什么叫做尊师重道,更何况想让他每天坐在那里念着之乎者也,也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第一天给朱匣秋上课的时候,方孝孺就被朱匣秋的老成给吓了一跳!

这也让方孝孺怀疑,眼前这个汉王世子,当真只是个不到五岁的娃娃么?

方孝孺哪能想到,朱匣秋的老成,也只是因为不久之前的一次穿越,也因为这一次穿越经历,捏脸功能至少让朱匣秋的心智达到了二十多岁的样子!

这样奇特的经历,也不是正常人能够理解的!

就连曹氏这个亲娘都难以理解,更别说方孝孺这个外人了!

当然,朱匣秋的老成,让方孝孺意外的同时,也不会太过惊讶,只当是汉王和汉王妃从小调教得当,让这位世子看起来就跟个小大人一样!

这也让方孝孺对朱栎和汉王妃都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认识!

在他看来,朱匣秋能够如此沉稳,拥有四五岁孩子不该有的心性,必然也是受到父母影响的结果!

当然,更让方孝孺诧异的,还是朱匣秋所写的字帖!

还没有正式开始教朱匣秋之前,方孝孺自然也要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个学生,也把他往日练字的字帖给拿过来先看了一下!

主要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朱匣秋,居然还写得一手好字!

他甚至都怀疑这些字究竟是不是一个孩子写出来的?

于是方孝孺趁着朱匣秋正在练字的时候,直接就跑到跟前一探究竟了!

但是这一看不要紧,当方孝孺看到朱匣秋手中握着的那支钢笔之后,眼中更是露出了诧异之色!

这居然不是用毛笔写出来的字?

这小家伙手上握着的这支奇特的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也没看到旁边放着砚台和墨水啊?

都不用沾墨的么?

“学生拜见方先生!”

一看到方孝孺,朱匣秋也立马停下了手中的笔,起身对着方孝孺打了个招呼。

“世子不必多礼,你这手中拿着的,是什么?”

方孝孺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朱匣秋手中的钢笔,根本就止不住好奇心啊!

“方先生说的是钢笔么?”

“这是父王发明的一种书写用的笔,比毛笔更加容易书写,而且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不需要频繁的沾墨!”

朱匣秋说起钢笔来,更是一脸的得意之色。

主要是之前曹氏一直在他面前说方孝孺乃是什么当代大儒,让他要跟着方孝孺好好学习之类的!

听到曹氏把这位老师吹得如此神奇,朱匣秋心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不是,再厉害的大儒也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般,居然连父王弄出来的一支钢笔,都能让他如此的震惊!

“钢笔?”

“能给老夫看看么?”方孝孺一听朱匣秋的解释,更是心痒难耐!

他想要搞清楚,这神奇的笔为什么不用沾墨也能书写?

朱匣秋也没拒绝,直接把钢笔递给了方孝孺,还一边给方孝孺科普,钢笔究竟是如何写出字迹来的!

很快,方孝孺就大概搞明白了这个钢笔的构造,原来这钢笔并非是不用墨水,而是不需要如毛笔一般频繁的沾墨而已!

原来这笔杆子当中,就有一个储存墨水的水囊,只要钢笔尖端开始书写,墨水就会自动留在纸面上!

而且根据朱匣秋的说法,这钢笔加一次墨水,就能写出大概一万字!

这真的是比毛笔不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

“世子,汉中这边的人,写字都用的钢笔么?”

方孝孺顿时就对钢笔有了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有了这个玩意,他再写字,能提升的效率何止十倍?

“别开玩笑了方先生,这钢笔也只有父王才有,目前能用的人,基本上也都是从父王这里拿到的,其他人手中可没有!”

朱匣秋却是一脸认真地摇头说道。

“这……这么好的东西,为何殿下不推行开来?”

“若是让天下读书人知道时间还有这等书写利器,那得多少读书人为之疯狂?”

方孝孺闻言,却是一脸痛心疾首之色!

在他看来,这种好东西,汉王就不应该藏私,应该制造出更多的钢笔,给所有读书人用才对!

“方先生有所不知,主要是这钢笔制造太过困难,说是千金难求都不为过!”

“而且用来书写的墨水,也是特制的,普通砚台和墨块磨出来的墨水可不管用,用的会损坏钢笔的!”

朱匣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这东西,居然如此难得么?”

方孝孺闻言,更是一脸诧异之色。

不过光是听朱匣秋一面之词,方孝孺自然不甘心,直接拿着那支钢笔,就跑去了朱栎的书房,当面询问钢笔的事情!

当朱栎看到方孝孺拿着朱匣秋的钢笔,跑来问这钢笔能否大量制造的时候,也是一脸无语地神色!

这个老家伙还真敢想啊!

这些钢笔,还有书写用的墨水,朱栎都是从自己的储物戒指当中拿出来的,好在穿越之前准备的足够多,只是身边的人用的话,用个十几二十年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真的要推广普及,就他手中的这点存货,甚至都无法满足汉中一城几天的书写量!

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吧!

别看钢笔原理看似简单,但是最关键的墨囊和笔头,却不是这个时代能够轻易制造出来的!

那可是现代科技!

不过朱栎也有把握能够找到钢笔的替代品,那就是铅笔!

日后想要制造出铅笔,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铅笔的字迹,太容易擦除了,没办法让笔墨长久的保存下去!

在朱栎这里得到了确定的答案之后,方孝孺虽然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本王虽然不能大量推广钢笔,但是弄一支钢笔,每个月再供给方先生一瓶墨水还是没问题的!”

朱栎看到方孝孺那满脸失望的样子,却是笑了起来。

看的出来,这个老顽固居然对钢笔情有独钟啊!

原本他还以为方孝孺这种老古板,肯定更喜欢毛笔这种传统的书写方式呢,没想到居然对钢笔如此的中意,倒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下官多谢殿下!”

方孝孺闻言,顿时双眼一亮!

既然对于这么好的书写利器没办法推广普及有些不甘心,但自己若是有生之年能够用上这种钢笔,那必然就能留下更多的文章!

方孝孺虽然古板,但那也是看情况的!

作为一个读书人,谁不想自己的文章写得越多越好,能够永久的留存于世?

这钢笔书写效率更高,这才是让他如此中意的原因!

朱栎也没想到,一支钢笔居然就能让方孝孺下定决心一直留在汉王府任教,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初三!

赛加苏图珊生了个女儿,取名朱惠英!

这也是朱栎的第一个女儿,如此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不光是朱栎自己,就连朱元璋这个当爷爷的,也因为朱惠英的出生,特意从西安府跑到汉中府来了,对于这个刚出生的小郡主稀罕得不行!

这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虽然朱惠英现在也只是藩王的女儿,按照规矩撑死了也就是个郡主,但日后老九登基了之后,那可是要当公主的存在!

抛开嫡庶之分,那朱惠英也就是日后的长公主了!

在看过才刚出生几天的朱慧英之后,朱元璋和朱栎就来到书房,父子俩闲聊了起来。

“老九啊!”

“方孝孺在你这表现如何?”

朱元璋想要关注一个人的话,很少有他关注不到的情况,对于一般人而言,锦衣卫就能把他们拿捏得死死的!

但是也要分具体的情况。

汉王府,那就是锦衣卫绝对的禁区,朱元璋也不可能让人盯着这里,根本没那个必要!

所以方孝孺来了汉王府之后的情况,朱元璋也不是特别清楚,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好奇的!

朱栎就把方孝孺来了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大概解释了一遍,听到这个老顽固居然真的定下心能在汉王府任教之后,朱元璋多少有些诧异,心头也不得不感叹,还是老九有手段啊!

不管是淮西勋贵,还是当代大儒,都能被他轻易拿捏!

第44章 44:不省心的吕氏会来事啊!第225章 225:朱匣烽的封地,要他亲自去打下第69章 69:老爷子究竟是几个意思?第15章 15:老九他会炼丹?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个草原天骄?第304章 304:朱高煦还没到,漠北余孽吓得要176.第176章 176:初到西北,朱棣已经震撼到第318章 318:老大不准备把儿子送到顺天府?第68章 68:朱标震惊:西安府也给老九?191.第191章 191:朱家皇室接驾,连贡品都安第97章 97:一路打到了准格尔部!第223章 223:草原三部族,全都来交保护费了第328章 328:以太后之礼厚葬赛加苏图珊?174.第174章 174:蓝玉他们都想把祖坟迁到西第95章 95:让汉王和准格尔部联姻?149.第149章 149:朱匣烽:听说锦衣卫各个都206.第206章 206:朱匣烽果然在遵天市闯大祸第241章 241:天生的帝王气质,旁人学不来的第243章 243:文武震惊:大明人口规模已达到214.第214章 214:这朝鲜这么懂事,咱都不好第293章 293:朱匣烽又拉着朱匣秋去逛春香阁第238章 238:穿越到盛世大明?三天之后自见第259章 259:返回洪武朝,又是恍若隔世的感第228章 228:打了数月,草原终于停战了?第234章 234:李氏居然被朱匣烽告149.第149章 149:朱匣烽:听说锦衣卫各个都第80章 80:朱元璋要对朱标摊牌了!第41章 41:老九也算是用心良苦了!210.第210章 210:这一杯敬你,六百年后的我115.第115章 115:后世之人,都以为咱是鞋拔第249章 249:以大明的国际地位,哪个敢不给第82章 82:耶戈律特遗传了那个男人第280章 280:朱元璋回归朝堂,朱匣烽即将东第302章 302:西方使团来求和?让鸿胪寺打太第69章 69:老爷子究竟是几个意思?第57章 57:什么!汉中还有不死不灭的僵尸寂190.第190章 190:诚武皇帝是老朱家最神秘的第105章 105:一帮小鞑子被朱匣烽带回王府!第320章 320:让燕南归去西方传教,辅助朱匣第296章 296:朱匣秋的坚持,一生只娶一个女第235章 235:斡难河畔算什么?格局要放大第49章 49:朱元璋想要亲自西巡?第53章 53:汉王朱栎自投罗网啊!第62章 62:护身法器的价值!第269章 269:亲王册封大典,差点要了朱匣烽第57章 57:什么!汉中还有不死不灭的僵尸寂190.第190章 190:诚武皇帝是老朱家最神秘的第308章 308:让道教的那帮牛鼻子去西方传教114.第114章 114:朱元璋:这鞋拔子脸的画像第101章 101:周贵妃:孩子真的只有四岁?第234章 234:李氏居然被朱匣烽告第288章 288:去东瀛当官,就等于是被流放了第276章 276:朱匣烽和朱匣秋争执不下,不欢第68章 68:朱标震惊:西安府也给老九?206.第206章 206:朱匣烽果然在遵天市闯大祸第17章 17:汉王要走私贩盐?120.第120章 120:朱元璋震惊:咱大明,竟九第20章 20:秦王朱樉之死!171.第171章 171:让老四也看下老九治下的盛第291章 291:班师凯旋,朱匣烽回京准备要就184.第184章 184:还有比汉王朱栎更粗的大腿第323章 323:朱剑堂:我又多了一个小姑姑啊208.第208章 208:六百年后的朱栎,只是藏起第36章 36:该怎么弥补老九呢?215.第215章 215:烽秋焌烨,聚是一坨屎,散175.第175章 175:朱栎:大明国祚618年,还第50章 50:老朱家出了个草原天骄?第18章 18:用食盐来换野草?第311章 311:朱元璋:老四他守不住的,放弃第242章 242:想要发行龙元币?暂时没那个技第73章 73:老九就能吊打老四了?118.第118章 118:模拟朱匣焌人生,大明第一116.第116章 116:朱匣烽比较心仪壮实的女孩第259章 259:返回洪武朝,又是恍若隔世的感第30章 30:曹家也想做精盐生意!第73章 73:老九就能吊打老四了?第75章 75:老九把太子朱匣秋给熬死了?第297章 297:朱匣烽的成长,再次踏上新的征第27章 27:朱元璋要给汉王纳妾?第53章 53:汉王朱栎自投罗网啊!第15章 15:老九他会炼丹?第78章 78:七大顶级人才,于谦是秘书长!161.第161章 161:朱元璋:如此江山,岂不让第262章 262:朱栎四个儿子各自的优势和特点185.第185章 185:拉拢勋贵,蓝玉等人入股橡第83章 83:橡胶制作的弹弓弩182.第182章 182:朱标的身体,朱栎也无力回第107章 107:朱栎:老爷子居然要来汉中?113.第113章 113:土木战神?祥瑞,你是在羞第288章 288:去东瀛当官,就等于是被流放了第263章 263:体验蒸汽火车,群臣再次震惊!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训,不得立幼帝!第260章 260:方孝孺的转变,下一个百家争鸣137.第137章 137:本王更喜欢看只穿着肚兜的195.第195章 195:什么!又有老祖宗从帝魂塔第247章 247:几百颗延寿丹,专门用来当奖励第94章 94:绝代帅才朱匣焌,反攻打到西域!第2章 02:朱元璋的眼中只有朱标190.第190章 190:诚武皇帝是老朱家最神秘的第77章 77:秘书部和皇卫学院!